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在寶寶3歲前要給他看「洞洞書」?建議父母讀一讀

2021-01-09 小柳媽媽育兒指南

如果寶寶從出生第三天開始接受教育,那麼就晚了兩天!——巴甫洛夫,著名生理學家、心理學家。

在我心裡,我總覺得我家的二寶比大寶聰明。因為當我撫養二寶的時候,我的育兒經驗豐富了,尤其是在早期教育方面經驗更是充足,這對提高孩子的認知能力很有幫助能力。

我以前在網上看過一個美國教育機構的研究報告,據說0-3歲是培養孩子閱讀興趣的關鍵時期。這個事情一直在我的腦海裡轉悠,所以自從二寶出生後,我就開始買各種各樣的書。

購買「洞洞書」完全是出於對這個名字的好奇。

這是什麼書?我沒想到孩子們喜歡這個洞洞書,而且閱讀洞洞書對提高他們的認知能力和發展他們的智力是非常有幫助的。

什麼是洞洞書?

相信很多新手寶媽在看到這個新穎的書名後有很多疑問?到底這個洞洞書是什麼呢?他和普通的書都有哪些區別呢?我們從三個方面來看。

一、生產特點:

從生產材料上看,洞洞書與傳統紙質書籍有很多不同,它的材料主要是又厚又硬的紙板,同時洞洞書的邊緣被巧妙地設計成一個圓角,並採用排列技術對書籍進行排版(每一頁的個形狀重疊,露出重疊部分,形成一種特殊的空間感覺,這種形式是洞洞書最大的特點)。

二、內容特點:

內容呈現方式是利用卡通形象,藉助卡通形象將內容展現,這使整個洞洞書的畫面生動有趣,整體書籍新穎,畫面飽和度高。並且以動物、水果、車輛、數字、圖形等為主要內容,引人入勝,不光是寶寶,成年人看了都很感興趣。

三、培養能力:

通過閱讀洞洞書,將大幅度提高寶寶的注意力和學習模仿能力,並且還可以提高認知、觀察、判斷、思考等能力。

看了上面的洞洞書特點,相信很多家長已經對洞洞書有了初步的認知啦,接下來講講為什麼我建議我們應該在寶寶三歲之前給他看這本書。

為什麼我要在寶寶3歲之前給他看這本洞洞書呢?

1、手部敏感期

寶寶在6個月左右,就會迎來手部的敏感期,在這個階段,我們一向可愛的寶寶似乎成了毀滅大王,在家裡翻翻找找成為了這個小「無敵破壞王」的最大興趣,除此之外寶寶還總是喜歡扔東西,把紙從盒子裡掏出來,撕各種書等等。

這其實並不是寶寶故意製造麻煩,而是我們的孩子正在經歷用手去探索未知世界的這個過程。寶寶們用第一次用小手觸摸世界,他吃驚的發現這個世界不是平的二維的,而是立體的有三維空間的。

當寶寶第一次撕紙時,他很驚訝,因為他發現他的手居然可以改變紙的形狀,其實寶媽這時應該知道在這些令人不安的行為背後,是寶寶們訓練手部精細動作、促進大腦發育的重要途徑和必經之路。

這個階段將持續到3歲,之前的6個月至2歲最為明顯。父母不應該強迫讓孩子停止探索可能,所以洞洞書其實是最好的選擇。傳統的普通書被撕破了就碎了,家長為此可是傷透了腦筋,洞洞書的材料不能被撕破,這就避免了沒等玩就壞了的尷尬。

洞洞書的一頁頁小洞(即排列的設計)激發了寶寶的興趣,寶寶特別想打開它看看洞後面是什麼,這實際上是一個引導寶寶自己翻書的設計,在這個過程中,可以他訓練手的精細動作,促進大腦發育。

2、微妙事物的敏感期

寶寶到1.5歲到2歲這個階段有一個特點,就是特別喜歡蹲在地上用手挖地縫,像小石頭、小螞蟻,甚至是頭髮一樣的都被看做是寶貝,除非碰到別的小東西,頭髮才可以扔掉。

這是寶寶進入微妙事物的敏感期啦,家長們要注意到這一特點將持續到4歲,千萬不要認為這不重要而不重視,這是孩子觀察力的開始!

這個時候,洞洞書上的洞絕對可以迎合寶寶這個時期的特點。他們會對這些小洞產生強烈的好奇心,讓寶寶能自發地探索大自然,這樣更容易提高認知能力和想像力。

這就是為什麼我希望我的孩子在3歲之前讀懂洞書。可以說,洞洞書是為了迎合3歲以前寶寶的認知特點而設計的,我也買了很多洞洞書,其中二寶最喜歡的是《0-3歲奇妙的洞洞創意書》。

這套書共有四本,對應著有四個不同的主題,當我長大了,猜猜我長得像誰,猜猜誰的眼睛,猜我在哪裡,全套書籍充滿了可愛的卡通形象。除了我們家孩子最愛的熊貓,還有蝌蚪、蜜蜂、小船、樹苗、毛毛蟲和太陽公公。這些卡通人物對提高寶寶的認知能力也很有幫助。

例如,蝴蝶在成長之前是由毛毛蟲變成的,這套書用一頁紙把蝴蝶的表面覆蓋起來,洞裡只露出毛毛蟲的形狀。

這時,我二寶講一個故事,說毛毛蟲長大後會變成蝴蝶,果然翻到下一頁後會有一隻蝴蝶,這讓孩子們記憶猶新印象更深刻。同時,他們也不會對這種科普知識感到無聊。

猜猜誰的眼睛這本書也很有趣。讀了這本書,二寶想起了許多動物和昆蟲的名字。這個伴著玩的方式可以提高寶寶的認知能力,父母不需要花費工作,孩子也願意參與其中。

對於3歲以前的孩子,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圖畫書必須選擇文字少、圖片多的書籍,這本洞洞書幾乎全是圖畫,很少有文字,但是雖然只有幾個字也有雙語設計,我真的覺得設計的很貼心。

德國教育家薩萬曾經提出,孩子最好從兩歲開始學習外語,最遲不超過青春期,這個洞洞書會讓孩子們更容易學外語語言,所以在給予兒童啟蒙認知的同時,英語啟蒙也需要考慮,這麼讓人動心的一套書我一定要和大家分享!

相關焦點

  • 3歲前選擇什麼繪本好?這幾款好評極高的「洞洞書」父母別錯過
    每次在整理書單的時候都會很鬱悶,總是覺得有些書沒有寫進來,大腦好像當機了一樣想不起來了,前段時間突然又來了興致,我便一邊休息一邊為大家梳理了一些女兒3歲時看過的優質繪本,大部分都是「洞洞書」這一類的,希望你和寶寶也喜歡。
  • 3歲之前選擇什麼繪本好?這套「洞洞書」評價極高,建議孩子一看
    在孩子三歲前我經常給她買各種繪本,可是幾乎都沒什麼太大用,因為那些繪本很普通,除了圖就是文字,連我都吸引不到,怎麼會吸引到我的孩子呢,於是我就一個偶然在電視上看見「洞洞書」挺火的,我就抱著試試的心態想嘗試一下,因為這套書看著外觀和我平時買的不一樣,我也挺好奇什麼是「洞洞書的」,難道書上全是洞?
  • 洞洞書繪本,和寶寶互動的最好工具
    喬妞年紀越來越大,她能理解的東西也越來越多,隨之而來的各種教育也要跟上。所以開始著手準備書籍!不得不說我是一個失敗的媽媽,購買的第一批書是《安徒生童話》《伊索寓言》《日本童話》等文字書,想著是自己念給她聽[笑眼],事實上年幼的喬妞根本就不知道我在念什麼,突然就想到了那句成語:對牛彈琴[哈哈]後來斷斷續續的買了一些繪本,但是喬妞貌似不太有興趣!
  • 0-3歲的寶寶益智玩具書,媽媽們追捧的爆款都有哪些?
    0-3歲的玩具書主要有翻翻書、洞洞書、觸摸書、布書、洗澡書、立體書等,每一種都符合寶寶的閱讀心理和閱讀習慣。因為比較多,選購的時候可能無從下手。毛爸今天來科普一下,然後附帶推薦相應的爆款。1.不過入手年齡要稍微偏大一點,最好2歲後再入:2. 觸摸書觸摸書是刺激寶寶觸覺發育的玩具書,在過程中也可以培養寶寶認知。觸摸書在設計上,一般是把小細節處理成真實的材質。
  • 擁有5年繪本教育經驗的媽媽總結:1歲以下的寶寶該看什麼繪本?
    我期待的寶寶忽閃著懵懂又好奇的大眼睛,安靜聽我讀書的畫面,一直都沒有出現,甚至很少能完整地去看完一本書。有很長一段時間我女兒都是看完封面就直接翻到了封底,要麼剛讀一頁,人就跑了。對書也是各種"蹂躪",啃、咬、撕、摔是家常便飯。我家的《我爸爸》《我媽媽》已經被撕得缺張少頁,粘都粘不回去了。看到這裡,是不是心裡有些打鼓還要不要開啟早期的親子閱讀呢?
  • 寶寶0-3歲六類繪本推薦,培養娃的閱讀興趣原來這麼簡單
    我家寶寶快3歲了,是一個愛閱讀的寶寶,每天讀書總時長超過3個小時,如今我們根本不需要要求她去看書,而是她主動拿著書自己看或者讓我們給她讀(話說這也是一個甜蜜的負擔啊)。從6個月開始到現在,她讀過的書應該有三四百本的樣子。
  • 0-3歲孩子繪本怎麼挑?怎麼讀?學會這3種方法,讓孩子愛上讀書
    2.預告式吊胃口嘗試用這樣的句式來吸引寶寶的注意,「我最近看了一個關於……的故事,特別好看!」。如果寶寶希望你具體展開講講,你可以先講其中的一部分給寶寶聽,一旦孩子表現出想要繼續聽下去的苗頭,就拿出這本書和寶寶一起共讀,抓住這個難得的機會。
  • 小彼恩毛毛蟲點讀筆新增中文點讀 全面布局中文點讀市場
    毛毛蟲點讀筆增加中文童書資源,與樂樂趣等中文出版社建立戰略合作關係  據了解,小彼恩今年開始布局中文點讀童書市場,為以毛毛蟲、外星人、萌小雞等為核心的硬體點讀產品增加中文點讀童書資源,並與樂樂趣,接力,中國大百科全書,中信,奇想國,陽光博客,童趣,天一等中文出版社或機構建立起了長期合作關係,而備受大家關注的《揭秘小世界》、《長大我最棒
  • 致父母:別再把放養孩子當成靜待花開(再忙也要讀一讀)
    「我去接我兒子放學,等了半天沒看到兒子,還以為他逃課,後來才知道他已經讀中學了,我卻到小學門口去接他。」而房祖名對父親的感情也是複雜的,他說過,記憶裡沒有父親的身影,連背影都沒有。父母若一再缺席孩子的成長,最終一定會和孩子漸行漸遠。究竟是自己成功重要,還是陪伴孩子重要?
  • 實用親子共讀攻略來了(0-2歲篇)
    (見文末推薦閱讀)接下來,院長會分不同年齡階段來具體講講,對應階段寶寶的閱讀特點及方法。今天先來聊聊關於0-2歲年齡段的。01、 0-4個月語言發展特徵發出類似元音的咕咕聲閱讀特點只能用耳朵或者眼睛看,被動接收信息閱讀建議寶寶主要的閱讀的方式以傾聽為主。爸爸媽媽要做的就是多給孩子朗讀,至於讀什麼沒有明確的規定。
  • 「3歲分床,5歲分房」害了多少孩子!孩子最好幾歲和父母分床睡?
    「3歲分床,5歲分房」害了多少孩子!孩子最好幾歲和父母分床睡?孩子斷奶,和孩子分床睡可以說是孩子成長過程中最難的兩件事情,不僅孩子害怕,家長也頭疼。很多家長想怎麼才能夠陪孩子邁過這個坎?怎麼才能過了孩子心理這一關?孩子最好幾歲和父母分床睡?網上說的「3歲分床,5歲分房」合理嗎?
  • 繪本趣讀丨寶寶不肯上幼兒園,就陪他讀 Owl Babies
    「媽媽,我不想上幼兒園。」「媽媽,你陪我一起去教室吧。」「為什麼要上學,媽媽你不想要我了嗎?」......相信家長們在孩子剛開始上幼兒園時,都碰見過這些問題。從遲遲不肯出家門口時的「抗議」,到入園時的大哭大鬧......也許家長都會覺得,孩子不喜歡上幼兒園,是不聽話,想要留在家裡玩的表現。
  • 13歲讀研16歲讀博的張炘煬,為什麼逼父母在北京買房
    中國也很愛人才,古代曹操就曾經說"青青子衿,悠悠我心。"這句詩表達了曹操對人才的急切渴求之心。而出現一個天才少年確實不容易,應該受到眾人的敬佩。曾經有這樣一位神童,他的名字叫做張炘煬。13歲就已經讀了研究生,16歲已經讀了博士,卻逼迫自己的父母在北京買房,這到底是因為什麼?
  • 5年裡給娃讀了700多本繪本!附0-1、1-3、3-6歲繪本清單推薦
    看完一年級語文教學大綱,給你們劃出了幼小銜接的重點!》戳標題可回看,其中培養孩子閱讀習慣是幼小銜接的重點之一。後臺不少媽媽留言,讓我推薦一些寶寶不同年齡段的繪本。從牛牛4個月開始,我就給他買了人生第一套經典繪本《小熊寶寶繪本》,堅持用書餵了孩子四年多,目前家裡有5個繪本架,圖書超過700多本。
  • 親子閱讀書籍推薦:好玩有趣的洞洞書
    拿到書的第一時間,我就覺得雙層卡紙對裱的工藝,非常精細,圓邊頁角,保證親子閱讀時的安全。我最愛它的厚度,別說寶寶會撕爛,啃估計都啃不爛啊!有沒有感受到出版社的滿滿誠意呀!《小洞的故事》裡,幾個好朋友發現了一個神秘的洞洞。它不是月球表面的那個洞,也不是火山口,更不是北極熊和愛斯基摩人在冰面上打的洞……我和孩子都很好奇,這究竟是個什麼洞呢。一直翻到最後一頁,看到真相後的我們笑得合不攏嘴。
  • 為什麼要給6歲前的寶寶看「翻翻書」?除了好玩,這4個好處更實在
    文 | 水兒媽媽育兒分享(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我從有了大寶之後,就開始研究閱讀的一些事情,我就是希望孩子以後能喜歡看書,讓他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世界」。相信有這樣想法的寶媽、寶爸應該不在少數吧!
  • 娃6歲前「好動」,我為什麼讓他讀「翻翻書」?建議家長一看
    我家裡兩個娃,可是兩個孩子性格就非常明顯的不同,家裡大寶現在上小學,但是從小就性格特別穩重,小時候看書也是安安靜靜的。但是二寶截然相反,特別「好動」,從開始親子閱讀的時候就坐不住,常常是我給他念書,他就在旁邊滾來滾去,比較吸引人的圖片能看幾眼,字基本上是一眼都不願意看。
  • 他10歲高考,13歲讀研,16歲讀博,強迫父母北京買房,後來怎樣?
    說起神童,我們腦中便不由自主地浮現出幾個名字,五歲稱象的曹衝、七歲作詩的駱賓王、十二歲拜相的甘羅……在中國悠久的幾千年歷史當中,神童絕對不在少數。當然,到了新世紀,全國各地依舊有各種各樣的神童,他們往往十幾歲便能考上大學、成為碩士,是父母口中經常出現的"別人家的孩子"。
  • 0—1歲繪本推薦,給寶寶選繪本,看這篇就夠了!
    這天,朋友小尤來我們家玩,看到我們家裡一牆的書櫃研究了很久,最後忍不住跟我傾訴她最近的煩惱:「雨滴姐,我知道要早點給孩子培養閱讀習慣,我也囤了一堆繪本,可是我還是不知道該給孩子看哪一本,該怎麼給他看書。」我笑了,說:「你家娃才7個多月,你就開始焦慮了?」「能不焦慮嗎?就怕錯過培養他閱讀習慣的良好時機。
  • 語言敏感期的魔力系列10-英文親子閱讀3歲前
    一、Why -為什麼要和孩子開展英文親子閱讀?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就單單這個目的性的問題,不同人會用不同的方式和孩子閱讀。好的繪本,不僅能帶感孩子感官的愉悅,還能引發孩子思考,潛移默化的影響孩子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孩子讀書品味的提高,需要我們的引導和參與,同時幫助孩子形成閱讀習慣,他以後能主動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