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一般都是食草動物才長角?有食肉哺乳動物也長角的嗎?

2020-12-05 怪羅科學

我們所熟悉的有角動物,一般都是偶蹄類哺乳動物,比如牛、羊、鹿等等,那麼有沒有一些食肉的哺乳動物也長角呢?

我所知道的唯一一種就是金豺(Canis aureus),這種動物偶爾會在頭骨後面長出一個小角狀的東西。

很多人和我一樣會想到獨角鯨(它也是哺乳動物),但它們那個奇特的「角」其實是它們的牙齒!

這裡要說明的是,從我知道的來看,金豺這種可能也不算角,算是頭骨的一部分,但它更像我們所熟知的角。

這種「角」通常被毛皮覆蓋,不易發現,但是確實存在,而且是一種非常珍貴的物品,被商家炒作成「護身符」。

圖為:金豺珍貴的角

另外,我們知道的那些有角的食草動物其實也會吃肉,不然它們的營養很難均衡,所有野生動物都是把自己「手」能抓到的所有東西都吃了。

就拿這些有角的動物來說吧,它們需要補充許多鈣,特別是鹿,它們每年都會掉角,顯然草中不可能有這麼多鈣存在。

這裡要說明的是,食草動物只會偶爾食肉,因為肉吃多了,它們也會「消化不良」。

如果我們把「食肉動物」擴張到任何主要以肉為食的生物,那就太多了,很多爬行動物都有,各種角蜥蜴或變色龍等等。

為什麼一般都是食草動物長角?

基因突變是一個完全隨機的過程,但是自然選擇卻需要符合環境,我們所熟悉的有角動物都是偶蹄目哺乳動物,這些角必須是符合它們的相關需求。

這些角可能是為了更好的戰鬥,這是生存所需,但是這些角有一個奇怪的作用,就是它們變成了雄性健康的標誌,也就是說這是拿到交配權的重要「物品」。

所以這些角也有可能符合「累贅原理」,就像孔雀的尾巴,雄性孔雀有了這樣一個厚重的尾巴只會讓它們更容易被抓到並吃掉。雖然更容易被抓到,但它們卻依然存活,這能說明什麼,唯一能說明的是它們更強,這就是著名的「不利條件,才足以服人」。

很多偶蹄類的角開始肯定是為了生存,比如它們可以用這些角去摩擦啃不動的樹皮,得到它們賴以生存的礦物質,但是很多動物的角後面進化成完全為了吸引異性的累贅了!

相關焦點

  • 為什麼食草動物都長角,而食肉動物不長角?看完以後恍然大悟!
    相信去過動物園的小夥伴,肯定都能看到各種各樣的動物,有專門以肉類為食的兇猛老虎,有可愛美麗的食草小鹿。只是不知道小夥伴們有沒有發現,在這些動物裡面,大多數食草動物的頭上都長有角,而幾乎所有的食肉動物的頭上卻沒有長角,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 為什麼大多食草動物頭上長角,食肉動物卻都沒有角?
    相信去過動物園的小夥伴,肯定都能看到各種各樣的動物,有專門以肉類為食的兇猛老虎,有可愛美麗的食草小鹿。只是不知道小夥伴們有沒有發現,在這些動物裡面,大多數食草動物的頭上都長有角,而幾乎所有的食肉動物的頭上卻沒有長角,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 食肉動物頭上都沒有角?錯,這種食肉動物頭上有兩個
    「角」常見於食草動物的頭部,比如鹿、羊、牛、羚羊等等,而我們常見的食肉動物,比如獅虎豹等都是沒有角的。那麼,是不是所有的食肉動物都沒有角呢?答案是否定的。大自然千奇百怪,動物的形態也各異,只不過長角的食肉動物相對較少而已。下面我們一起來看誰是長角的食肉動物?
  • 為什麼食肉動物沒有角,食草動物都有角?你知道什麼原因嗎?
    在我們的映像中,好像大部分的食草動物都是長有角的而食肉動物則幾乎是不存在角的,這就很難不讓人想到,食草動物的角是用來反擊食肉動物。但,其實不僅僅是這樣。下面和小編一起來一探究竟吧! 在食草動物中,大多數都是雄性擁有粗壯麼角,而雌性只有很小的角,如果是用來反擊保護自己,這就說不通了,難道雌性食草動物就不需要保護自己了麼,那這個角究竟是用來幹嘛的呢?
  • 感覺長角的動物都是草食動物,肉食動物有長角的嗎?
    肉食動物和草食動物由於它們不同的生態位,在食物鏈中所處的層級和扮演的功能也有根本性的不同,因此在長期的進化過程中,它們的身體特徵和捕食習慣存在天壤之別。幾乎所有的肉食性動物,為了快速、準確、有效地捕食到獵物,都逐漸地進化成或擁有尖銳的牙齒、或有巨大的咬合力、或有強大的爆發力、或有敏捷的四肢、或有尖銳的腳爪等等,以上特徵或多或少地在肉食動物身上得到完美地呈現。而草食性動物的生存原則逐漸進化為靈活的身軀、較快的奔跑速度、長久的耐力、強大的繁殖能力、有效的防禦手段,使它們能夠及時發現危險和躲避威脅。
  • 為什麼只有植食性動物才會長角嗎?
    對恐龍種類有細心觀察的朋友會發現,一般情況下植食性恐龍頭上長有犄角,而肉食性恐龍頭上沒有犄角。如今這種現象依然存在,常見的一些植食性動物例如水牛、鹿等都長有角,而狗、狼等動物頭上不長犄角。那麼是否存在特例呢?其實這只是一個普遍現象,而並非絕對現象,金豺就是其中一種。
  • 食肉動物可以演化成食草動物,那食草動物可以演化成食肉動物嗎?
    有人說:「食草動物的祖先是食肉動物,食肉動物的祖先卻不是食草動物」。對於這個說法,我認為:也對也不對。為什麼這麼說呢?首先所有的哺乳動物有著共同的祖先,它們就是羊膜動物的演化支之一-合弓綱動物。之後合弓綱有演化出了盤龍目,其中的盤龍目下的真盤龍亞目再次演化才有了獸孔目。獸孔目再次演化形成了哺乳綱。那麼,按照這個演化關係,哺乳綱的直系祖先是獸孔目。
  • 為什麼食草動物頭上都有角?食肉動物卻沒有?看完長知識了!
    現在的動物是指除了人類這個高級動物以外的生物,大自然裡面的生物可謂是有千千萬萬鍾,他們各自有著自己的形態和樣子,也有些各種不一樣的生存方式,它們有些自己為了適應生存而演變出來的各式各樣的能力,不過可能從小時候的書本裡還是現在的紀錄片裡人們都會發現,一般食草動物都會長有角,而肉食動物一般都是看起來不那麼鋒芒畢露沒有角的
  • 從生物進化的角度,說一下食肉動物都沒有角,有角的都是食草動物
    我們的印象裡,當動物有角的時候,我們都感覺非常的洶湧,而且戰鬥力很強,但是這種一般都是食草動物,而肉食性動物往往都沒有角,那麼,食肉動物為什麼都沒有角,有角的都是食草動物,從生物進化的角度怎麼理解?首先呢,角是從遠古時代進化而來的,角是一種強大的防禦武器但是真相併非完全如此,動物之所以長角,主要是為了展示和內部的競爭,很多動物的角都是不具備防禦功能的,正是如此,隨著一代一代遺傳下來,這些角有利於同類之間進行較量,所以角就是最炫耀的標誌。
  • 杜月笙善於識人,可是他的名言「有角的全是食草動物」明顯是錯的
    不過在杜月笙諸多話語中,有一句話卻是帶有明顯錯誤的,這句話便是「長角的動物都不是食肉動物,一群人中最安靜的人往往最有實力」。這句話的意思很明顯,用一句糙一點的話來解釋,便是「咬人的狗不露齒」。不過如果非要較真的話,杜月笙的前半句話的確值得推敲,長角的動物果真都不是食肉動物嗎?我們倒不如研究一下。
  • 為什麼食肉動物不捕殺食肉動物,而是選擇食草動物?
    自然界裡,我們所熟知的一些食肉動物,比如說獅子、老虎,它們的獵物一般是羚羊、野牛之類的食草動物,而不是狼、獵豹之類的食肉動物。既然都是肉,食肉動物的肉為什麼就不受歡迎呢?又是什麼原因讓食肉動物對食草動物情有獨鍾呢?首先,捕殺食肉動物要比捕殺食草動物費勁兒得多。
  • 食草動物真的比食肉動物智商低嗎?為什麼?
    食草動物比食肉動物的智商要低?這個說法是毫無科學依據的,而且從某種程度上說,一些食草動物的智商還明顯的高於食肉動物。為什麼這麼說呢?下面,我們簡單的來分析一下這個問題。首先,我們來看看「食肉動物比食草動物智商高」這個謠言是從哪來的?
  • 為當鹿王 雌鹿長角 - 中國在線
    大家都知道雄性食草動物都會長角,可在野生動物園生活在天鵝湖鹿園的雌性梅花鹿竟然長出了3釐米左右的鹿角。雌鹿為王位於野生動物園天鵝湖的鹿園裡,一直保持著平衡狀態的鹿群在半年前發生了驟變。鹿王被打敗後就一直沒有首領,然而一頭母鹿(虎妞)卻毅然穩坐了鹿王的寶座。
  • 人類為什麼一般只吃食草動物的肉,而不吃食肉動物的肉?
    人類作為食物鏈最頂端的生物,基本上可以獲取得到世界上任何一種食物,即便是再兇猛的獸類都不在話下。但在我們常吃的肉類當中,大多數都是一些食草類動物的肉,比如牛肉、羊肉、豬肉和雞肉等等,這是為什麼呢?這其中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 喜馬拉雅山現長角動物,角如螺旋「電鑽」,為爭配偶在峭壁上戰鬥
    在一處陡峭的巖石上,捻角山羊媽媽正帶著小捻角山羊出來覓食,不過小捻角山羊並不是很餓,偶爾吃上一點草,更多時候都緊挨著媽媽,穩步走在巖石上,時不時還向媽媽撒嬌賣萌,十分有愛。 要說最特別的地方,要數它頭上的一對長角,大而尖,如麻花般捲曲,又像螺旋狀「電鑽」。這一對長角既是捻角山羊最有利的武器,又為雄山羊增添了帥氣。 公羊的螺旋長角,長可達160釐米,而母羊的角僅有25釐米左右,對比十分明顯。也許是因為公羊在爭奪配偶時,一定要用到長角,所以比較長,才有威力。
  • 《冰河世紀》中鼻子上長角的鹿存在過嗎?
    電影《冰河世紀3》中有這樣一個情節:劍齒虎迭戈追捕一隻鼻子上長角的鹿。看過這個情節的朋友或許會產生疑問:現實中的鹿,角都是長在頭頂,這隻鹿為何像犀牛一樣鼻子上長角?難道是導演為了吸引眼球的刻意為之嗎?這種鼻子上長角的鹿還真的存在過,名叫奇角鹿,它們長在鼻子上的角則被稱為「鼻角」。奇角鹿是早期鹿類動物的一個分支,在生物分類裡屬於偶蹄目中已經滅絕的原角鹿科,生存於中新世早期到更新世早期的北美洲。奇角鹿最大的特點就是它鼻子上的角了。影片中的奇角鹿,鼻子上的角就像犀牛角般沒有分叉。現實中的奇角鹿,其鼻角在角尖處分開,形成「Y」字形。
  • 人類為什麼以食草動物而不是食肉動物為食?
    如今人們的生活節奏變得越來越快,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我們每日三餐中飯桌上的食物種類都是什麼?通過觀察我們可以看到飯桌上的食物大多種類是雞鴨鵝豬等食草類動物,而看不到老虎和獅子等食肉類動物,這究竟是為什麼呢?接下來我們好好聊一聊。
  • 大自然中,食肉動物對食草動物有什麼好處?
    表面上看,食肉動物以食草動物為食,幾乎每一種食草動物都有一個或者多個天敵,比如非洲大草原上的瞪羚的天敵就有獵豹、鬣狗、非洲野犬、獅子、花豹等超過5種。而且食草動物的多寡直接會影響到食肉動物的數量。那麼,作為捕獵者,食肉動物對食草動物有什麼好處呢?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 食草動物都怕食肉動物,河馬為什麼不怕鱷魚?
    食草動物作為食物鏈中較為低級的動物,大多數情況下都會淪為食肉動物的獵物。然而有些動物就比較特別,河馬就是其中的一例。一般認為,河馬是純素食主義者,但是身為食肉動物的鱷魚卻不敢輕易招惹它們。為什麼食草的河馬不怕食肉的鱷魚?我們來簡單討論一下。
  • 犀牛的孕期要三年嗎?地球上唯二在臉上長角的動物,都有點「亂」
    如果讓你想一個孕期長達三年的動物,你會想到誰?或許這觸及到了我們知識的盲區,就算你淘盡腦汁,可能除了哪吒,再也想不出有什麼動物的孕期能達到三年。但就在最近,卻有人傳言:犀牛的孕期就能達到三年之久,這又是怎麼回事呢?先說結論:犀牛的孕期並沒有三年,這是一個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