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網絡上熱火朝天的美國選舉似乎已經落下了帷幕,但不服輸得「懂王」卻還想著要搞些事情出來,可見成為美國總統對他來說有著何等的吸引力。
可是假設要給世人一場重生機會,從美國總統、韓國財閥三星掌門人和泰國國王三個選擇中來場票選會怎樣?
答案一定確定以及肯定得選擇泰國國王。
全世界最有錢王室,儘管疫情爆發形勢嚴峻,一國之君依舊可以躲在德國豪華酒店中逍遙快活。
他抽菸喝酒紋身泡20人後宮團,他泰人民浩浩蕩蕩遊行示威,依舊不妨礙他做個特殊國王。
現任拉瑪十世花式奇葩,遠比各種宮鬥劇來得好看精彩,玩出百年一遇的泰國大遊行,人民第一次反對他們視作神明的國王。據說這大半年抗議的群體還以年輕人為主,主要訴求就是要限制王室權力,效仿英國純粹君主立憲制,同時要求解散國會及修改憲法,推翻軍人總理並去掉法律中有利於軍政府的地方。
那麼來看看,這場泰國曼谷王朝十世而亡的政治危機,到底誰在當家做主?
拉瑪九世奠定政治社會格局
首先說一下,當前的曼谷王朝起於1782年,以1932年為界劃分了兩個階段,前一個是君主專制,之後才是推行至今的君主立憲制。
推翻君主專制的重要意義就在於,國王第一次被剝奪了國家統治權,而政權則掌握在軍人出身的總理手上。
1934年,軍政府指定拉瑪八世繼位,形同廢帝。12年後,他的中彈身亡就跟倉促登基一樣,看起來只是政治陰謀下的悲劇而為。
不過,此事倒是推動泰國收穫了近代最偉大國王——拉瑪九世。
泰國人民之所以發自內心愛戴著這位老國王,也在於某種意義上他親手終結了泰國政治混亂的局面。
這個長相文弱的國王,在二戰後接受風雨飄揚的泰國並沒有多少人看好。
核心的問題就在於,能否駕馭軍隊掌握實權。
彼時的總理頌堪元帥正是1932年政變主謀,上任後長期奉行著獨裁統治。這就必然引起軍隊其他實力不滿,特別是當時野心勃勃的沙立元帥。
可是一方勢力貿然奪權,又擔心爆發對方混戰,因此需要以王室授權增加依法統治依據。
這種形勢下,軍隊和王室一拍即合。
沙立如願後,立即投桃報李大肆推行了一系列恢復王室威嚴的舉措,特別是自拉瑪五世時期被禁止的匍匐跪拜禮。
以國王名義推翻獨裁政府,籠絡民心的目的驅動下,軍隊更有必須要擺出對王室忠誠的姿態出來。
這種聯盟,一個是擴展權利,一個是權利正當化。二者互惠互利,相輔相成。
政治格局發展中,民選政府則難有生存空間。
王權鞏固的三方博弈
脫離現實因素,泰國自身對國王有著悠久的崇拜史,民眾在歷史發展進程中已然形成共同的心態,同一種信仰民俗。
大家知道,泰國又稱佛教之國,濃厚的宗教文化是統治者玩弄軍權神授的最佳利器。拿國王登基儀式來說,各種皇俗儀式都遵循著佛教禮儀,因而國王被視作佛陀的化身,民眾自然將對神的崇拜轉移為對國王的崇拜。
宗教的至高無上、神聖不可侵犯性加固著王室威信。
從思想到行動應運而生出亞洲最頑固的君主政體,那麼法律對王權的絕對擁護倒也沒有那麼令人震驚。
據聯合國對外數據顯示,2011年—2013年泰國有119人因涉嫌「冒犯君主」被調查,24%的人宣判無罪;2014年—2016年該人數增長為285人,其中有4%的人最終被宣判無罪。
數據的急速變化說明了一個淺顯道理,王室在泰國政治社會中獨享實權。
國王需要解決的,只剩下安排誰來管理。
形容泰國政治有句俗話,鐵打的國王,流水的總理。
歷史上20次政變有18次軍事發生在拉瑪九世期間,不管形勢如何變幻,一旦觸發王室利益,在老國王兢兢業業的努力下,最終一定是王權以制度保障成功重塑王室威嚴的結果。
總之,介於王權與民主本就是一對矛盾體,擁護民主政府並非像獨裁軍方一樣維護王權。
為著自己的奢靡日子保駕護航,國王肯定支持軍政府。
政變越頻繁,王權越鞏固
可能很多人納悶,表面上的泰國風光無限,富貴到建築裝飾都得鍍層金,怎麼時不時就得鬧幾場革命。
某種意義上來看,泰國或許算是升級版印度,一樣有著貧富差距問題。支撐經濟發展的三大產業分布是製造、農業和旅遊。可賺錢的都掌握在少數富人和中產階級手中,窮人的生活則是惡性循環。
再次強調,以老國王為權力中心的泰國王室是一股最強大的政治力量,凌駕於憲法之上。
原本就是國王賦予整個體制和政治合法性,所以一旦失去王室支持的政府,基本都落得一個被政變趕下臺的命運。
所以一旦泰國的打工人上街給自己謀取利益時,政府只有兩種選擇,要麼體面告別,要麼被泰王授權的軍隊推翻。
他信、英拉兄妹就是最好的例子。
泰國最大土豪家族創造出政壇神話,十幾年來先後三位民選總理甘願與民眾利益站在一起,與泰王、軍隊為敵。
最終不都落得一個審判流亡的命運?
從泰國的職能機構名稱就能解釋,警察和軍隊的全民都被冠以皇家稱號,且軍隊條例中赫然有著一句:軍隊聽命於國王和人民。
當然不僅僅是字面含義,這就是直接昭告天下:軍隊不屬於政府管轄範圍,由國王直接領導。
政變越頻繁,王權越穩固。
顯而易見,拉瑪十世正在面臨著史上最嚴峻的考驗。不同於以往的民眾抗議首次明確對精英政治和階層固化表示出反對意見。
想當初老國王成功從軍政府手上分得權力,還有一大部分原因是來自民眾根深蒂固的思想仰仗。
而任性妄為的新泰王絲毫不顧民眾死活,正在急速喪失民意,某種層面上來說也等於降低了對軍隊的意義。
既然民眾能開始推翻對王室的無條件崇拜,同樣也離不開民意而活的軍政府又能支撐王室走到多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