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義工內地堅守多年 關注弱勢甚至性工作者

2021-01-17 中國新聞網

香港義工內地堅守多年 關注弱勢甚至性工作者

黃智雄在香港為山東師生訪問團講解社工經驗。大公報圖

  中新網4月30日電 據香港大公報報導,過去十年間,香港義工黃智雄足跡遍及齊魯大地。山東社工界稱他為領路人,是他把香港的社工經驗傳播到山東。

  「我只是一名普通的社工,做了自己認為應該做的事情。」黃智雄的回答卻是如此謙遜。

  「十年前,山東大學的朋友高鑑國教授邀請我過來講課,並向我介紹山東的社工情況。當時山東社工事業剛剛起步,還處於理論層面,社工實務還有很大的發展空 間。」2003年,時任多倫多大學社工專業教師的黃智雄來到山東大學,給學生講授「社工實務」,從此和這裡結下不解之緣。

  黃智雄說,他覺得可以在山東開展社工事業,於是,出資10萬元在山東大學哲學與社會發展學院成立了關懷基金。

  2005年起,黃智雄開始在濟南做培養社工和服務智障人士的工作,2007年在濟南市民政局正式註冊成立了濟南市基愛社會工作服務中心,這是該市第一家社會工作專業服務機構。「基愛」的服務範圍從最初的主要關注智障等弱勢群體,擴大到關注遭受家暴的婦女,甚至性工作者。

  「目前『基愛』培養的專業社工人員有幾百人,機構已經有了一批骨幹,許多事情都不用我再親自往這邊跑了。」黃智雄說最初幾年頻繁從香港來山東,一年要在濟南待上三四個月,有時甚至比在香港的時間還多。2009年,黃智雄50歲的生日就是在濟南過的。

  從2006年開始,黃智雄每年從山東高校選拔60餘名社會工作專業的教師和學生,組成「山東社工學習團」到香港學習社工實務。這些人在香港吃住的一切費用,基本都由他來承擔。截至2012年底,已經有六個學習團約300人赴港學習交流。

  「傻」義工獲認同

  據了解,黃智雄10年來共為山東社工事業投入600多萬元,這些資金大都來自其早年做生意所得。

  「剛開始並不被人們所理解,好多人說我是傻子。」黃智雄笑道,「思維的轉變需要一個過程,人們慢慢就理解我並加入我的隊伍共享奉獻的喜悅。內地社工活動從無到有,奉獻精神互助精神在人的內心生根發芽開花結果,這是很大的進步。」

  「一些原本自閉、容易暴躁的人在接受救助之後對我一個善意的笑,我就覺得特別滿足。」回首在山東的十年,黃智雄收穫了太多的感動。

相關焦點

  • 內地誌願者與香港義工制度的比較分析
    王穎 中山大學政務學院社會工作專業 在香港,志願者被稱為「義工」,社會福利服務領域也有一個職業叫社會工作。這並不是說義工就是一種職業,也不是說香港的義工就是職業社工,這是內地大多數民眾對義工和社工的誤解,是由於內地社會工作專業化、職業化起步比較晚而造成的。
  • 香港義工聯盟:派萬名義工協助內地支援隊在港進行核酸檢測
    新華社香港8月5日電 香港新冠肺炎疫情嚴峻,此前連續多日新增確診個案破百,多宗個案源頭不明,醫療系統不堪重負。為幫助香港控制疫情,香港義工聯盟5日表示,願派出萬名義工協助內地支援隊,在全港各區服務基層市民和弱勢群體。
  • 香港義工聯盟募集逾萬義工 協助內地援港醫療隊
    【解說】香港第三波新冠肺炎疫情嚴峻,應香港特區政府請求,中央派支援隊協助香港抗疫。全國政協常委、香港義工聯盟主席譚錦球近日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表示,義工聯盟已募集逾萬義工,協助內地醫療隊進行大規模檢測。  【同期】香港義工聯盟 主席 譚錦球  我們這次了解到祖國有醫療隊來幫助我們抗疫,大家都非常興奮。我們在呼籲之後幾天之內就有過萬人參加。
  • 丹霞山下的「香港民宿」老闆:多年做教育義工 見證內地巨變
    中新網韶關1月5日電 題:丹霞山下的「香港民宿」老闆:多年做教育義工 見證內地巨變 作者 蔡敏婕 在位於廣東韶關的世界自然遺產地丹霞山下,有一家名為「香港民宿」的客棧,客棧內的「照片牆」講述64歲香港市民龐志華遊歷世界的故事。
  • 恒隆集團慶祝成立六十周年 內地九個城市及香港同步舉行義工活動...
    來源: 鳳凰網房產天津站(2020年9月19日,天津)今年是恒隆集團成立60周年,為慶祝這一重要裡程,集團於今天舉行大型傳愛傳承義工活動,召集香港及內地九個城市接近1,000名企業義工,以社區服務回饋社會,惠及4,500名基層人士。
  • 香港義工聯盟將派萬名義工協助開展大規模核酸檢測篩查
    香港新冠肺炎疫情日趨嚴峻,連續多日確診病例破百,多個病例的源頭不明,社區的隱形患者眾多,且面對本輪疫情暴發,香港醫療系統不堪重負,幾近崩潰。 應香港特區政府的請求,中央決定派遣內地檢測人員赴香港協助開展大規模核酸檢測篩查,幫助香港控制疫情。
  • 做義工成香港人生活組成部分
    記者廉丹報導:在香港,做義工已成為很多人生活的一部分。香港社會福利署的最新統計顯示,目前香港700萬人中,已有超過108萬人登記成為個人義工。    5月26日,香港義務工作發展局舉辦了「愛心傳城義工大行動」,包括香港特區政府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等政府高官在內的逾2000名義工參與。當日,林鄭月娥衣著樸素,作為義工探訪了深水埗區的基層家庭,了解市民在教育、就業、住房等方面情況。
  • 丹霞山下的「香港民宿」老闆:多年做教育義工 望港青珍惜內地機遇
    【解說】在位於廣東韶關的世界自然遺產地丹霞山下,有一家名為「香港民宿」的客棧,老闆是64歲香港市民龐志華。客棧顯眼處有一面「照片牆」,有不少是他這些年在韶關開設民宿期間,到貴州、青海等地做義工或在當地免費教學的照片。
  • 香港義工:扶貧紓困、社會共融 用生命影響生命
    「施比受更為有福」,有獲獎義工在臺上熱淚盈眶。到底是怎樣的力量,得以凝聚如此眾多的義工,進而凝聚整個香港?答案其實就在身邊。  127萬餘義工  全年服務2400萬小時  「姐姐,請買一支旗吧。」「先生您好,請支持長者健康。」「請幫助弱勢家庭,向我們買一支旗吧!」
  • 香港:政府與義工
    一位考察過香港基金會的國內基金會人士向記者抱怨這種差異:「與香港基金會相比,內地一些公益機構的經營資金實在太緊張了,甚至很難保證自身的生存和發展」。談到基金會的運作成本時,香港「苗圃行動」負責人陳慶芸女士顯然並沒有將此看作很大的問題:「『苗圃行動』的正式員工只有5人。」
  • 長平:阿福身後的香港義工文化
    長平 資深媒體人士香港義工黃福榮(阿福)於5月7日上午在香港出殯,內地媒體對他做了告別式的報導。從這些報導中,讀者知道,生前多次在內地默默行善的阿福,在青海玉樹震後隻身參與救災,不幸遇難,之後成為萬人景仰的英雄。
  • 專訪香港義務工作發展局總幹事鍾媛梵:每6人就有1個義工 「行義...
    I LIVE.」在香港街頭,隨處可見這句翻譯為「行義生活」的廣告語。它被張貼在中環、尖沙咀、銅鑼灣的顯眼位置,以及雙層巴士和叮叮車上。在這座繁華的國際化大都市裡,義工無處不在。他們可能是坐在中環寫字樓中的大律師,是年入百萬的投行精英,是站在講臺上的大學教授,也可能是開著計程車的司機,是茶餐廳中負責點餐的靚女,是打掃街道的環衛工人,甚至是坐在教室裡的初中學生。
  • 港府力倡青年到內地做義工
    香港民政事務局局長曾德成在網際網路上撰文,鼓勵香港年輕人向中國內地貧困地區提供較長期義工服務,香港政府會向參加者提供生活、交通津貼及醫療保險。  香港中通社報導,香港政府新聞處17日發布題為「為年輕人提供不一般的經歷」的文章。
  • 香港人做義工:公益是生活的一部分
    凡此種種,讓香港人感受到社會對於公益事業的高度支持,也開始深信「施與受都是福」的公益精神。 「義工對香港來說是一個很重要的團體。他們散播愛、宣揚互助互愛的精神,同時也造就了很多感動人心的故事。香港義工聯盟就是把義工團結在一起的平臺,通過交流培訓 提高義工的能力素質和服務態度,同時向社會展現香港義工的風採,傳遞用『生命影響生命』的理念。」香港義工聯盟主席譚錦球表示。
  • 香港「義工運動」20年 130萬義工:青年是中堅
    封面新聞專訪香港社會福利署: 香港「義工運動」20年 130萬義工:青年是中堅 來自香港社會福利署的統計顯示,截至今年9月底,在登記的130多萬名義工中,參與人數最多的年齡層分布在13歲至25歲之間,其次是26歲到59歲,青年人正成為香港推動義工服務的中堅力量。  「我們鼓勵每位市民都成為義工,在人生經歷中最少擁有一次義工服務的經驗,將義工精神深入生活各層面。」香港社會福利署的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從1998年在全港發起「義工運動」至今,已經走過整整20年。
  • 感動香港義工:讓長者"開心來、尊嚴活、安心去"
    紫荊花開15年 透視香港精神  感動香港義工林桂霞:讓長者「開心來、尊嚴活、安心去」  人民網記者 常紅 劉潔妍 崔東 李毓涵  編者按:今年是香港回歸十五周年,十五年來香港在「一國兩制」下蓬勃發展,在不同領域也取得驕人成就,其中香港人的拼搏奮鬥、關懷互愛、追求卓越的精神是支撐著香港永續向前的動力,所蘊含的「活力與生機」正是香港精神的體現
  • 香港江蘇義工團:為更加美好的香港而努力
    新華社香港1月21日電(記者丁梓懿)21日下午,1000多名義工濟濟一堂,共同分享參與義務工作的心得。他們在香港從事不同的工作,來自不同的崗位,但是他們有一個共同點:都是在香港義務為市民服務的江蘇籍義工。  這些義工均來自香港江蘇義工團,21日是他們的千人義工大聯歡活動。
  • 美國義工 香港義工/小 冰
    不做義工的學生很難考上大學,更難進名校,醫學院的招生條件之一,是考生在醫院做過幾千個小時的義工,以此證明考生對病人的愛心和耐心,以及對醫學事業的熱愛。  在洛杉磯漢廷頓莊園諮詢臺,華人義工施先生說:「這裡是民間機構,一千多名職員,大多數是義工,當中不乏年輕人,有的做了一二十年了。」
  • 做義工在香港是一項融入生活的全民運動
    由香港各界熱心人士捐資成立的團體——香港義工聯盟日前宣布,正式成立「香港義工基金」,以推動及促進香港的慈善公益事業。這是繼2014年香港義工聯盟(由24個香港義工團體成員組成)成立之後,香港義工事業發展歷程中又一個重要的節點。
  • 香港義工20年:用最大的善意守望互助
    12月2日,香港特區政府政務司司長張建宗在出席社會福利署主辦的香港義工嘉許典禮時表示,社會福利署推行義工運動20年來,一直鼓勵市民參與義務工作,全香港登記的義工人數突破130萬,參與義工運動的機構超過3200家。香港推廣義工運動已有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