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記者 朱麗萍 陳蓉 黃孔瑜 張超暉 文/圖
海都訊 連日來,記者走訪福州周邊部分蔬菜基地,發現田間地頭散落著不少使用完的農藥袋子和瓶子,連菜地旁邊的水渠裡也漂著農藥袋子,而部分菜農洗菜就用這裡的水。
省農業科學院蔬菜研究中心相關專家稱,農藥袋子扔在水渠裡肯定會對水體有汙染,如果洗菜也用這些水,或者用這些水澆菜後又馬上上市,蔬菜很可能會被汙染。
記者半小時撿到30多個農藥袋子
連日來,記者先後赴閩侯南通以及福清、閩清等地的蔬菜基地走訪,發現不少蔬菜基地的田間地頭隨意亂扔農藥瓶子、農藥袋子的現象很常見。
在福州南通附近的一個春菜種植菜地,記者看到菜地裡和菜地的水渠內都零星地扔著唑醚代森聯、噻菌銅、花果動力等農藥使用完的袋子。記者在菜地和溝渠裡撿了不到半個小時,便撿到30多個農藥瓶子和袋子。
記者在現場採訪時,不僅看到有菜農直接用水渠的水澆灌蔬菜,還看到有菜農將剛採摘下來的菜直接放入水渠裡清洗。
記者詢問現場澆菜的菜農:「水這麼髒,澆灌後多久才上市啊?」對方稱,農藥噴灑完要七天才能上市,但澆水後就可立即上市了。而將春菜放入水渠清洗的菜農告訴記者:「把春菜的泥沙清洗掉就可以運到附近的市場賣了。」
福建省農業科學院蔬菜研究中心相關專家稱,農藥袋子扔在水渠裡肯定會對水體有汙染,如果用這些水澆菜而後又很快上市,或者乾脆用髒水洗菜,蔬菜很可能會被汙染。
據這位專家介紹,不同的農藥在水裡的分解時間不同,有的是3天、5天、7天,有的甚至要15天,以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為例,分解時間大約在7天左右。
那麼農藥瓶子、袋子到處亂扔有沒有人管呢?在閩侯南通蔬菜基地,記者詢問了正在澆菜的菜農沈老伯,沈老伯說:「大家都是這樣,農藥袋子用完就往菜地旁邊扔,也沒人來管啊。」
部門將抽查蔬菜基地農殘
昨日,記者就此現象向福州市農業局行政執法支隊反映,該局有關人士告訴記者,他們將會通知縣級農業部門前往南通附近的基地走訪探查。
對於農藥殘留,他稱,目前國家已禁止銷售高毒性的農藥,市面正規農資店銷售的農藥基本都是低毒的,根據不同藥性,正常情況下,快的3天就會自然分解,慢的兩周會分解,且農產品質量檢測中心對批發市場、超市以及早市等都會進行常規農殘檢測和隨機性抽檢,在進入超市等環節,還會對蔬菜進行農殘等全面檢測,保障餐桌安全。
□相關新聞
用膠帶捆蔬菜 有點毒嗎
N海都記者 陳蓉
海都訊「最近超市的蔬菜又在用膠帶捆綁,這不是有毒嗎?」昨日,福州的張女士向本報968111反映,福州多家超市又出現此類現象,擔憂購買這樣的蔬菜會對人體產生危害。
昨日,記者走訪鼓樓區屏山永輝、華林新華都等超市發現,用膠帶捆綁蔬菜的現象很普遍。大蔥、豆苗、蒜苗、芹菜、萵筍葉、菠菜等多種蔬菜都用一種綠色的膠帶捆綁在一起,然後整整齊齊地擺放在貨柜上。
「我們用膠帶捆綁主要是為了對不同等級和品質的蔬菜進行區分,以便於計量工作人員識別。」永輝超市採購部負責人林經理稱,以前有消費者挑選白菜類蔬菜時,會剝菜葉,導致蔬菜損耗比較大,因此超市以往會對白菜進行捆綁,但是目前捆綁還是為了便於識別。對於市民擔憂這些膠帶有問題,林經理稱,在膠帶採購上,公司專門採購了質量符合有關食品規定的膠帶,對人體沒有什麼危害,在不必要的情況下,超市也不喜歡使用膠帶,會增加成本。
而新華都超市辦公室林主任也表示,這是個老問題了,在兩三年前就專門探討過這個問題,而如今使用的膠帶是環保可降解膠帶,對人體沒有傷害,市民可以放心。
對此,福建包裝技術協會林秘書長認為,環保可降解膠帶,用的是一種澱粉,在加工過程中加入塑料等高分子材料。而如果是塑料原料,那對人體沒有傷害,但是如果用一些廢舊塑料加工製作,就有可能存在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