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蜥蜴,拉丁學名為tuatara,屬於脊索動物門、脊椎動物亞門的一種動物。
紐西蘭大蜥蜴2億多年前就已經在地球上出現,是當今倖存為數不多的遠古爬行動物物種之一。然而,素有活化石之稱的紐西蘭大蜥正瀕臨滅絕。由於紐西蘭大蜥蜴的性別由孵化溫度決定,氣候變暖使得孵出蜥蜴的雄性比例上升。長此以往,最終將導致大蜥蜴滅亡。18世紀末期,由於食肉動物的引入,它們在紐西蘭三個主要大陸瀕臨滅絕。這一數字上升至130隻左右。這是世界上最大的蜥蜴,這一龐然大物的模樣顯得猙獰可怕。公元1940年,所能保留下來的只有6幅標本。
它是一種外形與龍有幾分相的爬行動物,身長最長可達32英寸,是2.25億年前一個與恐龍一起生活在地球上的物種的最後一批後代。大蜥蜴的特徵相當獨特,如最上面的兩排牙齒完全蓋住了下面一排牙齒。頭骨上方還有十分明顯的「第三隻眼」。在步入成熟期後,這片對光敏感的皮膚會漸漸消失。
大蜥蜴撲食動物時,兇猛異常.奔跑的速度極快。它那巨大而有力的長尾和尖爪是撲食動物的「工具」。它以島上的野豬、鹿、猴子等為食。只要成年的巨蜥一掃尾巴,就可以將3 歲以下的小馬掃倒,然後一口咬斷馬腿,將馬拖到樹叢中吃掉。吃不完時,它還將餘下部分埋在沙土或草裡,餓時可吃。生活在科摩多島上的野鹿、野豬、山羊和各種猴子,見到巨蜥就逃。蜥蜴吃飽後,趴伏於叢林間,沙灘上或礁巖上,甜睡,曬太陽。它善遊泳,具有潛入水中捕魚吃或在水下呆幾十分鐘的特殊本能。
其3~5年性成熟,太陽輻射的自然溫度孵卵,大蜥蜴能活50~80年。
文中圖片均為網絡圖片,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