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個梳頭的下人到最受慈禧信賴的太監大總管,李蓮英的傳奇故事一點都不比大清朝那些風花雪月遜色。當年大清祖訓,規定太監的官階不能超過四品,而作為慈禧身邊的紅人,李蓮英得到了二品頂戴的榮耀,可見地位非同小可。
慈禧死後,裕隆太后更加信任另一名太監小德張。失去靠山的李蓮英以年老體衰為由出了宮。那麼他的最終結局如何呢?
李蓮英死的那年是1911年,享年64歲,巧的是清王朝也在這一年走向了滅亡。此後關於李蓮英墓葬所在地,一直眾說紛紜。有人說他埋在四九城永定門外的大紅門附近,也有人說他其實陪著慈禧一起葬在東陵,還有人說李蓮英得到裕隆太后賞賜,埋在了海澱一個叫恩濟莊的地方。
等到李蓮英之墓重見天日已經是1966年,果真就在海澱一所學校裡。李蓮英的墓規模不大,但開掘時還是遇到了困難。誰也沒想到一個太監總管的墓,防盜措施竟然做得十分嚴密。據說為了保證墳墓堅固不摧,李蓮英去世後其家人就收購了近萬枚雞蛋,用的蛋清攪拌石灰、糯米來做成夯土。
當時的人們一時間束手無策。此時,一位神秘老人路過,聲稱李蓮英下葬時他曾路過,知道打開墓室的方法。在他的指點之下,眾人才順利打開了李蓮英的墓室地宮。進入墓室的人們,又發現了一件奇事——棺木中的李蓮英竟然只有一顆頭顱,長袍和靴子裡塞滿了棉絮。
眾人的第一直覺是盜墓。李蓮英的墓中陪葬品,價值連城,幾乎囊括了各朝各代的寶貝,無論是恭親王的悲催扳指還是漢朝初年的寶劍,應有盡有,還有一枚讓後世驚嘆的鑽石戒指,價值7億多人民幣。這些東西都完好無缺,顯然沒有盜墓賊入侵的痕跡。
李蓮英之墓從下葬到被發掘總共不過50年,不可能是屍身腐爛,就算是這個原因,也不可能只爛了身體而留下腦袋,人們又想到了另一種可能,大太監李蓮英生前作惡得罪人,因此不得善終。據史料記載,李蓮英死後曾得到裕隆太后賞賜白銀千兩,所以不太可能是朝廷對李蓮英下此毒手。
李蓮英雖然沒有生育能力,但有過繼得來的後裔,他的後人聲稱李蓮英64歲時感染瘧疾病逝,屬於善終,但李蓮英的墓碑上對於死法的說明含糊不清,加上開棺後的景象,表明這可能不是真實情況。
在《掌宮宦官全書》中記載,李蓮英之所以身首異處,有三種可能:
第一種說法稱李蓮英被江朝宗暗殺。江朝宗是北洋軍閥的重要人物,後來被袁世凱封為一等男爵。他曾經為李蓮英求情,使其避免被抄家,因此李蓮英對他還是很感激的。本來李蓮英很少出門,但當江朝宗邀請他來吃飯時,李蓮英還是去了。
最終李蓮英死在回家的路上。車夫見狀先趕回李家找人,等李家的人趕到,案發現場只剩下了李蓮英的頭顱。為了掩人耳目,李家人對外宣稱李蓮英病逝。
第二種說法是李蓮英死於外地,這種說法在恩濟莊一帶廣為流傳。傳聞李蓮英出宮後到山東看望侄女,在回京路上死於山東跟河北交界之處。他的隨從慌亂之中只運回了頭顱,家人趕去尋找屍骸時,屍骸早已沒了蹤影,只好把棉絮縫進衣物中跟頭顱一起下葬。
第三種說法則稱李蓮英被暗殺於慈禧下葬的東陵。原因是他當時離宮後,心情十分鬱悶,肚子前往東陵給曾經的靠山慈禧掃墓,卻遇到了刺客。
或許還有一種可能是得寵於裕隆太后的小德張為了鞏固地位,對已經離宮的李蓮英不放心,便先下手為強。從現實來看,無論哪一種說法才是真的,李蓮英終究是不得善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