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林業局:湖北發現一個新的外來生物物種入侵

2021-01-08 中國新聞網

國家林業局:湖北發現一個新的外來生物物種入侵

2007年02月07日 11:16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2月7日電 國家林業局新聞發言人、新聞辦公室主任曹清堯7日通報,最近在湖北境內發現了一個新的外來生物物種入侵到中國——原產北美的新的有害生物懸鈴木方翅網蝽。

  曹清堯在7日召開的國家林業局2月份例行新聞發布會上通報指出,最近,長江大學農學院李傳仁博士在湖北省懸鈴木上發現一種原產北美的新的有害生物——懸鈴木方翅網蝽。該蟲在武漢、襄樊、荊門、宜昌等城市三球懸鈴木上均有發生,個別地區危害較為嚴重。懸鈴木方翅網蝽危險性較大,不易除治。中國西南、華南、華中及華北的大部分地區均為該蟲的適生區,對中國重要的行道樹種——懸鈴木構成重大潛在威脅。國家林業局提醒各地提高警惕,高度重視,嚴把引種審批、調運檢疫關,組織開展相關調查和監測工作。如有發現,及時報告,及早撲滅,防止擴散蔓延。

  據了解,懸鈴木方翅網蝽原產北美,主要危害懸鈴木屬樹種,特別是對一球懸鈴木的葉片危害尤為嚴重。1964年,該蟲首次入侵義大利的帕多瓦,之後逐漸擴散至歐洲中南部的10餘個國家,1996年傳入韓國,2001年又傳入日本。目前,在美國、加拿大、義大利、法國、西班牙、匈牙利、德國、克羅埃西亞、南斯拉夫、奧地利、斯洛維尼亞、瑞士、保加利亞、希臘、俄羅斯、以色列、韓國和日本等國家均有發生。

  曹清堯介紹,懸鈴木方翅網蝽的成蟲和若蟲主要寄生在寄主的葉片背面,刺吸汁液,受害葉正面形成許多密集的白色細小斑點,背面呈現鏽黃色斑,抑制寄主植物的光合作用,影響植株生長,導致樹勢衰弱。危害嚴重時,則引起寄主植物大量葉片枯黃脫落,嚴重破壞景觀。資料表明,該種害蟲在歐洲可傳播懸鈴木潰瘍病和法國梧桐炭疽病兩種真菌病害,導致植株死亡。

  另外,該害蟲還可成群侵入居室內,幹擾居民生活。該蟲生活周期短,1個世代大約30天左右,1年可發生2~5代或更多個世代;繁殖能力強,平均每雌蟲至少可產284個卵;比較耐寒,最低存活溫度為-12.2℃,以成蟲在寄主樹皮下或樹皮裂縫內越冬。該蟲可藉助風力及成蟲的飛翔造成近距離傳播,人為調運帶蟲的苗木或帶皮原木是其遠距離傳播的主要方式。(據中國網文字直播整理)


相關焦點

  • 外來生物入侵加劇物種取代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農業昆蟲研究室副主任高玉林博士和美國俄勒岡州立大學斯圖爾特·雷茨(Stuart Reitz)博士聯合研究發現,外來生物入侵加劇了物種競爭取代及種群地位的演化。該研究成果全面詮釋和完善了物種競爭取代理論,豐富了入侵生物學學科發展,並在線發表於最新一期的國際昆蟲學頂尖刊物《昆蟲學年評(Annual Review of Entomology)》上。
  • 660多種外來物種入侵中國 要警惕這些生物!
    原標題:中國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尤須警惕致病有害生物微信公眾號「半月談」8月4日消息,隨著國家、地區間交往日益頻繁,外來物種正在全世界範圍蔓延。近年來,我國外來物種入侵數量呈上升趨勢,目前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成為世界上遭受外來物種入侵危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
  • 防治外來物種入侵 保護生物多樣性
    作者:於文軒(中國法學會環境資源法學研究會副會長,中國政法大學環境資源法研究所所長)  我國是世界上生物多樣性最為豐富的國家之一,同時亦面臨生境退化、物種減少、外來物種入侵、遺傳多樣性遭到破壞等問題,這對國家生物安全構成了嚴峻的挑戰。在生物安全法的調整範圍中,防治外來物種入侵是保護生物多樣性的一個重要方面。
  • 中國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尤須警惕致病有害生物
    微信公眾號「半月談」8月4日消息,隨著國家、地區間交往日益頻繁,外來物種正在全世界範圍蔓延。近年來,我國外來物種入侵數量呈上升趨勢,目前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成為世界上遭受外來物種入侵危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一些外來入侵物種成為新的優勢種群,危及生物多樣性和生態安全,釀成巨大的經濟損失。
  • 外來入侵物種對生物多樣性的影響
    首先科普三個概念:外來物種、生物入侵和生物多樣性。但是,教訓是深刻的,地球上哪怕是一個微不足道的物種滅絕,也會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今天,也許它毫無用處,一文不值,然而明天隨著某種科學發現,它會突然身價萬倍,價值連城。生態系統是一個普遍聯繫著的整體,存在著一條條食物鏈。只要食物鏈的某一個環節受到破壞,整個食物鏈皆受其害。
  • ...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成為世界上遭受外來物種入侵危害最...
    文 / Elaine2020-08-04 12:07:09來源:FX168 【午間社會新聞播報】5、近年來,我國外來物種入侵數量呈上升趨勢,目前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成為世界上遭受外來物種入侵危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
  • 中國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成遭受危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
    記者 | 牛其昌1我國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其中71種對自然生態系統已造成或具有潛在威脅並被列入《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2020年6月2日,生態環境部發布的《2019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引發關注。
  • 全球100種最具威脅的外來物種入侵 我國佔一半
    在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公布的全球100種最具威脅的外來物種中,我國就有50餘種。新入侵我國的外來入侵生物達20餘種以上,平均每年遞增1~2種。我國已經成為遭受外來入侵生物危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  外來入侵物種正對農業、畜牧業、林業、水產業、園藝業及其他相關產業產生著深遠的負面影響。在國際上,防止生物入侵的貿易限制條款正被一些國家用作國際貿易的技術壁壘。
  • 660多種物種已入侵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十年增三成
    隨著國家、地區間交往日益頻繁,外來物種正在全世界範圍蔓延。近年來,我國外來物種入侵數量呈上升趨勢,目前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成為世界上遭受外來物種入侵危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一些外來入侵物種成為新的優勢種群,危及生物多樣性和生態安全,釀成巨大的經濟損失。
  • 660多種外來物種入侵中國
    8月4日消息,隨著國家、地區間交往日益頻繁,外來物種正在全世界範圍蔓延。近年來,我國外來物種入侵數量呈上升趨勢,目前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成為世界上遭受外來物種入侵危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一些外來入侵物種成為新的優勢種群,危及生物多樣性和生態安全,釀成巨大的經濟損失。同時,伴隨著跨境電商和國際快遞等新業態,入侵渠道更趨多樣化,造成的生態安全風險明顯增加。
  • 660多種外來物種入侵我國,這幾種來勢兇猛,卻成了入侵失敗者
    伴隨著人類的發展,特別是交通運輸越來越便捷之後,人口的流通越來越頻繁,一個新的問題也隨之出現:外來物種入侵。這是什麼意思呢?簡單來說,就是一些物種被人類從自己的生存地帶走,去往一個新的地方,然後入侵到當地的生態系統之中,對當地的物種和生態環境都構成極大的威脅。
  • 660多種外來物種入侵中國,48種被列入《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
    【660多種外來物種入侵中國】我國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其中71種對自然生態系統已造成或具有潛在威脅並被列入《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2020年6月2日,生態環境部發布的《2019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引發關注。
  • 構建北京外來生物入侵預警和防控系統
    2)控制技術:對所發現的外來入侵物種的防控技術包括國內外現在已經廣泛使用的各種防治措施,如人工的,機械的、化學的,生物的等。3)應急措施:對於突然的外來生物入侵事件能夠快速的進行應對,及時將其控制防止其擴大蔓延和造成大的危害。5、系統運行的評估(五)保障系統圖:外來生物入侵監測預警系統的保障支持系統。
  • 遼寧目前發現外來入侵物種已達107種
    遼寧目前發現外來入侵物種已達107種 瀋陽海關集中銷毀禁止攜帶、郵寄進境動植物及其產品154批 作者:經淼 2018-11-12 10:28     遼寧目前發現外來入侵物種107種  據統計,我國確定入侵的外來有害生物已達544種,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公布的全球100種最具威脅的外來入侵物種,有50餘種已經入侵中國,我國已成為遭受外來生物入侵最嚴重的國家之一,每年直接經濟損失超過2000億元,水葫蘆、美國白蛾、巴西龜、美國牛蛙等外來生物入侵案例大家耳熟能詳。
  • 江蘇已發現226種外來入侵物種,植物「侵略」嚴重
    現代快報訊(記者 盧河燕)美味的小龍蝦、嬌小可愛的牽牛花、五彩斑斕的巴西龜……這些可都是危險的外來入侵物種。生態環境部日前發布的《2019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顯示,全國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
  • 警惕惡性外來物種入侵
    原來,這兇猛的小魚是桑氏鋸脂鯉,最早作為熱帶觀賞魚被帶入中國,由於它們生命力強,在遷徙地無節制地繁殖、掠食,成為當地生態環境的改變者,也被科學家們掛上外來入侵物種的標籤。中國人好客,沒想到在動、植物界亦如此。國家環保部2008年發布的《中國履行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四次報告》統計,目前中國已記錄的外來入侵物種多達400多種,其中58.8%的物種入侵時間在1950年後。
  • 中國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 這類尤須警惕
    微信公眾號「半月談」8月4日消息,隨著國家、地區間交往日益頻繁,外來物種正在全世界範圍蔓延。近年來,我國外來物種入侵數量呈上升趨勢,目前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成為世界上遭受外來物種入侵危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  一些外來入侵物種成為新的優勢種群,危及生物多樣性和生態安全,釀成巨大的經濟損失。
  • 九三學社:控制外來物種 防治生物入侵
    >>進入:落實科學發展觀勾畫「十一五」建設藍圖專題    今日上海「兩會」看點 昨日上海「兩會」盤點  隨著交通手段的改進、國際貿易和旅遊業的發展,外來生物入侵的概率大大增加目前,水葫蘆、松材線蟲等全國共有的入侵生物種類在上海正成為一個比較突出的問題。當這些被攜帶轉移的物種在新環境下由於缺乏原產地的制約因素而大量繁殖擴散,將對當地的物種、生態環境、人們的經濟和生活帶來相當大的影響。因此,九三學社上海市委員會提出,如何採取有效措施,對已經入侵的物種進行防治,對尚未入侵的物種進行預防,是上海目前急需重視的問題。
  • 外來物種入侵或導致地球毀滅 絕不是危言聳聽
    近年來,外來物種入侵已經遍及全球各地。最新數據顯示,在菲律賓發現了16種外來物種,在中國發現了450餘種,而在英國,發現了近2000種。  雖然大部分非本地物種不被視為威脅,但仍有約15%物種被認為是有負面影響。部分入侵物種往往有極強的適應力,會破壞景觀,摧毀生態系統,危害動植物多樣性,威脅本土生物,破壞當地環境,威脅人類健康。
  • 外來物種入侵自然保護區,怎麼辦?
    1.外來物種入侵現狀不容樂觀  為了查明外來物種對我國自然保護區的入侵現狀,早在2006年,原國家環保總局就啟動了針對自然保護區範圍內外來入侵物種的專項調查,從北到南選擇遼寧、山東、雲南等12個省(區、市)共27個典型自然保護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