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秦朝的嫪毐因受太后寵信而驕傲自滿禍亂被嬴政閹割以來,為防止其他男侍從再一次擾亂後宮,男侍從進宮之前都要先被閹刑,而且還明文規定禁止閹人參與朝政。
不過太監畢竟離皇上太近了,憑本事溜一溜,不少太監都能得到皇上的寵幸,進宮做官。若遇上一些昏庸之帝,太監甚至可以控制朝廷,引發宦官專政。提到中國歷史上最有權勢的太監,很多人會聯想到明末的魏忠賢和清末的李蓮英。進宮前,李蓮英叫李進喜,1848年生於河北。父母親都是剃頭匠,家裡雖然貧窮,卻勉強能維持,但天有不測風雲,1857年河北發生大旱災,家家戶戶都餓死了許多人,李進喜被賣到宮中當太監,1864年李進西被派去侍奉當時還是皇后的慈禧太后。
自幼看著父母為賓客剃髮梳妝長大的李進西,入宮前父親也曾一度傳給李進西家教。一開始穿著慈禧太后的衣服,李進西就發現慈禧太后經常梳頭,為了討人喜歡,李蓮英一直在研究梳頭的手法。不久,李進西出類拔萃的梳頭技藝受到慈禧太后的賞識,慈禧太后給李進西起名蓮英,作自己專屬的梳頭太監。
那時候,太監安德海因幫助慈禧太后打壓恭親王,立過大功,非常討慈禧歡心。但安德海做事過於狂妄張揚,得罪了不少人,被慈禧以「擅離京師」罪斬首示眾。本來李蓮英是個很謹慎的人,安德海發生的這件事也讓他徹底明白了宮中真正的生存之道——低調處事,不妄樹敵人。
從那以後,李蓮英不但時時揣摩慈禧太后的心意,竭力討好她,討好她,而且對每個小宮女小太監都是和藹可親,從不借自己的地位欺壓別人。從晚清宮女榮兒所著的《宮女回憶錄》中,也可以看出小宮女對李蓮英的評價:「太后越是賞識公公,公公越謙卑。
榮兒還在回憶錄中寫了慈谿的祝福。曾有一次在頤和園看戲,慈禧太后賞賜京劇演員的一個「福」字,卻不小心把「福」字多寫了一筆。拿到字帖後的戲子在一旁嚇得汗流浹背,要是自己拿回來,世人豈不笑老佛爺不識字?如果請老佛爺再寫一遍,鬼知道喜怒哀樂的老佛爺會不會把頭砍下來。
戲子站在原地,直到李蓮英解圍,李蓮英連聲誇獎慈禧太后:「不愧是老佛爺,福比別人多了一點」,聽了戲子的話,立刻得到:「請老佛爺收回,奴才承受不了」。而李蓮英也很有遠見,當光緒和慈禧發生矛盾被軟禁時,李蓮英就暗地裡照顧著光緒皇帝,讓自己立於不敗之地。
正因如此,李蓮英平易近人,辦事盡善盡美,進宮不到20年,李蓮英就成了儲秀宮的首席太監,而且時至今日,她依然風靡一時。年老的李蓮英,臉上滿是老人的斑點和膿包,雖然相貌醜陋,但卻做得十分卑微。
一九六六年,李蓮英墓被發現,但屍體上只有一個頭,根據痕跡,專家推測很可能是死後被人割去了頭,然後被帶到了哪裡。
許多人抨擊李蓮英毀了大清半壁江山,但真正的李蓮英只不過是個眼花繚亂的小人物而已,她不像魏忠賢那樣玩弄權勢汙染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