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可比數據計算 襄陽個人買房平均周期9.7-43年
無論在什麼時候什麼場合,湖北老百姓們中只要有一個開口提到房價,許多不認識的人都能變得跟認識的老朋友一樣,都在為這個事情搞的情緒萬分激動,究其原因還是因為房價過高,而且漲得太快,樓市漲速大幅領先其他行業,十幾年的時間漲幅高達30倍,被公認為最暴利。以本省第二大城市襄陽為例,該市房價太高的定論基於平均工資、人均可支配收入兩方面綜合同比而來,襄陽房地產市場相對人力資源市場(勞動就業市場)簡直就是一個在天,一個在地,感覺都不是一個時代。
因2020年還未結束,暫以2019年三項數據橫向對比分析:
(一)平均工資。
2019年度襄陽全市職工年均工資56920元,月均工資4743元;其中,企業從業人員年均工資51470元,月均4289元。
(二)人均可支配收入。
2019年度襄陽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558元,比上年增長9.7%。其中,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37297元,增長9.9%;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8933元,增長9.4%。
(三)樓盤均價。
2019年度襄陽樓盤均價8218.91元每平方米,同比去年(7611元/每平方米)上漲7.9%。
(四)人均GDP。
2019年度襄陽戶籍人口589.8萬,常住本市半年以上的人口有568萬。同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GDP)4812.8億元,戶籍人口個人均價81601元,常住人口個人均價84732元。
(五)人均工資與樓盤均價對比。人均工資分為全市職工工資、全市企業從業人員工資兩種,前者是包括企事業單位職工,後者較為單純,包含民營企業小微型企業。對於工薪階級而言這個相差較大,跨度達到454元,以當年房價均價8218.91元每平方米計算,可以多購買0.05平方米左右的住宅,一年可多買下0.6平方米左右。先不論襄陽全市職工工資跟全市企業從業人員平均工資有何不同,就按照全市職工年均工資56920元來計算,一套100平米的商品房均價是821891元,在工資全部積攢的前提下需要14.44年。這當中還沒有刨除個人收入所得稅和商品房買賣相關的稅收,還需要父母或其他親屬給你提供生活保障。在加上裝修費用,只談普通點的裝修,整個辦下來也得一百萬,有小轎車的還得找免費停車場,不然又得增加幾萬甚至十幾萬開銷。綜合下來,一套簡易裝修商品房需要至少16年時間才能搞定。(六)人均可支配收入與樓盤均價對比。按照襄陽官方數據統計,全市人均可支配收入28558元,以這個收入買價值821891元的100平方米商品房,需要29年。細分開,城鎮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購入價值821891元的100平方米商品房分別需要22年、43年。(七)人均GDP與樓盤均價對比。
按戶籍人口個人均價81601元購買價值821891元的100平方米商品房需要10年,按常住人口均價84732元購買價值821891元的100平方米商品房需要9.7年。
(八)階段性總結。上述內容通過襄陽人均工資、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GDP與樓盤均價橫向對比,在房價不漲的情況下,最快需要9.7年,最慢需要43年。這裡還不包括稅收和貸款、裝修、停車場等大額支出。最關鍵的是,人均工資和人均可支配收入不能完全代表全體市民共同的承受能力,比如一位市民年收入100萬,他可以一年實現買房,另一位市民年收入3.5萬,這個購房年限想到都恐怖。購買商品房不能把父母親屬給予的金錢列入,這是人人平等的原則,要憑藉個人能力買房,前半生基本上算是毀了。由此看來,市民的幸福指數與住房關係很大,要不折騰父母親屬,要不折騰愛人朋友,要不獨自抗下所有,這人生能有幾個十年二十年讓你折騰?父母親屬、愛人朋友又有多少時間被房子折騰?久而久之,風氣就會變,遠離了親情和仁義道德,都為了錢去「奮鬥」,指望人均收入和人均可支配收入買房等同於笑話,大多數人都需要他人協力並尋求銀行金融機構貸款,這樣的生活品質可想而知。
備註:以上均為2019年數據,截止目前可比數據已存在巨大變化,僅供橫向對比、參考。以2020年數據計算,周期至少延長半年;房價太高,期待市級層面「重拳」出擊,遏制市場無理由上漲及上漲過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