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林業局:湖北發現一個新的外來生物物種入侵
2007年02月07日 11:16 來源:中國新聞網中新網2月7日電 國家林業局新聞發言人、新聞辦公室主任曹清堯7日通報,最近在湖北境內發現了一個新的外來生物物種入侵到中國——原產北美的新的有害生物懸鈴木方翅網蝽。
曹清堯在7日召開的國家林業局2月份例行新聞發布會上通報指出,最近,長江大學農學院李傳仁博士在湖北省懸鈴木上發現一種原產北美的新的有害生物——懸鈴木方翅網蝽。該蟲在武漢、襄樊、荊門、宜昌等城市三球懸鈴木上均有發生,個別地區危害較為嚴重。懸鈴木方翅網蝽危險性較大,不易除治。中國西南、華南、華中及華北的大部分地區均為該蟲的適生區,對中國重要的行道樹種——懸鈴木構成重大潛在威脅。國家林業局提醒各地提高警惕,高度重視,嚴把引種審批、調運檢疫關,組織開展相關調查和監測工作。如有發現,及時報告,及早撲滅,防止擴散蔓延。
據了解,懸鈴木方翅網蝽原產北美,主要危害懸鈴木屬樹種,特別是對一球懸鈴木的葉片危害尤為嚴重。1964年,該蟲首次入侵義大利的帕多瓦,之後逐漸擴散至歐洲中南部的10餘個國家,1996年傳入韓國,2001年又傳入日本。目前,在美國、加拿大、義大利、法國、西班牙、匈牙利、德國、克羅埃西亞、南斯拉夫、奧地利、斯洛維尼亞、瑞士、保加利亞、希臘、俄羅斯、以色列、韓國和日本等國家均有發生。
曹清堯介紹,懸鈴木方翅網蝽的成蟲和若蟲主要寄生在寄主的葉片背面,刺吸汁液,受害葉正面形成許多密集的白色細小斑點,背面呈現鏽黃色斑,抑制寄主植物的光合作用,影響植株生長,導致樹勢衰弱。危害嚴重時,則引起寄主植物大量葉片枯黃脫落,嚴重破壞景觀。資料表明,該種害蟲在歐洲可傳播懸鈴木潰瘍病和法國梧桐炭疽病兩種真菌病害,導致植株死亡。
另外,該害蟲還可成群侵入居室內,幹擾居民生活。該蟲生活周期短,1個世代大約30天左右,1年可發生2~5代或更多個世代;繁殖能力強,平均每雌蟲至少可產284個卵;比較耐寒,最低存活溫度為-12.2℃,以成蟲在寄主樹皮下或樹皮裂縫內越冬。該蟲可藉助風力及成蟲的飛翔造成近距離傳播,人為調運帶蟲的苗木或帶皮原木是其遠距離傳播的主要方式。(據中國網文字直播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