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愛吃無花果的鸚鵡,還真不是一般的鸚鵡。

雙眼無花果鸚鵡,它們又被人類稱呼為紅臉果鸚鵡,屬於一種小型鸚鵡,特別文靜和乖巧,常常6-10隻左右的小群體在一起活動覓食。
即使偶爾它們聚集成一個上百隻的大群體,當它們在一顆樹上覓食的時候,你在樹下面都不會察覺到它們的存在,因為它們覓食的時候很安靜,靜悄悄的不鳴叫。
相比那些吵鬧的大型鸚鵡,我們在野外更不容易觀察到它們了。

雌鳥沒有雄鳥面部的紅色條紋,但是我們看上去它和雄鳥都是一樣的乖巧迷人,它們身長15釐米左右,體重43-54釐米左右。

這種鸚鵡主要分布在印尼的紐幾內亞的一些島嶼上,棲息在熱帶雨林中,澳洲東北部也有分布。
它們的主要食物,就像它們的名字那樣有無花果,它們是以熱帶雨林中的無花果為食,為了身體的營養平衡,它們也會吃一些小昆蟲的幼蟲來補充蛋白質,也會吃少量的花朵、苔蘚等植物,來補充一些微量元素。

雙眼無花果鸚鵡吃的無花果,還真不是我們認識的普通無花果,這是一種生活在熱帶雨林裡的無花果。這種無花果樹的中文名字不怎麼好聽——樹木扼殺者,它們還有一個別稱——寄生無花果樹。


雙眼無花果鸚鵡和寄生無花果樹是一種互利互惠的關係。
當鸚鵡食用了這些無花果以後,無花果的種子很微小,會隨著果肉進入鸚鵡的腸胃中,鸚鵡的腸胃蠕動速度快,無花果的種子還沒有來得及消化,就被鸚鵡排出體外了。
我們知道熱帶雨林的植物非常茂盛和高大,能分3-5層的植被分布,為了爭奪寶貴的陽光,樹木之間競爭很激烈,樹高多在70-100多米範圍,有很多粗大的喬木。
這些被鸚鵡排出體外的無花果種子,落在地面上的幾乎不可能發芽,因為陽光很少能照到地面上來,如果鸚鵡排便,把這些有種子的糞便排到一些高大樹木的枝幹分叉處,這些地方往生長有苔蘚、小草、腐葉等,這對於寄生無花果的種子是個理想的地方,種子會很快生根發芽的。
雙眼無花果鸚鵡無意中就替無花果樹傳播了種子,經過幾年時間,這些無花果樹會纏繞著樹幹往下生長它的根部,形成「門帘」一樣的垂根,一旦這些根部觸及到土壤,就會迅速扎入土壤中,以後它們會生長的更快,這就寄生成功了。
被無花果樹寄生的樹木一般都會漸漸死去,最後變成一顆枯樹,枯樹慢慢會產生很多樹洞,這些樹洞就變成了雙眼無花果鸚鵡的巢穴,是這些鸚鵡理想的建巢場所。
雙眼無花果鸚鵡還真不是一般的鸚鵡,它們的這種生活習性,對熱帶雨林生態系統起著很大的影響作用。
這種鸚鵡無意中傳播的種子,豐富了熱帶雨林中很多動物的食物,無花果樹一年四季都可以結出果實,不僅解決了自己的食物來源問題,也幫助了很多動物。
雙眼無花果鸚鵡是熱帶雨林生態系統的重要參與者,真是功不可沒呀。
雙眼無花果鸚鵡漂亮指數4顆星,語言能力2顆星,親和力4顆星,野外壽命12年左右。
圖片來源於網絡和視覺中國。
你喜歡雙眼無花果鸚鵡嗎?喜歡你就給它們點個讚吧,關注我就是在鼓勵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