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比4G輻射更強?揭露 2019七大健康謠言!

2020-11-28 騰訊網

本文專家:

徐建國,中國工程院院士、傳染病預防控制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

劉文正,北京交通大學電氣工程學院教授

吳海雲,解放軍總醫院老年心內科主任醫師

蘇正軍,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人工影響天氣中心副研究員

王安利,北京體育大學運動醫學與康復學院教授

鬱 琦,北京協和醫院婦產科主任、主任醫師

張 弛,科普達人、通信專業教師

歲末年終,這一年,各種健康謠言也沒有閒著,如果你平時沒時間一一了解,甚至你的朋友圈裡還在傳這些謠言,那你真要好好看看這篇文章了。

近日,北京科技記者編輯協會、北京地區網站聯合闢謠平臺等聯合發布的「2019年度十大科學流言求真榜」揭曉,其中有七大謠言與健康有關。

謠言一:

鼠疫無藥可治,

得上必死無疑

真相:中國工程院院士、傳染病預防控制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徐建國介紹,鼠疫是一種烈性傳染病,由鼠疫桿菌引起。根據不同的感染部位和臨床表現,鼠疫可以分為腺鼠疫、肺鼠疫、敗血型鼠疫、輕型鼠疫和其他少見類型鼠疫。歷史上,鼠疫確實引起過大範圍的死亡,但這是因為當時人們對鼠疫的病因、治療、預防等認識不足。

雖然人類對鼠疫普遍易感,但在現代醫學裡,鼠疫已不再無藥可救。事實上,臨床上鼠疫病例已經可以通過規範使用抗生素進行治療。病人如果能早期就診,並得到規範治療,治癒率很高,可疑接觸者也可通過預防性服藥而避免發病。

不過,需要提醒的是,未治療的鼠疫患者病死率極高,比如最兇險的肺鼠疫,可在發病18~24小時內致命。敗血型鼠疫如不及時治療,病死率幾乎為100%。所以,及早診斷和治療對於患者存活和減少併發症至關重要。

目前,我國已經基本建立了比較完善的防控體系,只要科學應對,不會出現鼠疫疫情大範圍擴散風險。

謠言二:

中國高鐵輻射嚴重,

會造成女性不孕

真相:北京交通大學電氣工程學院教授劉文正介紹,我國高速鐵路上運行的列車,使用的電力一般為2.5萬伏特、50赫茲交流電。相應地,高鐵的高壓電力設備輻射出這個頻率段的電場和磁場,為「極低頻電磁輻射」,屬於非電離輻射,不會對女性生育產生影響。

有電的地方就有輻射,普通火車、地鐵都有輻射,手機、剃鬚刀有輻射,太陽光也有輻射。只要輻射在一個安全值內,就不會對人產生影響。國際非電離輻射防護委員會規定,高鐵產生的磁場輻射的安全標準為100微特斯拉(磁感應強度單位)以下,電場輻射的安全標準為5千伏/米以下。

北京鐵路局專業人士曾專門對高鐵車廂中的電場輻射進行測量並公開測量數據,不同車型的一等車廂、二等車廂、車廂連接處、駕駛室等位置,電場輻射值分布在0.011-0.021千伏/米的範圍內。比對這些數據不難發現,中國高鐵的電磁輻射量要遠遠低於國際標準,根本不可能對人體造成傷害。

謠言三:

甲狀腺結節是

甲狀腺癌的前兆

真相:解放軍總醫院老年心內科主任醫師吳海雲介紹,總的來說,大部分甲狀腺結節是良性病變,真正的甲狀腺惡性腫瘤只佔很少一部分,甲狀腺結節患者不必過度擔心。

甲狀腺癌的診斷,主要依靠觸診、超聲、穿刺和術中病理。隨著現代超聲技術解析度的不斷提高,越來越多隱匿性很強的甲狀腺乳頭狀微小癌都能被發現,大部分甲狀腺癌經過科學規範的治療可以被治癒。

不過,甲狀腺結節雖不用過度擔心,但也不可掉以輕心,需要儘早到正規醫院進行明確診斷,以免延誤病情,錯過治療的「黃金時間」。

另外,由於甲狀腺癌早期通常無明顯症狀,很難被覺察,如果出現結節突然增大、吞咽困難、結節附近組織發生粘連等症狀,應進行全面的甲狀腺功能檢測,對結節進行判斷。對難以辨別的結節,應每隔6~12個月定期檢查一次。

謠言四:

人工增雪催化劑

含碘化銀會影響健康

真相: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人工影響天氣中心副研究員蘇正軍介紹,人工降雪使用的碘化銀催化劑即使全部降落到地面上,每平方公裡碘化銀的含量也僅有0.21克。按照降水量計算銀離子濃度,銀離子含量約合0.000035毫克/升,這遠低於世界衛生組織標準和我國國家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中銀的含量不超過0.05毫克/升的要求,不會對生態環境造成汙染,更不會危害人體健康。

早在20世紀60年代,科研機構就開始研究碘化銀催化劑對環境的影響。美國、西班牙、希臘、澳大利亞和俄羅斯等國家對人工增雨雪作業後降水和土壤的檢測數據顯示,銀離子的平均濃度都很低。因此人工影響天氣使用的催化劑碘化銀,對生態環境的不利影響可以忽略。

謠言五:

跑步會損傷膝蓋

易患關節炎

真相:北京體育大學運動醫學與康復學院教授王安利介紹,導致關節炎的風險因素包括年齡、家族史、超重和受傷等,而跑步的時間長短、強度、距離和完成的長跑次數與關節炎沒有任何關聯。換句話說,年紀越大、體重越高、有關節炎的家族史或者曾經有過關節受傷的人越容易得關節炎。

長跑並不毀關節,馬拉松運動員得關節炎的比例反而比普通人還低。2017年的一項大規模研究顯示,出於健身目的的跑步者,關節炎發生率僅為3.5%,而久坐不動人群的關節炎發生率為10.2%。也就是說,跑步可以是膝蓋的保護因素,關鍵在於正確的跑步方式。

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在自己力所能及的範圍內跑步,只要方法得當,對關節和健康都是有益處的。

謠言六:

5G基站比4G

對人體輻射更強

真相:科普達人、通信專業教師張弛介紹,輻射其實是一種能量傳遞方式。網絡提速和基站輻射增值無關。網絡提速不是靠增強通信基站的信號發射功率,而是靠擴容傳輸帶寬,就像拓寬高速公路一樣。5G通信基站也是一樣。而且,通信基站數量越多,手機通話效果就越好,手機和基站之間產生的電磁輻射反而越小。

地球本身就是一個大磁場,自然界電閃雷鳴、太陽黑子活動等都在產生電磁輻射。在生活中,無線電臺、基站天線、微波爐、電腦、電視機、吹風機、收音機等和人們生活密不可分的家用電器也會產生電磁輻射。一般來說,電吹風的輻射可以達到100微瓦/平方釐米,電磁爐的輻射量甚至能達到580微瓦/平方釐米,家庭中常用的無線路由器,在1米範圍內產生的輻射量也有60微瓦/平方釐米以上。

通信基站的電磁輻射,按照國家標準要求,要小於40微瓦/平方釐米。在實際執行的時候,運營商考慮到信號疊加,工程施工要控制在8微瓦/平方釐米以內。所以,無論是與國家標準還是與常用的家用電器相比,通信基站的輻射量都微乎其微,不會對人體產生危害。

謠言七:

拍完X光發現懷孕,

孩子就不能要了

真相:北京協和醫院婦產科主任、主任醫師鬱琦介紹,X射線對於包括人類在內的所有哺乳動物和幼仔,甚至胚胎所產生的不良影響都是存在閾值的。無論是對於成人還是胎兒,接受到的輻射必須達到一定程度才會有損傷。因此,不能離開輻射「劑量」來談論損傷情況。

對於胎兒來講,不同胎齡對應著不同的射線安全劑量。2017年,美國婦產科協會發布相關指南:妊娠0至2周,致畸劑量的閾值是50至100mSv(毫西弗),主要影響是胎兒死亡;妊娠2至8周,致畸劑量閾值是200mSv,主要影響是先天畸形;妊娠8至15周,致畸劑量閾值是60至310mSv,主要影響是智力發育和畸形。所以,胎兒的最小影響劑量閾值是50mSv,理論上只要不超過這個數值就是安全的。

一般情況下,一張普通胸片的輻射劑量是0.02mSv,一張膝關節X射線劑量是0.005mSv,一個頭部CT是2mSv,一個胸部CT是8mSv。顯而易見,這些輻射劑量都在安全範圍內。要達到50mSv,相當於要連拍2500次胸片,或者連做6次CT。

很多醫院會對接受檢查的人採取相應的保護措施。比如拍胸片時,會給受檢查者戴上特製的鉛帽、鉛圍領,並在腰部及以下圍上沉重的鉛圍裙,避免人體受到不必要的輻射。

本文作者:李超然

來源 健康時報

《江津日報》值班副總編輯 胡小龍 袁孝椿

編審 吳剛 責任編輯 徐瑩

喜歡,就點個「在看」

相關焦點

  • 5G輻射比4G大?7月謠言隨「蚊」來
    月月謠言不止,盛夏酷暑來臨,防曬、防蚊方面出現了不少誤導人們的說法,此外根據熱點話題,還聽說5G輻射比4G大會危害人體?「三伏貼」包治百病?謠言止於智者,無論是面對常識問題,還是一些信息源模糊、事實不清的熱點事件,都需要多一些理性思考。  1.5G輻射比4G大,對人體危害很大?
  • 2020年了,2019年這66條謠言,一次全闢掉!
    以下提到的均為謠言看看你今年交智商稅了嗎?父母最關心的健康問題1.捂汗能退燒?蓋上被子「捂」只能阻止熱量的釋放,讓體溫更高,不能促進體溫的降低。2.突發心梗大力咳嗽能自救?5.獻血有害身體健康?獻血可以促進血液再生、降低血液粘稠度,有益身體健康。6.高鐵輻射嚴重?有電的地方都有輻射,高鐵的輻射也在安全值內,無危害。7.黑夜玩手機導致失明?關燈玩手機對眼睛傷害很大,但遠遠沒有達到可導致失明的程度。長此以往,患上乾眼症和青光眼的可能性會增大。8.電子菸無毒無害,是戒菸神器?
  • ——盤點2019健康十大謠言
    新華網北京12月31日電(王蹊)網絡時代,信息傳播效率高,謠言也跑得越來越快。其中,健康類話題一直在謠言榜上名列前茅,朋友圈、微信群更是謠言的重災區。如果盲目聽信這些謠言,很可能損害自己和家人的健康。2019年,有新鮮出爐的「新謠言」,也有陳釀「老謠言」。  在年終歲尾之際,新華網健康頻道盤點出2019年十大健康謠言,幫你擦亮雙眼,守護健康。
  • 2019年,科學終結了這些謠言
    不得不說,網際網路在給人們生活帶來極大便利的同時,也讓謠言「跑」得更快。隨著自媒體日益興盛,各種謠言更是滿天飛。在鋪天蓋地的海量信息中,你知道有多少是真,又有多少是假呢?謠言止於智者,2019年,我們一如既往,澄清事實,還原真相,終結謠言,讓科學作你的主心骨。  1  EB流感10分鐘侵入人體?
  • 4G降速讓路5G?吃桑葚能讓人酒量翻番?8月這些謠言你信了嗎
    這個8月,隨著颱風的肆虐,一大波相關謠言也「登陸」了——4G降速讓路5G、吃桑葚能解酒、商販用潔廁劑洗小龍蝦……更過分的是還裹挾著極其聳人聽聞的謠言  [正解]  謠言越傳越廣,加上不時有網友將自己實測的4G網速慢得可憐的截圖、視頻等發在各大社交網絡上分享,這個謠言也越來越多人相信了。
  • WiFi輻射、貓狗傳染、葬禮傷胎……孕期4大謠言被「粉碎」,謹記
    偶然間聽說「WiFi輻射」會傷害孩子,就把自己家的WiFi斷掉了,還讓所有家人把手機關機,丈夫一度懷疑妻子「產前焦慮」了,但是又不敢說出來刺激她。但是科學調查卻證實這是謠言,WiFi雖然有輻射,但是強度根本不會傷害到胎兒,只有化學工業上的輻射才有危險。 類似這樣的「WiFi輻射」謠言還有很多,大多都是寶媽之間口口相傳,過度在意反而會造成產前焦慮,影響孕期的正常養胎生活。
  • 你為什麼寧願買4G版華為Mate30也不買榮耀V30Pro?她的答案很現實
    1、華為Mate系列和P系列更有保障她表示,華為手機雖然好,但是行內人都知道,只有P系列和Mate系列才是華為的高端產品,雖然有一定溢價,但是品質方面更有保障。之前的P30 pro就是聽從了別人的意見才去買的,自己親身體驗之後發現是真的好用。而榮耀手機作為華為的子品牌,勢必會在一些配置方面有所閹割。
  • 5G基站輻射大?基站建設「鄰避效應」如何破解?
    說話間5G時代已經到來了雖然只比4G多1G但5G的速度可不是快了1倍同時需要建設的基站密度也要大截至2019年底全國已建成5G基站超13萬個到今年年底還將建設60餘萬個雖說建基站難但選址更難這個確實說出了眾多人的心聲專業的說法叫「鄰避效應」就是說居民不願意自家附近
  • 【謠言粉碎機】脫脂牛奶更健康?全脂牛奶沒那麼可怕!
    【謠言粉碎機】脫脂牛奶更健康?全脂牛奶沒那麼可怕!11 20: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脫脂牛奶更健康
  • 淨網2019 「網警闢謠」這些謠言假借「央視」名義傳播!
    「中央13套播報:火星的小恆星靠近地球輻射大」、「中央電視臺焦點訪談:13種膠囊有毒」、「中央1套播出新聞:68名男女感染XX病毒死亡」……這些「央視」發布的消息眼熟嗎?事實上,這些都是假借權威媒體名義在社交媒體上傳播的謠言,近年來曾迷惑不少網友。
  • 手機qq顯示5g在線狀態怎麼弄 qq修改成5g在線設置教程
    現在我們使用手機qq時,都是4g在線狀態。而5g馬上就要走進我們的生活了,而見天搶先一步告訴大家利用代碼設置5G在線狀態。看下文。  qq怎麼自定義5G在線狀態  自定義狀態功能第一需要手機QQ8.1或以上版本才能使用,第二需要尊貴的超級會員才能設置。
  • 濰坊一小區業主擔心輻射 阻撓5G網絡基站建設 三大...
    根據今年決策層的會議,新型基礎建設包含5G基站建設、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工業網際網路、大數據中興、人工智慧、城際高速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特高壓七大領域,而5G基站建設正是新基建之首。  據媒體報導,近日濰坊一小區部分業主因擔心輻射問題,阻撓小區通訊基站建設。這也導致三大運營商齊齊退場該小區的5G基站建設。   三大運營商在聲明中稱,自2020年5月25日起,該小區32號樓的通信基站及通信配套設備拆除後,三家電信運營商及鐵塔公司將不再對貴小區的通信設施建設列支投資計劃(包括5G信號提供)。
  • 喜牛app:4g已在,5g不遠,網際網路虛商屆的」金」喜遇見
    原標題:喜牛app:4g已在,5g不遠,網際網路虛商屆的」金」喜遇見工信部發言,2020年行政村4G覆蓋率超98%近日,工信部印發了《2018年度電信普遍服務試點申報指南》的通知。
  • 揭露河鮮海鮮謠言 到底怎麼吃最安全?
    然而,近期關於河鮮、海鮮的謠言再次興起,影響著人們的食慾。一起來揭露相關謠言,吃得更安心。 ●真相:果殼網科普專家瘦駝(網名)表示,小龍蝦是日本人於1929年作為飼料、食物帶到中國的,不存在處理屍體的情況,且那時基因概念尚未形成,更談不上基因改造。 中國烹飪協會會長助理邊疆介紹,野生小龍蝦生長在稻田和水溝裡,為了滿足市場需求,目前小龍蝦絕大多數是人工養殖的,養殖基地對水的潔淨度要求很高。
  • 這幾種食譜既營養又健康
    這幾種食譜既營養又健康維生素A缺乏症的安全營養食譜一、青椒炒肝絲食材:200g豬肝,50g青椒,4g蔥,4g姜。適量鹽、醋、白糖、料酒、澱粉、香油、醬油、植物油。二、肉丁西藍花食材:25g瘦豬肉,50g西蘭花,5g西蘭花,4g蝦皮,4g蔥,4g姜,適量植物油、花椒麵、澱粉、鹽。做法:1、把瘦豬肉洗乾淨,切成丁。西蘭花洗淨弄成小塊,在開水裡焯熟,撈出瀝乾。蝦皮洗乾淨,自然風乾,剁成碎末。
  • 《癌症謠言速查手冊》--致癌篇--
    本手冊匯總近年常見的致癌謠言與防癌謠言,方便您查閱。  致癌謠言·飲食篇  ×豆漿、牛奶致癌  豆漿、牛奶不致癌,可正常飲用。  ×娃娃菜致癌  網傳經過甲醛浸泡的娃娃菜賣相好,保存也更久。但甲醛不是食品添加劑,如在娃娃菜裡添加就會對人體有害。而正規渠道購買的不含非法添加物質的娃娃菜不會致癌。  ×蕨菜致癌  蕨菜中含有的「原蕨苷」是3類致癌物,建議加工後適量食用,不要大量或經常食用。
  • 微信年度十大謠言盤點 最愛用致癌致死嚇人
    早報訊 近日,微信謠言過濾器、微信安全中心發布報告盤點2015年度十大謠言,「微信朋友圈降權」、「打隱翅蟲會致命」、「倒著輸入銀行卡密碼能自動報警」等謠言上榜。而「兒童牛奶飲料致病」這條謠言排名健康類謠言榜首,「小龍蝦處理屍體」連續上榜多年。
  • 新疆官員揭露抹黑謠言
    新疆官員揭露抹黑謠言中國新聞網  作者:劉超  2021-01-12 任何妄圖挑撥新疆地區民族關係,遏制新疆穩定發展、幹涉中國內政的陰謀詭計都是白日做夢。
  • 2019年食品安全與健康十大流言發布
    為切實提高闢謠工作的傳播力、引導力和影響力,中國科協與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共同梳理出「2019年食品安全與健康流言榜」,並在此進行發布,以正本清源,踐行「讓謠言止於智者,讓科學跑贏謠言」的科技界使命。2019年食品安全與健康十大熱詞熱詞一: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落實主體責任 處罰到人熱詞二:減鹽減油減糖 ——關注企業責任更需強化消費者教育熱詞三:「人造肉」 ——市場與科學的「
  • 燕麥怎麼做好吃 這樣做的燕麥好吃又健康
    營養成分:350大卡的熱量,15g脂肪(6g是飽和脂肪),34g碳水化合物,140mg鹽,5g纖維,18g蛋白質。2.草莓和奶味燕麥很多人在燕麥的時候會習慣性的將水果添加進去,那麼草莓就是一個比較好水果,將蛋白質、維生素、抗氧化物以及香味都凝聚到一起。怎麼做:往燕麥中加入1/4杯的脫脂希臘酸奶,一勺蜂蜜,1/4被切片的草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