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立汽車三廂結構
福特V8轎車
二戰後歐洲汽車業幾近停滯,但美國的汽車業卻是一片繁榮。福特汽車開始強調以人為本的設計思想,設計師親身體驗駕駛員及乘客的感受來構思便於操控、乘坐舒適的汽車。1949年推出的V8型轎車便是第一款用這種思想設計出的轎車,V8轎車採用了將整個駕駛室置於前後車輪之間的方案,駕駛室的前方為發動機艙,後面為行李廂。這種設計非常接近船的造型,所以被稱為船形汽車,而這款車確立的汽車整體布置結構也一直沿用至今。
時光凝固的完美
保時捷911
1963年首發的911是保時捷911家族的第一款車,這款車受到車迷的熱烈吹捧,以至於車上的設計被封為圭臬。從那時起,青蛙眼式的圓燈,圓潤如甲殼蟲般的車身線條是保時捷911至誕生之日起就確立的外形標識。在50年後的今天,保時捷911車型依舊以這兩點作為新車設計的傳承要素。其間保時捷也有過變革的嘗試,那就是代號996的911。它採用了備受爭議的淚滴式造型,從而在當時引發了保時捷車迷的強烈聲討,時至今日依舊有眾多忠實的車迷拒絕接受這一設計。
將圓形運用到極致
MINI
MINI與甲殼蟲這兩款車有很多相似之處,但MINI在設計上的個性化更為極端。在整個MINI身上,圓形被運用到了極致。圓形的前後大燈,圓形的儀錶盤,圓形的空調出風口,圓形的中控臺按鈕......但是MINI的設計師並未把圓形元素濫用,而是熱烈而又克制地運用到了極致,既讓人感受到MINI對圓形的喜愛,又不至於堆砌到令人厭煩,其中的尺度真是恰到好處。這種設計方法與武俠小說中的「小李飛刀」有神似之處,一刀封喉,足矣。
汽車車身鼻祖
福特T型車
福特T型車身上的光環很多,但在汽車工業設計上,它最大的亮點在於第一次使用了廂式車身,從而讓汽車與馬車在車身上有了本質的區別。由於最早的汽車是把發動機安裝在馬車上得來的,因此在汽車早期發展的一段時間內,汽車車身還是基本沿用了馬車車身結構。但隨著汽車最大車速的提高,越來越大的迎面風令乘員難以忍受,前風擋便加入到汽車中;由於遮陽避雨的需求,可拆卸的車篷也被裝在汽車上。終於,1915年上市的新型福特T型車擁有了完全封閉的駕駛艙。這款車的出現,標誌著汽車真正確立了完整轎車車身的概念。
像楔子一樣鑿穿空氣
蘭博基尼COUNTACH
20世紀七十年代,蘭博基尼Countach橫空出世。低矮的車身,更加堅硬平直的線條。這些給蘭博基尼品牌注入了一種粗獷的力量感,一種無堅不摧的意志。楔形設計為Countach的提升還顯示在空力效果上。平直的底盤和向上成低角度傾斜的車頭平面形成了一個銳利的夾角,這樣的設計使得車頭就如同一把風鏟,可以破開空氣,更快地奔跑。這款車不但為蘭博基尼後來的發展以及設計指明了方向,也奠定了楔形車身在汽車設計中的重要地位。楔形車的出現是一種巨大的變革。起初僅僅是蘭博基尼這樣的高性能跑車,後來發展到轎車也開始楔形化。
流線型車身集大成
甲殼蟲
流線型的設計風格於從上世紀20年代末興起,風靡整個設計領域,從飛機到吸塵器,從口紅到飲料瓶,流線型風格成為人們競相追逐的風潮。最早的流線型汽車是1934年上市的克萊斯勒氣流轎車(Airflow),但由於當時消費者的審美意識還停留在箱式汽車的年代,所以氣流轎車的銷量非常失敗。公認的最能夠代表流線型車身的車形,是1935年問世的大眾甲殼蟲。曾經有人提出過這樣的問題,甲殼蟲為什麼不變化一下外形,而大眾汽車的回應則是廣告中一個畫著甲殼蟲車尾圖案的蛋,並說:「有的外形不可能再改進了。」這就是設計的極限
執行+編輯:郝鑫
攝影:莫敬藝
視覺:區楊
撰文:谷兆寧、郝鑫、呂超
插畫:李曉羽、許英劍
如果你還有什麼疑惑,現在也可以向GQ24提問了。我們會定期挑選出有意思的問題,並加以回答。
一起來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