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資格面試中的10分鐘試講教案怎麼寫?
大家一般抽到的面試試講題目,是摘錄課文中的一段內容,然後根據這段內容提出一定的問題。考生圍繞這些問題用10分鐘的時間模擬講授出來。
基本的教案框架是一定要有的,包括:教材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教學過程。
一、教材分析
分析教材對老師寫教學設計有很重要的影響,那麼當我們拿到一篇課題,我們應該分析什麼?
1.首先分析教材涉及的領域。每個領域所涉及的內容側重點不一樣,但是又有聯繫的。2.其次分析教材的內容,根據學生的特點確定課題涉及的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
二、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是根據教學內容而確立的,新課程標準中的學科三維目標包括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過程與方法目標和知識與技能目標三個組成部分。首先學生是課堂的主體,所以教學目標的主語是學生,「學生掌握或了解了什麼」而不能說「使學生掌握或讓學生了解等等」。其次教師在確立教學目標時,目標一定要有針對性,切記目標過大、空洞。最後所設計的目標要能體現出本節課教學內容。
三、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與難點的設置是從課程標準的要求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得出的,教學重點是指學科或教材內容中最基本、最核心的部分;教學難點是指教師難教、難講,學生較難理解或容易產生錯誤的一小部分教學內容。
四、教學方法
教學方法,顧名思義就是教師的教法,學生的學法。是指以教師為主導,採用能夠引導學生提高學習興趣和能力的方法。
教法有很多種,例如:情境教學法、聽唱法、練習法、演示法、談話法等。學法的指導是教學的根本。教師在向學生傳授知識、發展學生能力的同時,使學生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並形成選擇和運用恰當的學習方法進行有效學習的能力。
五、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在整個教學設計中佔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u 要體現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難點,更要注重教學過程中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在教學活動中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創造性;
u 教學思路的條理要清晰,層次分明,語言準確,注意時間的分配;
u 板書清晰明了,特別是課題的書寫要清楚;
u 教學形式靈活多變,生動活潑,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u 教學過程中要體現評價機制,教師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情感、態度、方法、知識、技能發展變化的評價,能提高學生對知識和情緒情感的掌握。
在熟知了這些基本教學框架後,大家要合理分配20分鐘的準備時間,可15分鐘寫出完整授課思路,剩餘5分鐘留給自己,看下重點環節,或者自己要突出的一些方法,在備課室內模擬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