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界最小的貓科動物:天性害羞,家貓與其雜交導致它們面臨滅絕

2021-01-10 大貓來了

自然界最小的貓科動物:天性害羞,家貓與其雜交導致它們面臨滅絕

在南非的草原上遊玩的人,走累了經常會來到一棵樹下或蟻丘上休息。他們往往會無意間驚醒在附近休息的一位非常害羞的貓科小主人,把它們嚇得奪路而逃。這個天性害羞的貓科小主人一身豹斑,人們有時會把它當成小豹子,其實,它就是和鏽斑豹貓並列為自然界最小貓科動物的黑足貓。

黑足貓的平均體重大約只有1.6千克,長相和家貓很像,但比大多數家貓都要小。它們全身密布黑色斑紋,爪子上長有黑色的長毛,這樣可以避免它們在滾燙的沙地行走時燙傷。和大多數貓科動物不同,黑足貓的足底是黑色的,所以它們才被稱為黑足貓。

黑足貓雖然是貓科動物中的小弟弟,但是攻擊力一點也不差,它可以攻擊體型是它4倍的獵物。而非洲當地的一些土著更是相信黑足貓能捕殺一頭重量是黑足貓1000倍左右的長頸鹿(當然,這聽起來不可思議,需要考證)。

和同樣生活在非洲的獅子、豹子等兇猛的貓科動物不一樣,黑足貓的天敵有很多,如豺、狼、毒蛇等等,因為它們的體型太小了,所以天上飛的很多猛禽也總是拿它們當獵物。人類雖然不會捕殺黑足貓販賣其皮毛(因為它太小),但也給它們帶來了不少威脅,如過度放牧使得黑足貓生活的土地沙漠化嚴重,濫用農藥使得黑足貓誤食中毒而死的小動物……還有一種危機雖然不是對黑足貓或它們的生活環境直接造成危害,但是卻非常嚴重。

這種危機就是基因汙染——黑足貓和跑到野外的家貓長期的雜交嚴重影響了黑足貓血統的純正(黑足貓和家貓同屬於貓科貓屬的動物,它們之間的生殖隔離較小)。如果這種情況沒有改善,黑足貓生下的幼崽體型就會越來越大(當然不是無限大),長相越來越像家貓。隨著黑足貓基因的淡化,它們的後代將不再是真正的黑足貓,黑足貓將面臨滅絕的危險。如何防止家貓和黑足貓雜交,是保護黑足貓的一種重要措施。

對於家貓與黑足貓雜交導致黑足貓面臨滅絕的事情,你怎麼看?歡迎留言討論。

相關焦點

  • 4隻高地虎幼崽亮相,野外僅剩幾十隻,與家貓雜交致其功能性滅絕
    它們的體形比家貓大,臉部和下顎較寬,毛髮更為緻密,性情兇猛,捕獵技能高超,很擅長獵殺兔子。在中世紀的時候,由於兔子是英國人重要的毛皮和肉類來源,因此英國人把蘇格蘭野貓看成一種和人類爭搶獵物的「害獸」,進而對其進行了數個世紀的捕殺。到了19世紀,野外已經很少能見到蘇格蘭野貓的蹤影了。在19世紀60年代,人們一度認為蘇格蘭野貓滅絕了。
  • 這種貓科動物長著寵物外表卻擁有野獸天性,曾連續攻擊7人
    這種貓科動物長著寵物外表卻擁有野獸天性,曾連續攻擊7人在貓科猞猁屬的4種貓科動物——歐亞猞猁(猞猁)、加拿大猞猁、伊比利亞猞猁(西班牙猞猁)、短尾貓中,歐亞猞猁看上去十分狡猾,加拿大猞猁看上去十分冷酷,伊比利亞猞猁看上去十分兇狠,而短尾貓,則
  • 貓科動物似乎沒有天敵,貓科動物的天敵到底是什麼?
    所謂一種動物的天敵,指的就是專門以這種動物為食的動物,對於貓科動物來說,好像的確是沒有什麼動物專門以它們為食,在自然界中。貓科動物的確是混得非常好了。老虎號稱森林之王,而獅子號稱草原一哥,一個家族裡面有兩個物種在所在地區稱霸,除了貓科動物,好像也找不出第二類動物了。而體型小的,比如說我們家裡養的喵星人,雖然個子小看著好欺負,力量也不大,但是它們成天賣賣萌就可以了,人類把它們當掌中寶養著,又有什麼動物敢對喵星人下手呢?難不成還敢跟人類作對不成?
  • 它是貓和虎的「綜合體」,被譽為最美貓科動物,如今卻瀕臨滅絕
    有人認為貓科動物在演化過程中也出現了類似的情況,以至於如今的貓科動物分化為大型貓科動物和小型貓科動物,其中大型貓科動物有各種虎類、豹子和獅子,而小型貓科動物則有各種貓類。然而自然界中存在著一種外形介於大型貓科動物和小型貓科動物之間的物種,它就是安第斯山虎貓。即使不看照片,通過它的名字我們也能猜想到這是一種外形和老虎、貓相似的動物,實際情況也真是如此。
  • 貓科動物在自然界中的近親繁殖
    大多數人認為野生動物種群不會近親繁殖。因為在許多物種中,種群中的動物一旦接近性成熟,其中一個性別(或者兩個性別)的動物就會被驅逐離開種群。我們假設這種行為是為了避免近親繁殖的遺傳後果(不利的)而進化的。然而,某些物種中,這種情況不會發生。在廣袤的非洲大草原上,有幾個大型貓科動物的種群,近親繁殖是這些種群遺傳學裡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 世界上最小的貓科動物之一,以毒蛇為食,為何瀕臨滅絕?
    在世界的很多地區都擁有著種類豐富的生物,雖然它們沒有人類的高智商,但是在某些危險環境面前也能從容應對。我們都知道沙漠是乾旱炎熱的,很多動植物都無法在沙漠生存,但是世界上卻有這樣的一種動物,從小生長在沙漠中,但是卻由於人類的行為瀕臨滅絕。沙丘貓的水源從獵物中獲得這種動物就是沙丘貓。
  • 世界上最小的貓科動物之一,以毒蛇為生,為何卻瀕臨滅絕?
    在世界的很多地區都擁有著種類豐富的生物,雖然它們沒有人類的高智商,但是在某些危險環境面前也能從容應對。我們都知道沙漠是乾旱炎熱的,很多動植物都無法在沙漠生存,但是世界上卻有這樣的一種動物,從小生長在沙漠中,但是卻由於人類的行為瀕臨滅絕。
  • 世界最小的貓科動物之一沙丘貓:外表可愛生命力頑強,卻瀕臨滅絕
    王大野的貓-第156期 文/王大野的貓配圖/網絡說到野生貓科動物,大家腦海裡可能立馬就浮現老虎、獅子、獵豹等這些兇猛大型貓科動物。其實,貓科動物的種類有很多,分為3亞科14屬38種。這14屬中,貓屬動物共有26種,中國的貓屬動物有7種。貓屬動物屬於中小型種類,體型和家貓差不多大,家貓就是由貓屬發展演化而來。它們分布遍及各大陸,多棲於山地、丘陵的密林或灌木叢中。我們接下來要講的貓科動物,是世界上最小的貓科動物之一。
  • 同樣是貓科動物,為什麼老虎獅子體型大,家貓體型卻很小?
    貓科動物的演化 貓科動物是一個大家族,我們熟悉的老虎、獅子、豹、以及家貓都是貓科動物。然而我們熟悉的貓科動物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而家貓只是貓科-貓亞科-貓屬-家貓種的其中一個小小分支,它們還有許多親戚是我們平時不熟悉的生物。
  • 貓科動物面面觀「大貓」也有溫情一面(組圖)
    東北虎    東北虎是亞洲大型貓科動物中體型最大、最兇猛的。可是圖片中的東北虎,看起來卻那麼惹人愛,時而在雪地上嬉戲打滾,頑皮得像個小孩,時而又靜思冥想,眼望前方,瞧,它還會害羞地用爪子遮臉。白虎    白虎並不是一個獨立的品種,它是受隱性基因影響,所以披著白皮毛。阿基新·維亞基斯拉夫想向我們展示這種奇特大型貓科動物的樣子。
  • 這種動物叫貓非貓,卻是貓科動物喜愛的獵物,因人類捕殺瀕臨滅絕
    這種動物叫貓非貓,卻是貓科動物喜愛的獵物,因人類捕殺瀕臨滅絕在南美洲安第斯山脈地區,生活在一種奇特的小型哺乳動物:它們的外表五分像老鼠,三分像兔子,還有二分像貓。然而,它們既不屬於鼠科或兔科,也不屬於貓科,而是屬於毛絲鼠科。這種動物的學名叫毛絲鼠,但在中國,它們卻有一個更廣為人知的炫酷名字——龍貓。龍貓原產於安第斯山脈,以洞穴或巖石縫隙為家,以植物的葉子、果實、種子或小昆蟲為食,跳躍能力較強,一跳可跳近2米遠。它們是一種群居性動物,一個龍貓群的成員少者有十多個,多者有近百個。
  • 北京野生動物園藏在萬畝林中最 「沙雕」 的貓科動物!
    貓貓的沙雕世人有目共睹,但這個與生俱來的娛樂精神不止存在於家貓身上,好像在所有的貓科動物都得到了某種神秘力量的傳承。由於缺少保護色,白虎在自然界非常難以存活,在野外已經滅絕。PS:我們只看,不說話。可「萌」可「猛」的貓科動物在現實生活中,上面提到的這些可愛行為動作,往往是動物衣食無憂的環境下發生的。如果真的在大自然中,那它們的十八般武藝就該派上用處了,同時也就成為它們在惡劣的生存條件下活命的本錢。
  • 為什麼說流浪貓才是最兇殘的貓科動物?
    微博截圖 因為原博裡面提到了兔猻每年吃3億隻鳥,上一篇中我已經進行了說明,這是不可能的,確定能夠這麼大規模吃鳥的小型貓科動物是——貓。或者,更精確一些,流浪貓(含散養貓,以下都用流浪貓統稱)。 一、貓吃鳥嗎?
  • 自然界最高挑的貓科動物:長得像小型獵豹,中國人卻不能養
    這種貓科動物天生4條大長腿,一隻售價30萬,美國可養中國不可養貓科動物各有特點,如跑得最快的是獵豹,體重最大的是東北虎,尾巴最長的是雪豹,咬合力最大的是美洲虎……要說自然界哪種貓科動物長得最高挑,恐怕非藪貓莫屬了。
  • 如果家貓滅絕了,鳥類的數量將會怎樣變化?
    如果家貓滅絕了,鳥類的數量將會怎樣變化?憑藉著一幅可愛的面孔和天生的捉鼠天性,家貓備受人類寵愛,如今它們已經遍布全世界各地,總數預計超過5億隻,是貓科動物中數量最龐大的一個群體。但是,家貓是由野貓馴化來的,和其他貓科動物一樣,都為食肉動物。別看它們表面上很溫順,在捕食小動物的時候也顯得十分兇猛。各種鳥類、爬行類、小型哺乳類都是家貓的獵物。就算是在主人的照顧下衣食無憂的家貓也會經常捕殺小動物。那麼,如果家貓滅絕了,鳥類的數量將會怎樣變化呢?
  • 在貓科動物中,最敏捷的一類,它們也是世界上最靈巧的動物之一!
    美洲豹是和金錢豹長得最像的動物,但頭部顯得較大,尾巴較短,特別是眼窩內側有腫瘤狀突起為其主要的特徵,這個腫瘤狀突起是金錢豹、獅、虎等其他豹屬動物所沒有的。美洲豹的祖先是在距今約300萬~1萬年的更新世前期至中期時生存於亞洲的一種四肢細長的大型貓科動物,後來經白令海的陸橋分散到北美洲,然後再進入南美洲。但隨著時代的變遷,其體形變小,四肢變短,成為現在的美洲豹。
  • 為什麼獵豹的體型比貓大很多倍,它們不都是貓科動物嗎?
    作者:石蘭(抄襲必究) 大貓和小貓-可從貓科動物所屬的亞科大致區分 為什麼貓科動物中的大多數體型都比較大,而貓咪的體型小呢?比如以捕食羚羊為主的獵豹,便與平日裡捉鼠吃魚的貓咪一點也不像,它們不都是貓科動物嗎?
  • 世界上最奇怪的10種真正的雜交動物
    雖然這些雜交品種鮮豔的顏色受到一些養殖者的高度重視,但它們往往存在解剖學上的問題,比如太小的嘴巴會讓魚難以進食,這使得它們成為一種有爭議的動物,難以飼養或繁殖。No.8:山綿羊這些看起來不尋常但有些普通的動物是非常罕見的,因為綿羊和山羊有著不同的基因。在這些不尋常的交配之後存活下來的後代也同樣罕見,但這種情況確實發生了。
  • 為什麼大型貓科動物與犬科動物相比,貓科動物總是更勝一籌呢?
    在大多數人的印象中,獅子、老虎等貓科動物總要比灰狼、狐狸等犬科動物更厲害。在一些科普讀物中,首先介紹的是獅子、老虎、獵豹,之後才會介紹狼、狐狸、野狗。可自然界裡的實際情況是,犬科動物的數量要比貓科動物更多,分布也更廣。那麼大型貓科動物與犬科動物相比誰更厲害?
  • 這種史前生物是最古老的貓科動物,實力比現在的貓科小太多了
    導讀:這種史前生物是最古老的貓科動物,眼大尾長與靈貓相似貓科動物發現到現在,已經進化成顏值非常高的種族了,無論是野生的貓科動物,還是我們家養的貓咪,別的不說,它們在顏值上面還是有很大的優勢的。這種貓科動物就是始貓,也有學者把它們稱為原貓或者原小熊貓,不過外形上面可沒有小熊貓那麼萌,看起來有點像我們現代的馬島狸,單單是看外形就會覺得它們很狡猾,實際上始貓是一種生活在史前的生物,生存於漸新世以及中新世,目前關於它們的研究資料很少,考古發掘也沒有多少收穫,僅僅依靠現有的資料還原了它們的大致形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