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水兒媽媽育兒分享(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我從有了大寶之後,就開始研究閱讀的一些事情,我就是希望孩子以後能喜歡看書,讓他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世界」。
相信有這樣想法的寶媽、寶爸應該不在少數吧!
不過對於低齡寶寶來說,書和玩具沒什麼兩樣,他們最看重的不是「這本書有什麼用?」而是「這本書好不好玩?」。
所以,在寶寶6歲之前,我家最多的書就是「翻翻書」!
為什麼要給6歲前的寶寶看「翻翻書」?
好處一:遵循孩子發展規律,鍛鍊手腦
1.5-3歲孩子處於小肌肉敏感期,這裡的小肌肉主要指「手、腳部小肌肉群」,針對手部小肌肉群的特點包括:喜歡摳東西、撕紙、扔東西等「動手」的活動,這時候如果給寶寶一卷衛生紙,用不了2分鐘寶寶就能把紙抽乾淨、撕碎,玩得不亦樂乎。
不過,在這些看似搗亂、浪費的手部動作背後,孩子的手部肌肉得到了大量的鍛鍊,手指會更靈活有力,今後做手工、學寫字時就能看出優勢了。
而「翻翻書」上有洞洞、小翻頁和一些抽拉頁,孩子可以盡情的將撕紙、抽紙的精力釋放在翻翻書上,既不浪費又能鍛鍊手指小肌肉群。
1.5-4歲處於對細微事物感興趣的敏感期,孩子對一些細小、細微的事物特別感興趣,經常動手摳肚臍眼、摳地上的小石頭、觀察螞蟻、小蟲子……很多寶寶還會收藏各種小石子、小花瓣等小東西。
家長也別不理解,寶寶專心致志的觀察細微事物時,觀察力、專注力、思考力都在發展。
在「翻翻書」中有很多的小細節、小機關,正好迎合了寶寶這部分的需求,與其說寶寶在看書,不如說他在探索一個新的「寶藏」。
好處二:激發好奇心,培養專注力
「翻翻書」中設置的小機關非常多,而且在設計上都特別巧妙,比如這個螃蟹殼上有一個洞洞,翻頁之前透過洞洞看就是一個完整的螃蟹,但是洞洞後面螃蟹殼的部分卻是火山爆發噴出的巖漿。
說實話,我這種想像力、好奇心都缺失的老母親完全被作者的腦洞驚訝到了!
孩子看到這種有趣的部分真的會仔仔細細的研究好久,非常的專注,潛移默化中就提升了專注力。
還有這個鯊魚嘴巴和海參的組合,別說孩子了,我都覺得有趣。
好處三:科普知識,提高認知能力
「翻翻書」通常都是有自己的主題的,比如我剛才舉例的是一套《探秘海洋》的翻翻書,全書都是海洋中的動物、植物、環境等內容。
孩子看完之後就對海洋有了更多的認識,了解了海洋中珊瑚、鯨魚、鯊魚、海葵……了解各種海洋動物的基本特徵,形成了對海洋的基本認知。
好處四:有趣好玩,培養閱讀興趣
一本好的「翻翻書」特別能投孩子所好,孩子覺得書好玩,自然沒事就喜歡翻一番看一看,很容易就養成了閱讀的興趣。
我家大寶就是這樣,我每天陪著他翻書、給他講解書中的內容,6歲之前他都很少主動說要看電視或者玩手機,閒下來的時候就會拿著書要我給他讀,我有時候都懷疑「翻翻書」是不是有魔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