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虎身猶可近,人毒不堪親」,下半句才是精華

2020-12-05 閃電新聞

在我們生活中,總會遇到很多的問題,有時候我們會發現一些事物的真實面目和我們所看到的模樣不一樣,所以就有人說世間很多事物並不能光用眼睛就可以看清楚的,也許我們眼睛看到的是一種情況,而在我們看不到的地方,它又是另一種情況。

生活中存在著種種複雜事物,但是最複雜的,還是人心。古人說"虎身猶可近,人毒不堪親"。意思就是說老虎雖然可怕,但它的身軀我們如果接近了,也不一定會招來殺身之禍,而人心狠毒起來,那可是真的不能靠近,不一定什麼時候就會被他出賣、傷害。

要知道,老虎雖然兇猛,但是它們的內心卻是比較單純的,吃人是它們的本能。所以人看到老虎就會馬上躲避,就不會被老虎吃掉。而對人來說,只要他們傷害別人,就是有意為之,這樣的行為是人們難以預防的。

因為心狠手辣的人,往往不會將自己的狠毒暴露在人們的面前,反而會很有心機地給人們留下一個非常和善的印象,讓人們都覺得他為人和善,樂於助人。所以當人們被出賣傷害之後,很難聯想到這個人,大家都認為這麼可惡的人,怎麼會是善良的他呢!

所以說,最可怕的不是可以看出來的兇狠,而是笑裡藏刀、兩面三刀的小人。我們可以看出來的兇狠,往往不會是真正可怕的,而那些表面對人友好,在背地裡卻不漏痕跡地傷害別人的人,才是最可怕的。

這種人太善於偽裝,很難有人能識別他的真實面目,就會對他放下戒心,坦誠相待,所以壞人就可以輕易地傷害他人,而且每次傷害都是最致命的。我們的先輩們也是經歷了太多事情,見過太多的人,最後才總結出來這句話,點透了人性,也提醒了後人不應該因為人的表面現象而判定這個人的好壞,否則很容易看走眼,一不小心就會被別人傷害。

但是這句並非俗語的全部,只能算是一句俗語的上半句,而其下半句才是整句俗語的精華,讀懂了這下半句,肯定會受益終生。這句話是這麼說的"來說是非者,定是是非人。"意思很簡單,就是說那些喜歡說別人是非的,他自己肯定就是一個喜歡惹是生非,喜歡挑撥離間的小人。

我們生活中肯定會遇到這種人,他們總喜歡在人前搬弄另一個人的是非,說說這個人的八卦,再說說那個人的壞話。他們肯定不會無緣無故去說別人的壞話,大多都是帶有目的的,而其中我們能肯定的就是,他來搬弄這些是非,最終的目的肯定是對他自己是可以帶來好處的。

這種人我們最好不要親近,因為他們能在你的面前搬弄別人的是非,肯定也會在別人面前搬弄你的是非,假裝自己是為你好,挑撥你與他人的關係,最後你與朋友的關係搞砸了,他卻兩邊充當好人,從中得利。

所以,就算我們自己無意與人為敵,有時候無意之中就會被人挑撥,然後無意之中就會與他人產生矛盾。不管別人說什麼,我們都要理智分析,不要以一面之詞就給別人下定義,只有這樣分辨是非,我們才不會被捲入是非,才能夠不被他人利用。

雖然我們的一生非常短暫,但是我們所遇到的人、事、物有很多很多,我們不能有害人之心,但是我們也不能一味地相信別人都是好人,壞人在每個時代都是存在的,這就需要我們去辨識了。

相關焦點

  • 古人講:「虎生猶可近,人熟不堪親」啥意思?老祖宗道盡世間百態
    古人講:「虎生猶可近,人熟不堪親」啥意思?老祖宗道盡世間百態在農村流傳著很多老話,這些話乍一聽會讓人覺得很好笑,認為這只是無稽之談。其實,你若是細細品味這些話,又會發現這其中蘊含了很多人生道理。老一輩人的生活條件遠不如我們,他們把自己多年來的生活經驗總結起來,創造出一句句的農村俗語。或許現在有很多人認為農村俗語只有老年人才會說,但不可否認的是它的價值。接下來,筆者就來跟大家講一句,說的是「虎生猶可近,人熟不堪親」,大家知道這是在說什麼嗎?從字面上來理解,它是在說老虎十分兇猛,但人們在森林中遇到老虎的時候,老虎並不一定會傷害人,甚至還可以接近老虎。
  • 你對《增廣賢文》中的名言「虎生猶可近,人熟不相親」有何感悟
    《增廣賢文》中的這句諺語「虎生猶可近,人熟不堪親」,意思是說,陌生的老虎之間或許還可以彼此接近,但是,人與人之間,即使再熟悉,也不應過分親近。它告訴我們:人與人之間,保持適度的距離才美好。這有些接近於「遠香近臭」的意思。
  • 古人常說:「飽暖思淫慾」,殊不知下半句才是經典,道盡人性險惡
    今天給大家分享的這句俗語,關於它還有一個故事。這句俗語的上半句就是「飽暖思淫慾」,其實下一句才是經典,揭露人性,卻少有人知。顧名思義,就是說人在酒足飯飽之後,就開始浮想聯翩,生出淫慾之心,或者是生出讓人沉迷放縱、不能自拔的欲望。關於這句俗語,還有一個美麗的愛情故事。
  • 古人言:「廟小妖風大」,下半句才是精華,暗藏為人處世之道
    古人言:「廟小妖風大」,下半句才是精華,暗藏為人處世之道我們在社會上生活與工作,每天都需要處理各種各樣的人際關係,如果處理不好,那就會給我們帶來很多不必要的麻煩。對於如何處理人際關係這一點,古人總結了很多很多經驗教訓,而這些經驗教訓很多都以俗語的形式流傳了下來,比如我們今天要講的「廟小妖風大」,下面我們就來簡單了解一下這句俗語所要表達的是什麼意思。從字面上來理解的話,它說的是如果一個廟比較小的話,那稍微出現幾個法力比較高的妖怪它就鎮不住了,結果就只能任由這些妖怪大刮妖風。
  • 俗語:「餵狗別餵飽」,下半句才是精華,卻十人九不知
    古時勞動人民通過對生活中的所見所聞,用短短幾句總結出自己的所感所想,經過口口相傳,成了如今所說的俗語,俗語有話:「餵狗別餵飽」,下半句才是精華,卻十人九不知。下句是「對人別太好」,很多人都聽過諺語「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民間流傳有個叫呂洞賓的讀書人,和同鄉好友苟杳結拜為金蘭兄弟,因為苟杳家境貧寒,父母雙亡,呂洞賓就讓苟杳住到自己家裡,將來能考取功名。
  • 古人說:「勸賭不勸嫖」,殊不知下半句才是經典,道出人性險惡
    從表面上理解,可能很多人有疑問,但是深入分析一下,你就會明白了。對於人們來說,知道上半句的可能多一些,下半句少有人知。如果你真的理解明白了這句話,你會很佩服古人的處世智慧。具體來說,這句諺語揭示出了如下的人生真諦。02首先,賭博猛於虎,比嫖娼更具危害性和破壞力。
  • 古人告誡:「人窮別說話,位卑莫勸人」下句更厲害,字字說盡人心
    《增廣賢文》集結中國從古到今的各種格言、諺語,又經過明、清兩代許多文人的不斷增補,才形成了現在這個樣子。《增廣賢文》中有很多頗具道理和智慧的格言,比如:知己知彼,將心比心。酒逢知己飲,詩向會人吟。人窮別說話,位卑莫勸人讀書須用意,一字值千金。逢人且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有意栽花花不發,無心插柳柳成蔭。畫虎畫皮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錢財如糞土,仁義值千金。
  • 俗語「兔子不吃窩邊草」,下半句才是精華所在,可惜很少有人知道
    許多俗語因為趣味盎然而被人們熟知,但是人們往往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很多被人們熟知的俗語,它的下半句才是精華所在,可惜很少有人能夠知道,比如這句「兔子不吃窩邊草」。老祖宗們常喜歡以物喻人,這句俗語就是他們留給後人的忠告,兔子尚且知道不吃窩邊草保全自己,生而為人就更不能在身邊做壞事,這裡的壞事是指和身邊的人,發生不正當的男女關係。名聲對於一個人來說極其重要,如果因為亂搞男女關係,而且又是對自己的身邊人下手,一旦事情敗露之後,就會給自己的人生,帶來非常不好的影響。
  • 古人說:「人窮別說話,位卑莫勸人」下句也是經典,字字說出人心
    《增廣賢文》集結中國從古到今的各種格言、諺語,又經過明、清兩代許多文人的不斷增補,才形成了現在這個樣子。《增廣賢文》中有很多頗具道理和智慧的格言,比如:知己知彼,將心比心。酒逢知己飲,詩向會人吟。人窮別說話,位卑莫勸人讀書須用意,一字值千金。逢人且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有意栽花花不發,無心插柳柳成蔭。畫虎畫皮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錢財如糞土,仁義值千金。
  • 古人云:樹怕三搖,女怕三撩,下半句才是經典,老祖宗揭露了人性
    那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樹怕三搖春季是植樹的最佳季節,也就是三四月份。這個時候的土壤比較鬆動,把樹種下之後還要把填好的土用腳踩實,這時的根基還不穩,有時還需要用木頭來固定住,就是希望新種下的樹能穩穩地紮根。如果這個時候去搖樹的話,無疑有百害而無一利,所謂「人挪活,樹挪死」就是這個道理。
  • 古人智慧:「人窮別說話,位卑莫勸人」,下半句更經典,說透人性
    海明威曾說過一句很經典的話:「人用兩年學會說話,卻要用一輩子學會閉嘴」,這便是在說懂得「說話之道」的重要性,而這一點,咱們的古人,也早就參悟到了。咱們的古人對錯常有才智的,在說話方面也對錯常重視的,因而也留下了不少的俗話來告誡後人,比如今日跟咱們分享的這句:「人窮別說話,位卑莫勸人」。
  • 民間俗語:「餵狗別餵飽」,下半句更現實!來自古人的忠告
    民間俗語:"餵狗別餵飽",下半句更現實!來自古人的忠告俗語文化是我們國家的寶貴財富,幾千年來,雖然我們國家的文明已經發展到了一定的高度,但還是很多人是沒條件接受教育的。所以古人們為了指點下一代,為了將自己積累下的經驗傳遞給後人,也就總結出了這些民間俗語。所以要想理解俗語的全部內涵,就必須結合當時的時代背景。今天要為大家分享的這則俗語叫做"餵狗別餵飽"。
  • 「人窮別說話,位卑莫勸人」!《增廣賢文》中經典20句,看透人性
    古人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尤其是幾千年來形成的思想文化更是讓人受益無窮。這些文化不僅影響對文人、士大夫影響深遠,對黎民百姓同樣意義重大。民間很多民俗文化都是來自於古代諸子百家、聖人先賢的傳世經典。但是中國曾經有一部古訓集很少有人知道,名叫《增廣賢文》。
  • 古人說「餵狗別餵飽」,下半句才是關鍵,5個字送給心善的老實人
    現在城裡也有很多人養狗,並不是要讓狗看家,而是一種對寵物的喜愛。不少年輕人或老人, 已經把狗或貓當成家庭中不可或缺的一員。生活在複雜的社會中,時常暴露出人性醜惡的一面,人們就說「狗是真的狗,但人有時候卻不是人」。這話聽起來有點刺耳,但現實中這樣的人還真不少。有的人當面一套,背後一套,對自己有恩的人都能背叛。古人有一句俗語「餵狗別餵飽」,你知道是什麼道理嗎?
  • 「龜背蛇腰不可交」,後半句是精華,道出老祖宗識人術
    古時候人們總結了許多有關識人術的俗語,來教你如何社交。俗語是一種和人們日常生活比較貼切的文化,它也是過去人們平常生活的產物,在以前科學技術等都還沒有現在這麼發達的時候,俗語在人們的平常生活中作用很大。俗語以其獨特的文化魅力深受人們的推崇,千百年來一直盛行於世,且經久不衰。這些老祖宗傳下的文化財富,句句蘊含著深刻的道理,給我們的生活有著很多的指導意義。
  • 俗語「窮算命,富燒香」,後一句才是精華,古人的忠告!
    說起農村總讓人想起那田園風光的詩情畫意,其實農村除了那些讓人倍感親切的自然風光以外,還有很多民間文化值得我們細細品味。俗語便是其中之一,作為最具民間特色的傳統文化,俗語往往都深刻地反映了當時民間百姓的生活風貌,雖然沒有詩詞歌賦那般意境優美,但卻同樣將民間百姓的生活體現的有聲有色。
  • 常說「春宵一刻值千金」,其實下半句才是精華,為何無人願意提起
    一部好的作品,一首好詩,甚至一段佳句,都能夠讓人領略到不同的人生風採,甚至起到醍醐灌頂的作用,包括現在也有很多人喜歡用古人的詩句作為自已的座右銘,砥礪自已前行。古人留下的文化精粹,句句都經得起推敲、打磨,描述著人生的起伏,同時也總結著幾千年華夏文明的發展。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一句耳熟能詳的古代佳句:「春宵一刻值千金」,但很少有人知道精華在下半句,為何卻無人願意提起呢?
  • 俗語:好狗不咬雞,下句才是精華,能夠做到的人不多
    俗語:好狗不咬雞,下句才是精華,能夠做到的人不多擁有著淵源流長歷史的華夏文明在這段歷史的徵程中留下了許多寶貴的財富。在這些財富之中,流傳最廣、受眾最多的就是這些俗語故事了吧。筆者今天要為各位介紹的也就是一句俗語,它的上半句是「好狗不咬雞」,下半句更是精華所在。至於它的下半句到底是什麼筆者先賣個關子,我們接著往下看。「好狗不咬雞」這句十分的好懂,說的就是,一條好狗是不會咬自己養殖的雞的。在農村的很多地區,一些家庭會養雞這種家畜。
  • 俗語:水滿則溢,月滿則虧,下句才是精華,老祖宗的人生哲學
    俗語:水滿則溢,月滿則虧,下句才是精華,老祖宗的人生哲學如果提起為人處事的道理,想必古人則更有發言權,人們活在世上,為人處事是一個比較讓人頭疼的問題,也是十分具有哲理的事情,因為一不小心我們就會陷入與人交往的瓶頸。
  • 古人云:龍配龍!鳳配鳳!老鼠生來打地洞?這句話對嗎?
    古人云:龍配龍!鳳配鳳!老鼠生來打地洞?這句話對嗎?首先要強調,這句話前半句說錯了,正確的說法應該是「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來打地洞」;其次,這句話也不是古人說的,古人不會說這麼粗俗的話,這是近代人根據自己生活經驗總結出來的俗語而已,怎麼能強行安到古人身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