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5日,有消息稱萬物雲正計劃打包物業和科技業務一同上市,不過最終方案還未確定。
掌柜財經向萬科方面求證,不過截至發稿時分,對方仍未答覆。
消息顯示,萬物雲意圖將住宅物業板塊裝進一個套子裡。將物業打包放到旗下的萬科物業板塊,萬物雲則集中精力做「科技」。實際上,萬物雲整體上市,或旗下各板塊獨立上市,已經箭在弦上。
萬物雲前身是萬科物業,成立於2001年2月20日,萬科企業股份有限公司持有93.75%股份,2020年10月31日宣布更名為「萬物雲空間科技服務股份有限公司」,發展重點是「科技」。
有了新定位之後的萬物雲,投入重點聚焦在業務升級後的新業務板塊與新增量。萬科集團合伙人、萬科物業CEO朱保全曾直言,「未來萬物雲的競爭對手已經不是傳統物業企業,而是科技公司的下沉。」
目前,萬物雲已形成萬物梁行、樸臨發展、萬睿科技、第五空間、萬物雲城、萬物成長等七大板塊,萬科物業位於Space模塊中。
Space模塊包含歸屬社區空間服務的「萬科物業」、「樸鄰發展」,歸屬商企空間服務的「萬物梁行」,和歸屬城市空間服務、全國首個以城市服務為定位的全新品牌「萬物雲城」;Tech模塊則包括「萬睿科技」、「第五空間」,分別提供軟硬體服務能力、數字運營和行業人工智慧服務;Grow模塊的「萬物成長」是公司的孵化器,持續連接成熟企業、孵化創新企業。」
萬物雲定位及發展策略轉變後,股權結構也經歷了調整。自2020年12月29日起至2021年1月4日,7天裡,萬物雲將旗下17家物業子公司股權轉讓給萬科物業控股。
這17家子公司,最早的有成立於1992年1月的深圳市萬科物業服務有限公司,最晚的是成立於2019年9月的南寧市萬科物業服務有限公司。
圖源:網絡接手這17家公司的萬科物業控股成立於2019年12月9日,萬物云為其直接控股股東。這意味著,萬物雲將這17家子公司從直接持有轉為間接持有,「子公司」轉為「孫公司」。萬物雲已跳出單純的物業服務公司,變成側重科技服務的「資產管理」平臺;而萬科物業成了一個專注於住宅物業的品牌。2017-2019年,萬科物業營收分別為71.26億、97.95億、127.0億;對應增速分別為67.3%、37.45%、29.65%。2020年上半年收入達67億,同比增長26.8%。萬科物業的規模也在快速增長。萬科集團官網顯示,截至2020年6月底,萬科物業已布局全國101個大中城市,運營超3828個物業項目。半年前,萬科物業布局全國94個大中城市,運營超3672個物業項目。
接手這17家公司的萬科物業控股成立於2019年12月9日,萬物云為其直接控股股東。這意味著,萬物雲將這17家子公司從直接持有轉為間接持有,「子公司」轉為「孫公司」。
萬物雲已跳出單純的物業服務公司,變成側重科技服務的「資產管理」平臺;而萬科物業成了一個專注於住宅物業的品牌。
2017-2019年,萬科物業營收分別為71.26億、97.95億、127.0億;對應增速分別為67.3%、37.45%、29.65%。2020年上半年收入達67億,同比增長26.8%。萬科物業的規模也在快速增長。
萬科集團官網顯示,截至2020年6月底,萬科物業已布局全國101個大中城市,運營超3828個物業項目。半年前,萬科物業布局全國94個大中城市,運營超3672個物業項目。
圖源:萬科官網另一方面,近年萬科物業曾在全國範圍內大規模收併購,據不完全統計,2016-2019年,萬科收購物業逾30家,僅2016這一年,萬科物業就收購了包括上海中邦物業、江西恆通物業等在內的16家物業。從業務模式到股權結構,在經過這一系列重組後,萬物雲無論以何種方式上市,都只差「臨門一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