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報數字報-公利醫院胸痛中心建設見證「浦東速度」

2021-01-11 新民晚報數字報
  浦東,自1990年開發開放之初,便因改革開放走在前列。28年時間,浦東不僅在自貿區創新建設上與國際最高標準對接,在醫療領域的創新更是碩果纍纍,公利醫院胸痛中心網絡聯盟的建設發展見證了「浦東速度」,造福廣大市民。

  葉雪菲 曹黎靜

  救腦·救心·救命

  「公利」見證醫療發展「浦東速度」

  28年來,浦東從一個「大農村」快速成長為一個國際化城區,公利醫院也獲得了飛速的發展:1990年,公利醫院幾乎沒有拿得出手的專家;如今,公利醫院在二甲醫院中已處於上海市「頭部」位置,並創建成為海軍軍醫大學附屬醫院(非直屬),泌尿外科和神經內科升級為上海市重點專科,院內設立了兩個院士工作站,2017年門急診人次達到193.4萬。

  救心,救腦,這兩件都市人的健康大事,對醫院的要求是全能的,需要「十個指頭一般齊」,不能偏廢。早在2000年,當時急性心梗搶救還是三甲醫院的事情,公利醫院就加入了心梗急救的第一梯隊;2002年開始,建立「全天候」綠色通道,優化急性心梗患者就診流程和院內轉運流程;2016年,公利醫院率先與周邊社區醫院、120急救中心建立胸痛中心網絡聯盟,做到「患者未到、信息先到」,並率先在120車上放置「心梗一包藥」,在胸痛處理方面走在上海同類醫院前列。2018年3月,浦東有了第一批通過國家胸痛中心認證的醫院:仁濟醫院和公利醫院。28年間,公利醫院見證了醫療創新發展的「浦東速度」。

  時間就是生命

  1小時多學科協作奪得治療先機

  前不久,在公利醫院急診室內,上演了一場扣人心弦的「生死時速」。在入院後的短短一小時內,從急診到心內科再到消化科,經過各科醫護人員緊密配合,成功挽回了一位十二指腸球部潰瘍伴出血病人的生命,並為接下來的治療奪得了先機。據了解,如此快速高效的急救能力背後是公利醫院運行多年的多學科聯合會診機制,通過常年的訓練和磨合,如今已培養出各科緊密迅速、拉出即戰、行之有效的工作流程和團隊。

  急診醫學科郭東風主任認為,急診科醫師首要任務就是要判斷病情是否危急,有無生命危險,是否緊急採取生命支持治療等。即「救命」,只有保住了生命才能進行下一步治療。

  時間是大腦,時間是心臟,時間就是生命。在郭主任看來,儘可能在短時間內確定患者的急危與否,穩定生命體徵是急診科醫生的最終目標,而這就需要多學科之間更順暢地協作,打造、建立、執行優化流程。

  時間就是效率

  44分鐘打通「救心高速路」

  近日,海軍軍醫大學附屬公利醫院胸痛中心接診了一位心肌梗死患者,從首次醫療接觸到開通血管(FMC-B),整個過程僅44分鐘,從進入醫院大門到球囊擴張開通血管(D-B),僅19分鐘。「飛一般」的速度,得益於醫院胸痛中心的急救流程。

  「我國心肌梗死救治院前延遲時間平均為5-8小時。」心內科主任陸紀德主任醫師介紹,我國每年新發心梗60萬例,死亡率高達30%,有效救治率僅為5%,其中院前救治的延遲是主要原因。

  為此,針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從患者發病、120轉運到入院後影像檢查、緊急搶救等過程都實現了救治無縫對接,極大地提高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救治效率。醫院簡化醫療流程,並與周邊社區醫院、120急救中心建立胸痛中心網絡聯盟,將院前急救、轉運和院內綠色通道融為一體,患者從入院到開通血管平均時間在60分鐘內,大大提高了搶救成功率,為生命贏得時間,並極大地改善患者的預後。

  時間就是大腦

  90分鐘完成靜脈溶栓+動脈取栓

  一旦突發腦梗,生命危在旦夕!此時,如果靜脈溶栓失敗,腦梗患者還有沒有一線生機?近日,憑藉從院前急救到院內一系列救治程序高效銜接,公利醫院神經內科團隊成功救治一例腦梗患者,從靜脈溶栓到動脈取栓,終於疏通了患者閉塞的腦血管,此時距接診僅90分鐘!

  「對於腦梗患者來說,搶救必須爭分奪秒。」公利醫院神經內科主任李龍宣介紹,目前,缺血性腦卒中在發病3~4.5小時內,接受靜脈溶栓是決定中風病人生死的關鍵。但國內只有不到3%的患者在時間窗內接受靜脈溶栓治療。

  李主任表示,為幫助那些靜脈溶栓失敗,或者不能夠接受靜脈溶栓的患者,贏得血管再通的時間和機會,科室除了進行規範的藥物幹預,包括縮短從入院到靜脈溶栓時間(DNT)外,還開展了血管內介入治療。其中,在多模式影像學評估指導下,急性腦梗死動脈取栓術可將治療時間窗延長至6—13小時,為更多病患帶去了新希望。

  據了解,目前從急性腦卒中靜脈溶栓到動脈取栓的救治通道,從急性期搶救到恢復期的康復指導,從腦血管造影進行血管評估到腦動脈狹窄閉塞的支架治療,公利醫院神經內科已建立起了成熟的救治體系和完整的序貫治療框架,使腦血管病患者生存率明顯提高,致殘率明顯下降。

相關焦點

  • 做「聯華超市」般的醫院 浦東新區公利醫院打造區域性醫療中心
    「如今,像泌尿繫結石這類許多大醫院『看不上』、社區醫院『看不了』的毛病,在我們這兒形成了完整的全程醫療服務體系。」該院醫務部主任丁志宏如是說。這是記者在走訪浦東新區公利醫院時聽到的故事。
  • 上海公利醫院:更快更全更細,做實區域醫療中心
    人民網上海1月9日電 位於浦東陸家嘴「後花園」的上海公利醫院急診大廳外,一輛救護車急停,醫護人員啟動「戰鬥」狀態:意識模糊、大汗淋漓的患者被抬下車,急救人員將已在路途中完成的心電圖交接到醫生手上,「胸痛1小時無緩解,血壓130
  • 打造高質量區域性醫療中心 公利醫院構建「大綜合」學科體系
    公利醫院與區域內5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成立了金橋醫聯體,實現區域醫聯體內影像、檢驗、病理、供消、藥學中心共享。據悉,如今,在金楊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拍一張X光片,影像同時就傳到了公利醫院,患者半個小時內就能拿到公利醫院副高職稱以上影像專家出具的審核報告,大大提升了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影像檢查、報告質量及檢出率。
  • 上海市浦東新區公利醫院晉升「三乙」
    央廣網上海7月11日消息(記者吳善陽 通訊員孫國根 曹黎靜)上海市衛健委最新公布等級醫院評審結果,上海市浦東新區公利醫院從二甲成功晉升為三級乙等綜合醫院。  據了解,上海市浦東新區公利醫院是一家隸屬於浦東新區衛生健康委員會的公立綜合醫院。
  • 浦東公利醫院牽頭醫療機構和社區建區域黨建聯盟
    這是近日浦東公利醫院醫護人員在洋涇街道居民區,和居民一起做小遊戲時的一幕。醫院在幾個居民區設立健康坊,給居民開設降血壓、降血糖科普講座,「講師」們身邊聚攏了一批鐵桿粉絲。  「都說醫患矛盾是個難解的結,區域化黨建聯盟將醫院和社區緊密聯繫在一起,不但把『結』化解,還能夠在醫護人員和患者、居民之間營造和諧氛圍。」浦東公利醫院黨委書記嚴建軍說。
  • 加速基層胸痛中心建設 促進分級診療政策落地
    2016年9月11日,西安——為提升縣級醫院急性胸痛救治水平,完善縣級醫院心血管急危重症救治體系,「Change——基層胸痛中心建設項目」全國啟動會在西安召開。要實現這個目標,縣級醫院必須具備及時、正確處理急性胸痛等急危重症的能力,而基層胸痛中心的建設水平反映了基層心血管疾病整體救治水平。在目前農村心肌梗死死亡率已經超過城市的大背景下,基層胸痛中心建設非常緊迫,這也正是Change計劃啟動的原因和背景。
  • 上海公利醫院晉升「三乙」
    (記者孫國根 通訊員曹黎靜)7月10日,上海市衛生健康委正式公布等級醫院評審結果,上海市浦東新區公利醫院成功晉升為三級乙等綜合醫院。  據了解,該院是隸屬於浦東新區衛生健康委的公立綜合醫院,醫院醫療技術質量在上海市同級同類醫院中名列前茅,是上海市區域性醫療中心。
  • 浦東城運中心推出抗寒流「神器」
    新民晚報「上海時刻」出品外面天氣如何?道路有沒有結冰?多少戶人家斷水……隨著寒流來襲,今天晚上,記者在浦東城運中心看到,一個全新的「雨雪冰凍災害防禦保障」模塊上線,多個迭代更新的功能板塊,不但讓數字實時傳送,而且還能通過「聰明」的城市大腦,分析數據、及時處置。
  • 公利醫院「家」文化溫暖「家」人心
    雙胞胎「新媽」成首位公利醫院「家」文化受惠者  東方網通訊員曹黎靜2月19日報導:新春佳節,浦東新區公利醫院人力資源部小金的產科病房就熱鬧起來。原來醫院領導和同事們帶著新年祝福,慰問在院和一線職工「利醫院既是患者的家,更應該是公利人的家」。  對於小金來說,今年可謂雙喜臨門。不但雙胞胎公主在節前安然降生,而且她還是醫院員工關懷福利新政的首位受惠者。  原本預產期在三月的小金,年前就感覺到異動。好在無論是小家還是大家的家人都早有準備,兩個寶寶安然降生。
  • 新民晚報數字報-連笑連笑謝科登科?
    昨天下午,中國棋院老院長王汝南、劉思明,中國圍棋協會副主席常昊九段,新民晚報社黨委書記、社長、總編輯朱國順,新民晚報社副總編輯閻小嫻,吳江區副區長湯衛明,吳江經濟技術開發區(同裡鎮)管委會副主任陳建忠,棋手連笑九段與謝科五段等出席了開幕式。  開幕式上,陳建忠、朱國順、常昊先後致辭。
  • 新民晚報數字報-居民能在二甲醫院看三甲專家
    ,成立包括楓林、斜土、天平、湖南、徐家匯等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參與的緊密型醫聯體。  徐匯區中心醫院同時加掛第二冠名,成為「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徐匯醫院」。這項改革將實現一、二、三級醫療機構推進1+1+1分級診療的具體實踐案例。  建立醫療聯合體  徐匯區現有8家三級甲等醫院,優質醫療資源豐富。
  • 按下改革加速鍵 這「四大速度」見證上海浦東飛速發展
    按下改革加速鍵 這「四大速度」見證上海浦東飛速發展 2020-11-12 16:51:08   來源:央視
  • 新民晚報數字報-微風吹過風鈴
    趙榮發  今年2月6日,大年初二,新民晚報在寸土寸金的頭版上,用了將近半個版面,推出了一位「楊浦爺叔」
  • 浦東7家醫院可預約
    目前,浦東有七家醫院接受預約,分別為東方醫院、第七人民醫院、公利醫院、浦東醫院、浦東新區人民醫院、周浦醫院及浦南醫院。4月23日下午,小布在公利醫院東門看到,核酸檢測採樣點設立在右手邊一個臨時搭建的大帳篷內,有專門的通道進入。帳篷前後敞開,確保通風。帳篷前有一段較長的空地,貼有一米線,供檢測者排隊。進入採樣區前,需要進行測溫和流行病學調查。
  • 新民晚報數字報-揮之不去的耳鳴耳聾也會導致老年痴呆
    而解決耳聾耳鳴關鍵在於儘早治療,上佳的治療時機是患病後儘早到正規醫院查明病因,採取針對性治療措施是上策,切不可盲目亂用藥。  與專家面對面宣教答疑  耳病患者莫把耳鳴耳聾等閒視之,耳鳴耳聾不僅是聽力障礙,還會影響患者的情緒、精神,因此千萬不可忽視。為此,新民健康特邀從事耳鳴耳聾臨床治療與科研工作多年,且臨床診療經驗豐富的專家尚玉山主任進行科普講座,宣教答疑。
  • 【痛戰部】已治療幾千例帶狀皰疹 公利疼痛科為何能精準去痛?
    轉自9月12日《浦東觀察》已治療幾千例帶狀皰疹公利為何能精準去痛?73歲的宣老伯坐在病房裡,心情舒暢,偶爾還開開玩笑。去某醫院確診為帶狀皰疹後,第二天他就慕名來到公利醫院的疼痛科。「正好在電視上看到過科室的介紹,來醫院治療後,我就知道,這個科室,對路子!」宣老伯高興地指著腰部表示,因為醫治及時,疼痛明顯好轉,現在基本感覺不到痛了。疼痛,是病,更是社會問題
  • 嘉定區中心醫院榮膺2020年度中國醫院公益風雲榜百強第三名
    不忘初心擔使命 公益先行展文明公益事業的發展是衡量社會文明進步程度的重要標誌,在全面建設和諧社會的新形勢下,已經成為各行各業精神文明建設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抓手。目前,醫院共招募志願者2065人,院內945人,院外1113人,註冊志願者1841人,職工志願者覆蓋率達58%,黨團員志願者覆蓋率達96%,歷年累計服務13萬餘小時。公益服務已成為醫院精神文明建設的有力載體。
  • 2021年元旦期間,浦東各大醫院門急診時間安排→
    浦東新區公利醫院浦東新區中醫醫院2021年元旦期間浦東新區中醫醫院總院與羅山分院門診安排如下:1、1月1日(周五)門診停診;2、1月2日(周六)、1月3日(周日)按雙休日門診。浦東新區精神衛生中心三林總院、源深分院:1、1月1日(周五)元旦休息、停診;2、1月2日(周六)周末正常休息;3、1月3日(周日)周末正常休息。浦東新區南匯精神衛生中心元旦門急診停診,其他正常開診。
  • 新民晚報數字報-罐罐藏秘 團團相連
    上海油罐藝術中心將在3月23日正式對外開放的消息,引起了多方關注。
  • 奮楫揚帆譜新篇|泰安市中心醫院「高血壓達標中心」建設啟動會召開
    ( 通訊員 宋兆峰 宋帥)為進一步提升心血管學科亞專業建設水平,規範高血壓相關疾病的規範診療和管理,12月30日下午,泰安市中心醫院「高血壓達標中心」建設啟動會召開。通過「高血壓中心」的建設,可以加強高血壓的規範化診療,提高高血壓的知曉率、治療率和控制率。當前,醫院正大力推動醫院高端人才工程、重點學科建設工程、研究型醫院建設工程等「十大工程」建設工作。醫院一直重視心血管相關學科專業的建設和發展,並以「省級重點臨床專科」為平臺,帶動相關專業及學科的快速發展,全面提升醫療技術能力與服務質量,全面提速區域性醫療中心建設,打造泰安市「醫學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