「胸痛?多大點兒事,休息一下就好了!」在不少人看來,胸痛並不是嚴重的疾病,「扛一扛」就能過去。但不久前,30歲的蘇州市民小李自認為「扛得住」胸痛,險些因此攤上大事。
7月6日下午,小李急匆匆趕到蘇州九龍醫院。他告訴心胸外科醫生陸文強,自己突然感覺右胸出現強烈痛感。經胸部CT檢查,陸文強在小李的右側胸腔內發現了液氣胸,且右肺被壓縮了30%。複查結果顯示,小李的左肺出現了肺大泡,同時胸腔內有積液。
陸文強明確告訴小李,儘管心跳、呼吸、血壓等都正常,噁心嘔吐、心慌心悸等明顯症狀也沒有出現,但胸腔內有積液表明可能已經發生了出血的情況,積液大概率就是血液的各種凝結物。他建議小李儘快接受手術,否則有可能導致大問題。不過,小李覺得自己「扛得住」,完全沒有聽從醫生的建議。直到第二天早上,在陸文強的一再建議下,小李這才同意接受手術。
手術中,九龍醫院胸外團隊從小李的胸腔內抽取了2500mL左右的積血,其中包含了大量血塊。抽出的積血量幾乎是一個成年人全血量的一半。儘管抽出了積血,但出血點還未找到。根據出血時間和出血速度,醫生判斷出血點一定在胸腔內。在胸腔鏡的指引下,醫生很快發現了粘附在胸頂的血凝塊,將其清理乾淨後,終於看到了引發出血的「罪魁禍首」——一根細細的血管。醫生一邊止血,一邊向小李體內大量輸血,使其血量恢復到了安全範圍內。處理完出血問題後,醫生按照常規流程,切除了小李右肺尖部成簇的肺大泡,並採取了胸膜腔固定術,以減少或避免氣胸復發的可能。
九龍醫院胸外科副主任醫師、學科帶頭人劉德森提醒,市民一旦感到胸部疼痛,就要立即前往醫院接受治療,千萬不要覺得自己「扛得住」,因此錯失治療的黃金時間。九龍醫院胸外科室以胸腔鏡微創手術(VATS)為特色和發展方向,常規開展胸腔鏡肺葉切除術、胸腔鏡肺段切除術、胸腔鏡食管癌根治術、胸腔鏡縱隔腫瘤切除術。診治疾病覆蓋三甲綜合醫院胸外科臨床重點專科業務範圍,包括肺癌、肺結節、肺GGO(磨玻璃樣變)、肺GGN(磨玻璃結節)、血氣胸、肺大皰、肺膿腫、良惡性胸腔積液等。常規開展肺結節CT引導下穿刺定位法、肺結節3D重建定位法、術中肺萎陷後根據CT定位法,圍手術期快速康復技術(ERAS)等。(鄒玉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