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地毯作為主要的汽車內飾件具有實用性與裝飾性。它採用產業用非織造布材料製成,以自身的物化性能作用於人的感官(觸覺與視覺)。汽車地毯主要有針刺地毯和簇絨地毯兩大類。對汽車地毯的基本要求是:美觀、舒適、隔熱、阻燃、吸音、防塵、防滑、耐用以及安裝方便等。此外,不同檔次與車型的轎車對內飾的要求也有不同,豪華型的高檔轎車比中檔與普通轎車對安全性、舒適性要求高,如要求織物手感柔軟、挺括、抗皺、彈性豐富、絨面勻淨、表面富有立體感、顏色鮮明悅目、光澤自然柔和、尺寸穩定不易變形等。
汽車地毯是集裝飾性和功能性於一體的鋪墊材料,它除了具有美觀、柔軟的外觀之外,還會讓人心曠神怡。同時,汽車地毯還能夠形成具有個性化風格的車廂環境,作為車內裝飾的焦點,給人以美的享受,具體有以下作用。
地毯裡面的纖維及纖維之間有許許多多的空間,可以留住熱量。因而地毯具有調節車廂內環境溫度的作用,鋪設了汽車地毯相當於增加一項保溫和隔熱措施。 一般情況下,用R-Value值來表示其隔熱價值,CRI(The Carpet and Rug Institute—美國地毯協會)建議用地毯厚度(單位:英寸)乘以一個係數:2.6,以得到R—Value的近似值,即:上式中的d為地毯的厚度。各種材料混合的R—Value採用加成值,例如:R—Value為1.3的地毯和R—Value為1.6的丙綸墊混合的R—Value為2.9。首先,地毯作為美化車廂的裝飾材料,可以吸音;另外,地毯能創造一種賞心悅目的環境,大大降低噪音給駕乘人員所帶來的影響。
聲音可以通過空氣和車身震動來傳播,有三種途徑可以減少噪音:吸收、減震和隔音。對於同一種材料,厚的材料比薄的材料更能吸收聲音。地毯厚度越厚,聲音被吸收的越多。下圖為:地毯厚度和吸音效果的關係圖。
地毯不僅能吸收腳步聲,而且同地毯墊子結合吸音顯著,並且還增加了地毯的舒適性、工程品質、耐磨性能和隔音性能。由於地毯的隔音性能,使得聲音不能傳播和擴散,同時鎖住了腳步聲在車底板上產生的中空聲響。
車廂內放置地毯能有效地緩衝腳步,增大摩擦力,維持人體平衡,減少滑倒和跌傷的可能性。序號
名稱
規格
材料
1
前地毯
4mm或6mm
PET+PE(塗層)
2
前地毯減震墊
8mm或20mm
FELT+PU
在設計地毯時需要考慮的周邊邊界有:
內 飾:儀錶板、副儀錶板、立柱護板、門檻壓板、座椅、司機側腳踏板等;根據地毯的形狀,一般地毯需要八個典型截面,基本上不在同一個平面的區域都需要作截面。八個截面的區域分別是中截面、H點處截面、儀表橫梁安裝支架處、座椅安裝橫梁前方處、座椅前安裝橫梁處、座椅前安裝橫梁與後安裝橫梁之間處、座椅後安裝橫梁處、座椅後安裝橫梁後方處,典型截面如下圖所示。
地毯的壓縮量視材料的不同而不同,一般為2mm左右。
一般立柱護板與副儀錶板等處,地毯的預留量最少設計為8mm,以保證地毯不會被拉出。地毯與立柱護板的配合,除了上邊所說的幹涉量以及配合尺寸的設定外,另最好是側邊與鈑金之間能加相應尺寸的減震墊,這樣以避免護板與地毯之間的間隙過大。
地毯的典型截面與副儀錶板的配合很重要,一般地毯要與副儀錶板之間配合要無間隙,但考慮到地毯的可壓縮性,地毯的壓縮量不能超過2mm,因為地毯的上表面不可能設計成波浪形,所以需要副儀錶板按照地毯以及鈑金之間的關係適當對與地毯配合的下表面進行修改,以避免地毯或副儀錶板邊界過多的圓弧過渡,地毯與中通道處一定需要減震墊,而且副儀錶板與地毯配合處最好也要設計減震墊,這樣配合會更好一點。
副儀錶板在中通道兩側存在與地毯的配合,這種配合,要求儀錶板與地毯不能存在間隙,而且配合、過渡要協調。在這種情況下,為了達到地毯與儀錶板配合的協調性,有時候在副儀錶板的側面增加地毯表面形狀的絨面,或者在地毯上面增加過渡用的凹坑線,見下圖:
地毯的前邊邊界應該做到什麼地方?這需要從美觀角度考慮,一般設計時是以後排座椅的假人的眼點與儀錶板的下邊緣的切點的連線延伸與地毯的截面線的交點向上15mm處即可,因為如果地毯的邊界比這個低的話,後排的乘客很容易看到儀錶板下方的鈑金以及減震墊之類的零部件,影響外觀,如下圖:
地毯下表面與線束自然接觸即可、地毯下表面與減震墊之間的間隙為0,與鈑金側邊的間隙為3mm,減震墊的厚度為了適宜地毯與鈑金的配合,一般整車的地板減震墊設計為兩種尺寸。
一般情況下,地毯的固定點布置在前艙鈑金上面,一可以起到定位的作用,二能夠將前端的地毯固定在鈑金上面,以防止下滑。
地毯表層:
中低型轎車:PET(針刺)+PE(塗層)
中高檔轎車:簇絨面料+EVA/PE/EPDM(塗層)
名稱
規格
材料
1
行李箱地毯
4mm或5mm
PET+PE(塗層)/
(兩廂車)簇絨+EVA(塗層)
2
木粉板/PP板
5mm
WOOD/PP
3
減震墊
8mm或20mm
PU/回紡綿
行李箱地毯由於需要載行李,所以下方加有木粉板或PP板,一般厚度為5mm,為了減少振動時發出的聲音,在木粉板四周粘有減震墊。行李箱地毯在設計過程中的截面線設計如下:
一般行李箱地毯與行李箱側裝飾板及側圍零部件之間的間隙留2mm,行李箱地毯減震墊與備胎之間是零間隙配合。在設計行李箱地毯的過程中,需要做運動校核,以免在行李箱地毯掀起的過程中與行李箱側圍護板系統幹涉。
地毯按照風格可以分為:簇絨地毯和針刺地毯,不同分割的地毯的生產工藝也不同,下面按照不同風格的地毯進行工藝流程介紹。簇絨地毯的絨紗選用羊毛、丙綸、尼龍、滌綸作為原料,幾種原料各有各的特點,同時又各有各的不足。由於簇絨地毯是以一定隔距並排排列的簇絨針將長絲束分別以不同的步距往返穿刺到特定的底布上的,因而,地毯的底布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底布原來一般採用薄的棉布,現在逐漸更改為黃麻織物,隨著化纖工業的發展,地毯底布又逐漸被比黃麻價格低的丙綸薄膜纖維取代;襯布是第二層底布,一般用黃麻製成。
簇絨地毯的延展性能主要取決於底布及背面乳膠塗層。汽車成形用地毯底布主要採用加熱後具有延展性的皮芯纖維防粘法無紡布或者雙組分纖維熱軋法無紡布,背塗以熱塑性乳膠以達到延展性的目的。
簇絨地毯有2種形式:割絨地毯和絨圈地毯.圈絨地毯不將編織中的絨毛剪開,表面一圈一圈的,絨高:5——10mm。經割絨處理後,絨毛高度多在7——10mm。圈絨地毯面緊密,在走動頻率頻繁的區域較適宜;割絨地毯毯面較滑,毛絨較高,彈性好,在行走頻率較低的區域較適宜。地毯下方鋪高層地毯底墊,可延長其使用壽命。
簇絨地毯的一般生產工藝為:
針刺地毯表面纖維層本身具有一定的兩維延展性,通過特定形式以高頻刺入兩維或三維捲曲短纖維網,使纖維與纖維之間產生纏結,由於纖維的捲曲結合纖維與纖維表面的摩擦力使得產品具有一定的強度,但又能通過纖維之間的滑移具有縱橫向拉伸形變。具有這種性質的針刺地毯在採用熱塑性膠乳或熱塑性樹脂塗層進行纖維網固結後,就具備了成型所需要的熱性變形能。
針刺地毯的一般生產工藝為:
地毯的成型方法為熱壓成型。根據不同地毯的不同要求,將地毯整體加熱到某個溫度,然後整體熱壓成型,所以這種加工方法需要考慮以下幾個問題。
①加熱裝置的大小。
②熱壓方向。在熱壓方向上不能出現負角。
③材料的伸縮率。不同材料的伸縮率不同,局部拉深也會不一樣。
一般來說地毯的開發周期主要包括以下幾個部分:
設計周期、開模周期、試驗周期、OTS 認可周期。
設計周期:
主要指典型斷面、A面、B面數據等的設計,一般設計周期為2個月。
開模周期:
開模周期主要包括軟摸(樹脂模)、驗證周期和鋼模周期。其中樹脂模一般為2-3周;驗證周期一般為1周;鋼模周期一般為2個月。
試驗周期:
試驗周期一般包括:供應商試驗周期和OEM試驗周期。
供應商實驗周期一般為1.5個月。
OEM試驗周期包括:性能試驗、路試試驗、外觀認可等,一般周期為3個月。
OTS:OTS 認可包括供應商認可和OEM認可,一般需要0.5個月。
綜上所述,地毯的開發周期大概為:10個月。
地毯的成本包含設計費用、材料費用、材料利用率、重量、模具費用、加工成本、單件成本、維修費用、運輸成本、管理成本等。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中觀點僅供學習交流。如涉及版權等問題,請您告知,我們將及時處理。公眾號:qcnws01 ▕ 撩撥小編:qcnwss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