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聲聞緣覺二乘行者的四果是什麼?知道的人可以破煩惱妄執

2021-01-10 梅山易學

佛祖在《金剛經》中為眾生破除了對佛法二相的執著,宣講了般若乃三世諸佛之母后,繼續為眾生從勝義諦的立場,去駁斥有惑可斷、有果可證的妄念,使眾生都能可以得到般若實相而不會任著其心。

所以第九品名為一相無相分,由此說明般若實相,非一相,非異相,非有相,非無相,非非無相,非非有相,非非一相,非非異相,非有無俱相,非一異俱相,由此而知離一切相,即一切法,凡所有相都是虛妄不實的。

網圖

為了使眾生可以使自己的心遠離諸相而不住著妄念之中,從而可以聽聞般若空理,佛祖以小乘修行者所證得的聲聞四果作為比喻,希望能夠拔除二乘聖人離相去妄,無能度所度凡聖差別的法執,使聲聞緣覺二乘之行者可以棄小入大,從而入於般若性海,上求佛道,下化眾生。

欲知其然,必先知其所以然,想要破除一切的煩惱妄執,首先便需要明白聲聞緣覺二乘行者的四果是什麼?

聲聞緣覺又被稱為小乘行者,以與大乘行者有所區別,為什麼呢?因為小乘行者是以利己為主,心量較小,只求自己的解脫,不象大乘之人要「上以智求佛法,下以悲化眾生」,悲智雙運,不但覺己,更要覺他,使眾生都能夠解脫生死苦海,得到涅槃聖果,而小乘之人因為其目標與過程都不如大乘,所以其結果自然也就大不相同。

網圖

大體而立,小乘四果分別是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什麼是須陀洹呢?

漢譯為入流,有三種含義,一是初入聖流之義,二是逆流,逆轉生死之瀑流之義,三是預流,將來可以入於聖人之流之義,根據古傳經義,得須陀洹之果的人是斷盡了我見結、戒禁取見結、疑結等三界八十八使見惑才能證得之果,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是也,雖名曰入,其實是無所入,不執六塵,無有取捨。

什麼是斯陀含呢?漢譯為一往來,說欲得此果之人,必須要在欲界的天上、人間各受生一次,以斷除欲界思惑,按照小乘佛法,欲界分為九品思惑,需要七次往返生死才能破之,前六次破除六品,第七次破除三品,從此對五欲六塵不起貪愛,能體順無為真如之理,無為真如,又何來往來之相,所以叫做斯陀含。

網圖

什麼是阿那含呢?漢譯為不來,不再來的意思,為什麼,因為他已經斷盡了九品思惑,斷盡了欲界的所有迷惑與煩惱,從此永居於色界的四禪天中,永不來欲界受生,享受天上的福樂,在得阿那含果的人心中,已經沒有了來與不來的分別,如果有證果之念,便不可說其得到了果,因為著了相。

什麼是阿羅漢呢?漢譯為無學,由於斷盡了三界煩惱,在修道上已經達到真理無法可學,故有此名,一名而含三義,一曰殺賊,殺盡煩惱之賊,二曰應供,道德高尚,為世人之福田,堪受人天供養,三曰不生,永入涅槃,不再受分段之生死,阿羅漢是小乘佛法之最高果位,徹悟我、法皆空,寂然不動,妄念不生,從此不再受這世間的果報。

網圖

佛法修行,根器不同,因緣不同,目標不同,結果自然也就不同,但是,究其實而言,則聖凡一體,所謂小乘大乘不過是佛祖引人入勝之階梯,並無分別,如果證果而不以為果,不住於果之妄相,那麼便可以知道其性無二,無二之性,即是般若實相。

相關焦點

  • 「聲聞」和「緣覺」在佛教屬於哪個果位?怎麼能修成?
    聲聞,【聲】是聲音,【聞】是親耳聽。是聽佛講理性、教化,瞬間即豁然開朗而得到的小乘果位。最聰明的人也要修三世才能證得。佛講經可以振動三千大千世界,根基好的人是能聽得到的。現在世間也有這樣的人。我遇到過,他說一到後半夜兩點,就能聽到師父在念經,耳邊有敲木魚聲,這就是「聲聞」。聞之後明理證得一果。大勢至就是耳根念佛成就的菩薩,是大徹大悟。
  • 誦讀《金剛經》裡的「須陀洹」和「阿羅漢」都什麼意思?
    誦讀《金剛經》裡的「須陀洹」和「阿羅漢」都什麼意思?《金剛經》裡有講到四果你知道哪四果嗎?佛學知識,經書不僅要誦讀,而且很多人更想知道其中有哪些含義。而佛家的經書中,因為是梵文的翻譯,有些內容我們無法理解。
  • 《金剛經》:佛告須菩提:莫作是說!……能生信心,以此為實
    若無大乘,聲聞乘教亦應非有,以離大乘,決定無有得成佛義。誰出於世說聲聞乘?故聲聞乘是佛所說。非大乘教,不應正理。六、能對治故。依大乘經勤修行者,皆能引得無分別智,能正對治一切煩惱。故應信此是佛所說。七、義異文故。大乘所說,意趣甚深,不可隨文而取其義,便生誹謗,謂非佛語,是故大乘真是佛說。
  • 《金剛經》:「佛法」只是個假名,並沒有一個真實的法叫「佛法」
    《金剛經》依法出生分中,世尊告訴須菩提:「須菩提,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是名佛法。」世尊為什麼這麼說呢?般若無形相、無佛相、無佛名,惟是佛從般若出,故佛即非佛;般若內亦無諸法的名相,但從般若而出生一切法相,所以佛法即非佛法。
  • 破禪宗解悟三關的人,還要有定功,證悟以後則法眼淨
    第一關,破本參。解悟的破本參,是依照了義經而明白什麼是真如、真心。解悟而知道真如,或者跟著解悟的善知識而明白真如,或者閱讀解悟的善知識的著作而明白真如,乃至閱讀過去祖師之中解悟者的語錄而明心的話,這一類都稱之為解悟。因為世智聰辯、閱讀思維而得的悟,十之八九會落在識神之中。
  • 龍樹菩薩選擇往生淨土,給我們學佛人的幾點啟示!
    那麼從龍樹菩薩選擇往生極樂世界的案例中,能給我們學佛人什麼啟示?在那裡可以知道龍樹菩薩往極樂世界呢?以下這段文就是釋迦牟尼佛在欏伽經中預先記述龍樹往生安樂國,安樂國就是極樂世界(安穩沒有危險,快樂沒有憂愁煩惱。極樂世界是只有 快樂沒有痛苦的世界)!
  • 什麼樣的人不能念金剛經?讀金剛經的好處及作用是什麼?
    佛教的金剛經是一本比較完善的佛經,對於佛而言,很多人是抱有一種看客的觀點。有很多人是相信佛是可以解救我們於苦海之中的,佛家的很多文化都是深深的紮根在中國文化之中的,我們常說的「妙」,其實就是佛教用語。下面跟著小編一起看看金剛經的事情吧。金剛經介紹《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來自印度的初期大乘佛教。
  • 為什麼大乘佛教渡人,小乘佛教自渡
    很多對佛教有一定了解的人都知道,佛教有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這樣一種分法,在這種分法中,它們最明顯的區別在於大乘佛教傾向於渡人,幫助別人解脫,而小乘佛教則傾向於自渡,主要讓自己解脫。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區別,想要找到這個問題的答案,就得從原始佛法的根源開始說起。原始佛法一共有三乘,分別是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這三乘可以說是佛法的三個階段。
  • 《金剛經》:薄貪嗔痴,從初果須陀洹,到二果斯陀含的蛻變!
    本文為蓮荷居士首發/獨家稿件《金剛經》是大乘佛法中最為重要的經典之一,歷來是出家人和在家人必讀的佛經,目前最為流行的版本,當屬姚秦鳩摩羅什法師所翻譯的版本。不過,由於年代久遠,很多章句讀來讓人感覺似是而非,摸不著頭腦。譬如《金剛經 第九品 一相無相分》中有言:「須菩提!
  • 讀《金剛經》|為何說須陀洹名為入流,而無所入?
    第九品《金剛經·一相無相分》以聲聞乘的四種果位為例,繼續說明真正證果的聖者,是不會著證果之相的。「須菩提!於意云何?須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須陀洹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須陀洹名為入流,而無所入;不入色、聲、香、味、觸、法。是名須陀洹。」梵語「須陀洹」譯成漢語為預流、入流。意思是入聖道之法流。這是聲聞乘初果。
  • 金剛經第十一: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都是什麼意思
    這裡再對新加入這個群體的師兄們說上一句,如果覺得紅塵的文章還可以,對您有一些幫助的話,也可以關注去回顧歷史文章,每天看一篇的話正好一年,只要能堅持下來,相信您身上會有不可思議的變化,這是我一個過來人的心得,絕對真實不虛。好了,題外話到此結束,咱們繼續來學《金剛經》,這一篇分享的是第九品「一相無相分」。
  • 佛法:持誦《金剛經》卻為人輕賤凌辱?恭喜,你的功德福報增長了
    網圖對於這個問題,真的有特別多的修習《金剛經》的人遇到過類似的情況,雖然狀況都不大相同,但整體的情況卻都是不順——幹什麼都不順,有些人因為這些不順就開始懷疑起自己修持《金剛經》的功德福報,開始動搖自己的信心來。
  • 南懷瑾:開悟的人最可怕,人生至高境界,全在《金剛經》這20字!
    《金剛經》,乃是佛教最偉大的經典之一,道出了大成佛教最高智慧,被譽為「諸佛之智母、菩薩之慧父」。中國古代時期,上至王侯將相、官宦大夫下至販夫走卒、尋常百姓,無不推崇《金剛經》,《金剛經》在中國傳頌千年,已深深融入了中國的傳統文化。
  • 誦持《金剛經》的這個好處,你必須要知道!
    《金剛經》是菩薩六度萬行踐行菩薩道的甚深微妙之法,讀誦此經若被人輕賤就能消罪除業,當然被人輕賤不能起嗔恨之心才行。若是被人輕賤,你就煩惱,甚至大怒這樣就得不到消災除障的效果的。其實這句話還包含著此經的另一個修行方法:修「忍辱波羅蜜」,因為忍辱才能精進。
  • 淨空法師:阿彌陀佛為什麼人而建立西方極樂世界的
    《大乘無量壽經》究竟什麼人當機?它說,「其機者,則一切善惡大小凡愚也」。這句話說得好,這就是指六道裡頭的一切眾生,我們統統都有分。「大師之說」,善導大師講的,「上契聖心」,這個聖是佛,阿彌陀佛、釋迦牟尼佛,「下洽群機」,下面來說,所有一切眾生都包括在其中,「實大有功於淨土」,實是確實,確實大有功於淨土法門,「故中日諸師多宗此說」。
  • 《金剛經》常識:金剛經什麼人不能念
    金剛經是對眾生都有好處的經典,什麼人都能念誦。金剛經也是一種智慧,只要大家能用平常心去對待的,是沒有宗教以及人員的分別的。而且,在佛學的智慧中,眾生本就是平等的,是沒有區別的。要是修持金剛經,自然是什麼人都是可以的。
  • 金剛經解釋:如何誦讀金剛經
    大家都知道金剛經是一部非常重要的經文,而且現在修行金剛經的人也是有非常多的,我們大家要堅持去誦讀金剛經,這樣我們才能夠真正的了解到它的含義,但是對於不知道如何誦讀金剛經的人,我們下面就給他們介紹一下吧。先洗手端座,然後恭恭敬敬地,一字一句地從頭到尾誦讀一遍,就行了。
  • 《金剛經》中「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是什麼意思?
    《金剛經》大乘正宗分中講:何以故。須菩提。若善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金剛經》好多處都提到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相」這個字的意思就是現象,文字上是現象,依照人的思想心理來說就是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