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不少見到流浪貓吧,。有些人的養的貓咪是在路上撿的流浪貓。他們在寒冷的冬天,流浪貓無家可歸,讓人同情它們,卻又心有餘而力不足。即使在歐美發達國家,每年也有大量未被收養的流浪貓被安樂死。
土耳其伊斯坦堡可能是唯一一個沒有流浪貓的國家,因為城裡的人喜歡貓。他們認為貓是城市的一分子,即使是沒有家的貓也可以享受與流浪貓不同的待遇。然而流浪貓在越南也很少見到,但是,這背後不是溫柔,而是地獄。越南每年吃掉400萬隻貓。
關於狗肉能否吃到這個話題,中國網友能站隊吵上個幾天幾夜都沒結果,爭論個不休(咱們今天不討論這個話題)。但只有「貓肉」,中國從來沒有吃貓肉的傳統和愛好。
中國人對美味的追求,一方面是享受美味,另一方面是為了養生,中國的祖先已經幫我們考察過了,詳情可以在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讀到:「但是海狸肉不好,貓肉食之不佳,亦不入食品,故用之者稀」。貓肉真的不適合食用,味道酸,為什麼越南人更喜歡吃這個呢?
首先,這與他們的傳統習俗有關。貓在越南文化中有一種存在感。越南的12種生肖動物沒有兔子,而是被貓所取代。
越南人認為貓是小老虎,吃貓有助於強身健體,每年農曆新年的第一天,我們都在吃餃子或湯圓,越南人則家家戶戶在吃貓肉,這寓意著今年可以像貓一樣敏捷,還能擺脫厄運,真的讓人哭笑不得,在越南出生的貓就夠倒黴了,指望他能幫你擺脫厄運嗎?
第二,與越南的經濟情況有關,貓是便宜而易得的肉類食料,對於生活水平遠不及我們的越南人而言,貓肉是不錯的蛋白質來源。
這使得越南很難看到流浪貓,其中大部分可能是貓販子送去餐館的,還有倖存下來的早就逃之夭夭躲起來了。
越南自己的貓不夠吃,但也有從國外進口的貓吃,中國是主要的來源國之一。越南人吃貓的方式一般是貓面和貓肉火鍋。畢竟,在我們看來,所有這些似乎有點喪心病狂,即使中國人不救流浪貓,但也不會肆捕捉並食用。
越南對於貓而言無異於地獄。相比之下,在我們懷裡打呼嚕的貓是幸運的。愛貓,就不要傷害它們,用心呵護愛寵的每一天,讓它們遠離疾病和不安,這一生遇見你,是它們最大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