驅動中國 2019年5月13日消息 近日,「買18件衣服旅遊後退貨」事件持續發酵。原以為此次風波就此結束,但沒想到又引出了「互幫退貨群」。
根據微博熱搜榜顯示,有一個關於「互幫退貨群」的話題討論。其中,有網友稱,有人會建一個互幫退貨的小群,這件衣服A買了兩個月穿髒了,讓B幫買一件新的,然後七天內把那件又髒又舊的退回去。
並且,還有網友稱,有人即使買的衣服不喜歡,也要穿到最後一天才退,七天無理由退換就穿到第七天退。通過利用「七天無理由退貨」這條規定來薅羊毛,原本此規定是平臺對消費者提供的一個基本的保障,但沒成想現在卻被利用。
實際上,此問題是由之前在網上持續發酵的「買18件衣服旅遊後退貨」一事引發而來。
據1818黃金眼報導,4月25日,一顧客在李先生的網店買了18件衣服,總價4600多塊錢,兩天後該顧客籤收了這18件衣服,但在5月5號下午,顧客發起了退貨請求。淘寶店主李先生稱,顧客要求18件衣服全退,理由選的是不喜歡。不過李先生認為已超過7天時間,便拒絕了顧客的退貨請求。顧客於是進行第二次申訴,淘寶客服介入,判定買家贏。
為了進一步了解顧客退貨原因,李先生加了顧客的微信,發現其朋友圈發的旅遊的圖片中,顧客和朋友穿的就是本店的衣服。對此,顧客則向記者表示,衣服肯定都要試穿的。不過,最終迫於輿論的壓力,該顧客發布了致歉信,稱會反省自己在此事中存在的僥倖心理。
對此,淘寶官微在5月11日晚發布消息稱,已聯繫買賣雙方協商處理,將依據平臺規則保護商家合法權益;個案不會影響「七天無理由退貨」。客觀來講,「七天無理由退貨」本是為消費者提供保障,但若消費者抱著鑽空子的心理去滿足一己之私,自然是不道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