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年錦裡經祠廟,梁父吟成恨有餘.「李商隱詩全集」

2021-01-16 醉夢古詩詞


猿鳥猶疑畏簡書,風雲常為護儲胥。徒令上將揮神筆,終見降王走傳車。管樂有才原不忝,關張無命欲何如?他年錦裡經祠廟,梁父吟成恨有餘。——【唐】李商隱《籌筆驛》


【創作背景】


大中十年(856年)冬,李商隱罷梓州幕隨柳仲郢回長安,途經籌筆驛而作的一首詠懷古蹟的詩。詩中極力推崇諸葛亮才比管仲、樂毅,卻未能完成統一大業,後主劉禪終於成為亡國之君,自是遺恨千古。這沉痛的歷史慨嘆,和晚唐政局相關。沉鬱悲壯,韻唱深至。


【鑑賞】


籌筆驛,古地名,舊址在今四川省廣元縣北。相傳三國時蜀漢諸葛亮出兵伐魏,曾駐此籌畫軍事。很多詩人留下了以籌筆驛為題材的懷念諸葛亮的作品。公元855年(大中九年)李商隱罷梓州幕隨柳仲郢回長安,途經此驛,寫下這首詠懷古蹟的詩篇。此詩同多數憑弔諸葛亮的作品一樣,頌其威名,欽其才智;同時藉以寄託遺恨,抒發感慨。不過此篇藝術手法上,議論以抑揚交替之法,襯託以賓主拱讓之法,用事以虛實結合之法,別具一格。


詩寫諸葛亮之威、之智、之才、之功,不是一般的讚頌,而是集中寫「恨」字。為突出「恨」字,作者用了抑揚交替的手法。首聯說猿鳥畏其軍令,風雲護其藩籬,極寫其威嚴,一揚;頷聯卻言其徒有神智,終見劉禪投降,長途乘坐驛車,被送往洛陽,蜀漢歸於敗亡,一抑;頸聯出句稱其才真無愧於管仲、樂毅,又一揚;對句寫關羽、張飛無命早亡,失卻羽翼,又一抑。抑揚之間,似是「自相矛盾」,實則文意連屬,一以貫之。以其威智,霸業理應可成,然而時無英主,結果社稷覆亡,一恨;以其才略,出師理應告捷,然而時無良將,結果未捷身死,又一恨。末聯「他年錦裡經祠廟,梁父吟成恨有餘。」是說,昔日經過錦裡(成都城南)諸葛武侯廟時,吟哦諸葛亮的《梁父吟》,猶覺遺恨無窮。而所謂「恨」,既是寫諸葛亮之「遺恨」,又是作者「隱然自喻」。以一抑一揚的議論來表現「恨」的情懷,顯得特別宛轉有致。


古典詩歌中,常有「眾賓拱主」之法。李商隱這首詩的首聯,用的就是這種手法。出句「猿鳥猶疑畏簡書」。是說,猿(一本作「魚」)和鳥都畏懼諸葛亮的軍令,說明軍威尚存;對句「風雲長為護儲胥」是說,風雲還在護衛諸葛亮的營壘,說明仍有神助。正如範仲溫《詩眼》所說的:「惟義山『魚鳥』云云,『簡書』蓋軍中法令約束,言號令嚴明,雖千百年之後,『魚鳥』猶畏之;『儲胥』蓋軍中藩籬,言忠義貫於神明,『風雲』猶為護其壁壘也。誦此兩句,使人凜然復見孔明風烈。」這裡沒有直接刻畫諸葛亮,只是通過猿(魚)鳥風雲的狀態來突出諸葛亮的善於治軍。猿鳥風雲的狀態在作者想像中,是由諸葛亮引起的反應,這些都作為「賓」,用以突出諸葛亮軍威這個「主」。這些作為賓的自然景物。是擬人化,有某種特別的象徵意義。猿鳥風雲,作為籌筆驛的實景,還起到渲染氣氛的作用,使人有肅穆之感;但是並不是單純的氣氛描寫,而是化實為虛,實景虛用,以賓拱主,直接突出「孔明風烈」這一主體。


李商隱好用典故。宋魏慶之《詩人玉屑》卷七云:「李商隱詩好積故實。」他愛把古人羅致筆下,自由驅使,不問時代先後,都可以在他的詩境中同時出現。「管樂有才真不忝,關張無命欲何如」,此題所詠乃諸葛亮,則此聯對句中的關羽、張飛為其同時人,是今;管仲是春秋時人,樂毅是戰國時人,遠在三國之前,是古。用事以古今成對,出句以古人比擬諸葛亮,對句實寫諸葛亮同時人關、張,即以古對今,以虛對實,而且對得極為自然。其所以如此,是因為諸葛亮「每自比於管仲、樂毅」(《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故以管仲、樂毅直指諸葛亮便是很自然的事了,所以所謂「管樂」可以說雖「古」猶「今」,雖「虛」猶「實」,與關、張對舉,可稱為「奇」,然而卻又不足為奇。



李商隱詩全集

「最受歡迎唐詩專屬公眾號,品味唐詩三百首」

無題 | 小李杜 | 溫李 | 典故 | 愛情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

相關焦點

  • 「誦讀經典」溫倩倩:《清廟》——於穆清廟,肅雍顯相
    「誦讀經典」溫倩倩:《清廟》——於穆清廟,肅雍顯相 2020-02-13 19: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現代詩人」李商隱:唯美、神秘且永恆丨周末讀詩
    李商隱(約813年-約858年),字義山,號玉溪生,懷州河內(今河南泌陽)人,擅長律絕,富於文採,構思精密,情致婉曲,具有獨特風格。有時用典太多,意旨隱晦。有《李義山詩集》傳世。2漢詩中最美的「朦朧詩」李商隱的《無題》,不僅現代人,即便古代人也普遍表示讀不懂。元好問在《論詩三十首》中有一首專評李商隱的詩,專就其晦澀難懂而論:「望帝春心託杜鵑,佳人錦瑟怨華年。詩家總愛西崑好,獨恨無人作鄭箋。」西崑體即指李商隱的詩風。
  • 蘅塘退士《唐詩三百首大全集》卷二.170-320篇全集
    同時,每首詩中加入解析部分,交代其詩的寫作背景並對該詩進行精當地解析。在編排結構上採用對譯的呈現方式,可謂獨具一格,是今人解讀《唐詩三百首》諸多版本中的理想版本。蘅塘退士(1711-1778)原名孫洙,字臨西,江蘇無錫人。他自幼家貧,性敏好學。1764年春,孫洙開始編選《唐詩三百首》。當時是有感於《千家詩》選詩,標準不嚴,體裁不備,體例不一,希望以更合適的新選本取而代之。
  • 李商隱不是冷門詩人,他的愛情詩很美,詩句背後的愛情故事更悽美
    文·幽蘭笑一笑李商隱是一位晚唐詩人,一生短暫坎坷,感情經歷卻絕非尋常。在仕途上,李商隱是牛、李黨爭的犧牲品。牛黨的令狐楚賞識李商隱,讓他高中進士;而李商隱卻娶了李黨王茂元的女兒,因此牛黨認為他忘恩負義。牛黨掌權後,他在政治上一直備受排擠,潦倒終身,46歲時便去世了。
  • 不讀這幾首詩,你就永遠不懂李商隱
    李商隱(813年-約858年),字義山,號玉谿生、樊南生,晚唐詩人,祖籍隴西狄道(今甘肅省臨洮縣)。葉嘉瑩先生在《美玉生煙:葉嘉瑩細講李商隱》一書中告訴我們,要想讀懂李商隱,看到李商隱的另外一面,以下這兩首詩我們不可不讀。憂國憂民之心:《行次西郊作一百韻》第一首詩,是李商隱的一首長詩——《行次西郊作一百韻》。此詩作於唐文宗開成二年(837年)的十二月,此時,李商隱歷經數次落第之後,終於考上了科舉。此詩是李商隱到長安趕考,經過長安城西的郊外時所寫。
  • 「七絕」大同關帝廟
    主殿(關羽)大同關帝廟俗稱武廟,亦稱大廟,為元代建築,坐落於大同古城鼓樓東街。大同市區原有關帝廟達16座之多,而以鼓樓東街關帝廟最大、最古老、故而稱「大廟」。過殿外兩邊配有名將祠,東廊祠塑有張飛、趙雲;西廊祠塑有馬超、黃忠。主殿面闊三間,進深三間,單簷歇山頂,上覆琉璃瓦。殿前置面闊三間,進深兩間的抱廈,為清代祭祀而建。
  • 李商隱最有趣一首詩,誇10歲外甥順便打趣他爹,還成就一個成語
    唐代詩壇,群星璀璨,而李商隱絕對是夜空裡無法忽視的一顆。詩壇有不少一詩成名之作,憑一首詩幾十個字,就青史留名的不少,但這些詩人充其量只能算是個詩壇名人,要登上唐詩之巔靠的是所謂精品率,而李商隱則是精品率最高的詩人之一。
  • 李商隱的兩首詠物詩,意境優美,言外之意不盡,耐人尋味
    古詩詞不僅有很多表現手法,也有很多題材,比如邊塞詩、懷古詩、山水田園詩以及詠物詩等等。詠物詩是託物言志的詩歌題材,作者通過吟嘆事物去體現人文思想,而所詠之物往往是作者的自況,與詩人的自我形象完全融合在一起。
  • 李商隱的一首鬼節詩,非常冷門,卻很值得一讀
    晚唐詩人李商隱的這首《中元作》就兼而有之,此詩雖然冷門,卻敘說了一段悽美的愛情故事,很值得一讀:中元作唐·李商隱絳節飄颻宮國來,中元朝拜上清回。羊權須得金條脫,溫嶠終虛玉鏡臺。曾省驚眠聞雨過,不知迷路為花開。有娀未抵瀛洲遠,青雀如何鴆鳥媒。這首詩是李商隱於中元節夢見古人鬼魂,想來後難掩哀思而作。
  • 李商隱最直白的一首愛情詩,全詩28字翻譯過來就是:我想你了
    文|丁十二他是晚唐詩壇最著名的詩人;他的詩深得白居易喜愛,白居易甚至說希望死後能投胎做他的兒子;他和杜牧齊名稱「小李杜」,和詩仙李白、詩鬼李賀並稱「三李」;他就是晚唐詩壇雙子星之一的李商隱。說到李商隱,很多人可能對他印象最深的詩句是一些朦朧愛情詩,像今天用來謳歌老師的「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出自李商隱《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還有《錦瑟》「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等。為什麼說這些是朦朧愛情詩呢,因為我們大家都知道李商隱是晚唐乃至整個唐代,為數不多的刻意追求詩美的詩人。
  • 乾隆的詩為什麼爛|大象公會
    在生命的最後一年,他驕傲的宣稱:「餘以望九之年,所積篇什幾與全唐一代詩人篇什相埒(相等),可不謂藝林佳話乎?」只可惜,乾隆的「藝林佳話」在當代徹底破產。今天談起乾隆,無論談論者是否真的具有文學鑑別能力,其詩作與品味都已淪為笑柄。乾隆的詩到底有多爛?主要問題出在哪?怎樣以正確的姿勢把他批判一番?
  • 李商隱最唯美的一首詩,每個字都美得令人心醉
    在上一篇文章中,小樓分析了李商隱《錦瑟》的主題——即《錦瑟》是寫對人生總體情境的悵惘莫名的感受——但限於篇幅,小樓沒有仔細解讀《錦瑟》中每一句的意思。要欣賞《錦瑟》的美,最基本的就是要先理解詩中每一個字的意思。《錦瑟》一詩中,應用了大量的典故,而且詩中有些字詞,古今義相差極大,這些都成為我們理解《錦瑟》的障礙。
  • 佛教的「寺」與道教的「廟」
    南鯤鯓代天府主祀之五府千歲(李府、池府、吳府、朱府、範府五王爺),於清嘉慶二十二年(公元一八一七年)二月動工興建,佔地二十餘甲,廟貌頗宏偉,古蹟尤多。萬善爺為此廟之 「 囝仔神 」 又稱 「 囝仔公 」 ,亦為最主要配祀神祇之一。
  • 唐詩三百首:李商隱最知名的詠物詩,我們終於明白他要表達的意思
    作為晚唐最著名的詩人,李商隱詩作的最大特點就是看不懂。尤其是他的一些「無題」的古詩,往往可以闡發出多重的意蘊,但是李商隱究竟講的是什麼,眾說紛紜。不過在唐詩300首當中,有一首李商隱非常著名的詠物詩。這首古詩是一首五言律詩,篇幅很短,但是所要表達的意思卻比較清楚。
  • 李商隱水平很高的一首詩,借古喻今充滿了諷刺,讀來令人拍案叫絕
    其實他能夠寫出那些深刻的作品,也正是由於他在現實生活中遭受了無數的挫折,由於是處在「牛李黨爭」之中左右為難,從而在兩頭都不討好,這也使得他傷感。早年間的李商隱是跟隨令孤楚,可是後來又結識了王元茂的女兒,這也就使得他在兩邊吃力不討好,最終也是斷送了他的前途。
  • 李商隱最美一首詩,寫出唐詩中最令人心疼少女,最後一句出神入化
    唐代有一個最費猜疑的詩人,名叫李商隱。他的「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就是一首玄詩,這首詩究竟講什麼,直到今天依然是眾說紛紜。不過可以肯定的是,李商隱一定是一位多情的人,否則如何能夠寫下如此深情的文字呢?
  • 在遠方丨涇川回山,西王母設過一次宴 李商隱寫過一首詩
    涇川回山西王母設過一次宴 李商隱寫過一首詩位於回山和涇汭河交匯處的涇川縣王母宮景區,是西王母發祥地和祖廟所在地,被國際亞細亞民俗學會和中國民俗學會授予「國家重點民俗文化景區」稱號,「西王母信俗」已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臺灣貓廟,參拜者絡繹不絕
    臺灣除了有「猴硐貓村」,在新北市三重區更有個「貓廟」。三重義天宮不同於大多數的廟宇,該廟從10多年前開始收留流浪貓咪,隨著喵口日益增加,也讓此處成了國內特色廟宇之一。義天宮已建宮56年,是三重當地重要的宗教信仰中心。多數的廟宇不歡迎流浪貓,是因認為貓狗進入殿堂是對神明的不敬。
  • 在遠方丨涇川回山 西王母設過一次宴 李商隱寫過一首詩
    涇川回山 西王母設過一次宴 李商隱寫過一首詩 位於回山和涇汭河交匯處的涇川縣王母宮景區,是西王母發祥地和祖廟所在地,被國際亞細亞民俗學會和中國民俗學會授予「國家重點民俗文化景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