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關於大力推動農業保險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下發以來,廣東農險行業一派生機勃勃、創新繁忙的景象。8月28日,一批瞄準蛋雞養殖企業收入痛點而推出的「保險+期貨」的「首單」項目順利誕生,成為廣東農險積極「增品」、提高農業收入、促進高質量發展的一處縮影。
首單蛋雞飼料成本指數、養殖利潤指數「保險+期貨」誕生
8月28日,中國太保產險廣東分公司與銀河期貨有限公司、國海良時期貨有限公司共同推出的蛋雞飼料成本指數、蛋雞養殖利潤指數「保險+期貨」在清遠市佛岡縣、清新區順利籤約落地,這是廣東省首個蛋雞飼料成本指數、蛋雞養殖利潤指數「保險+期貨」創新項目。
據中國太保產險廣東分公司有關負責人介紹,蛋雞飼料成本指數、蛋雞養殖利潤指數「保險+期貨」模式是指養殖戶向保險公司購買指數保險產品,由保險公司進行價格和利潤兜底。同時,保險公司向期貨公司買入場外期權進行再保險;期貨公司利用期貨市場對衝風險,最終形成風險分散、各方受益的閉環。
據了解,上述項目共分4期,第一期的保險金額分別為759萬元、820萬元。作為惠農金融項目,它得到了清遠市各級政府的認可和支持,且成功獲得大連商品交易所立項審批,納入大連商品交易所2020年「農民收入保障計劃」,並獲批百萬專項資金。
從「保成本」到「保收入」,創新農險提升農戶獲得感
今年6月,廣東省印發《關於大力推動農業保險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吹響了廣東農險「提標、擴面、增品」的衝鋒號,其中明確指出要讓「收入保險成為我省農業保險的重要險種」。
「玉米和豆粕是養殖飼料的主要原料,佔據養殖成本的70%-80%,一旦飼料成本高漲,將直接擠壓養殖企業的收益。」中國太保產險廣東分公司農險業務負責人向記者指出,蛋雞飼料成本指數「保險+期貨」產品能鎖定成本價格,化解因飼料成本漲價導致的成本失控風險。
而蛋雞養殖利潤指數「保險+期貨」項目則保的是蛋雞的養殖利潤,不僅可以防範飼料成本上漲風險,而且還可以化解因雞蛋價格下跌導致的收益風險。「今年疫情期間雞蛋價格大跌,即使飼料成本不變或略微下跌,同樣會導致收益下降甚至虧損。」上述負責人解釋道,這個產品通過期貨功能對衝了下跌的風險,養殖企業或農戶購買這個產品,則提前鎖定了收益。
一端控成本,一端保銷售,蛋雞飼料成本指數、蛋雞養殖利潤指數「保險+期貨」項目雙管齊下,為提高蛋雞養殖企業的收入進行了「雙重保障」。從「保成本」到「保收入」的轉型,也意味著廣東農險正在發生從「減少農民損失」到「保障農民收入」的質的跨越。
事實上,引入「保險+期貨」模式為保障農民和農業企業收入服務正成為農業保險的趨勢。去年,中國太保產險在廣東省湛江市試點豬飼料成本指數「保險+期貨」保險獲得成功,並陸續在惠州市、陽江市等地市推廣,對生豬養殖企業起到了較好的收入保障。
中國太保產險廣東分公司負責人表示,將推動「保險+期貨」的收入保險在更廣泛的領域落地,積極探索開展收入保險創新,助推廣東省農業保險高質量發展。
【記者】張豔
【通訊員】 嚴旭倩
【作者】 張豔
289財經熱點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