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商隱的《瑤池》,一首被我們忽略的好詩,當真是妙!
李商隱是晚唐的著名詩人,同時也是為數不多的追求詩美的詩人。他的詩構思新奇,風格穠麗,尤其是他的那些關於愛情的詩句,像《無題》中的「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夜雨寄北》中的「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錦瑟》中的「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等更是被無數後世之人所喜愛。
-
西王母與周穆王戀愛,有情人難成眷屬——讀李商隱《瑤池》有感
《瑤池》——唐.李商隱瑤池阿母綺窗開,黃竹歌聲動地哀。 八駿日行三萬裡,穆王何事不重來。詩詞大意:瑤池上西王母的雕花窗戶向東敞開,只聽見《黃竹歌》聲震動大地人心悲哀。周穆王有八匹能日行三萬裡的駿馬,因為何事違約不再來?
-
李商隱的一首鬼節詩,非常冷門,卻很值得一讀
晚唐詩人李商隱的這首《中元作》就兼而有之,此詩雖然冷門,卻敘說了一段悽美的愛情故事,很值得一讀:中元作唐·李商隱絳節飄颻宮國來,中元朝拜上清回。羊權須得金條脫,溫嶠終虛玉鏡臺。曾省驚眠聞雨過,不知迷路為花開。有娀未抵瀛洲遠,青雀如何鴆鳥媒。這首詩是李商隱於中元節夢見古人鬼魂,想來後難掩哀思而作。
-
在遠方丨涇川回山,西王母設過一次宴 李商隱寫過一首詩
涇川回山西王母設過一次宴 李商隱寫過一首詩位於回山和涇汭河交匯處的涇川縣王母宮景區,是西王母發祥地和祖廟所在地,被國際亞細亞民俗學會和中國民俗學會授予「國家重點民俗文化景區」稱號,「西王母信俗」已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在遠方丨涇川回山 西王母設過一次宴 李商隱寫過一首詩
涇川回山 西王母設過一次宴 李商隱寫過一首詩 位於回山和涇汭河交匯處的涇川縣王母宮景區,是西王母發祥地和祖廟所在地,被國際亞細亞民俗學會和中國民俗學會授予「國家重點民俗文化景區
-
你所不知道的,瑤池王母和周穆王之間的,絕美悲傷的愛情
」瑤池阿母綺窗開,黃竹歌聲動地哀。八駿日行三萬裡,穆王何事不重來。「唐朝李商隱《瑤池》詩文漫解:瑤池的王母打開了窗臺,隱隱聽聞人間有悲哀的哭泣聲。穆王的八匹駿馬,可以日行三萬裡,可是為什麼他到現在,還沒有過來。初衣解詩:有人說這是一首政治詩。有人說這是一首玄幻詩。
-
每日一詩|《對雪》(唐· 杜甫)
唐薛能《西縣作》詩:「從此漸知光景異,錦都回首盡愁吟。」【旋風】《楚辭·九章·悲迴風》:「悲迴風之搖蕙兮,心冤結而內傷。」【瓢】葫蘆,古人詩文中習稱為瓢,通常拿來盛茶酒的。棄:一作「弄」。樽:又作「尊」,似壺而口大,盛酒器。句中以酒的綠色代替酒字。【愁坐】含憂默坐。唐李白《酬崔五郎中》詩:「奈何懷良圖,鬱悒獨愁坐。」
-
李商隱不是冷門詩人,他的愛情詩很美,詩句背後的愛情故事更悽美
李商隱一生為情所困,為情所累,留下了許多經典詩篇,真可謂:詩人不幸,詩家幸。李商隱的很多愛情詩句常常被我們引用,但有的人並不知道是他寫的而已!一、「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和「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詩句背後的愛情故事。當寫到老師甘於奉獻的時候,我們常常引用「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這句詩,其實它最初是一首愛情詩。
-
李商隱最直白的一首愛情詩,全詩28字翻譯過來就是:我想你了
說到李商隱,很多人可能對他印象最深的詩句是一些朦朧愛情詩,像今天用來謳歌老師的「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出自李商隱《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還有《錦瑟》「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等。為什麼說這些是朦朧愛情詩呢,因為我們大家都知道李商隱是晚唐乃至整個唐代,為數不多的刻意追求詩美的詩人。
-
「李商隱詩全集」
——【唐】李商隱《籌筆驛》【創作背景】大中十年(856年)冬,李商隱罷梓州幕隨柳仲郢回長安,途經籌筆驛而作的一首詠懷古蹟的詩。詩中極力推崇諸葛亮才比管仲、樂毅,卻未能完成統一大業,後主劉禪終於成為亡國之君,自是遺恨千古。
-
解讀李商隱最隱晦的一首《無題》:紫府仙人號寶燈
唐朝李商隱《無題》詩文慢讀:那個在神仙府修行的仙人,叫做寶燈。那玉做的瓊漿,沒有飲用,任它在寒冷的夜晚,凝結成冰。為什麼在這樣雪月交輝的夜晚,你卻站在了玉宇瓊樓的最高層?初衣解詩:這是李商隱最隱晦的無題詩,很多人都覺得費解,但是裡面卻又有說不出的哀傷與牽掛。如果說這首詩換幾個字,把紫府仙人換做紫禁宮人,這就明顯的是一首宮怨詩。
-
不讀這幾首詩,你就永遠不懂李商隱
這位作為晚唐乃至整個唐代,為數不多的刻意追求詩美的詩人,其詩構思新奇,風格穠麗,而且部分詩歌(以《錦瑟》為代表)寫得過於隱晦迷離,難於索解,至有「詩家總愛西崑好,獨恨無人作鄭箋」之說。但如果我們只讀過李商隱那些優美動人的愛情詩、無題詩以及一些隱晦難解的詩歌的話,是無法完全讀懂李商隱這個人的。
-
一景一日觀四季:天山「瑤池」是怎樣的美輪美奐(二)
一景一日觀四季:天山「瑤池」是怎樣的美輪美奐(二)天山的溼氣流主要來自於西北氣流,天山比較高大,可以阻留住較多的溼氣流,而北坡和西坡是半陰坡,水汽豐盛,所以雲杉比較茂密。這一景就叫做「西山觀松」。這些美妙的神話傳說,給優美的天池自然景觀增添了一層神秘的色彩。「瑤池」,是傳說中西王母宴請周穆王之地。先秦時代《穆天子傳》中記載:三千年前,周穆王久慕王母仙境,乘八匹駿馬,來到西域,在瑤池受到西王母盛宴款待。
-
「現代詩人」李商隱:唯美、神秘且永恆丨周末讀詩
2漢詩中最美的「朦朧詩」李商隱的《無題》,不僅現代人,即便古代人也普遍表示讀不懂。元好問在《論詩三十首》中有一首專評李商隱的詩,專就其晦澀難懂而論:「望帝春心託杜鵑,佳人錦瑟怨華年。詩家總愛西崑好,獨恨無人作鄭箋。」西崑體即指李商隱的詩風。
-
李商隱的兩首詠物詩,意境優美,言外之意不盡,耐人尋味
古詩詞不僅有很多表現手法,也有很多題材,比如邊塞詩、懷古詩、山水田園詩以及詠物詩等等。詠物詩是託物言志的詩歌題材,作者通過吟嘆事物去體現人文思想,而所詠之物往往是作者的自況,與詩人的自我形象完全融合在一起。
-
唐詩中最有禪意的一場雪,來自李商隱,無一生僻字卻美得令人心醉
詩詞的美有兩重境界,一重是字句本身的美,一重是意境之美。能做到第一重的不少,但能做到第二重的卻少之又少。最讓人無奈的是,不少人為了追求意境之美,連字句本身的美都放棄了,卻終究達不到第二重。而晚唐的李商隱則是一個二者能同時兼顧的大詩人,他一次又一次地向世人證明了唐詩的美是由外至內全方位的。
-
中元節|李商隱《中元作》:「曾省驚眠聞雨過,不知迷路為花開」
中元節|李商隱《中元作》:「曾省驚眠聞雨過,不知迷路為花開」文:枯木《中元作》【唐】李商隱絳節飄颻宮國來,中元朝拜上清回。羊權須得金條脫,溫嶠終虛玉鏡臺。曾省驚眠聞雨過,不知迷路為花開。有娀未抵瀛洲遠,青雀如何鴆鳥媒。
-
李商隱最有趣一首詩,誇10歲外甥順便打趣他爹,還成就一個成語
唐代詩壇,群星璀璨,而李商隱絕對是夜空裡無法忽視的一顆。詩壇有不少一詩成名之作,憑一首詩幾十個字,就青史留名的不少,但這些詩人充其量只能算是個詩壇名人,要登上唐詩之巔靠的是所謂精品率,而李商隱則是精品率最高的詩人之一。
-
李商隱最唯美的一首詩,每個字都美得令人心醉
在上一篇文章中,小樓分析了李商隱《錦瑟》的主題——即《錦瑟》是寫對人生總體情境的悵惘莫名的感受——但限於篇幅,小樓沒有仔細解讀《錦瑟》中每一句的意思。要欣賞《錦瑟》的美,最基本的就是要先理解詩中每一個字的意思。《錦瑟》一詩中,應用了大量的典故,而且詩中有些字詞,古今義相差極大,這些都成為我們理解《錦瑟》的障礙。
-
李商隱水平很高的一首詩,借古喻今充滿了諷刺,讀來令人拍案叫絕
特別是晚唐時期的李商隱和杜牧,兩個人作為那個時代最著名的詩人,寫過了無數充滿了諷刺的詩作,譬如杜牧的《江南春》、《泊秦淮》等等,那都是充滿了諷刺,另外靚麗手法也是極為高明,讀來當真是令人讚嘆不已。那麼李商隱同樣如此,尤其是他的一首《賈生》,同樣也是諷刺了當時的皇帝,可見他的膽子還是比較大,如果換成另外的詩人,那是絕對不敢這麼寫,但是他不一樣,只要看到了不滿的事情,那就是要站出來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