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孫楊興奮劑事件 是一次失敗的危機公關

2020-11-22 搜狐網

    新華社發布客戶端12月2日體育專電 題:孫揚事件:一次失敗的危機公關

  孫楊誤服興奮劑遭禁賽被隱瞞了半年公布,輿論大譁。原本一樁並不大的事情,卻因管理部門危機公關處置不當,造成了負面影響較大的公共事件。

  興奮劑其實很複雜

  首先要說興奮劑是一件很複雜的事情。興奮劑的說法本身就不嚴密,因為在違禁藥物裡還有一大類叫鎮靜劑。再比如大家經常說「服用興奮劑」,其實正確的說法應該是「使用興奮劑」,因為沾上興奮劑已不僅僅是「服用」了,比如靜脈注射、血液回輸等。每次我審稿時看到「服用興奮劑」都會改成「使用興奮劑」,但改不勝改。

  經常碰到有人問我:「XXX是真的服藥嗎?」通常我都會語焉不詳地搪塞過去,因為很難回答。運動員使用藥物大概可分四類:一類是不含違禁成分的治病用藥,比如今年1月1日之前的「萬爽力」(孫楊就是因此藥被禁賽);第二類是可以幫助運動員身體恢復、提高代謝能力且暫時沒有列入興奮劑禁用名錄的營養輔助類藥物;第三類是可以提高運動成績但暫時查不出來的違禁藥品,著名的EPO(血紅細胞生成素)、HGH(生長激素)和THG(新型類固醇)一度就是這類藥品的典型;第四類是列入興奮劑名錄但運動員鋌而走險使用的藥品,有時會使用遮蓋劑等輔助手段。

  對興奮劑的界定是「能提高運動成績同時又對運動員健康造成損害」,但在具體判定上有很大的難度。人們對興奮劑的認識也在不斷深化,一些藥物進進出出禁藥名單也是常事。早些年的興奮劑由於受限於科技水平,確實會造成對人體的較大傷害,甚至會造成女性不孕等惡果。但隨著科技水平的提升,高端興奮劑對人體損傷正在趨弱。嚴格來說,所有藥品都會對人體造成傷害,吃三個炸雞蛋還能造成體內膽固醇增高呢。

  因此,不能籠統地說運動員「吃藥」,而要說是否「使用違禁藥物」。而要作此判斷的依據就是是否在世界反興奮劑機構(WADA)的禁藥清單裡,尿樣檢測是否呈陽性。不在清單裡的藥,就能用,哪怕它實際上「能提高運動成績同時又對運動員健康造成損害」;在清單裡的藥,就不能用,否則就是違規,被查出來就要禁賽。

  貓捉老鼠遊戲

  全球反興奮劑領域,聽到最多的是這兩句話。一句是「貓捉老鼠遊戲」,另一句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有一批專家在查禁藥,另一批專家在研製禁藥。而且往往製藥的比查藥的水平還高,造成了反興奮劑鬥爭的滯後性。國際奧委會(包括後來的WADA)每年都認證幾十個興奮劑實驗室,中國興奮劑檢測中心從1990年以來每次認證都獲得通過,在世界上也大概絕無僅有,這是中國體育的亮點。但同時世界上也有巴爾科實驗室等一批科研機構在偷偷研製並指導使用高端興奮劑。

  比如EPO。在上個世紀末,有不少選手使用EPO,那次製藥的明顯走在了查藥的前面,竟然靠傳統的尿檢手段查不出來。國際奧委會很著急,澳大利亞人也很賣力,終於在2000年雪梨奧運會前宣布採用血檢手段能查出EPO。

  這項科技進步也波及到了中國體育界。中國興奮劑檢測機構也很快掌握了血檢技術,並在中國奧運代表團成立前查出了一批涉嫌使用EPO的運動員,包括幾位名頭不小的田徑選手。國家體育總局考慮撤換這批運動員,但卻遇到了很大的阻力。這在《袁偉民體壇風雲》一書中已有所提及。

  那年的某一天國家體育總局宣傳司司長H和科教司司長S把我叫到總局,商議如何報導此事。談妥後我剛要開車離開,H又把我叫回去,說總局領導還是覺得不踏實,認為「藥檢呈陽性」的說法恐怕會引起法律糾紛,因為當時國內反興奮劑機構的血檢技術還不能說完全成熟,問能不能換個說法。

  遇到興奮劑事件一般都說「藥檢呈陽性」或「尿樣呈陽性」,換個說法還真難。後來我提出,那就用「血檢有疑問」吧,被接受了。這種模稜兩可的說法顯得很不專業,但在當時可能也是一種最佳選擇吧。所以,後來在新華社的報導和代表團的口徑中,用的都是「血檢有疑問」。這也多少說明了興奮劑問題的複雜性。

  反興奮劑的四大難題

  反興奮劑領域最近二三十年始終面臨著法律、資金、技術和倫理四大難題。比如,早些年國際田聯一度考慮對首次使用違禁藥物者禁賽四年,但遭到了歐美國>家的反對。反對的理由是「損害了運動員的工作權利」,他們認為禁賽四年實際上是剝奪年輕人長達四年的工作權利,是不可接受的,也容易引起法律糾紛。歐美國家對「工作權利」看得較重。在20年前「博斯曼法案」中,歐盟反擊歐洲足聯的殺手鐧就是要「維護球員自由選擇工作的權利」。在興奮劑禁賽爭議中,美國地方法院甚至還給國際奧委會主席薩馬蘭奇發過傳票(當時反興奮劑機構還隸屬國際奧委會,後來才獨立出去成立了WADA),害得這位權貴人物一度不敢去美國。芝加哥在申辦2016年奧運會時慘敗,歐巴馬到投票現場助威,但國際奧委會卻一丁點都不給新任總統面子。這會不會跟美國人多年前在興奮劑問題上得罪了國際奧委會有關呢?

  資金難題好理解,畢竟藥檢成本也不低。至於技術難題,除上面提到的查藥趕不上製藥外,還有一類違禁成分是人體本身自有的,給藥檢帶來很大的困惑。比如睪酮,這類激素是人體本身就會生成,一度有不少運動員就使用此種違禁藥物。WADA把此類禁藥分為外源性和內源性,通過技術手段判定這種成分是人體自帶還是攝入藥物引起。問題於是來了,有的選手睪酮值檢測偏高,他們就自稱是人體自帶的,你怎麼判斷是內源性還是外源性?於是WADA劃定一個標準值,超出該值的就懷疑你是外源性的,但還不能立刻「斷案」,因為有些人的人體睪酮值本身就比別人高,不能貿然判定就是外源性。於是藥檢機構出了一項措施,就是要跟蹤幾個月,定期檢測。如果你睪酮值降下來了,說明你此前用禁藥了。如果一直保持這個數值,可以認定你的人體睪酮值就是比別人高,還你清白。於是,奇葩的事情出現了。有些選手為了造成人體自帶睪酮值偏高的假相,在追蹤期內仍持續服用該種違禁藥物,期望在追蹤檢查中混蒙過關。夠狗血吧?

  至於倫理方面,比如血檢,就會跟一些國家的宗教習俗和人權條例有衝突。說起人權,就有好多運動員如此抱怨——大清早就有人敲我家的門,要查興奮劑(註:飛行檢查),我還有沒有人權了?藥檢人員也有苦衷——現在用藥手段這麼高超,我不這麼查,哪能查出問題!

  對孫楊應「疑罪從無」

  回到孫楊事件。我自己在對興奮劑問題的看法上也有一個思想轉變的過程。早先,我也是堅定的「懷疑論者」,因為目睹了太多的名將倒在「尿瓶子」裡,不過現在想法有所改變。儘管我依然認為全球範圍內使用藥物和違禁藥物的運動員大有人在,但對興奮劑現象還是要秉承「疑罪從無」的法律理念。在證明一個人有錯甚至有罪之前,他就是清白的。既要實體正義,也要程序正義。寧可放過三千,決不冤枉一人。對孫揚也是,既然認定他服用的萬爽力是用於治病,那麼就得認定他是清白的。「疑罪從無」這一基本法治理念既然適用於國內外社會各界,當然中國體育界也不能例外。

  當然孫揚有過失,他自己也說「要為進入自己體內的物質負責」。但中國運動員不像外國運動員有那麼大的獨立性和自主權。中國運動員是龐大的行政體系中的最低端,通常也是弱勢群體,在處理個人事務中處於被動地位,而領隊、教練也時常兼著父母、領導的角色。我懷疑孫揚平時在遊泳隊究竟有多大的自主權,大概都是聽別人的安排。你要讓他對「進入自己體內的物質負責」,有點苛求了。

  在最近幾十年世界體壇尤其是國內體壇查出的興奮劑陽性事件中,一些案例的主要責任者其實不是運動員,而是運動員周邊的人,運動員有時甚至毫不知情,這也不是什麼秘密了。

  一次失敗的危機公關

  孫揚事件,暴露出國內體育界興奮劑管理上的漏洞。WADA把萬爽力中含有的曲美他嗪從今年1月1日起列為違禁成分,但總局科教司下發的藥物使用指南中到3月仍標明為可用藥品,這顯然對運動隊造成了誤導。據比較靠譜的消息說,反興奮劑中心曾給各運動隊下發過一個關於從今年元旦起禁用曲美他嗪的文件,但孫揚團隊為何沒有看到?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顯然,在此事上總局科教司和遊泳中心以及浙江遊泳隊都或多或少負有責任。運動員可傷不起呀!因此,本著對運動員負責的態度,希望今後方方面面少點推諉,多點反思,不要再出這樣的漏洞。還有,被禁賽一年的隊醫巴震依然出現在仁川亞運會上,讓人覺得匪夷所思,誰又該對此事負責?

  其實孫揚誤服曲美他嗪本身並不是多大的事情,但管理部門拖延半年才公布,引起軒然大波,自導自演了一出負面公共事件。現在大家不滿甚至憤怒的並不是孫揚誤服,而是為什麼隱瞞了半年才公布?!

新華社製圖

   有負面事件不可怕,最可怕的是試圖掩蓋負面事件。這些年這麼多的社會負面事件不都印證了這個淺顯的道理嗎?

  這是一次再失敗不過的危機公關。涉及名將的公共事件瞞了半年才公布,說好的新聞發布會又臨時取消。遊泳中心領導對記者說:你們問中央去。遊泳隊領隊說此事可公布可不公布。我的天!這些領導難道不知道隱瞞負面事件是要被問責的嗎?難道不知道中央政府一直在要求政務公開,對重要政務信息要及時披露嗎?面對記者如此說話,是要解決問題還是要挑起事端?

  其實,如果管理者在半年前作出對孫揚禁賽決定後當即宣布,雖然肯定會激起反響甚至責難,但畢竟現在已不是廣島亞運會時的人文環境,相信國內外民眾對孫揚也能理解。事實上也不會影響孫揚參加亞運會。至少要比現在這樣做對孫楊和中國體育的傷害小得多。此前也有過寧澤濤、廖輝等禁賽復出的先例,民眾也波瀾不驚。仁川亞運會上亞奧理事會及時公布張文秀興奮劑陽性事件,也沒有產生多大的負面影響。有關部門實在是低估了民眾的智商和情商。

  多少年來,體育管理部門的習慣性思維和做法是對負面事件遮遮掩掩,致使質疑聲不斷,傳言滿天飛,對中國體育的形象造成了極大的傷害。但決策者對這種自毀長城的做法從來就缺少反思,更談不上吸取教訓。他們仿佛生活在世外桃源。

   更多體育新聞

sports.sohu.com true 新華社 http://sports.sohu.com/20141202/n406586079.shtml report 5657 》》點擊進入孫楊使用禁藥專題  新華社發布客戶端12月2日體育專電題:孫揚事件:一次失敗的危機公關孫楊誤服興奮劑遭禁賽被隱瞞了半年公布,輿論

");}

相關焦點

  • 世界權威反興奮劑網站:禁賽孫楊極端錯誤,十大理由支持孫楊無罪
    世界上最權威的反興奮劑專業網站《體育誠信》發表評論員文章《中國遊泳運動員孫楊被錯誤處罰》,美國著名體育專家裡克-斯特林撰文指出國際體育仲裁法庭CAS對孫楊禁賽八年是對正義的嘲弄,破壞了反興奮劑運動和奧林匹克精神。
  • ...糟糕的危機公關!對付孫楊,安踏不應只有憤怒,而沒有幽默感
    我們相信中國代表團對於違紀違規的事件,將會有公正的處理決議。本以為沒事了,誰知道安踏完全沒有「消氣」,在次日(8月20日)下午2點左右,安踏在其官方微博上發出兩張配文圖片,文案分別是 「一件領獎服不止於成績,更是國家榮譽,是國家形象,規則和底線不容辱沒」,「同一個夢想,同一個使命,統一的領獎服」。
  • 從孫楊禁賽8年看百年反興奮劑的「貓鼠大戰」
    北京時間2月28日下午5時(瑞士洛桑當地時間2月28日上午10時),國際體育仲裁庭(CAS)官網公布了對中國遊泳運動員孫楊禁賽8年的處罰決定。聲明指出:負責反興奮劑控制的人員遵守了所有反興奮劑規定,其中,孫楊沒能證明他有令人信服的理由必須要銷毀他的取樣。聲明還特別指出,這是孫楊第二次違反相關規定。
  • 2020年度十大危機公關事件盤點
    以下是大叔團隊整理出來的【2020年度十大危機公關事件盤點】,全文6800+字,希望你能從別人的案例上學會「避坑」。我們儘量模擬MBA式教學,即:一個案例+一個方法論。對阿里公關天團,大叔非常敬佩,這群人算是中國公關圈的黃埔軍校。但阿里今年的表現可謂高開低走,年初的釘釘為阿里賺得滿堂彩,年中卻開始一路下跌。
  • 孫楊:尿檢官不知IDTM是什麼公司 血檢官屬非法抽血
    網易體育11月19日報導:今天晚上,孫楊就聽證會事件再次發文,他表示,「尿檢官壓根兒不知道IDTM是什麼公司,也不知道如何進行興奮劑檢查,血檢官異地非法抽血每年十來餘次,還主動把血瓶交出來,擰了又擰,說可以嘗試著從底部打開,主檢官則讓我們自己想辦法分離......如果WADA認為他們的錯誤不嚴重,那麼嚴重的錯誤是怎樣的?」
  • GIF-孫楊黑超遮面抵達聽證會 恩師:他絕不會作弊
    這場一拖再拖的聽證會,對孫楊乃至中國遊泳,對國際泳聯和世界反興奮劑機構,都意義重大。孫楊抵達瑞士的視頻已經曝光,據時間視頻報導,孫楊恩師丹尼斯表示,孫楊絕不會作弊。一,孫楊到底有沒有「暴力抗檢」2018年9月4日晚,IDTM公司三名工作人員至孫楊住處對其進行賽外反興奮劑檢查,IDTM隨後遞交報告稱「孫楊暴力抗檢」,指出孫楊方面砸碎了尿液樣本,但孫楊表示「他一直全力配合檢查,但檢查過程中檢查人員存在多項違規操作。」雙方各執一詞存在很大的分歧,而這場聽證會的焦點,無疑就是孫楊到底做了些什麼。
  • 拼多多員工致歉之後股價暴漲,危機之下,公關的力量是?
    致歉聲明全文↓↓1拼多多的「危機公關」拋開事件過程的真假爭議,拼多多在這件事上的處理和回應,引起了大量爭議。事實上,遇到危機,第一要義一定是及時、公開、透明。但拼多多耗時大半天,找了當事人的父親表了個態,並聲明帳號發布內容是謠言,頗有點想要轉移話題焦點的意思。
  • 孫楊聽證會時間敲定:一個英語單詞有可能左右整個案件的走向
    今年年初,《星期日泰晤士報》率先披露了孫楊與IDTM(受聘於國際泳聯FINA)的檢測官員之間的衝突。此後,FINA認定孫楊行為並不違規,而WADA(國際反興奮劑機構)於三月份將此案上訴至CAS。CAS的結論為終審判決。最初,媒體披露此案聽證會將於9月份舉行。不過,這並未得到CAS的官方確認。CAS最新的一則聲明則表示聽證會被推遲到十月底。
  • 孫楊晃點50多媒體記者 學院親自接出休整後思過
    本報記者 黃越滔  孫楊事件回放  11月3日,孫楊駕駛一輛白色保時捷卡宴在杭州鬧市被一輛公交車追尾。執勤民警通過系統查詢發現孫楊的身份證並沒有對應的駕照,遂將其帶回調查。  11月4日凌晨,在交警大隊接受調查的孫楊微博發表《致歉信》,被外界批評誠意不足。
  • 孫楊因「暴力抗檢」被禁賽8年,泳壇生涯恐提前結束
    一定蒙了吧,當許多人的手機界面彈出孫楊因「暴力抗檢」的舉動,被國際體育仲裁法庭宣布禁賽8年的判決以後,臉上完全寫滿了大大的疑惑。孫楊2月28日下午,大白楊孫楊的一則消息,瞬間引爆整個網絡,別不信,能在非常時期吸引大流量的登頂之人,屈指可數。
  • 阿姆斯特朗欺騙全世界 認罪或只是場"危機公關"
    後來美國聯邦機構的調查,前隊友的指證,美國反興奮劑機構公布無可辯駁的證據,都沒能讓他鬆口。他甚至在名譽掃地之後,挑釁似地與七件環法大賽冠軍黃衫合影,上傳到推特,毫無悔過之意。  但突然之間,阿姆斯特朗「沉默的堡壘」自動打開了。這到底是頑強又頑固的阿姆斯特朗的幡然悔悟,還是一場 「危機公關」,一個在絕境中觸底反彈的嘗試?  現在,阿姆斯特朗的確跌入了人生的低谷。
  • 孫楊事件被反轉:那隻託起他的手,也曾將他拉入深淵
    → 點選「設為星標 ⭐ 」鷹媽護航晚十點都會準時出現在你眼前哦孫楊事件一下子出現了反轉。 隨著庭審記錄曝光,人們搞清楚孫楊打碎血樣拒絕尿檢事情來龍去脈之後,網友們紛紛調轉槍頭,有了不一樣的聲音。 在反興奮劑領域中,運動員無條件接受檢測是原則,即使對程序有異議,仍然應當先檢測,後質疑。一旦檢測行為是真實經過授權的,那麼運動員便應該無條件配合。檢測人員即便是資質不足,也不能否定檢測行為的真實性。 發生了這麼多事情,於是,很多網友開始罵孫楊,紛紛跑到霍頓的推特下面道歉,說之前錯怪了他。
  • 2018年十大危機公關補救,都是什麼水平?
    兩起危機公關事件把滴滴推向了風口浪尖,5月9日7點30分,河南都市頻道對空姐遇害發布新聞報導,而滴滴在10號中午才發布官方聲明,此時距新聞發布報導時間已經超過了24小時,完美的超過了最佳公關時間;最讓人詬病的是滴滴對於大家關心的平臺安全問題避而不談,一則「懸賞百萬」的聲明,更是引發眾多網友批為作秀行為,樂清女孩時間,滴滴高層同樣也沒有及時才出面道歉,滴滴處理事件的態度被廣泛詬病
  • 「程序正義」惠及孫楊,拒檢案件贏得一線生機
    2020年12月24日,瑞士聯邦最高法院官宣,撤銷了此前國際體育仲裁院(CAS)對中國遊泳名將孫楊禁賽8年的仲裁裁決,案件將由CAS重新組成仲裁庭審理。絕處逢生,孫楊獲得了一次挽救其職業生涯的難得機會。
  • 孫楊遭禁賽8年的法律視角
    來源:百度圖片2020年2月28日,國際體育仲裁法院對孫楊拒檢案件作出裁定,禁賽八年,即日生效。30日內有權向瑞士高院提起撤銷仲裁訴訟。首先,石錘要表達,我們絕對相信孫楊沒有服用禁藥。01事情經過2018年9月4日,國際反興奮劑機構受國際泳聯委託,授權國際興奮劑檢查管理公司對孫楊場外檢查(防止運動員在平時使用興奮劑比賽前停用現象,在運動員訓練期間隨機抽取),檢測公司安排三名檢查人員,在孫楊選定時間(晚上10點至11點),收集孫楊的血液和尿液。
  • 拼多多面對危機公關:「王者」姿態為何是「青銅」水平?
    拋開新聞內容來看,我們看看拼多多面對危機時,令人目不暇接的操作。評論之前,我是特別期待如今直逼淘寶的拼多多面對危機公關時,會上演「牛轉乾坤」的操作,沒想到,拼多多的一系列回應讓我的期待瞬間瞠目結舌。最終,我不得不奉上網遊噴子的那經典名言:「王者的姿態,青銅的水平」。首先,一位知乎用戶截圖到拼多多官方帳號秒刪的回應,由於回應過於冷血甩鍋,引起巨大網絡爭議。
  • 孫楊禁賽裁決被撤銷實為發回重審,玉林狗肉節意外造就反轉大戲
    體育大生意第2394期,歡迎關注領先的體育產業信息平臺文|牛星雨體育大生意記者12月23日,一則世界反興奮劑機構(WADA)官方發布的聲明,讓孫楊被CAS判決禁賽8年迎來大的轉機。WADA證實瑞士聯邦最高法庭對於孫楊禁賽案件做出的最新判決結果:撤銷此前CAS(國際體育仲裁法庭)對於孫楊的判決。
  • 拼多多自殺式公關背後的10個教訓
    2021年這才第幾天,拼多多就用一場魔幻的自殺式公關,提前預定了今年年底十大危機公關事件的名額……來龍去脈就不再贅述了,逝者已逝,珍惜生命。如果你還不知道事件的具體情況,建議你轉行。雖然可預見的,會有一堆人噴拼多多的公關有多垃圾,但我還是認為,作為外部人怎麼看熱鬧都沒問題,但作為公關人,至少應該從每一次或成功或失敗的公關事件裡看到一些更深層次的東西。這次拼多多的自殺式公關,噴的時候我們都很解氣,那能得到哪些教訓和經驗呢?
  • 孫楊還原「抗檢」經過:尿檢官自稱其粉絲,血液樣本目前仍在保存
    截止目前,此次聽證會已經進行了大約有6個小時,孫楊也接受了世界反興奮劑組織所聘請的律師以及陪審團的一些提問,重新還原了這起所謂「暴力抗檢」的事情經過。孫楊在答辯中,首先解釋了自己在2014年遭到禁賽的原因,因為需要治療心臟不適,孫楊在醫生的指導下,誤服了一些剛剛被列入禁藥的藥物,屬於技術性的失誤導致的違規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