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四種明確可通過鳥類傳播的豬病為禽結核病、豬流行性腹瀉病、豬丹毒和沙門氏菌病,不過其他傳染性病原,如豬藍耳病、豬非洲豬瘟病很可能會經鳥類的爪子攜帶,或經消化道進入鳥的糞便。
鳥類光臨豬場主要發生冬季、晚秋或早春,目的是採食豬飼料。可以想像出它們爪上攜帶的傳染性病原體可能會汙染飼料。更重要的是,它們的糞便會汙染飼料、地板,有時會汙染存貯的墊料,如稻草或刨花。在溫暖的天氣中,豬舍的一側或多側通常是敞開的。防鳥措施包括大量採用防鳥網,然而儘管這可以降低鳥類傳播疾病的風險,但這一方法通常不被豬場採用。安裝防鳥網往往被認為僅在防止飼料浪費上具有成本效益。在極端氣候下,豬舍通常採用全封閉方式,因此來自鳥類的感染風險得到大幅度的減少。
1、豬流行性腹瀉
在很多國家,最危險的鳥類是椋鳥。它們往往會成群結隊地在半徑30公裡的區域內飛行,一天之內可光臨多家不同的豬場。在一項研究中,據估計約30%的新發豬流行性腹瀉疫情由椋鳥引起。如果椋鳥在一個暴發急性豬流行性腹瀉的豬場採食,它們攝入流行性腹瀉病毒變得輕而易舉,並可在36小時內通過糞便排出病毒。海鷗也與英國國內流行性腹瀉的傳播有關。另外,已有報導稱豬藍耳病病毒可在鴨體內增殖。
2、禽結核
患有禽結核的鳥類會通過糞便排出大量的分枝桿菌,豬攝入受其糞便汙染的飼料後,會引起頸部和腸繫膜淋巴結典型的結節性病變,從而導致在屠宰時胴體的頭頸部報廢。但是有時某些豬場會長期出現胴體頭頸的高報廢率,在某些情況下添置防鳥設施和清除所有存貯的墊料效果可能並不理想。必須記住的是禽支原體並不是一種一成不變的細菌。它包括多種不同的變異株,其中一些變異株很容易在腐生植物上增殖(豬體外),如一些菌株可在用作墊料的泥煤或水槽中增殖。
3、豬丹毒
鳥類有時候被詬病為豬丹毒疫情暴發的元兇。它們會受到紅斑丹毒桿菌的感染,隨後經糞便排出此病菌。然而,大多數豬丹毒疫情源自豬群本身。紅斑丹毒桿菌長期以亞臨床的方式寄居在豬的扁桃體中,並在豬群中呈地方流行性。在如應激等不明原因的影響下,帶菌個體有可能會表現出臨床症狀,隨後通過糞便排出大量的強毒力病菌。
4、沙門氏菌
沙門氏菌也可經鳥類攜帶並通過其糞便排出,但鳥類攜帶的沙門氏菌血清型並不會對豬造成傷害。然而,它們可能會提高抗體滴度,使屠宰廠在監控方 面變得複雜。高傳染性病原體如FMDV可能通過鳥類的雙足發生短暫的機械性傳播,但尚無有力證據表明這種方式在疾病傳播上起著重要作用。海鷗可能會接觸受豬產品汙染的東西而成為帶菌者進入豬場,如來自垃圾堆的豬肉包裝袋(如果垃圾場就在豬場附近,風也可能把此類物品吹進豬場)。
除了上述問題外,鳥類仍有可能在存貯或散落的飼料上或在豬舍外存貯的墊料上排便,糞便中的病原微生物通過人的腳、墊料或飼料被帶入豬場。給料鬥加蓋可以減少鳥糞汙染豬飼料的概率。您的豬場是怎麼防控鳥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