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物雲擬打包「物業+科技「上市 收17家公司完成重組

2021-01-08 房掌柜深圳

1月5日,有消息稱萬物雲正計劃打包物業和科技業務一同上市,不過最終方案還未確定。

掌柜財經向萬科方面求證,不過截至發稿時分,對方仍未答覆。

消息顯示,萬物雲意圖將住宅物業板塊裝進一個套子裡。將物業打包放到旗下的萬科物業板塊,萬物雲則集中精力做「科技」。實際上,萬物雲整體上市,或旗下各板塊獨立上市,已經箭在弦上。

萬物雲前身是萬科物業,成立於2001年2月20日,萬科企業股份有限公司持有93.75%股份,2020年10月31日宣布更名為「萬物雲空間科技服務股份有限公司」,發展重點是「科技」。

有了新定位之後的萬物雲,投入重點聚焦在業務升級後的新業務板塊與新增量。萬科集團合伙人、萬科物業CEO朱保全曾直言,「未來萬物雲的競爭對手已經不是傳統物業企業,而是科技公司的下沉。」

目前,萬物雲已形成萬物梁行、樸臨發展、萬睿科技、第五空間、萬物雲城、萬物成長等七大板塊,萬科物業位於Space模塊中。

Space模塊包含歸屬社區空間服務的「萬科物業」、「樸鄰發展」,歸屬商企空間服務的「萬物梁行」,和歸屬城市空間服務、全國首個以城市服務為定位的全新品牌「萬物雲城」;Tech模塊則包括「萬睿科技」、「第五空間」,分別提供軟硬體服務能力、數字運營和行業人工智慧服務;Grow模塊的「萬物成長」是公司的孵化器,持續連接成熟企業、孵化創新企業。」

萬物雲定位及發展策略轉變後,股權結構也經歷了調整。自2020年12月29日起至2021年1月4日,7天裡,萬物雲將旗下17家物業子公司股權轉讓給萬科物業控股。

這17家子公司,最早的有成立於1992年1月的深圳市萬科物業服務有限公司,最晚的是成立於2019年9月的南寧市萬科物業服務有限公司。

圖源:網絡接手這17家公司的萬科物業控股成立於2019年12月9日,萬物云為其直接控股股東。這意味著,萬物雲將這17家子公司從直接持有轉為間接持有,「子公司」轉為「孫公司」。萬物雲已跳出單純的物業服務公司,變成側重科技服務的「資產管理」平臺;而萬科物業成了一個專注於住宅物業的品牌。2017-2019年,萬科物業營收分別為71.26億、97.95億、127.0億;對應增速分別為67.3%、37.45%、29.65%。2020年上半年收入達67億,同比增長26.8%。萬科物業的規模也在快速增長。萬科集團官網顯示,截至2020年6月底,萬科物業已布局全國101個大中城市,運營超3828個物業項目。半年前,萬科物業布局全國94個大中城市,運營超3672個物業項目。

接手這17家公司的萬科物業控股成立於2019年12月9日,萬物云為其直接控股股東。這意味著,萬物雲將這17家子公司從直接持有轉為間接持有,「子公司」轉為「孫公司」。

萬物雲已跳出單純的物業服務公司,變成側重科技服務的「資產管理」平臺;而萬科物業成了一個專注於住宅物業的品牌。

2017-2019年,萬科物業營收分別為71.26億、97.95億、127.0億;對應增速分別為67.3%、37.45%、29.65%。2020年上半年收入達67億,同比增長26.8%。萬科物業的規模也在快速增長。

萬科集團官網顯示,截至2020年6月底,萬科物業已布局全國101個大中城市,運營超3828個物業項目。半年前,萬科物業布局全國94個大中城市,運營超3672個物業項目。

圖源:萬科官網另一方面,近年萬科物業曾在全國範圍內大規模收併購,據不完全統計,2016-2019年,萬科收購物業逾30家,僅2016這一年,萬科物業就收購了包括上海中邦物業、江西恆通物業等在內的16家物業。從業務模式到股權結構,在經過這一系列重組後,萬物雲無論以何種方式上市,都只差「臨門一腳」。

相關焦點

  • 「獨家」萬物雲計劃打包「物業+科技」上市 多起公司股權變更或意...
    財聯社(深圳,記者 楊依依)訊,財聯社記者從多個信源處獨家獲悉,萬物雲空間科技服務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萬物雲」)正計劃打包物業和科技業務一同上市,不過最終方案還未確定。至於萬科旗下另一家科技公司「萬翼科技」,同樣也是萬科物業BG首席合伙人朱保全在負責,但一位接近萬科的認識告訴記者,「萬科物業上市可能不會把萬翼裝進去。」去年10月中旬,萬科集團董事會主席鬱亮曾在萬科北方區域媒體交流會上表示,「萬科物業一定會上市,但時間還沒確定。」
  • 傳萬物雲計劃打包物業+科技業務上市 公司稱未有相關信息
    觀點地產網訊:1月5日,相關媒體消息稱,萬物雲正計劃打包物業和科技業務一同上市,不過最終方案還未確定。對此,觀點地產新媒體求證萬物雲方面,其回復稱目前的確沒有收到相關信息,如有收到進一步消息將及時同步。
  • 萬科雲計劃打包「物業+科技」上市 多起公司股權變更或意在鋪路
    財聯社記者從多個信源處獨家獲悉,萬物雲空間科技服務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萬科雲」)正計劃打包物業和科技業務一同上市,不過最終方案還未確定。至於萬科旗下另一家科技公司「萬翼科技」,同樣也是萬科物業BG首席合伙人朱保全在負責,但一位接近萬科的認識告訴記者,「萬科物業上市可能不會把萬翼裝進去。」去年10月中旬,萬科集團董事會主席鬱亮曾在萬科北方區域媒體交流會上表示,「萬科物業一定會上市,但時間還沒確定。」
  • 「重組冷淡期」縮短至一個月 多家上市公司嘗鮮
    ,除了加緊規範併購重組市場外,重組失敗的「冷淡期」從3個月縮短到1個月,對那些主動叫停但仍有較強重組意願的上市公司帶來利好。羊城晚報記者統計發現,自重組新規落地後,多家上市公司主動對接新規,重組失敗後承諾不再籌劃重組事項的時限設置為一個月。
  • 浙報傳媒將借殼上市 *ST白貓要重組大變身
    此次交易完成後,浙報傳媒持有上市公司 277,682,917 股股份,佔上市公司總股本的64.62%,處於絕對控股地位  已暫停上市的*ST白貓重組一事終於塵埃落定。  白貓股份此次非公開發行股份的發行價格為公司第五屆董事會第四十一次會議決議公告日前20個交易日股票交易均價,即7.78元/股。而作為整體方案的一部分,此次重組完成後,浙報傳媒持有的美加淨日化100%的股權將轉讓給白貓集團。  此次交易完成後,浙報傳媒持有上市公司 277,682,917 股股份,佔上市公司總股本的64.62%,處於絕對控股地位。
  • 天一科技重組詭異叫停:誰壞了事?
    奇怪的是,截相關公司股票走勢至記者發稿,天一科技證券部人士依然無法確認立案調查方是來自上市公司自身,還是此次交易的對手方—葉湘武等23名自然人及維梧百通等7家機構。  過會一周突然被叫停  天一科技3月27日公告稱,3月26日公司收到中國證監會通知,經證監會上市公司併購重組審核委員會(下稱「併購重組委」)審核,公司重大資產出售及發行股份購買資產並募集配套資金暨關聯交易事項獲得無條件審核通過。不過,公司發布公告時尚未收到證監會的正式核准文件。  按照公告的說法,天一科技一旦拿到批文就會另行公告。
  • 上海紡織集團將與東方國際集團聯合重組:3家上市公司明復牌
    上海紡織集團將與東方國際集團聯合重組:3家上市公司明復牌 澎湃新聞記者 徐宏文 2017-08-31 20:22 來源:澎湃新聞
  • 盤點過去一年更名的A股上市公司
    盤點過去一年更名的A股上市公司 摘要 過去一年,滬深兩市共計164家上市公司變更過股票簡稱,究其原因主要是收購重組、實際控制人變更、控股股東變更、產業轉型升級等情形引起公司主營業務發生變化,從而使得原名稱已不能較好體現公司業務布局及未來戰略發展。
  • 康躍科技暴雷後再跨界 帳上僅3億現金仍花14億元重組
    與此同時,公司的營運能力也有所下滑。2018年、2019年,標的公司應收帳款周轉率分別為2.08次和1.48次,存貨周轉率分別為17.19次和17.1次。標的公司應收帳款周轉率大幅下滑主要與2019年營收下滑、應收帳款增加有關。
  • 合景悠活「蛇吞象」,擬收購雪松控股物業板塊
    反觀雪松物業,其規模早已數倍於合景悠活。雪松控股在城市物業服務方面的公司主體為雪松智聯科技(簡稱「雪松智聯」)。據其官方微信介紹,該公司在全國範圍內服務面積近9億平方米,其中自營服務項目逾1300個,聯盟項目近8000個,擁有逾10家物業公司和物業聯盟「銀鑰匙聯盟」,並孵化出松雲科技等智慧城市科技企業。
  • 中毅達獲準恢復上市 股票將於8月17日復牌交易
    來源:e公司在5月7日申請恢復上市後,已暫停上市一年的*ST毅達(600610)終於獲準恢復上市。8月10日,公司公告稱,已收到上交所同意公司股票恢復上市的通知,公司股票將於8月17日恢復上市。*ST毅達及中介機構表示,公司已符合恢復上市條件。
  • 上市業績大變臉 匯冠股份重組再涉嫌利益輸送
    主業萎靡  《交易預案》顯示,公司擬向旺鑫精密的全體股東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購買其持有的旺鑫精密100%的股權,並向特定對象發行股份募集配套資金。本次重組完成後,旺鑫精密將成為公司的全資子公司。  對於此次重組的目的,匯冠股份表示為了解決公司盈利能力不穩定的現狀。
  • 警惕上市公司「牽手」網紅經濟 「變了味」「走了樣」
    類似的,還有數知科技通過子公司布局整個直播帶貨、營銷種草行業;思美傳媒選擇與浙江衛視新藍網絡成立MCN機構布嚕文化,以抖音、快手、淘直播平臺為核心孵化網紅達人。與此同時,也有不少公司選擇通過資本收購介入網紅經濟產業鏈,快速將MCN機構收入囊中。2019年,上市公司星期六就完成了對從事網際網路營銷、社交電商服務業務的杭州遙望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的收購。
  • 物業管理近幾年資本市場寵兒 房企搶食萬億級市場紅利
    據貝殼研究院及財聯社記者不完全統計,截至2020年12月24日,今年在主板上市的物業公司數量已達17家,其中A股1家,H股16家,較2019年12家新上市公司數量增加5家。今年17家已上市物業公司的路徑,均為房地產開發企業將物業板塊分拆後,再打包上市。記者了解到,還有20多家物業公司正籌備上市事宜,未來該板塊將進一步擴容。
  • [公告]漢鼎宇佑:關於深圳證券交易所對公司重組問詢函的回覆
    「漢鼎宇佑」、「上市公司」)下發了《關於對漢鼎宇佑網際網路股份有限公司的重組問詢函》(創業板許可類重組問詢函[2016]第105號)。具體的整合計劃及相應管理控制措施表現在: 業務方面,上市公司保證標的公司業務發展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同時在泛娛樂產業方面給予協同性的資源,優質IP資源的優先提供等;資產方面,本次交易完成後,標的公司的資產成為上市公司合併報表體內的資產,標的公司對資產擁有的權屬關係不因本次重組而發生變化;財務方面,本次交易完成後,上市公
  • 上海文廣重組後新上市公司成A股文化傳媒業首家市值千億公司
    中證網訊 11月25日,百視通和東方明珠兩家上市公司股票復牌後第二日繼續以強勢漲停收盤。按當天收盤兩公司股價計算,加上重組交易全部完成後新增市值,新上市公司市值已達1036億元,A股文化傳媒行業第一家千億上市公司由此誕生。
  • 9月24日晚間上市公司重要公告匯總
    來源:東方財富網9月24日晚間,滬深兩市多家上市公司發布公告,以下是重要公告匯總。【業績預告】百潤股份:前三季度淨利同比預增60%-70%百潤股份(002568)9月24日晚間披露前三季度業績預告,預計盈利3.66億元至3.89億元,同比增長60%-70%。
  • 南京華東電子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關於重大資產重組標的資產完成...
    南京華東電子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或「上市公司」)通過在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公開掛牌轉讓的方式向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京東方」)出售其持有的南京中電熊貓平板顯示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南京平板顯示」)57.646%股權(以下簡稱「本次掛牌出售」),並向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電子」)協議轉讓所持成都中電熊貓顯示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
  • 深視監管第四十四期丨警惕上市公司「牽手」網紅經濟 「變了味...
    類似的,還有數知科技通過子公司布局整個直播帶貨、營銷種草行業;思美傳媒選擇與浙江衛視新藍網絡成立MCN機構布嚕文化,以抖音、快手、淘直播平臺為核心孵化網紅達人。與此同時,也有不少公司選擇通過資本收購介入網紅經濟產業鏈,快速將MCN機構收入囊中。2019年,上市公司星期六就完成了對從事網際網路營銷、社交電商服務業務的杭州遙望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的收購。
  • 物業服務:特色服務和科技創新成「加分項」
    有業內人士稱,在物業行業,中小企業服務水平和大公司一直存在較大差距,尤其是疫情等特殊時期,規模小、資金實力差的公司物業服務能力和抗風險能力較低;有機構在研報中指出,疫情過後,物業行業整合必將提速,而在此次防疫戰中綜合實力得以展現的頭部物業企業未來將擁有更大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