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老百姓,如何判斷肩關節痛是「肩袖損傷」
還是「肩周炎?
兩種疾病都會引起肩關節疼痛及活動受限
但是兩者也是有區別
症狀和誘因區別:肩袖損傷通常有急性損傷和慢性勞損病史,肩關節疼痛白天在活動時疼痛不太明顯,到了夜晚睡覺時,往往會被痛醒,一般都需要治療,無法自愈;肩周炎沒有明確誘因,通常半年到一年的時間裡疼痛會逐步緩解自愈。
主被動受限範圍區別:肩袖損傷肩關節主動外展上舉和後伸(胳膊從下方摸後背)疼痛受限、活動無力,但是肩關節朝前上舉多正常,而且在別人幫助下外展和後伸活動範圍可以部分恢復;肩周炎肩關節在各個方向上的主動和被動活動都受限,猶如肩關節被「凍結凝固「了一般,所以肩周炎又被稱為「凍結肩」,「凝肩」。
治療方案區別:肩周炎是因為關節囊的粘連引起,確實可以通過加強肩關節的拉伸,甩動等運動來增加血液循環,防止關節囊進一步粘連,改善肩周炎症狀。肩袖損傷的治療原則截然相反,肩袖損傷是肌腱損傷,急性期肩關節需要固定制動2-3周,保持肩部絕對休息,使得受傷的肌肉或肌腱慢慢得到恢復。如果在肩袖損傷情況下堅持繼續鍛鍊,只會讓肩袖的撕裂加重,就像袖口破了不早期修補,破口越拉越大,最後出現巨大肩袖撕裂,即使手術也無法將其修補,最終導致肩關節周圍肌肉萎縮,肩關節脫位。
除了通過以上方法區分肩袖損傷和肩周炎外,還可以通過骨科醫生的專科體檢來進行鑑別。當然,肩關節疼痛不僅僅限於這兩種疾病,對於難治性肩關節疼痛,建議做肩關節核磁共振檢查,既可以很好的鑑別兩種疾病,又可以排除其他原因引起肩關節疼痛。
「肩袖損傷」後怎麼辦?
肩袖損傷分為肌腱炎(肌腱完整性良好)和肩袖撕裂(肌腱完整性部分或完全中斷)兩種情況,其中前者佔大多數,一般經過積極綜合保守治療,配合康復鍛鍊即可痊癒。如果是後者,保守治療效果不佳,往往需要微創手術修補縫合。保守治療包括藥物康復治療和功能康復。
早期主要是通過休息,急性期冰敷,加壓包紮和肩關節固定制動等措施,口服非甾體抗炎藥物和外用貼劑減輕炎症反應;疼痛劇烈藥物治療無效者,可行藥物注射;同時配合熱敷、微波等理療措施均有利於局部恢復。
炎症和疼痛控制後,隨後可以通過康復訓練提高抗阻力訓練和力量負荷練習等方法,促進損傷組織癒合和功能恢復。前提是在無痛情況下開始低強度的抗阻力訓練,康復鍛鍊一定要遵循循序漸進原則,練習時必須掌握好強度和度量,注意避免再次受傷。
肩袖損傷手術指徵如下:
(1)肩袖撕裂超過1cm的急性損傷;
(2)肩袖全層撕裂的年輕患者,這類患者如果早期不行手術修復,撕裂損傷會越來越嚴重,並導致肌肉萎縮或脂肪侵潤影響手術治療及術後療效;
(3)非手術治療無效或效果不理想時,可通過手術修復肩袖及清除病變組織。
希望通過這篇科普,讓大家明白,不是所有的肩關節痛都是肩周炎,考慮到肩周炎與肩袖損傷症狀的相似性,治療原則又絕然相反,請大家記住:遇到肩關節痛,請別隨意給自己帶上肩周炎的帽子,更不要輕「舉」妄「動」!當心甩出「肩袖損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