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即將結束,又到了年終盤點的時間了,回顧過去的一年,各行各業負面倍出「熱鬧非凡」,有些因為負面處理不當,把自己推向了深淵;有些因為公關得當,雖留有一絲氣息倖存下來了,但還需漫長的時間恢復元氣。
TOP1. 滴滴事件
5月10日,鄭州一名空姐因乘坐滴滴順風車遇害,8月24日,浙江溫州樂清一名女孩因乘坐滴滴順風車遇害,資料顯示,事發前遇害人好友還曾向滴滴求助,但滴滴不僅無為,並且推諉敷衍。
兩起危機公關事件把滴滴推向了風口浪尖,5月9日7點30分,河南都市頻道對空姐遇害發布新聞報導,而滴滴在10號中午才發布官方聲明,此時距新聞發布報導時間已經超過了24小時,完美的超過了最佳公關時間;最讓人詬病的是滴滴對於大家關心的平臺安全問題避而不談,一則「懸賞百萬」的聲明,更是引發眾多網友批為作秀行為,樂清女孩時間,滴滴高層同樣也沒有及時才出面道歉,滴滴處理事件的態度被廣泛詬病。
8月27日起無限期滴滴全國範圍內下線順風車,上線一鍵報警功能,並試行「公眾評議會」,開啟多輪公眾投票討論,12月14日,滴滴CEO程維在滴滴出行員工動員大會表示,今年員工年終獎力度減半,滴滴高管集體不拿年終獎。
滴滴作為國內最大的出行平臺,4年來合併了UBER,同時碾壓30多個競爭對手,2017年滴滴獨佔專車市場92.5%份額,雖說已經成為了行業龍頭,但同時也是一隻羽翼未豐的獨角獸;如果還是一心讓企業發展的更壯大,不把乘客安全放在首位,早晚會被別人所替代。
TOP2. D&G辱華
11月21日,義大利著名奢侈品牌D&G,為宣傳上海大秀發布標題為「起筷吃飯」的宣傳片,被網友質疑存在歧視中國傳統文化的嫌疑;D&G設計師更是被爆辱華言論「中國是屎」;後又聲稱自己及品牌帳號被盜,並非本人所說,這樣的解釋並沒有讓公眾買帳,即將表演的模特,參會明星,統統罷演,品牌大使當場接觸合約,國內電商全部下架相關產品。
D&G「盜號」式危機公關,並沒有給自己找回自尊,隨後的發文回應,言語間也沒有道歉的意思,又一次被推上風口浪尖,隨後D&G創始人用中文說對不起,這樣的真的解除了危機公關?
了解更多,看考文章「論D&G公關到底什麼水平」
TOP.3 各大五星級酒店事件
11月14日,@花總丟了金箍棒通過一段時長11分49秒的視頻,曝光近年入住的14家五星級酒店的衛生問題,事件被曝光24小時內,14家酒店有11家進行了官方回應,3家未回應,其中有兩家深度致敬同行,公關聲明幾乎一模一樣。
事件發生之後迅速在各大社交媒體蔓延,所有的酒店就想商量好了一樣,並沒有應急應對,前臺工作人員接到記著電話詢問被曝光的事件也沒有意識到事態的嚴重性,只程序化回復公關團隊會回應;同時財經網、新浪網、新京報等主流媒體都對該事件進行追蹤報導,財經網在事發4小時左右發布了一條微博,公布了14家酒店名單及問題和目前回復…..「公關部已經下班,明天由公關部做出回復」並@各大酒店官微。
各大酒店公關團隊沒有針對危機突發事件的預案;沒有一家當天進行回應或正向引導,任由輿論發酵,到底是因為沒看到還是沒意識到事件的嚴重性?又或是各大酒店對於類似的危機已經習以為常,疲於應對了呢?
TOP.4 權健事件
12月25日中午,丁香醫生一篇《百億保健帝國權健,和它陰影下的中國家庭》讓保健品牌權健集團深陷輿論漩渦,文章內容發生在3年前,內蒙古7歲女童周揚患癌,其父親誤信權健銷售人員其產品可以抗癌的說辭,放棄正規醫院化療,導致周揚病情惡化不治身亡,另外文中提到權健的負離子衛生巾,天價保健鞋墊以及遭人質疑的火療技術等,構築了權健公司每年近200億的保健帝國,引發全民熱議。
12月26日凌晨,權健便匆忙的在其集團公眾號回復,稱丁香醫生「利用網際網路搜集不實信息,對權健進行誹謗中傷,嚴重侵犯權健合法權益,致使社會大眾對權健品牌造成誤解」,嚴厲要求「丁香醫生」道歉並刪除文章,丁香醫生表示「不會刪稿,對每一個字負責,歡迎來告」,並曝光權健集團內部音頻證據,隨後天津聯合調查組入駐權健集團總部調查;權健涉嫌傳銷犯罪及虛假廣告犯罪立案偵查,全國3000多家連鎖門店關門,各大電商平臺全部下架權健相關產品。
對於權健集團的犯罪事實會由司法機關調查判定,就算權健真的是被誣陷的,處理公關危機的方法也是欠妥當的,首先針對諸多質疑,權健以為否認其誹謗,卻沒有拿出支撐自己的證據;想要洗白的方式,打著愛國的名義指責丁香醫生有外資投資,其這樣做是為了打壓中華民族自主企業,權健這樣惡意抹黑對方刷知名度,著實可笑;沒成想沒有告倒對方,結果把自己告倒了。
TOP.5 自如甲醛房
8月31日,一篇《阿里P7員工得白血病身故,生前租了自如甲醛房》消息迅速鋪開,阿里員工租住自如房子之後,因甲醛超標患上白血病,治療無效死亡,事件被曝光之後,更多甲醛房致死的案例被扒出後,導致大眾對於自如房子的懷疑。
9月1日,自如官微回應《關於杭州租客事件的說明》,最後自如董事長左暉在朋友圈回應稱,「所有的批評我們都會手下,所有的責任我們都會承擔」。
自如處理危機被人們所詬病的主要是自如後續的執行問題,「甲醛事件爆發後,很多申請自如免費檢測的租客,排不上檢測時間(小編9月份提交的空氣檢測申請,12月份才有客服打電話安排檢查),即使完成檢測後,也一直無法拿到檢測報告,檢測結果由管家口頭通知租客,但只告知房間空氣品質「合格」或是「不合格」,無法看到具體檢測數據。」並且「如果合格,檢測費用需要您支付」讓自查工作前功盡棄。雖說自如甲醛門的熱度逐漸下降,但12月6日,26名北京自如租客因租住剛剛裝修完工的自如住房身體不適,遭到集體訴訟,並在北京東城區人民法院開庭審理。
TOP6. 鴻茅藥酒
4月13日,廣州醫生譚秦東發布了一篇質疑鴻茅藥酒的文章:《中國神酒「鴻毛藥酒」,來自天堂的毒藥》,而因為這篇點擊量不到3000的文章,一個月後被酒企業所在地內蒙古涼城警方對譚秦東進行跨省抓捕。
事情爆發之後,陸續有媒體跟進,人民日報、光明網、新京報等多家媒體發表評論,指出「鴻茅藥酒跨省抓人底氣何在?」微博微信丁香醫生、春雨醫生大V等等都在紛紛質疑。
從CCTV到地方電視臺,鴻茅藥酒「每天喝兩口,疾病都溜走」的廣告隨處可見,但其實打著保健品旗號的鴻茅藥酒其實是藥品,曾被通報違法2630次,暫停銷售10次,卻仍有1186條獲批廣告,對於這起事件,也許鴻茅藥酒已經見怪不怪了,通過秀肌肉的方式應對質疑者,把自己送風控浪尖,沒有想到事情的嚴重性,把自己最醜陋的一面展現給了所有人。
TO7. 拼多多事件
拼多多上市第二天,就被爆出山寨貨假貨泛濫,其中就包括7.5塊的奶粉,鄭淵潔舉報拼多多上售賣盜版皮皮魯圖書,創維聲討拼多多售假等新聞,使拼多多陷入輿論和司法雙重審判中,收到社會廣泛關注。
拼多多迅速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員工內部信、媒體溝通會回應假貨問題,對事件的記者溝通會中表示「山寨不等於假貨」「假貨,淘寶京東也有」「假貨問題也是社會問題,讓三歲的拼多多承擔是不公平」等言論讓媒體進行深挖,造成二次傳播,輿論失控,給公眾留下一個推卸責任的印象。
一度被大家捧上天的社交電商成功樣本,凡購物必拼團等運營邏輯,為大家提供了一種高效獲取流量的方法論,卻因為層出不窮的產品問題,把它打回原形。
TOP8. 京東「售假門」
3月15日,知名女作家六六在微博及個人公眾號發表一篇名為《無賴京東》的文章,把京東送上了風口浪尖,文章稱其好友,在京東全球購買了價值1489元的美國comfort U護腰枕,卻收到的是LOGO為contour U價值33.6美元的護腰枕,證據確鑿商家仍不承認售假,以發錯貨為由,勉強接受退貨退款,而京東客服卻偏袒商家,稱其只是發錯貨了,態度極為惡劣,同時對話內容,商家虛假廣告信息,被京東數據後臺抹掉。
恰逢3.15晚會,京東公關似乎還並沒有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在第一次公關聲明中否認六六文章中的內容,並將追究其法律責任,使得時間引起更大範圍的傳播,最後京東CMO徐雷道歉,並給出提升客戶體驗的方案,與爆料人握手言和,使得事件沒有再廣泛傳播。
9月京東劉強東事件也成為了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再一次讓京東掉進了輿論深淵,對於這件事,相信京東公關已經能做的都做了,在這兒也不再贅述了。
網際網路時代,信息傳播的速度加快,處理輿論危機再也不是黃金24小時了,而是7小時、5小時、3小時、1小時甚至更短的時間,對於企業公關來說處理輿論危機將會更難,為避免類似事件出現措手不及,最重要的是對於企業的產品或是服務的優化,還要全方位監控各渠道的負面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