廚餘垃圾堆肥 小菜園大豐收

2021-01-19 北京東城官方發布
井輝利用廚餘垃圾堆肥種植瓜果蔬菜豐收

【講述人】井輝

●年齡:54歲

●身份:東四八條社區居民

鮮嫩的黃瓜、翠綠的洋刀豆、紅彤彤的西紅柿……初秋時節,東城區東四八條社區居委會平臺上的小菜園豐收了,這些瓜果蔬菜都是居民井輝利用廚餘垃圾做肥料種植出來的。在做好自家垃圾分類的同時,井輝還擔任社區垃圾分類志願者,帶動更多的居民參與垃圾分類工作。

堅持宣傳垃圾分類知識

去年9月,我成為社區垃圾分類指導員,每天定時在東四九條宣傳垃圾分類知識。「你能拿多少錢啊?」「那麼多年都過來了,為什麼現在要分?」面對一些居民的不理解,我總是耐心地解釋。

後來,我總結出宣傳小竅門。疫情發生前,保潔師傅經常進院收垃圾,我就跟著進去。「大媽,您家有垃圾嗎?」「有啊。」居民把垃圾遞給我時,我順便說:「大媽,現在咱們垃圾分類了,菜葉子屬於廚餘垃圾,下次您把它分出來放。」時間長了,居民慢慢養成了垃圾分類的習慣。

社區總共有十多位垃圾分類指導員,大家每天按時上崗執勤。一天晚上,天空下起瓢潑大雨,大家打著雨傘堅持工作,褲子一直溼到大腿根。第二天早上,大家又準時上崗。

廚餘垃圾變廢為寶

擔任垃圾分類指導員的同時,我也在家裡垃圾分類。家裡沒有廚餘垃圾桶,所有的廚餘垃圾都用來漚肥了。

我喜歡養花,在家門口種了向日葵、葫蘆、絲瓜等。有一次,我把吃完的火龍果皮扔在花盆裡,過兩天發現火龍果皮腐爛了,那棵秧苗比其他花盆裡的苗長得好。後來,我把家裡的廚餘垃圾都用來漚肥。我準備了一個大瓶子,把切好的黃瓜頭、西紅柿皮等扔進去密封好,有些豆子生蟲或過期了,也收集起來,差不多一周時間,這個肥料就可以用了。

今年,我利用東四八條社區居委會的平臺種了很多瓜果,別看花盆只有一拃深,土也是普通的土,但是收成很不錯。4月份播種,短短4個月時間,結出了半米高的冬瓜,一尺長的洋刀豆,十多個絲瓜,一簇簇的西紅柿……我將成熟的果實一一分給居民品嘗,同時也分享了廚餘垃圾變廢為寶的理念,很多居民也開始行動起來。

記者手記

東四八條社區居委會平臺上的小菜園鬱鬱蔥蔥,碩果纍纍。角落裡擺放著幾個塑料瓶,裡面放滿了各種廚餘垃圾。井輝打開其中一個瓶子,將漚爛的廚餘垃圾倒入水桶,兌水後攪拌均勻,澆在花盆裡。「瓶口不要擰得太緊,既不會有味道,又避免氣體聚集。」井輝說。

文字:莊蕊

圖片:莊蕊

編輯:謝莒莎

來源:新東城報

相關焦點

  • 社區堆肥|處置廚餘垃圾,堆肥是「盆景」還是利器
    隨著2019年《上海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的實施和中國46個重點城市垃圾分類的推進,垃圾議題引起了廣泛關注。很多人對廚餘垃圾產生了疑惑,廚餘垃圾分類到底有啥意義?最終去了哪裡?本文依託社區堆肥(指與添加物一起的傳統的好氧堆肥,非24/48小時堆肥機器的堆肥)的實際案例,來解答一些疑惑,並對其可行性進行深入分析。
  • 來圍觀:綿竹市遵道學校垃圾變廢為寶 廚餘垃圾堆肥學起來!
    11月26日下午,冒著冬日的寒氣,遵道學校組織各班少先隊員代表開展了廚餘垃圾堆肥實驗。實驗中,隊員們積極參與到集肥前的知識培訓活動中,一起來到學校的落葉堆肥池,打開堆肥池大家都發出了驚呼「好神奇呀……」成都根與芽指導老師魏老師為孩子們做著講解,肥料是如何堆成的?孩子們聽得津津有味……了解步驟,堆好肥。
  • 垃圾分類的青島經驗:一小區集中堆肥日處理廚餘垃圾千斤
    來自青島市城陽區街道辦事處的趙強從2017年分管街道的垃圾分類相關工作,今年3月,他主導設計研究山東省第一臺生活垃圾分類收集站,5月份,城陽垃圾處理中心開始投入使用,他還積極推廣廚餘垃圾的堆肥工作,從源頭上實現了垃圾的減量,目前全街道舊改社區全部完成了集中定時定點投放撤桶並點的工作。
  • 垃圾分類進行時 | 上海居民區試驗廚餘垃圾做肥料,最快發酵15天...
    自2011年就實行垃圾分類減量的梅隴三村,到2017年時,已經形成了「沒有垃圾分類指導員居民也能自覺分類」的良性循環。此外,小區還有一項從2012年3月就延續至今的品牌活動「一平米菜園」,居民們從那時就起就學習將廚餘垃圾製成有機肥。隨著對種菜、培土感興趣的居民數不斷增加,居委會開始思考,能否將「垃圾堆肥」覆蓋至整個小區。
  • 垃圾變肥料,種花種樹還能種出美味,這些人把廚餘垃圾當寶貝,真會玩兒!
    大家在廚房揮刀斬勺之時,廚餘垃圾肯定少不了,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廚餘垃圾的這些事。▲生活垃圾中佔比最大的就是廚餘垃圾,圖/Pixabay據統計,我國居民生活垃圾中,廚餘垃圾佔到40%到60%,遠高於德國的10%,日本的19%。
  • 社區堆肥|印度班加羅爾(下):大城市如何就地處理廚餘
    可以說,班加羅爾堆肥模式是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兩種方式的有機結合,為我們在中國探索廚餘垃圾就地資源化利用(尤其是嘗試和推廣社區廚餘堆肥)的技術和管理路徑提供了新思路。下面,介紹一些具體的堆肥案例。我將之稱為購物筐堆肥,是最簡單、最經濟的一種社區堆肥方法。這個小區大概有1000個筐,一天的廚餘量近1000公斤,一個框能裝約13公斤廚餘,每天大約用80-100個筐,可以每10天輪迴一次。十天後,從購物筐轉移到堆肥池裡繼續發酵前,還會再打碎一次並篩濾,大顆粒放回下一輪堆肥筐裡,小的才進入堆肥池繼續發酵。整個堆肥過程需要35天到40天完成。
  • 社區堆肥|家庭堆肥:就當養了一群微生物寵物
    在中國城市生活垃圾中,以「溼垃圾/廚餘垃圾」命名的這類垃圾,佔比超過一半;相較於幹垃圾,廚餘垃圾還以收集難、轉運貴、處理設施還未跟上等問題,凸顯了處理難度;在中國各個城市逐步開展的生活垃圾分類,能分離出更多的廚餘垃圾,從而催生更多的廚餘垃圾處理廠,是一個顯而易見的良性趨勢。
  • 視野|德國家庭堆肥:自家廚餘 自己負責 踐行循環經濟
    在德國,有機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的主流技術是堆肥和厭氧消化。園林廢棄物由堆肥廠或回收站的特殊廢棄物系統收集,木質園林廢棄物主要用於能量(熱能)回收。家庭、公司、餐館、食堂和(超級)市場產生的廚餘、餐廚等有機垃圾單獨放入街頭回收系統(上門回收)的生物廢物箱(國內的廚餘垃圾桶),專門運往終端處理廠進行循環堆肥或厭氧消化。
  • E-STEAM | 第二課-廚餘垃圾,變廢為寶
    垃圾分類會幫助我們減少垃圾,使之放對地方,還可以再利用。如果城市垃圾系統裡有廚餘再利用工廠,我們只需要分好類,拿到小區的廚餘收集點,市政的車輛會拉到再生工廠進行處理。但如果我們的城市還沒有建立這樣系統,那我們可以自己處理廚餘,在社區或者家裡進行小型堆肥,把廚餘垃圾直接變成肥料,用於綠化種植。
  • 用這16種可以利用的廚餘垃圾,家庭簡易堆肥造出肥沃疏鬆的土壤
    當然不是,現在這個時候正是堆肥的好時候。因為一方面到秋季,就又到了植物快速的生長時期,需要肥料;另外一個方面家庭的廚房裡總是會有廚餘垃圾不斷地產生,不如將這些廚餘垃圾妥當處理,產生出來的堆肥一點也不會遜色市面上高價出售的有機肥哦。夏季氣溫高、陽光足,正是堆肥的好季節。因為高溫天氣能夠促使堆肥發酵速度加快,堆肥期也可以大大的縮短。
  • 廚餘垃圾,那些你不知道的事
    所有骨頭都是廚餘垃圾?吃完後將骨頭歸入廚餘垃圾,是許多人的做法。 但實際上,由於牛骨棒、羊骨棒等大骨棒很難腐爛降解,所以在分類時應將其歸入「其他垃圾」中。而雞、鴨等禽類和魚類的骨頭以及小肉骨由於比較容易腐爛降解,故歸入「廚餘垃圾」中。在對骨頭進行投放前,應該進行準確判斷。
  • 2013北京廚餘垃圾處理工作坊系列活動
    我們每天都會吃飯,而準備飯菜的過程,也會產生大量的廚餘垃圾。您是否曾注意到這些廚餘垃圾的處理過程?購買食物時,我們都會關心食物是否是健康長成的。您是否想過,通過廚餘垃圾「再利用」,將其變成有益的肥料?垃圾?肥料?是的,我們可以通過一些方法,將廚餘垃圾轉化為種植肥料。這,就是「廚餘堆肥」!
  • 「廚餘垃圾變廢為寶」——可持續發展青少年在行動
    由中國宋慶齡基金會等單位主辦的「可持續發展青少年在行動——廚餘垃圾變廢為寶」活動日前在京啟動,旨在引導青少年樹立勤儉節約觀念,將節能減排、變廢為寶理念融入日常生活。  活動現場,中國農業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環境科學與工程系副教授羅文海深入淺出地講解了廚餘堆肥的原理和具體操作方法,參與堆肥活動的20組家庭代表和130組線上收看家庭共同學習、提問。  據介紹,參與活動的青少年在接下來的2個月時間內將親手實踐把廚餘垃圾轉變為「營養土壤」,開展家庭綠色種植活動,通過勞動創造美好生活,用勞動美化生活。
  • 「可持續發展青少年在行動——廚餘垃圾變廢為寶」活動在京啟動
    主辦方供圖中新網北京9月7日電 (記者 劉旭)6日,「可持續發展青少年在行動——廚餘垃圾變廢為寶」活動在中國宋慶齡青少年科技文化交流中心啟動。本次活動旨在引導青少年樹立勤儉節約理念,將節能減排、變廢為寶理念融入日常生活,同時培養青少年創新意識、提高青少年創新能力。當天,參與堆肥活動的20組家庭代表和130組線上收看家庭一起互動,積極參與答疑。
  • 海澱西山庭院小區養水虻和蚯蚓,試行近一年,廚餘垃圾就地減量四成
    能吃廚餘垃圾的蟲子,長成後可以作為養殖羅非魚的飼料,糞便還能和落葉一起堆肥;PVC管制成的「蚯蚓塔」埋在地下,既能消納部分廚餘垃圾,還能給寵物糞便找個好去處……在海澱西山庭院小區,類似這樣的廚餘垃圾就地資源化處理小發明已經試行了近一年,效果顯著,廚餘垃圾就地減量達到30%至40%。
  • 大棒骨不屬於廚餘垃圾?這些垃圾分類問題官方回應了
    青島新聞網6月18日訊(記者 李倍)大棒骨屬於什麼垃圾?廚餘垃圾將如何處理?今天,市環境衛生管理處副處長、市市政公用科學技術研究院院長宋霽做客青島政務網「網絡在線問政」,就我市生活垃圾分類中市民關心的問題進行了詳細解答。
  • 海澱這小區厲害了,養水虻和蚯蚓近一年,廚餘垃圾就地減量近四成...
    能吃廚餘垃圾的蟲子,長成後可以作為養殖羅非魚的飼料,糞便還能和落葉一起堆肥;PVC管制成的「蚯蚓塔」埋在地下,既能消納部分廚餘垃圾,還能給寵物糞便找個好去處……在海澱西山庭院小區,類似這樣的廚餘垃圾就地資源化處理小發明已經試行了近一年,效果顯著,廚餘垃圾就地減量達到30%至40%。
  • 動物骨頭不屬於廚餘垃圾?市民被科普書搞暈
    她一直認為「骨頭」屬於廚餘垃圾,不過她為女兒購買的科普書中卻說「骨頭不是廚餘垃圾」。那麼,骨頭到底屬於哪一類呢?戴女士撥打本報市民熱線5589999詢問。  記者從環衛部門了解到,按照我市「垃圾四分法」的原則,「骨頭」在廈門被歸屬為廚餘垃圾。
  • 從廚房到花園,好用省錢的堆肥全攻略,建議收藏
    但是,我們每天在廚房以及生活中產生的一些廚餘垃圾,可是自製堆肥的寶貝。從廚房到花園,自己在家也能做的省錢好用「堆肥」,一起來看下吧。廚餘做堆肥有什麼好處?1.垃圾不再容易發臭滴水。2.垃圾減量,輕鬆倒垃圾,垃圾隨袋徵收後將可節省費用。3.廚餘水可做液肥及通樂(通馬桶和水管)。
  • 用了可降解塑膠袋,投放廚餘垃圾還需「破袋」嗎?
    使用了可降解塑膠袋,在垃圾分類投放時還需要「破袋」嗎? 可降解≠隨意用所謂的可降解塑料是一個較大的概念,可通過光降解、氧化降解、生物降解等方式實現。鄭州大學化工學院教授王建設指出,相比於不可降解塑膠袋,可降解的其實是對其降解的速度有要求:「比方說,在1年時間內降解率超過90%。可降解是其最終到自然界中,經分解變成了二氧化碳、甲烷等,可以參與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