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樹中】肩周炎一針療法

2021-01-08 網易

  肩周炎是針灸臨床上的常見病,多發於50歲左右的人,以肩部疼痛和活動障礙為主要臨床表現,針灸是治療本病最常用的方法,常規治療方法是針灸肩部的穴位,如肩三針等,配合電針、TDP照射、拔罐等方法,雖然也有較好的效果,但取效較慢,難收速效。

  我在臨床上治療肩周炎常運用一針療法,但是不同的病人我針的穴位也不一樣,常常一針紮下去,許多病人的疼痛立刻緩解,活動即刻改善。一些親眼目睹的年輕醫師和跟我上門診的學生們經常問我為什麼會有如此好的效果。

  我最常說的一句話便是:「《靈樞·九針十二原第一》說得好,或言久疾之不可取者,非其說也,言不可治者,未得其術也。肩周炎的經絡辨證方法,早在《靈樞·經脈第十》和《靈樞·經筋第十三》等篇中已經有較詳細的論述,我用的一針療法的方法,多半是從《靈樞》無字中求字悟出來的,只不過是這些記載的現代驗證而已。」下面談一談我常用的穴位。

  (1)陽陵泉

  我原來治療肩周炎,最常用的穴位就是陽陵泉,用陽陵泉治療肩周炎其他醫師早有報導,我也是看了別人的報導後才試用了此穴,果然效果不錯。

  

  我剛工作沒幾年的一天下午,本醫院的一位老職工因右側肩周炎來診,但不巧,她要找的幾位老大夫都休班,診室只有我自己一個人,她便說要不你給我針針吧,說著便開始脫上衣。

  我說您不用脫,躺在床上就可以了,我在她左側的陽陵泉處找了個很顯著的壓痛點,使勁按壓了幾下,然後說您活動一下肩部試試,她試了下說好一點,我說我數一二三,數到三的時候您大聲咳嗽同時活動肩部,等我說到三的時候我把針扎了下去,等病人咳嗽和活動完了後,告訴我,你這個小大夫怎麼這麼厲害,怎麼一針下去咳嗽幾聲就怎麼活動也不痛了呢!

  

  針陽陵泉治療肩周炎的道理並不難理解,《靈樞·終始第九》說:「手屈而不伸者,其病在筋;伸而不屈者,其病在骨。」肩周炎其病就是在筋,陽陵泉是八會穴之一,筋會陽陵泉,可以統治一切筋病,所以就可以用陽陵泉治肩周炎。

  至於先按壓看看有無療效再扎針,這也是《靈樞》的方法叫「按已刺」,即按壓穴位症狀減輕了後再針刺,按壓有效,針刺自然效果就更好了。我的體會是,壓痛點多在對側陽陵泉下0.5寸再稍後處,具體位置可能會因人而異,這就需要「揣穴」。

  針刺時讓病人咳嗽幾聲,也不是我的發明,這叫隨咳進針,記載於竇傑的《講經指南》,有兩個作用:一是轉移病人注意力,緩解病人對針刺的恐懼,減輕進針時的疼痛,避免暈針;二是咳嗽可以宣散氣血,提高療效。

  針刺的同時讓病人活動患部,更是取效的關鍵,這也正是《靈樞·周痺第二十七》所說「故刺痺者······其瘛堅,轉引而行之」的具體應用。

  找準穴位,隨咳進針,用對手法,活動患部是一針療法取效的關鍵在。本書所用的一針療法,一般都是採取這些方法。

  我現在治療肩周炎,只要病人有明顯的疼痛點,我就按經絡辨證分別用其他穴位,療效會更好;如果疼痛點不明確,又有活動障礙,就多用陽陵泉。

  (2)條口

  我早些年治療肩周炎,除了用陽陵泉外,條口也是常用的穴位。雜誌的報導也不少,張登部教授常用條口透承山穴,簡稱條山穴,療效也不錯,但對針條口為什麼可以治療肩周炎這一問題,剛開始我是百思不得其解,因為胃經不到肩部,無法用「經脈所過,主治所及」來解釋,後來問了不少專家教授,也沒有滿意的答覆。

  

  陳乃明教授治療肩周炎通常也是只針1針,針後往往立即見效,這個穴位就是同側的解溪,許多進修和實習的醫師問陳教授取效的原因,陳教授笑而不答,轉而問我,我見陳教授不說,也不便直接回答,便說:「我們做個實驗吧。胃經的陷谷穴我從來沒用它治療過肩周炎,我也沒見陳主任您用過,我的預言是針陷谷穴同樣有效。」

  陳教授說:「好吧。待會另一個病人來的時候你給他針陷谷穴看看。」我說:「針刺的療效與手法關係很大,您的手法比我高明得多,您相信我我也相信您,就請您與針解溪穴同樣的手法針陷谷,這樣才有說服力。」

  不一會兒,一位女性肩周炎患者來複診,陳教授和我相對一笑,讓病人坐在床上,其他的七八位進修和實習醫師也一聲不吭地把病人圍了個嚴嚴實實,陳教授先讓病人抬了下肩部讓大家看看活動受限的程度,接著一針下去,運針不過十秒,就讓病人再抬肩部,結果活動幅度立刻明顯改善,疼痛也立即緩解了,實驗成功後,我說:「據我所看到的資料,還有人報導針胃經的另外幾個穴位對肩周炎也有效,至於到底為什麼,大家都可以去思考。」

  

  下面簡要談談我的看法。肩周炎又稱「凍結肩」、「漏肩風」,一般書籍認為是由於風寒侵襲肩部,寒凝血瘀,不通則痛,屬於實證。我行醫之初也是這種看法,但發現用祛風散寒、活血通絡止痛的中藥內服和外用效果並不理想。之後我又想,肩周炎又叫「五十肩」,為什麼會五十歲左右發病呢?為什麼年輕人很少見肩周炎呢?後來看的書多了,才知道肩周炎並非純實證,而是本虛標實證,這個虛主要是肝腎陰虛和陽氣虛。

  到50歲左右肝腎陰虛學過中醫的人都好理解,但陽氣虛有的人就不一定認同。實際上人的衰老不僅是從腎虛開始的,腎虛的同時陽氣也虛,特別是陽氣最多的陽明胃經也虛,這並不是我的新觀點,而是早在《素問·上古天真論篇》就已經說得很清楚了。

  如女子的衰老過程是「五七,陽明脈衰······六七,三陽脈衰於上······七七,任脈虛,太衝脈衰少······」都與陽明脈衰有關係(衝脈並足陽明胃經上行,且衝脈隸於陽明,所以衝脈衰也與陽明脈衰密不可分);男子的衰老過程是「五八,腎氣衰······六八,陽氣衰竭於上······」四十八歲以後也是陽氣衰。正因為人的衰老是陰精和陽氣都衰,所以《素問·陰陽應象大論篇》才說:「年四十,而陰氣自半也。」這個「陰氣」指的就是「陰精」和「陽氣」。

  經脈分為三陰經和三陽經,三陽經陽氣較多,而在三陽經中,陽明經陽氣最多,尤其是足陽明胃經,為多氣多血之經,其陽氣在六陽經中是最多的。《素問·生氣通天論篇》說:「陽氣者,精則養神,柔則養筋。」這就說明,在50歲左右,肝腎陰虛筋失所養,陽明氣虛筋失溫煦,都會出現肩部的不榮則痛和活動障礙,因此,肝腎陰虛和陽明脈虛是肩周炎發病的內在病機。

  等我搞清楚陽明脈虛是肩周炎發病的內在原因時,我也就同時明白了針胃經的條口、解溪、陷谷等穴治療肩周炎為什麼有效了,甚至還曾為自己的這一獨到見解而暗自得意。但當我有一天重翻葉天士《臨證指南醫案》時,不禁大吃一驚,為葉天士能先奪我心而拍案叫絕!

  還是讓我們一起欣賞一下葉天士治的兩例肩周炎的醫案吧:鄒,五旬又四,陽明脈衰,肩胛筋緩,不舉而痛,治當通補脈絡,莫進攻風。」「俞嫗,高年陽明氣乏,肩胛痛難屈伸,法當理衛陽通補。」

  當代已故名醫李克紹教授,治療肩周炎重用生白朮30~90克,配熟附子15克水煎服;朱良春先生以補肝腎脾胃之法恆愈此病,也是肩周炎屬本虛之證的明證。所以,當肩周炎陽氣虛衰表現明顯時,條口為常用效穴。

  (3)魚肩

  魚肩穴是我發現並命名的治療肩周炎的一個穴位,在其他的針灸書中查不到,此穴位在魚際穴向下(拇指方向)約0.5寸赤白肉際處,在第一掌骨橈側肩部的全息對應部位,可以找到火柴頭大小的條索狀物,並有明顯的壓痛點,因為此穴在魚際附近又能治療肩周炎,故名魚肩,見圖。

  

  

  我第一次用此穴是在10多年前,這一天我記得非常清楚,是農曆九月初九的下午,正值濟南千佛山山會。一位女性肩周炎拿著其他醫生開的針灸處方請我針灸(當時四五個醫生在一個診室,只要有處方,本診室的大夫誰都可以針),並說已針灸半個多月療效不明顯,我看了下針灸處方,是肩三針、阿是、曲池、外關、合谷等常用穴再加電針和TDP照射,針後局部拔火罐,是治療肩周炎的常規方法,怎麼會無效呢?

  我便又仔細檢査了一下她的疼痛部位,是在肩的前面,位於手太陰肺經的循行線上,我便想在手太陰肺經的遠端找一個有壓痛的穴位針針試試,結果發現同側的魚肩穴處有一條索狀物並且壓痛非常明顯,便用隨咳進針法針刺此穴並讓病人活動肩部。

  病人活動了不到一分鐘後,突然放聲大哭,我從來沒見過這種情況,嚇了一跳,沒想到病人接著對陪她來的家人說:「姐姐,今天我們去千佛山山會上燒的香沒白燒了,你看我的病原來針了半個多月,每次扎幾十針都止不住痛,咱燒了香後只扎一針就怎麼活動也不痛了······」聽到這些話,我不由自主地笑著搖了搖頭,心想:她怎麼能想到這是針魚肩穴的作用呢!

  

  《靈樞·經脈第十》說:「肺手太陰之脈······橫出腋下,下循臑內······是主肺所生病者······臑臂內前廉痛厥······」《靈樞·經筋第十三》載:「手太陰之筋······結肩前髃······其病當所過並支轉筋痛······」可見肩周炎疼痛的部位在肩前者,屬手太陰經經脈和經筋不通,肺經不通不治肺經,針再多的穴位也沒用。

  魚肩穴就是治療肩周炎疼痛在肩的前面、經絡辨證病在肺經者,因其既對應於肩部,又是經脈所過,主治所及,所以每用必效。

  (4)三間

  我剛參加工作時,試用第二掌骨側的全息肩穴治療肩周炎,效果不錯。同診室一位年長的老師以為我針的是三間穴,告訴我原來張善忱老師生前就經常針三間穴治療肩周炎。

  之後我發現,針刺三間穴治療肩周炎既符合經絡理論,又符合全息理論,對各種肩周炎都有一定的效果,尤其是對疼痛在肩髃穴處的肩周炎療效更好,常一針下去,立即見效。

  

  選用針柄或火柴頭或者直接用拇指指甲在三間穴處向第二掌骨側按壓,可以找到一個王不留行籽大小的顯著壓痛點,多數病人還有條索狀物,用28~30號0.5寸毫針(針太細了不行,療效受影響)先向壓痛點斜刺,穿過條索狀物後再將針直刺於條索狀物和第二掌骨側之間,同時讓病人咳嗽和活動肩部,針後再用手沿著手陽明大腸經自三間至肩髃穴處來回循按敲打數次,然後讓患者斷續活動肩部,一般留針30~45分鐘。

  肩周炎與陽氣虛衰有關,在手三陽經中,手陽明經陽氣最多,三間穴為手陽明經的輸穴,「輸主體重節痛」,所以三間對各種肩周炎都有一定療效,《靈樞·經脈第十》說:「大腸手陽明之脈······上肩,出髃骨之前廉······是主津液所生病者······肩前臑痛······」《靈樞·經筋第十三》說:「手陽明之筋······結於髃;其支者,繞肩胛······直者,從肩髃上頸······其病當所過者支痛及轉筋,肩不舉······」現在看來,上文所說的「肩前臑痛」、「肩不舉」正是肩周炎的主要症狀,所以三間對辨證屬手陽明大腸經的肩周炎療效最佳。

  

  半年前本單位一同事因左側肩周炎來我的辦公室求治,男性,年值五旬,言肩周炎月餘,肩部疼痛較差,穿脫衣服較為困難,他醫行針灸推拿拔罐等治療一周餘沒有明顯效果。

  仔細檢查,其疼痛和活動受限均以肩髃穴處為甚,病屬手陽明經氣不通,乃按上法針三間穴,針後疼痛立止,肩部活動幅度也明顯改善,患者連連稱奇,並建議我今後將治療過程拍成錄像以保存。留針30分鐘後,我又用衝和罐在肩部為其刮痧,所出的痧點也以肩髃穴處為甚。共治療6次,疼痛完全消失,活動障礙解除。疼痛緩解後我又建議患者加服中藥以鞏固療效,處方是重用山萸肉45克,稍佐桂枝、桑枝、片薑黃幾味通絡之品。

  病人回辦公室後,訴說針灸效果並將處方示人,同室有素知醫者,不解處方之意,復又執方到我辦公室相問。答曰:肩周炎為本虛標實之證,針灸刮痧急治其標也,是以速效。山萸肉一藥,《神農本草經》言其主風寒溼痺,張錫純《醫學衷中參西錄》言其補益之中大有條暢之性,其「曲直湯」便是重用此藥治療肝虛腿痛,山萸肉補肝腎、暢經絡、溫陽氣之功正合肩周炎之病機,是以重用,服用有效,正是緩治其本也。問者頻頻點頭,滿意而去。

  (5)後溪

  《靈樞·經脈第十》說:「小腸手太陽之脈······出肩解,繞肩胛,交肩上······是動則病······肩似拔,臑似折。是主液所生病者······肩臑肘臂外後廉痛。」《靈樞·經筋第十三》說:手太陽之筋······上繞肩胛······其病······繞肩胛引頸而痛。「後溪穴是手太陽小腸經的輸穴,手太陽小腸經的經脈和經筋均行於肩後部,所以後溪穴主要治療肩周炎肩後疼痛,甚則疼痛牽及肩胛者,具體取穴與針刺方法與三間穴相同,不再詳述。

  

  3個月前某高校領導患肩周炎來診,詢診其疼痛和壓痛點,主要有兩處,肩前和肩後各一,病在手太陰肺和手太陽小腸兩條經,針前談起針灸止痛的機理,他說很可能是以針刺之小痛止病痛之大痛,是疼痛轉移了。我知道持此說著大有人在,但出於尊敬又不好直言其非,便眉頭一皺,計上心來,決意要在他不知的情況下在他身上做個小試驗。

  想到這兒便說:「您再活動一下,試試哪兒最痛?」他活動了幾下,用手摸前肩前部說:「就這兒。」我便用隨咳進針法在其魚肩穴上扎了一針,稍一行針和循按叩擊肺經後,便說:「您再活動一下試試。」他活動了幾下說:「前面不痛了,只覺得後面還有點痛。」我說:「這一針只能止前面的疼痛,不能止後面的疼痛,我再給你扎一針試試。」

  便又給他針了一針後溪穴,再讓他活動了幾下,他說:「後面也不痛了。」我說:「中醫認為,不通則痛,通則不痛。魚肩穴通的是肺經,肺經通了,前面就不痛了;後溪穴通的是小腸經,小腸經通了,後面就不痛了。」他聽後若有所思地說:「看來針灸止痛的道理還遠不是我想像的那麼簡單啊。」類似這樣的臨床實驗,我在臨床上經常有意為之,並且屢屢成功,目的就是想啟發一下大家的思路。

  (6)束骨

  束骨穴治療肩周炎我最近四五年才用,一是因為一般的肩周炎用前面的幾個穴位就能解決了,二是束骨穴在腳上,針起來不如針手上的穴位方便。

  

  前幾年,一位肩周炎的女性患者求診,我用魚肩、三間穴位治療幾次後,疼痛緩解,肩部活動也大為改善,活動時只覺肩後部牽及腋下拘緊疼痛,先為其針了後溪穴,疼痛減輕,但拘緊感依然。

  我突然想起足太陽膀胱經主筋所生病,按全息理論束骨穴也正對應於肩部,便先用手按壓其同側的束骨穴,壓痛非常明顯,按壓數下後詢之肩部症狀似有減輕,繼用針針之,症狀立刻緩解。此病人前後共針8次而愈。

  當晚再翻閱《靈樞》(此書我多年來一直置於案頭,臨睡前常看),看到經筋篇的記載說「足太陽之筋······從腋後外廉,結於肩髃······其病······肩不舉,腋支······」才恍然大悟,原來古人早已經認識到本病與足太陽筋有關了。

  最後再談幾點治療肩周炎的體會

  1、肩周炎不論其疼痛和活動障礙的程度如何,牽扯的經脈越少,治療效果越好。

  2、只有一處疼痛者效果最好,一般1次即可明顯緩解;如果疼痛範圍很大,說明病在多條經,治療時應首治疼痛最甚的經脈。

  3、但一次治療一般不要超過二穴,用多了效果反而不理想,所以同一肩周炎患者,可能今天針魚肩,明天就要針三間,總之,辨證病在何經,就針何穴。

  4、取穴的準確和針後活動肩部非常重要。若想提高療效,還可針疼痛處的阿是一穴,在主穴和阿是穴上可通電針。

  5、起針時,應先起阿是穴,將主穴行一行針,再讓患者活動一下肩部後,最後把主穴的針取出。

  6、開始的幾次,針後可在疼痛處加拔火罐或刮痧,也可提高療效。

  本文選自:《靈樞詮用 · 一針療法》

  註:文中所涉及到各類藥方、驗方等僅供專業中醫人士參考學習,不能作為處方,請勿盲目試用,本平臺不承擔由此產生的任何責任!

  版權聲明:我們注重分享,文章、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如有異議,請告知小編,我們會及時刪除。

相關焦點

  • 落枕的一針療法匯集
    循經遠端取穴治療落枕、急性腰扭傷等急性扭傷病效果很好,算是這類疾病的首選療法。
  • 你想知道肩周炎吃什麼藥物效果好嗎?
    你想知道肩周炎吃什麼藥物效果好嗎? 時間:2020-10-07 10:25 成都風溼醫院 肩周炎的患者會發現在頸肩部會有持續性的疼痛症狀,患者上肢抬高,旋轉,前後擺動都會受到限制,遇風遇冷之後局部疼痛症狀就會越來越嚴重。
  • 德懿堂平衡針灸一針鎮痛療法課程通知
    德懿堂.2021新型課程  平衡針灸一針鎮痛療法三,主講:劉利,著名中醫藥傳播學者,暢銷書作家,心理學專家,庖丁解剖學創始人,劉氏絕針創始人,零角度柔性正骨創始人,機能弓弦動力針創始人,筋線刺血創始人,血脈針和血脈灸創始人,古醫靈針和反向推拿創始人,用手法和針多年經驗,著有《實戰解剖學》、《洗髓易筋術療法
  • 肩周炎吃什麼好
    導語:肩周炎又稱肩關節組織炎,是肩周肌肉、肌腱、滑囊和關節囊等軟組織的慢性炎症,50歲左右的人比較常見。其典型症狀為肩部疼痛和關節活動受限,嚴重影響中老年人的日常生活。肩周炎除了藥物治療、運動療法外,也可用藥膳食療法予以改善。
  • 肩周炎不能吃什麼 肩周炎飲食注意事項
    相信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對肩周炎都不陌生,即肩關節發生炎症,一旦患有此類疾病,日常要特別注意飲食調理,以免加重病情,那肩周炎不能吃什麼呢?下面一起來了解肩周炎飲食注意事項,看看肩周炎患者的飲食忌口都有哪些?
  • 什麼是風溼性肩周炎?如何治療?
    風溼性肩周炎的是肩周炎中的一種,是由風溼所造成的肩關節周圍性炎症,和人們經常提到的風溼性關節炎,有一定的相似之處。患有風溼性肩周炎不僅會影響患者的正常生活,還對患者的心理造成相應的影響。什麼是風溼性肩周炎?
  • 肩周炎誤診為「三角肌下滑囊炎」 義烏老伯欲砍胳膊
    3月初,盧老伯在妻子的陪伴下來到稠州醫院理療科診治,醫生根據他對病情的描述和檢查結果,診斷為肩周炎。通過近一個月的口服消炎鎮痛藥,物理治療,痛點局部封閉,按摩推拿、自我按摩、鍛鍊等綜合療法,老伯的病情明顯好轉。「肩周炎和三角肌下滑囊炎病症雖有相似之處,卻是性質和危害完全不同的兩種病,治療手段也不一樣。」
  • 推薦 治療肩周炎的五款中成藥
    肩周炎吃什麼中成藥好?冬季時節是肩周炎的易發期和復發期,天氣寒冷,身體受累的話可能會導致肩周炎的復發。那麼怎麼治療肩周炎呢?中醫有哪些有效治療肩周炎的中成藥呢?下面尋醫問藥中醫為大家介紹一下肩周炎吃什麼中成藥好,一起來了解一下!
  • 什麼人群容易患肩周炎?得了肩周炎該如何治療?醫生給您講清楚
    雖然很多人都認為只要肩關節疼痛就是肩周炎,但謝醫生在這裡要告訴大家,導致肩關節疼痛的原因有太多了,比如常見的有肩關節撞擊綜合症、肩袖損傷、鈣化性岡山肌腱炎、肩關節不穩定、肩關節脫位,當然還有「肩周炎」,今天我們就來好好聊一聊這個問題,包括吸菸會不會導致肩周炎?
  • 神奇的一針,讓患者直呼「真是醫者仁心!」
    " 大道至簡,有效果的就是這麼一針。" 張主任表示,針灸治療不僅見效快,還綠色健康。看到患者如此滿意,張主任說," 當醫生的看到患者減輕了病痛,我也很有成就感。"這小小一針,卻是張主任的絕活。遇到腰、膝、踝、肩、肘、腕等關節扭、挫傷和疼痛,以及落枕、足跟痛、骶尾痛和各種肌肉拉傷,張主任的這一針比什麼治療都有效。" 我是從心裡對你們表示認可!"5 月 23 日早上,家住貴陽市大興星城的許女士就給康復科送上一面大錦旗,上面寫著 " 康復療效很好,服務熱情到位 "。
  • 緩解肩周炎 推薦五種鍛鍊方法
    肩周炎一直被列入老年病的範疇,可是近幾年很多年輕的人也開始患上肩周炎,其實肩周炎是因為肩頸部肌肉的老化和勞損而引起的炎症,老化是需要一個過程的,勞損也是要有時間的累積的,因此,一般年齡比較大的人才會出現,但是,為什麼現在很年輕的人也會出現這樣的疾病呢?
  • 你所不知道的拔罐療法——平衡火罐
    據文獻記載,《五十二病方》中"角法"治療瘡疾是拔罐療法最早的記錄。隨著社會和醫療水平的發展,火罐療法也得到了不斷創新。其材料從原始的獸角開始,逐步發展成竹罐、陶罐、玻璃罐等;在治病範圍上,火罐的使用也日趨擴大。
  • 什麼是肩周炎?臨床表現?治療方法有哪些?
    什麼是肩周炎?肩周炎是肩關節周圍炎的簡稱,指肩關節及其周圍軟組織退行性改變所引起的肌肉、肌腱、滑囊、關節囊等肩關節周圍軟組織的廣泛慢性炎症反應,其主要特點為肩部疼痛和肩關節活動受限。又俗稱「五十肩」、「凍結肩」,是中老年人的常見疾病。肩周炎有哪些臨床表現?
  • 如何判斷肩關節痛是「肩袖損傷」還是「肩周炎?
    對於老百姓,如何判斷肩關節痛是「肩袖損傷」 還是「肩周炎? 兩種疾病都會引起肩關節疼痛及活動受限 但是兩者也是有區別
  • 急性腰痛的多種「一針療法」?
    遠道取穴是否都需要強刺激呢 從近年新發展起來的「腕踝針療法」的經驗看,於四肢部採用沿皮下淺刺留針的方法對於痛證也有效。腕踝針治療急性腰扭傷就是取得跟腱外側緣、平外踝上三橫指處(下6點)進針,沿皮下向上方平刺約1.4寸。
  • 吊單槓治療「肩周炎」,幾個月後手抬不起來了
    肩痛不等於肩周炎,盲目治療小心適得其反   「肩膀出現疼痛的症狀後,我第一反應就是覺得自己患上了肩周炎,聽別人說治療肩周炎的方法是多活動肩部,我就開始堅持吊單槓了。」幾個月前,57歲的李先生出現了肩痛、無力的症狀,他認為自己患上了肩周炎,開始練習吊單槓,誰知練了一段時間後,病情卻越來越嚴重。李先生到醫院就診後才知道自己患的並不是肩周炎,而是肩袖撕裂。   「肩痛並不等於肩周炎。」市中醫醫院骨關節科主任李思恩介紹,其實大部分肩痛患者都屬於肩袖撕裂,而不是肩周炎。
  • 肩周炎:肩貞穴、魚肩穴止疼痛,解溪穴、中渚穴治療
    肩周炎,又稱肩關節周圍炎,俗稱凝肩、五十肩。以肩部逐漸產生疼痛,夜間為甚,逐漸加重,肩關節活動功能受限而且日益加重,達到某種程度後逐漸緩解,直至最後完全復原為主要表現的肩關節囊及其周圍韌帶、肌腱和滑囊的慢性特異性炎症。肩周炎是以肩關節疼痛和活動不便為主要症狀的常見病症。
  • 肩膀疼不一定是肩周炎,做什麼檢查能知道?
    肩膀疼痛不一定是肩周炎。肩關節磨損或者肩部肌肉拉傷都會導致肩部疼痛。其他部位的異常有時也會引起肩膀疼痛。要想確定是否是肩周炎,不能單靠肩膀疼痛為依據。做肩周炎相關的檢查是確定是否是肩周炎的較好方法。那麼,肩膀疼不一定是肩周炎,做什麼檢查能知道?
  • 肩周炎早期症狀是什麼?拔罐有效果嗎?該怎麼自我治療?
    肩周炎是一種可以自愈的疾病,早期會出現前面疼痛的症狀,通過拔罐有一定的緩解作用,如果明確了自身的症狀時肩周炎之後,可以不用進行太多的處理,保守處理即可。如有需要,也可以使用一些消炎止痛的藥物控制炎症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