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獵犬的紅色歲月,記錄伊爾-28在中國空軍服役的日子

2020-11-23 騰訊網

二戰後傳統螺旋槳和噴氣式機型之間界線已經相當清晰,噴氣式戰機所表現出來的高速、機動性、升限等,已經成為未來航空工業發展趨勢。作為航空大國的蘇聯同樣對此表現積極,但問題是缺少噴氣式發動機研發能力,因此在對德國、英國這兩家噴氣式技術先行者成果繼承、引進基礎上,研製出第一代噴氣式轟炸機——伊爾-28「小獵犬」輕型前線轟炸機。

1944年,還在戰爭期間的德國、英國就各自入役了第一代實用化噴氣式戰鬥機,包括Me 262以及流星戰鬥機。戰場見識過噴氣式戰機威力的蘇聯,利用攻入德國本土優勢,將能拿走的科研成果搜刮個遍。其中包括最為重要的容克斯Jumo004,BWM 003渦噴發動機,當然還有阿拉多Ar 234、Me 262等實物機型,對兩者的仿製、參考借鑑,在蘇聯早期噴氣式機型發展中功不可沒。

阿拉多Ar 234轟炸機(Jumo 004發動機)

更重要的是,1946年在冷戰還沒有正式開啟之前,被戰爭摧殘後經濟民生一片凋零的英國。居然在蘇聯試探性求購後同意出口噴氣式發動機,分別出口25臺「尼恩」以及30臺「德文特」,蘇聯對應仿製型號RD-45,RD-500。

1948年7月8日,伊爾-28首飛成功,考慮到風險及進度要求安裝原版「尼恩」。相比之前採用德制Jumo 004發動機的伊爾-22性能上更加出色,12月換裝RD-45F發動機的二號機也實現首飛,量產型則選用VK-1渦噴發動機(推力比尼恩高30%,達2700千克力,算是尼恩的改進型)。

伊爾-28原型機

1950年5月1日,25架量產型伊爾-28在莫斯科閱兵式上首次公開亮相,從此成為50年代蘇聯主力前線轟炸機。這款新舊時代的產物,除了採用新穎的彈射座椅、以及倒T型後掠尾翼設計外,平直翼造型還是二戰風格。除基本型外還發展出R偵察型、T魚雷轟炸機、U教練型以及無人靶機,總產量多達2000多架。基本性能如下:空重12.89噸,最大起飛重量23.2噸、最大飛行速度900千米/小時、最大航程2180千米,最大升限12300米。

伊爾-28可以掛載3噸彈藥,比如4枚500公斤/12枚250公斤炸彈,甚至可以掛載小型戰術核武器。另外機翼下方還有8個外掛架,可以掛載火箭彈或炸彈,執行前線對地近距火力支援任務。

伊爾-28Sh 供參考

伊爾-28 三視圖(紅圈教練型)

50年代初期的中國航空工業剛起步,國土防空壓力巨大再加上半島戰場客觀需求,因此空軍也幾乎在一夜之間開建成形。相比前期更加急需的戰鬥機,噴氣式轟炸機引進工作相對滯後。1952年9月,中國向蘇聯首批訂購60架伊爾-28轟炸機,10月底完成交付全部飛抵齊齊哈爾,曾用代號「40號機、齊爾飛機」,首批裝備空8師。

截止1956年總計進口171架伊爾-28,1953年國慶,45架伊爾-28參加了國慶閱兵。從時間上算其實還是走在世界航空發展前列,再加上早期引進圖-2實戰表現不適用於現代化戰爭,因此伊爾-28(轟-5)實際撐起我軍較長時間內前線轟炸重任。

伊爾-28轟炸機

伊爾-28轟炸機基本型,引進並大規模裝備的伊爾-28很快就迎來了實戰,1955年1月參加解放一江山島戰役。這場三軍聯合戰役中,伊爾-28、圖-2轟炸機,以及伊爾-10強擊機強強聯手成功掩護登陸作戰,並有力壓制敵方島嶼防禦工事和水面艦艇。除沿海作戰外,1959年伊爾-28還和圖-4轟炸機執行了西南地區平叛任務,這對於空軍來說都是極為寶貴的實戰經驗。

《解放一江山島》油畫右上角伊爾-28

伊爾-28轟炸機

1959年11月,由於作戰需要空10師三架伊爾-28進行了電子戰改裝,在蘇聯專家協助下分別改裝出電子偵察機、電子幹擾機各一架。除外部技術支持,還自行改裝一架電子幹擾機,這也是空軍第一批(第一代)電子偵察幹擾機型。

1959年12月到1960年1月,這批電子偵察幹擾機在沿海一線執行了多次偵察任務,隨著時間推移以及轟-5量產,原裝伊爾-28主要作為改裝平臺使用。1981年1月,又有8架伊爾-28進行了改裝,包括加裝953-1型10釐米波段回答式幹擾機,以及954-1型3釐米波段式幹擾機。1982年10月,原裝伊爾-28開始換裝國產轟-3型雷達,以及轟瞄-1甲瞄準具。

伊爾-28轟炸機

伊爾-28引進之後,特別是通過實戰使空軍意識到現代戰爭中轟炸機的重要性,並開始計劃研製國產第一代轟炸機。和當時其他大量機型一樣,計劃獲得蘇聯方面授權生產,但是1960年雙方關係惡化導致無法獲得全部資料。

航空工業依靠以往對伊爾-28維護,以及其他蘇制戰機仿製經驗,通過對伊爾-28進行測繪,先局部改進再到實現逆向仿製。最終成品就是轟-5輕型轟炸機,雖然兩者看似一樣但自行設計圖樣佔比40%以上,可以算得上獨立自主打造。1966年轟-5首飛(採用兩臺WP-5甲發動機),1967年開始批量生產投入現役,各種改型和伊爾-28基本一致。1984年轟-5停產,總計製造了271架,在當時對原裝進口的伊爾-28稱之為「蘇轟-5」,對國產稱之為「國轟-5」。

轟-5轟炸機

烏伊爾-28教練型,基本型之外肯定要配套教練機,這款三座教練型研製進度很快1950年3月就實現了首飛。和基本型最大區別在於座艙,將機頭領航員艙改為飛行教員艙,同時取消轟炸導航雷達以及武器系統,目的就是抵消新增教員艙帶來的增重影響。

前面提到1952年9月,首批購入60架伊爾-28中就包含了3架烏伊爾-28教練型,同樣裝備空8師。1953年7-10月,第二批2架烏伊爾-28抵達中國,並裝備空10師。此後多次購入,再加上從旅大地區蘇軍中接收的1架,截止1956年總計進口裝備22架。和上面區別國產原裝類似,國產轟教-5稱之為「國轟教-5」,原裝烏伊爾-28稱之為「蘇轟教-5」。

烏伊爾-28教練型

烏伊爾-28教練型,空重11.76噸,最大起飛重量21噸,最大飛行速度895千米/小時,實用升限13250米,最大航程2260千米。由於增加教員座艙帶來阻力上升,飛行速度有所下降,但減重之後基本性能和伊爾-28相比差不多。

烏伊爾-28教練型三視圖

伊爾-28P照相偵察型,基本型批量入役後平臺作用突顯,伊留申設計局在此基礎上改出P型(照相偵察機)。主要用於執行前線戰術偵察任務,1950年4月首飛,伊爾-28P偵察型和基本型主要區別如下。

增加兩個翼尖副油箱,內置彈艙同時增加一個輔助副油箱,整機載油量提升到7960千克(基本型為6400千克),航程大增。考慮到遠程包括海上偵察需要,拆除機頭航炮,增加供氧量並附帶海上救生船。主起落架機輪增大,同時加裝領航員及飛行員座艙裝甲(防彈能力提升),最重要的是加裝偵察照相設備(全天候使用),偵察照相方式主要包括:垂直、複合、傾斜角。

1955年,中國首批進口10架伊爾-28P偵察型,其中有6架接收自旅大地區蘇軍偵察大隊。在此基礎上,同年3月空軍成立了獨立偵察大隊,包括6架伊爾-28P以及1架烏伊爾-28,另外4架伊爾-28P則裝備空8師。

伊爾-28P照相偵察型

1957年,又從蘇聯進口了伊爾-28電子偵察型,裝備空10師第二年開始執行任務。對應國產轟-5也有電子偵察型號,特別是1980年之後多次對越南邊境進行傾斜照相偵察,兩者在空軍中叫法分別是「蘇轟偵-5」以及「國轟偵-5」。

伊爾-28P照相偵察型

伊爾-28P照相偵察機基本性能如下:空重13.5噸,最大起飛重量22.68噸,載重量5.9到9.1噸。由於增加了副油箱,最大飛行速度降到876千米/小時,實用升限12300米,但是最大航程達到3040千米,夜間偵察航程也有可觀的2760千米(最大高度飛行)。

伊爾-28P偵察型三視圖

伊爾-28作為第一代輕型前線轟炸機,雖然現在看起來性能並不出眾,但是噴氣時代來臨之後這款20噸級飛機平臺作用突顯。先後承擔起轟炸(反艦、對地支援等)、偵察、電子幹擾、教練等任務,是空軍不可或缺的一個關鍵型號,在對應國產仿製轟-5全線裝備之後,伊爾-28各種進口型號完成使命於1986年全部退役。

接班人轟-5轟炸機

相關焦點

  • 河內的「小獵犬」,越南空軍第一批伊爾-28輕型轟炸機詳情。
    伊爾-28「小獵犬」輕型轟炸機 很多人都知道在越戰時期越南空軍曾經獲得過蘇制伊爾-28「小獵犬」輕型轟炸機,甚至還清楚是中、蘇兩國合計援助了25架。但是大家對於第一批伊爾-28的詳細情況一直存在爭議。因為很多資料都說是中國在1965年提供了12架。但是也有不同說法,一些人認為是1965年6月蘇聯首先將8架伊爾-28「小獵犬」輕型轟炸機率先交付了當時的北越空軍。中國援助的相同型號轟炸機雖然同在1965年到達,但是在具體時間上卻要略晚。那麼,真實的情況究竟是怎樣的呢?
  • 噴氣時代先行者,源自英德技術的伊爾-28「小獵犬」轟炸機
    1944年,兩國就已經各自服役了第一代實用化噴氣式戰鬥機,分別是Me 262以及流星戰鬥機。初上戰場表現不俗只是出於保密需要雙方一直沒有對決的機會,不過誰也沒想到兩家在噴氣式領域研究成果,最終會匯總集成到蘇聯第一代輕型轟炸機——伊爾-28「小獵犬」身上。
  • 曾經名盛一時,蘇維埃的首款噴氣式轟炸機,伊爾-28「小獵犬」
    伊留申設計局只能從新提出方案,也就是伊爾-28方案。為了能夠從圖波列夫設計局當中搶過該項目,伊留申設計局的設計小組付出了更多的努力。伊爾-28方案則是以兩臺Nene作為動力來源,伊留申設計局以兩臺Nene作為動力來源的伊爾-28原型機在1948年7月份進行了首飛,首飛之後又換裝了RD-45F發動機,後來換裝VK-1型渦噴發動機。
  • 廢鐵價格出售伊爾-76運輸機,還沒愛馬仕的一個包貴
    (中國空軍伊爾-76運輸機)2月17日這天,我國空軍裝備的伊爾-76運輸機又再次執行了運輸救援物資和醫護人員到武漢的任務。購買自俄羅斯的伊爾-76運輸機在中國發揮著巨大的作用,至少在運-20沒有大量成建制服役之前是這樣。為了暫時彌補我國空軍的遠程運輸能力,2013年我國還曾經向俄羅斯購買了一批10架二手伊爾-76MD,俄羅斯方面提供後續維修服務。
  • 揭秘中國空軍大飛機:戰略空軍的重要標誌
    揭秘中國空軍大飛機:戰略空軍的重要標誌 原標題:   央視網消息:軍用大飛機是戰略空軍的重要標誌。那麼什麼是戰略空軍呢?  國產空警2000 空中指揮平臺  空警-2000,是中國以俄羅斯伊爾-76運輸機為載機平臺改裝,加裝中國自主研發的雷達、電子系統及軟體。該機探測雷達能夠全方位掃描覆蓋,並能實施地圖測繪,擅長探測速度較高的空中或海上目標。
  • 頭頂麻將桌的伊爾38N反潛機:俄羅斯為何要將飛機造得如此奇怪
    目前,每個世界海軍強國都有一款先進的大型固定翼反潛機,美國有P3C/P8,英法德有大西洋,俄羅斯有伊爾-38N,中國有高新6號。其中俄羅斯的那紅兜肚和一個「麻將桌」很任性。該機腦門上安裝一部電子戰支援系統,很像是一個中國麻將臺,俄羅斯為何要將飛機造的如此奇怪?
  • 伊爾-76降落印機場,支援新型反隱身雷達?俄媒:可有效鎖定殲-20
    而為了能夠在短時間為印度空軍提升整體作戰實力,印度國防部還特批了一批經費用於採購33架俄制戰鬥機,總金額達到了25.3億美元。而在前不久,印度國防部長還承諾未來俄羅斯蘇-57隱形戰機正式開始量產之後,一旦作戰標準達到印度空軍的認可,那麼印度也將會是蘇-57隱形戰機的第一批國外買家。
  • 巴媒:巴空軍16架新型"梟龍"戰機服役 總共將採購150架
    (環球網軍事2月17日報導)據巴基斯坦「觀察家報」(Pakistan Observer)2月17日報導,2月15日,巴基斯坦空軍16架全新JF-17「梟龍」戰機舉行服役儀式,這批戰機將裝備給巴基斯坦空軍第14中隊,替換該中隊同樣來自中國的殲-7戰機。
  • 20年前中國空軍的網紅裝備,蘇-30MKK多用途戰機,號稱跨海神鷹
    關於中國空軍蘇-30MKK戰機的圖片,筆者已經發過很多,今天再與大家更新一些這款戰機的多角度圖片。蘇-30MKK戰機的具體性能,網絡上有很多資料。這裡就不做過多的介紹。這款戰機於2000年開始裝備中國空軍,是當時中國空軍戰機的網紅。
  • 巴基斯坦空軍稱:14架巴基斯坦國產「梟龍」戰機服役
    Air force inducts 14 locally built JF-17Bs  14架巴基斯坦國產JF-17Bs「梟龍」戰機服役    巴基斯坦空軍參謀長、空軍上將穆賈希德·安瓦爾·汗稱,JF-17「梟龍」戰機服役是巴基斯坦歷史上的「重要裡程碑」。JF-17「梟龍」是一架經過實戰測試的戰機,2019年2月27日,印度空軍侵犯巴基斯坦領空,梟龍戰機的快速反擊行動證明了這一點。
  • 美C130性能依舊世界最強,中國只能靠運30補課
    以美國C130系列運輸機為目標、中國新中型運輸機的方案也再一次獲得了更多的關注。面對這種現象,可以提出兩個問題:運8和C130究竟差在哪裡,以至於必須完全另起爐灶?為什麼相關單位推動中運項目吹風多年,中國軍隊卻看起來對於中運的發展缺乏熱情?
  • 呼嘯的惡魔,二戰納粹空軍的俯衝轟炸機,Ju-87「斯圖卡」轟炸機
    眾所周知,在二戰期間德國空軍是世界上最強、最具有戰鬥經驗的一支空軍,該空軍在二戰期間是非常注重戰術空軍的。其空軍當中的轟炸機、攻擊機主要是配合著陸地部隊作戰,摧毀敵方重要交通樞紐、交通線及後勤設施、軍事基地等。德國戰術空軍在二戰前期更是給世界上個一課,快速攻佔了波蘭、法國等國家,取得了閃電戰的勝利。
  • 空軍警衛戰士的「紅綠藍墨」
    「紅綠藍墨」 ,我們用四種顏色勾勒出空軍警衛兵多彩的青春畫卷。紅色:紅旗漫捲,風雨兼程大別山下,紅色土地紅色心,過硬部隊過硬兵。條件的艱苦無法動搖我們的赤誠軍心,歲月的洗禮記錄下我們奮鬥的徵程。我們植根紅色沃土,一路風雨兼程,紅色基因早已滲透進血脈之中。只有經歷過的人懂得我們特別的情愫,只有經歷過的人懂得我們紅色的信仰。我們只願這座深山讀懂我的忠誠,這片天空見證我們的堅守,這方沃土拓下我們的足跡,這段歲月銘記我們的誓言。
  • 簡述我國運輸機運30的發展概況,國產武器裝備,我國空軍的驕傲
    轟炸機、戰鬥機、殲擊機、運輸機都是空軍作戰的主體,也都是必須擁有的機種,相對於運輸機,其他的機型早已被大眾所知道,運輸機也越來越被空軍強國所重視,戰略運輸機和戰術運輸機的地位在國際上持續升溫,我國也不例外。
  • 那座山在飛:運20之後,中國還有4個巨無霸要亮相
    在過去的一年中,中國航空事業取得重大階段性進展,戰略空軍雛形初現。特別是如山一般的運20運輸機正式步入大批量生產階段,有效提高中國空軍的戰略投送能力。但運-20遠非中國大飛機的終點,相反只是起點,班長接下來就為大家羅列下未來很有可能出現在中國空軍4款大飛機。
  • 中國的米格21—殲7戰鬥機,服役半個世紀、經歷眾多魔改的老兵
    在我軍的裝備序列中,總有一些武器為了適應長期的服役而經歷過眾多的改進,最終被改得「面目全非」卻仍頑強地在部隊中服役,網友們謂之「魔改」。今天我們就要介紹一型經歷過眾多魔改的飛機,它首飛於55年前的今天,至今仍在部隊中服役,他就是我國空軍的殲7戰鬥機。
  • 大唐太宗李世民獵犬山東小獵犬
    山東比格犬(山東獵犬,山東狗)產於山東聊城、梁山和嘉祥,山東是中國著名的獵犬,他起源於唐代,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在《冠縣縣誌》(1933)中有兩個關於唐代狩獵活動的最早記錄:「唐代,高祖武德六年十一月丁酉,高祖李淵獵於伏清泉」;和《新唐書本紀》記錄「太宗十四年閏十月甲辰,太宗李世民、魏徵獵於御河。」山東迷你狗是一種典型的利用視覺追蹤獵物的獵犬,幾千年來,從皇家貴族的「名犬」到農舍的「看家犬」都在狩獵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