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江文學現象之女性文學座談會昨日舉行

2021-01-08 晉江新聞網

林娜王常婷王燕婷駱錦戀作品分享會同時進行

  近年來,晉江湧現出諸多女性作家,她們以女性為經驗主體、思維主體、審美主體和言說主體,充分表達獨特的女性魅力和奇特理念,成為晉江文學現象的一道亮麗風景。昨日,晉江文學現象之女性文學座談會暨林娜、王常婷、王燕婷、駱錦戀作品交流分享會在青陽市區舉行。四位女作家在座談會上分享自己的創作感想,與會人員也針對她們四位的作品進行點評,既肯定優點,也提出了她們在創作中的不足與問題。

  晉江市政協副主席葉榮宗說:「『晉江文學現象之女性文學座談會』重點推出四位晉江女作家的作品分享與品評,舉辦這樣一次活動,匠心獨特、意義非凡,必將進一步凸顯和豐富晉江文學現象,推進晉江文化和文學的繁榮發展,鼓勵更多的本土作家尤其是女性作家勤奮創作,力出精品、勇攀文學高峰。推出的四位比較著名的女性作家及作品,有小說、有詩歌、有散文、有詩詞和文評,內容豐富、特色鮮明、形式靈活,是近年來晉江文學活動的一個亮點。」

  據了解,晉江市作家協會共有會員160多位,其中近四成為女會員。

  本次活動由福建省作家協會青年作家委員會、晉江市文聯主辦,晉江市作協、晉江市詩詞學會、晉江市藍鯨詩社、晉江文學藝術評論協會協辦。

左起依次為王常婷、王燕婷、林娜、駱錦戀

  林娜:大海給了我無邊的想像

  簡介:福建省作家協會會員,晉江市藍鯨詩社副社長兼秘書長。合著有詩歌集《兩個人的時光》,獲2012年度《泉州文學》優秀作品獎、2013年度《泉州晚報》徵文獎、2014年「逢時杯」泉州文學獎、2015年度《福建日報》第九屆新人新作「優秀新人獎」。作品入選《中國詩歌民刊年選》《福建詩歌精選》等選集。

  上班的路要經過一段鄉村公路。春天海芙蓉,夏天牽牛花,秋天野菊花,而隆冬時節,陪伴我的只有一叢叢白茫茫的蘆葦。這是一條四時有花的時光隧道,我將之稱為花徑。

  大海在側,抬頭便可看見寶蓋山上高高聳立的姑嫂塔,在陽光的拂照下,塵世的一切都變得柔和、慈悲。每晚枕著濤聲入眠,我把大部分的時間用來聽海,其間寫下一些分行的文字。海的澄明、海的沸騰,海的每一次呼吸、每一次緘默,都令我深深地沉醉。在我的寫作中,大海給了我無邊的想像和開闊的理由。

  有幸生長在閩南的海邊,我常常會有一種恍如隔世的感覺。比如,我覺得自己是沐浴在海風中的女子,選擇一片海作為居住地。這樣的感覺與我現實中的生活如此吻合,我對那些分行的文字投入太多的摯愛,我甚至幻想我只寫詩,和海有關的詩,跳躍著愛戀與溫情。

  ●點評人:盧輝

  人物名片:詩人,詩評家,中國作協會員,高級編輯,三明學院兼職教授,特約主持《詩潮》雜誌「中國詩歌龍虎榜」,編著《中國好詩歌》等多部詩集和詩論集。

  詩以言情,林娜的「情感寫作」執著地探尋自然、生命的意義和價值,表現了對人文精神的關懷。如她的《秋日書》:「這是夢裡曾愛過的村莊/是蘆葦叢、甘蔗林和微微晃動的海水/當十月的野菊花開始奔跑/它的熱烈、清冽的芬芳便會把我包圍」。愛家、愛自然、愛生命、愛人間是她「情感寫作」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頭」。當然,她的寫作上也還有要提升的空間,還要注重多積累和閱讀,讓詩的格局更大一些。

  王常婷:

  小說寫作需要我用一生去學習嘗試

  簡介:女,70後,原籍福建漳浦,現居晉江,供職於晉江市平山中學。近年來,小說《我的悲傷你永遠不懂》獲2012年度《泉州文學》優秀作品獎;散文《中藥隨筆三則》發表於《泉州文學》,獲2016年度泉州文學優秀作品獎。

  2012年因為《我的悲傷你永遠不懂》,許謀清老師關注到我,並得到他的鼓勵。當時還不懂寫小說,所以寫得很散文化,幸而有很多老師的鼓勵和指導,我才大膽將文章投給了《泉州文學》,也才能夠獲得那一年的《泉州文學》優秀作品獎。

  2013年我真正有意識地寫小說,沒想到中篇《忘了喊痛》竟然上了《泉州文學》9月刊的特別推薦。此後寫小說,特別是中藥小說系列,《福建文學》《泉州文學》也都關注了,卻都沒有發。實在是我對小說的駕馭能力不夠,所以我還得更用心更努力。後來經過很多老師的指導,《當歸熟地》終於在《廈門文學》發表了,小說寫作對我而言,是必須用一生學習、嘗試的。

  ●點評人:許謀清

  人物名片: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散文協會會員,北京作家協會會員。新鄉土小說、新體驗小說作家。原供職於中國作家協會,曾到福建省晉江市掛職體驗生活。

  王常婷小說的題材切入點都很不錯,也很會取題目,她還有一種悲憫的情懷,所以她的目光沒有投向燈紅酒綠,她能看到民間神經末梢的那種疼痛。現在,能關注民眾疾苦的作家不是很多。當然,她要注意的是,在寫作中語言一順暢,就會把「魂」丟了,有時候會忘了最重要表達的是什麼。

  王燕婷:寫作最終改變了我的生活

  簡介:晉江市新塘街道人,畢業於福建師範大學中文系,從事教育工作,福建省作家協會會員。

  所有的寫作都是一種紀念。當時,決定執筆為文的初衷很簡單,寫寫親人,寫寫家鄉,呈現故土家園漸行漸遠的風俗。沒有經歷過我們成長年代的人,不會那麼深刻地去領悟「純真」二字。深井的陽光多麼溫暖,埕上的月光如此靜謐,冬暖夏涼的井水甘甜沁脾,赤足奔跑在曠野下何其自由與暢意。祖母虔誠地捻香禱告;母親在忙碌中忘了嘮叨;父親的愛意在眼眸中流淌;親朋好友間的笑顏,友善而真摯;隔壁桌男生的傾慕,在臉頰上紅紅地浮現,忘了掩飾。

  一路上寫來,我藉助文字的堆砌,將陷入虛幻的過去再次真實地展示於世間,以期更長久地存留。我驚喜地發現,我收穫的更不僅僅是文字。在這場追本溯源的回憶中,文字完全衝破了它方正的嚴謹,一次次引領我向生活更縱深的層面,讓我不斷地擺脫膚淺的認知,幫我撕毀混沌表象的外衣。寫作,實實在在改變了我審視生活的角度,促使我靜下心來去挖掘散落的純真與美好,不斷地推翻、重建我的思維體系。毫不誇張地說,寫作最終改變了我的生活狀態。

  ●點評人:葉榮宗

  人物名片:晉江市政協副主席、中國作家協會會員、福建省作家協會會員

  王燕婷是地地道道的晉江人,所以能寫出原汁原味、醇美甘甜、數量頗多的「鄉愁」文章來,能夠帶你走回夢中常見的故鄉,帶你步入一個過往時代的門檻,從而充實人生的回憶,找到生活的起點與元素,其意義比文本更華麗、更動人,成為一道獨特的風景。

  駱錦戀:

  「不薄今人愛古人,清詞麗句必為鄰」

  簡介:女,80後,祖籍惠安,文學碩士。中華詩詞學會會員、福建作家協會會員,晉江楹聯學會副會長、晉江文藝評論協會副會長、晉江政協文史委特邀研究員。

  首先感謝晉江文壇的包容和扶持。我2010年來晉江,什麼人也不認識,找114問了電話就去晉江詩詞學會找「組織」,然後漸漸接觸晉江文聯、晉江作協、藍鯨詩社、晉江文評等文學社團,慢慢走進泉州文壇的視野,我很感恩,將近8年的時間,得到這麼多協會,這麼多文友的扶持。2015年到現在我出了三本書:《不抬石頭的惠安女》《舍那詩詞稿》《新月似當年》,希望大家給我這三本書多一些指點和建議。

  其中,《舍那詩詞稿》的出版,是我自己對古典文學愛好的交代。在某種程度上來講,古詩比散文更適合我。讀古詩,「書似青山常亂疊,燈如紅豆最相思」,很安靜,適合閒時愛獨處的我。寫古詩,「不薄今人愛古人,清詞麗句必為鄰」,有自我也有各種回味,似我嚮往的人生。我寫古詩有點慢,一方面是因為積澱不足,功力不夠,另一方面是因為不愛寫應景詩,情未到深處寫不出來,就算寫了,也常常覺得有違和感。情到深處,就算讀起來不是那麼順暢,我也覺得心滿意足。

  ●點評人:戴冠青

  人物名片:現為泉州理工學院教授,福建省高校教學名師。歷任泉州師範學院中文系主任,泉州華光攝影藝術學院副院長。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泉州市作家協會主席,福建省臺港澳暨海外華文文學研究會副會長。

  錦戀不管創作的是哪一種詩體,均透露出一種清新雅致的審美取向,這種清新雅致的審美取向使她的詩詞作品十分耐讀,別有韻味,哪怕是「稍顯侷促」的律詩也是如此。雅致的審美取向來自於雅致的情懷和雅致的生命追求,這在時下浮躁的俗世是難能可貴的。

  (記者_董瑞婷 文圖)

相關焦點

  • 中國檢察官文學藝術聯合會文學協會第一次理事會側記
    一個是四中全會,一個是文藝工作座談會,這兩個會議在黨的歷史上都會留下重重的一筆,都具有裡程碑的意義。而此次理事會議,就是按照這兩個會的精神,來深入地研究如何發展和繁榮檢察文學藝術。在中央的明確指示下,檢察文學藝術工作會有一個健康的發展。
  • 破解文學批評的斯芬克斯之謎
    有鑑於此,重建文學批評價值體系很有必要。批評家對當下中國文學批評觀念方法、工具技術要有所把握,還要對當下文學批評環境、制度、倫理等有所把握。但最重要的是,批評家作為文學評判者,要秉持「自由之思想,獨立之精神」。 還有一個關鍵點需要強調,即文學批評的標準必須明確。恩格斯認為,馬克思主義文藝批評的最高標準是美學的、歷史的批評標準。
  • 美國的左翼女性文學:從女權、美學到社會關切
    在此環境下,形成了美國左翼女性文學發展史上的第一個黃金時期——舊左翼女性文學時期。這個時期左翼女性文學的共同特點為:作者多以自傳或者寫實的形式書寫女性經歷、表現女性性別意識的覺醒,強調女性同伴、女性社團的力量和引領作用,批判男權中心主義思想,關注女性政治權利。
  • 全國名刊編輯齊聚澧縣把脈「常德文學」
    紅網時刻常德11月27日訊(記者 鄭江暉)1980年,《桃花源》雜誌誕生,它匯集了文壇巨匠,星光熠熠,曾刊發了丁玲、康濯、蔣子龍、莫應豐、王蒙、莫言、古華、葉蔚林、劉心武、韓少功、陶少鴻等一大批名家作品,也培養了一大批常德本土文學新人和優秀作家。
  • 中國文學藝術家走進山東萊蕪 評選出十大詩人畫家
    「相約冬天•走進萊蕪」中國文學藝術家筆會暨頒獎典禮活動在山東萊蕪隆重舉行。  齊魯網濟南12月29日訊(通訊員 周永 高連剛)2014年12月26日至28日,由《中國文學》雜誌社、《中國詩人作家眼中的名勝景點》編委會、山東萊蕪金雷風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辦,山東濟南市園林局文聯、濟南超然藝術館、《大家畫苑》雜誌社、《財富尚品》雜誌社協辦的「相約冬天·走進萊蕪」中國文學藝術家筆會暨頒獎典禮活動在山東萊蕪隆重舉行。
  • 網絡文學發展迅猛 寫手一年收入高達數百萬
    加上「晉江原創網」和「紅袖添香網」,盛大文學每天吸引點擊量接近4億次。  ——有3500萬用戶成為這3個網站的忠實擁躉,其中付費用戶達400萬人。  ——讀者的熱情讓網絡寫手們賺得盆滿缽滿。2008年,「起點中文網」的作家「我吃西紅柿」年收入超過200萬元!除他之外,這家網站去年年收入過百萬的作者多達10人。
  • 興化毫不掩飾自己的「文學野心」 第二屆施耐庵文學節開幕
    今天(10月20日)上午,第二屆施耐庵文學節開幕式暨興化籍作家作品朗誦會在興化舉行。興化籍作家筆下靈動的文字,幻化成激情澎湃的聲浪,響徹天宇,不絕如縷。這裡是取法盛唐的詩歌之鄉,是長篇首制的小說之鄉,而散文和駢文也是風格多樣,歷史上的文學大家可謂層出不窮,從千秋才人施耐庵到「後七子」之一的宗臣,從《封神演義》作者陸西星到《明珠緣》作者李清,從詩書畫三絕鄭板橋到「東方黑格爾」劉熙載,直至民國新女性文學家劉韻琴等,群星璀璨。
  • 《草嬰譯著全集》:架起通向俄蘇文學殿堂的橋梁
    以一己之力,歷時二十餘載,翻譯了世界文豪託爾斯泰的煌煌十二卷作品。論及中國翻譯史,一定會有翻譯家草嬰這濃墨重彩的一筆。除了託爾斯泰,草嬰忠實、精緻的譯筆還介紹了萊蒙託夫、肖洛霍夫、巴甫連科、戈爾巴託夫等俄蘇文學巨匠的代表作。他還將長達半個多世紀的翻譯經驗概括提升為獨特的翻譯理論,為譯界留下了寶貴的遺產。
  • 網絡文學頻現「抄襲門」:連錯別字也一起抄
    最終晉江管理層做出讓作者「修改雷同之處,向被抄襲者道歉」的決定。  黃豔明回憶說,當時作者認為自己很冤枉,很委屈。「她說,我40萬字的作品,你們找來找去也只找出2000字而已,然後就說我是抄襲。我不服。我不承認這是抄襲,我只是借用了別人的一些詞句。」在拒絕接受修改並道歉的要求後,作者離開了晉江文學網,在自己的博客上連載完結了《甄嬛傳》。
  • 英國文學的獨特氣質: 「烏託邦文學」與「反面烏託邦文學」
    著名詩人雪萊的《麥布女王》用夢幻與胡言的形式,借主宰人類命運的麥布女王之口表達了自己的烏託邦理想。19世紀後期作家威廉·莫裡斯的《烏有鄉消息》(1891)則描寫了一位社會主義者所夢到的21世紀社會主義社會的光明景象。十幾年以後,作家喬治·威爾斯(1866—1946)在題為「現代烏託邦」(1905)的烏託邦小說中構想了一個由精英來治國的妥善管理型的資本主義理想社會。
  • 朱國華:論中國愛情文學中的「女追男」現象
    在中國愛情文學中,有一種奇怪的現象,就是「女追男」,即處於愛戀中的女人採取攻勢,而男人倒往往採取守勢。明清兩代著名的愛情戲,如湯顯祖之《牡丹亭》、孟稱舜之《嬌紅記》、孔尚任之《桃花扇》、陳言加父女之《雷峰塔傳奇》.女性形象大抵上也是演奏第一把小提琴的角色。小說也同樣如此。我們只要在「三言」中列舉出一些題目足以說明情況了。
  • 程武:深耕上海文創沃土 讓網絡文學和IP培育根深葉茂
    12月14日,「第三屆上海文化企業十強十佳十人十大特色活動頒獎活動暨文化企業座談會」在上海世博會博物館正式舉行。此次活動為中共上海市委宣傳部、上海市文化和旅遊局指導,上海第一財經傳媒有限公司主辦。
  • 歐美文學源頭之古希臘文學
    歐洲文學的源頭之古希臘文學(一)主要成就:神話、史詩和戲劇,此外還有寓言、抒情詩和文藝理論等(二)主要特徵:理解後簡答題希臘神話的主要特徵:1鮮明的人本色彩,命運觀念。古希臘文學的許多篇章從不同程度,不同側面反映了當時社會。為後人提供了第一手資料,也有相當一部分作品充滿了神奇的想像、怪誕色彩、表現出濃厚的浪漫主義色彩。3種類繁多,且具有開創性。除神話,史詩外還有悲劇,喜劇、寓言、故事、教諭詩、抒情詩、散文、小說等(三)古希臘文學的發展狀況。
  • 湖北省作協主席:文學不要諂媚,更不要"跪下"
    昨日下午,第五屆湖北文學獎頒獎典禮在漢舉行。雖然沒有紅地毯、氣球門、背景牆,室外的天氣也略顯寒冷,但絲毫不影響它成為一場湖北文學界的盛會。  13部作品獲鄂文學最高獎項  作為三年一度的湖北文學界盛會,湖北文學界的大腕們昨日齊聚湖北文學獎頒獎典禮現場。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尹漢寧出席並為獲獎作家頒獎。
  • 2013年自考《中外文學作品導讀》筆記:現當代文學
    現當代文學部分  自1917年文學革命開始至1999年間的文學創作,理論界稱之為「中國現當代文學」。錢玄同從語言文字的進化角度闡述了白話文取代文言文的必然性;劉半農發表《我之文學改良觀》;周作人發表的《人的文學》、《平民文學》、《新文學的要求》等一系列文章,反映了他的「人的文學」等主。文學革命在創作上也取得重大成就。魯迅的《狂人日記》、《孔乙己》、《藥》等文顯示新文學的實績。
  • 以現代芭蕾之美,致敬俄羅斯文學巨著
    艾夫曼芭蕾舞團曾兩次把列夫·託爾斯泰筆下最動人的女性帶到上海舞臺,用現代芭蕾的舞蹈語言演繹世界文學史上的豐碑。今年9月,舞團將再度來到上海東方藝術中心,而這次與《安娜·卡列尼娜》同行的,是另一部俄羅斯文學經典,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卡拉馬佐夫兄弟》。
  • 網絡文學IP如何實現優質影視轉化——專家熱議網絡文學改編
    從電視劇《清平樂》《慶餘年》到票房大賣的電影《少年的你》《誅仙》,網絡文學IP成為影視行業重要的內容源頭。 「有高原,缺高峰。」網文改編精品之作稀缺,成為網絡作家和影視編劇的共識。影視化作品來得快,去得也快,熱鬧一時,缺乏久遠的影響力。 網絡文學IP如何實現優質影視轉化?
  • 四川大學傑出教授、文學與新聞學院學術院長曹順慶:跳出小批評...
    四川在線記者 吳夢琳 向宇在四川日報全媒體文藝評論座談會上,四川大學傑出教授、文學與新聞學院學術院長曹順慶的發言,用了《跳出小批評,走向大評論》這樣一個標題。曹順慶解釋,之所以這麼講,是因為如今的國內文學評論生態,很多都是一個小圈層的現象,而放眼到世界,其實已經形成了很大的文學評論的理論體系,20世紀文學評論、文學理論的影響力甚至超過了文學作品本身,在講很多問題的時候,都會聚焦到文學理論上去,比如結構主義,比如文明的衝突,比如東方主義等等。
  • 「花地文學榜」年度盛典舉行 七位獲獎作家談心論道話文學
    11月26日,「2020花地文學榜」年度盛典在深圳市福田區五洲賓館舉行。麥家獲得「年度作家」,鄧一光、葉兆言、于堅、李修文、孫紹振、蔡東等六人分獲六大文學門類年度作家(作品)。本次活動由深圳市委宣傳部、羊城晚報報業集團作為指導單位,羊城晚報社、深圳市福田區委宣傳部主辦。
  • 世界文學新動向|小說在衰落?這次「殺死」它的是女性?
    其次是整個出版市場變得十分勢力,文學性較強的小說被平庸之輩拒之門外。TA認為英國當代承襲的文學圖景看低了威廉·博伊德(William Boyd)這樣的作家。第三個原因是小說的人物不再為那些最普遍的道德問題所困擾,宗教話題也不會再成為小說的主題。「身份政治認同」代替了以前小說中嚴肅的普遍性問題。TA諷刺道:「現在小說主人公遇到的最棘手的道德問題只是』這周和誰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