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奇樹有魚創始人董冠傑:用產品思維重新定義網絡電影

2020-12-04 毒藥君

從初生到茁壯,從低谷到蓬勃,歷經5年發展,網絡電影大浪淘沙、高速增長,進入全方位探索和創造的市場新格局。千帆競渡,百舸爭流,行業頭部公司生態幾何?

成立於2015年底的奇樹有魚,在創始人董冠傑的帶領下,憑藉對「網際網路+」內容的精準判斷和深入思考,以宣發入場,在短時間內以「網大第一宣發品牌」躋身於行業領先地位。隨著網絡電影市場發展,奇樹有魚逐漸向上遊布局,在內容上堅持走精品化路線,不僅用精品IP戰略打造出《四大名捕》《牧野詭事》等系列優秀作品,整體提升網絡電影製作水平,更實現了票房數據、題材創新和綜合水準質的飛躍。

同時,奇樹有魚出品的網絡電影的平均盈利率也很高。董冠傑說,他們百分之七十的項目基本是盈利的,並且,奇樹有魚2018年公司業績也完成了百分之二百的增長。

▲董冠傑 奇樹有魚創始人&CEO

2019年,面對網絡電影風雲突變的市場環境,內容公司要如何提前布局,深耕市場?奇樹穩步走來背後的戰術方法論有哪些?董冠傑是一個怎樣的掌舵者和領路人?他對於未來網絡電影市場又有著怎樣的獨到見解?帶著這些問題,麻辣魚獨家對話奇樹有魚創始人&CEO董冠傑,共話奇樹奇景。

產品思維是奇樹的底層基因

在奇樹有魚之前,網際網路出身的董冠傑2006年就創辦了國內最早的秀場直播平臺呱呱視頻。對於「先鋒型創業者」的美譽,他微微一笑,帶著山東人的敦厚爽直,表示其實自己的很多愛好和做過的事情,都是比較超前的。

「1999年,我應該是中國第一批玩戶外的,那時就是一個非常狂熱的戶外運動愛好者」。董冠傑說,中國五大沙漠自己穿了三個,十大徒步項目全都去過,「骨子裡就是一個比較喜歡冒險的人」。

以「網際網路產品經理」身份二次創業,董冠傑帶著百億甚至千億市值的更大目標,基於自己對文化內容的愛好,做了充分的市場調研,他想在移動網際網路端找到有成長性,未來市場空間足夠大的藍海產業。董冠傑發現,隨著手機硬體設施的完善和國民對精神食量的硬性需求,網際網路文化娛樂行業具有極大的成長空間。

▲奇樹早期以《末代天師》等代表性宣發作品入局網絡電影市場

更重要的是,董冠傑說,做直播產品時對流量變現有著敏銳感知。他於是創立奇樹有魚以流量導入的宣發方式入場網絡電影市場。這就決定了,奇樹有魚自誕生之初就有著網際網路產品思維的基因。

比如,奇樹把內部自有的短視頻資源矩陣作為網絡電影的宣發渠道和陣地。董冠傑向麻辣魚介紹說,經測試,短視頻的用戶向長視頻轉化,比在其他的文字、圖文轉化率上要高很多。通過高頻次,大量級的生產模式聚集用戶,從而給網絡電影長視頻加成賦能。

另一方面,奇樹在2015年底就大力投入,「三十多號研發人員熬了3年」,自主開發「魚眼數據平臺」,主要通過抓取用戶興趣點、了解用戶需求,並據此來反哺創作,在用戶和產品思維導向下,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用戶對內容決策的影響力。

「數據可以指引你看到市場的需求,對於公司在題材選擇、營銷策略上有著關鍵的指導作用。」無疑,董冠傑對C端用戶關係的理解以及內容生產目標和機制上有著更為明晰的規劃。

回首幾年發展之路,董冠傑總結,奇樹有魚2016年專注做網絡電影的宣發,2017年以出品的方式參與一些項目,2018年做到項目主控,就這樣一步步按照自己的節奏,今年則是奇樹有魚的爆款電影突圍年。

而要突圍精品,無疑意味著更大的投入以及分帳未知的狀況。董冠傑則更關心的是,「這個行業總是要發展的,我們在前五年不要考慮賺錢的事情,更不能把賺錢作為第一目標。天天想著賺錢,行業就會越做越小,而應該是儘量擴大它,不消費這個行業。」

數據成就奇樹「爆款方法論」

「我不是最會融資的,我是最會做產品的人」。相比於網際網路的融資派打法,董冠傑定位自己是更會做產品的掌舵者。

而要如何保證高成功率?董冠傑一語中的,「成功是可以複製的」。

「做事情一定要有方法論,而不是拍腦袋。」說到興起,董冠傑侃侃而談,他表示,奇樹的核心競爭力就在於有一套自己的方法論:怎麼才能用比較合適的預算做比較合適的題材,能拿到比較合適的票房。「做項目時不能太感性,太粗放,需要的是對全流程,對數據和整體標準化的控制」。

他繼而補充道,「我不能說靠感性判斷就一定會失敗,感性也會成功,但感性能成功一百次嗎?我們要的就是不斷成功,不斷複製。」董冠傑說,在這個概念設想裡,甚至於換一個沒有那麼懂電影的人,按照方法論做,也八九不離十,「就是可複製」。

▲奇樹出品的由超級IP《沙海》衍生而來的網絡電影之《蚌人》

在董冠傑看來,首先,做網絡電影的項目題材要正確。「靠什麼來保證題材正確?靠數據」,他自信直言,爆款不見得是數據出來的,但是高成功率一定是從數據出來的。而如果同樣是武俠題材,裡面有什么元素最能打動用戶,通過數據,判斷可以更精準。

基於這種數據基礎上嚴謹的評估機制,「爆款,其實就比較容易能做」。

為什麼說容易?因為「爆款它是有時效性的,現在容易不代表未來容易,(現在容易)是在於目前市場還屬於饑渴狀態,好內容太少,競爭太少。」而這個紅利期還有多遠?董冠傑定了定,「至少明年,爆款方法論還是可以做到的。」

這套「爆款方法論」就是,對於網絡電影來說,古裝、動作、魔幻題材就比犯罪、刑偵、都市愛情更受歡迎;其次,爆款需要有經典「三幕式」的敘事結構,其實不太需要自創敘事模式,而是做在這個題材下元素的疊加;再加上故事裡有比較鮮明的人設。

▲《四大名捕之入夢妖靈》是奇樹2018年的重要作品

董冠傑也特別強調,在網絡電影整體製作水平上升到差不多層次的當下,好的製作就是一個基礎標準,而導演講故事的能力和根據題材不同需要疊加適合的演員就是爆款與否的一個很重要因素。

他認為,現今網絡電影和院線電影眼見的較大區別點就是導演敘事能力和指導演員演戲的能力,這兩方面是未來網絡電影需要大力加強的地方。

正如董冠傑自我剖析,「我是產品經理出身,一直在這個行業找規律和方法論:怎麼能持續不斷地產生爆款,把一個不確定的事變成確定,是我一直在摸索的方向。」

網絡電影成中堅力量指日可待

在網生內容領域深耕多年,董冠傑經常免不了被問何為「網感」。「就是個偽命題,前幾年拿來忽悠人的」。董冠傑乾脆而直白,他說,「網感」說白了就是對用戶的理解,理解夠深刻,實際就意味著你要更貼近用戶,尤其對年輕受眾需求的挖掘,「我是做網際網路的人,反而沒有『網感』這個執念,網際網路只是工具,你需要的還是理解用戶」。

隨即他反問,「(被這麼多人喜歡的)《大江大河》有網感嗎?」,董冠傑仔細分析起來,《大江大河》每集40分鐘,至少會設三個高潮點時時牽著觀眾走,這就是故事講得好,「而這其實也是網感。」

而隨著網生內容的日漸蓬勃和大眾生活節奏的加快,電影院觀影成了時間奢求,網絡電影卻以自身優勢為用戶提供了更便捷的觀影方式,多元化題材也更多滿足觀眾喜好。但另一方面,相比網劇、網綜早早摘掉了粗製濫造的標籤,網絡電影始終在差評邊緣徘徊。

在董冠傑看來,造成差評的根本原因是網絡電影的投入不夠,而平臺更不願意兀自買斷版權獨自扛風險,「燒錢(的生意)能燒多久?只有to C端的用戶付費才是真正持久的商業模式」。言及於此,董冠傑語氣更顯堅定。

而5歲的網絡電影遠不僅僅滿足於單片5000萬的分帳票房,董冠傑直言天花板還為時尚早,「還有很多網際網路用戶未被挖掘,現在整體的付費率還不到20%,人口紅利,市場紅利都有極大空間。」

▲奇樹與少林寺達成合作,打造「少林網絡電影大世界」

看準這塊蛋糕,也有越來越多傳統的影視公司和人才隊伍不斷涉水網絡電影市場,董冠傑更自認是好事,「目前市場的競爭嚴重不夠,而且從業公司太少。」在他看來,兩方各自都有優勢,可以互相學習,最後在競爭中把市場做大,才能給用戶貢獻更好的內容。

而現今,奇樹有魚秉持著用戶付費才是平臺和製作方雙贏的未來信念,全面布局視頻內容付費新時代。未來,網絡電影規模效應越來越明顯,市場更向精品化快速迸發,隨著網絡電影頭部內容的吸金能力越來越強,網絡電影將是中國電影市場不容小覷的一股中堅力量。

相關焦點

  • 「網絡電影票房破億,快則一年慢則兩三年」
    12月底,奇樹有魚創始人&CEO董冠傑在接受毒眸專訪時,預測了過億票房網絡電影的時間線。奇樹有魚創始人&CEO 董冠傑過去一年,奇樹有魚產出了30-40部網絡電影,題材多樣,內容多元,製作投入均超千萬,高質量的作品頻出。其中,《奇門遁甲》以5641萬的成績,成了網絡電影最新的票房天花板。「我們想告訴行業,網絡電影是有更多可能性的。
  • 網絡電影《中國飛俠》專家研討會在京舉行
    ,及愛奇藝副總裁、總編輯王兆楠,愛奇藝副總裁、電影中心總經理宋佳,奇樹有魚創始人、CEO董冠傑,奇樹有魚副總裁、青榕資本董事合伙人鮑玉成,《中國飛俠》導演陳靜,《中國飛俠》編劇張五毛出席研討會,圍繞《中國飛俠》創作經驗、現實題材網絡電影發展、北京網絡文藝精品創作進行探討交流。
  • 80部網絡電影作品票房過千萬,高票房背後呈現三大特質
    榜單顯示,2020年全年有42部在愛奇藝上線的網絡電影票房突破1000萬,創歷史新高。同時,票房破500萬的網絡電影票房佔比在總分帳票房中佔比超過81%。 優酷平臺,截止2020年12月31日,優酷網絡電影共23部影片票房破千萬,其中,《狄仁傑之飛頭羅剎》累計票房破3000萬,登上年榜榜首。
  • 網絡電影10大出品公司盤點:他們為何能從2892家公司中脫穎而出?
    第一類:入局較早、出品規模較大並且不乏爆款1.奇樹有魚:4部影片票房超千萬,與多平臺深度合作2018年奇樹有魚共出品網大41部,其中出品6部,出品兼發行35部,公開數據顯示,有4部影片的分帳票房超過千萬元,包括《張三丰之末世兇兵》、《四大名捕之夢妖靈》、《江湖學院》、《牧野詭事之神仙眼》。
  • 1千克有多重?它就要重新定義了
    出品:科普中國製作:陳星監製: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11月16日,四年一度的第26屆國際計量大會將在巴黎凡爾賽宮舉行,屆時,數百名科學家將以精確穩定的物理常數重新定義"千克"。過了將近一個世紀,由於鉑銥合金更加穩定,1889年科學家們用鉑銥合金代替了純鉑的千克原器,然後這個千克原器一直被使用到現在。也就是說,我們使用的千克的定義一直是以國際千克原器這個實物為標準的。這樣的千克定義雖然簡單,但是卻存在一些根本性的困難。
  • 好萊塢電影大師班談網大 《紅章魚》獲MPA大獎
    「網絡大電影的投資回報與商業模式」論壇匯集了電影影視開發、投資、科技、影評人等嘉賓,從產品、生態、時代等各個角度探討了網絡大電影的現狀。  主持人包冉在現場表示,根據藝恩的數據,2016年全網上線網絡大電影的數量超過了2500部,而去年全年在院線上映的電影共有402部,可見網絡大電影發展速度之快,「網際網路給了電影人新的機會和更低的門檻,網絡大電影無論是作為產品、平臺和生態,都是整個產業的發動機,具有強大的動力」。
  • 億健跑步機創始人鳳凰衛視專訪:用創新做好中國實業
    近日,鳳凰衛視《財智菁英匯》實地探訪了頂康科技總部及億健杭州網際網路研發中心,獨家專訪億健跑步機品牌創始人、頂康科技總裁潘巖君先生,並邀請知名財經作家吳曉波以及國家電子商務檢測中心負責人毛根洪
  • 獵豹移動傅盛:智能服務機器人的核心在於對產品的定義
    作為中國大型的創新者社區,全球科技、科學、文化藝術、創造力等領域裡的科技主義者們在此匯聚一堂,共同為中國極客奉獻思維升級的盛宴。獵豹移動董事長兼CEO傅盛受邀出席大會並參加高端對話《鵬友說》,與極客公園創始人兼總裁張鵬就「產業網際網路時代需要什麼樣的機器人」話題進行深度對話。
  • 如何用量子理論重新定義世界?
    簡單來說,就是我們遠處看魚群是烏央烏央的一大片,但放大了看就是一隻一隻的魚,這就可以說是魚群的量子。如何用量子理論重新定義我們所處的世界?史丹福大學教授、美國國家科學院成員麥可·D.菲爾在《啤酒與肥皂》裡寫道:你早上起來,上班、吃飯、睡覺、回家,不知道月亮是什麼,但也還是很開心。你可能不知道是什麼構成了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事物,也不知道它們的屬性。
  • 專訪趙大創——用網際網路思維顛覆中小餐飲業態的網紅俠客
    拿到趙大創採訪任務的時候,我一直在想,這家餐飲企業和我之前接觸過的餐飲企業有什麼不同?趙大創和我採訪過的雕爺牛腩的孟醒,喜茶的創始人聶雲宸一樣都是極具美食品味的人嗎?帶著種種疑問,周末我在北京一個餐飲行業論壇會議上,見到了這位極具感染能力的80後創始人。
  • 2020年網絡電影市場誰能最終笑傲「江湖」?
    其中愛奇藝獨播的有32部,騰訊視頻獨播的有13部,優酷佔據22部,愛奇藝、騰訊視頻聯播的2部。在題材類型方面,愛奇藝把目光更多聚焦在「小人物」成長類型的網絡電影上。上線了像《東北往事:我叫劉海柱》《我來自北京之過年好》《臥魚》《老大不小》等一批口碑和票房俱佳的影片。優酷方面更傾向於類型片的打造。
  • 《網絡英雄傳II:引力場》閃耀三大書展 重新定義財經文學
    萬派文化大型商戰力作《網絡英雄傳II:引力場》頻頻亮相中國三大書展,在南北三地颳起網際網路商戰小說旋風。萬派文化聯合創始人、《網絡英雄傳》系列作者之一劉波一出現,就被讀者圍得水洩不通,「十年磨一劍,詩人企業家親寫商戰沉浮」的分享更是在現場掀起高潮。在南國書香節,不到1小時300本《網絡英雄傳II:引力場》全部售罄。
  • 藍象營高峰對話:重新定義「碎片化學習」
    輕課程客單價低、擴張性好、起量快,可以用碎片化的方式滿足用戶碎片化學習的需求。但是學習實際上是一件反人性的事情,所以用戶的完成率和復購率低。課程提供方只能不斷的拓新,不斷的推出新的產品去留住老客戶,保持增長率。所以我們邀請四位嘉賓共同探討一下,碎片化學習在什麼情況下會成為一個真命題?創始人金句教育的核心是信任,而不是價格。碎片化學習有一個非常大的陷阱,就是長期價值。
  • Facebook創始人原型電影《社交網絡》票房奪冠
    網易科技訊 10月4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以美國著名社交網站Facebook創始人馬克
  • 建站找笨猴,訂單不用愁——專訪笨猴網絡創始人賴軍池
    近日,騰訊·大成網記者就傳統企業轉型網際網路常見問題、企業網站建設、好的網站評價標準等話題專訪了笨猴網絡創始人賴軍池先生。   嘉賓介紹:賴軍池,笨猴網絡科技(成都)有限公司創始人,畢業於成都東軟學院電子商務專業,曾獲得全國大學生網絡營銷能力秀二等獎。目前擔任鋼中傑、玫瑰之約、蘭菱機電等多家行業冠軍品牌網站建設及優化顧問。
  • 當設計思維遇見產品設計:如何培養產品的微觀體感能力
    史丹福大學哈索 – 普拉特納設計研究院(d.school)將設計思維分為五個階段:Empathy:同理心、共情;Define:定義、確定問題;Ideate:頭腦風暴、形成概念;Prototype:製作原型;Test:測試。將整個過程與產品設計流程對照:1.
  • 重疾險疾病定義重新修訂,都有哪些變化?
    11月5號,重疾險新規《重大疾病保險的疾病定義使用規範 (2020 年修訂版)》正式推出,新規對很多重大疾病的定義重新做了修訂,並且對一些術語進行了規範,新增了一些重大疾病和輕症疾病。新規出來之後,保險公司推出的新產品要符合新規的要求,老產品在2021年1月31號之前要全部下架。從現在到1月31號這段時間,新舊產品可以並行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