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吧!動物不知性別為何

2020-09-07 新浪探索

我們怎麼知道性別不單單是一個生物學事實?是什麼讓性別具有文化性質,而不是像動物那樣只是性別行為不同

  動物沒有性別這個說法,雖然已經被研究性別的研究人員普遍接受,但其他人對此還是十分困惑。

  困惑源於這樣一個事實:許多物種的雄性和雌性具有系統性的不同行為表現。最基礎的一個例子大概就是交配行為。對於一個物種而言,具有不同性別僅僅意味著擁有不同的變體,形成不同大小的配子(比如精子和卵子)。這通常也意味著不同的身體體型互相適應以有效地結合這些配子。當然,不同身體體型需要不同的交配策略。

  在動物界的某些地方,性別上的行為差異也超出了交配範疇。有時候,只有一種性別會撫養幼崽。其他物種則有基於性別的交配和求愛策略,例如雄性大猩猩會保護眷群、還有求偶舞等等。但還有其他物種,它們的雄性和雌性的社交方式也有不同。比如大角山羊就雌雄分開聚居。

  這些行為跟性別有什麼不同?為什麼這些行為不被看做是性別呢?為了回答這些問題,我們首先要弄清楚什麼是性別,而這有點微妙。「性別」一詞已被廣泛使用。這本身沒什麼問題。性別是複雜的,具有多面性,人們用不同的方式闡述性別一詞的不同方面也無可厚非。(只不過,性別的複雜性似乎也造成了本篇文章想要討論的困惑點——動物到底有沒有性別之分。)回歸正題,我們要怎麼理解性別呢?

  直到上世紀五十年代,心理學家約翰·馬尼才開始使用「性別角色」一詞來指代與生物性別有關的事物,但兩者並不相同。從那之後,性別的理論差異逐漸浮現:性(sex)一詞,用來表示生物上的性別之分;而性別(gender)則具有文化性質。性別涉及一系列塑造男女行為舉止、規定男女行為舉止的行為準則,並規定成為男人或女人分別意味著什麼。這些行為準則是文化發展的一個結果,並通過文化學習代代相傳。(請注意,這裡的性別都是兩性系統背景下的性別。)

  前有茱蒂絲·巴特勒和安妮·福斯託-斯特林等性別理論家提出,性和性別是不能完全孤立開的。我們的生理性別會影響跟性別有關的文化準則。兩者之間相輔相成。(比如,在很多文化中,一般認為對上肢力量有要求的工作由男性——即雄性——來完成。)然而,儘管有這種扯不斷的聯繫,孔雀仍沒有性別。因為孔雀沒有文化。

  那我們怎麼知道性別不單單是一個生物學事實?是什麼讓性別具有文化性質,而不是像動物那樣只是性別行為不同而已呢?以下有一些關鍵證據。和其他任何動物不一樣,人類中的不同性別間的性別行為,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差異十分之大。在這個文化中,被認為適合女性的事物,放到另一個文化中結果可能就完全相反。甚至,性別數量也根據文化而異。儘管大多數文化傾向於跟生理性別掛鈎的兩性系統,但也有其他文化接受三種性別或更多種性別。

  相關地,性別有關的規則和模式也會隨著時間而變化。比如,上世紀初,美國女性不能穿褲子,但現在根本沒有這樣的規矩。還有,在西方世界,粉色往往跟女性相關,然而這種關聯也只是最近才出現。換句話說,性別具有很大的隨意性。性別是靈活的,可以通過多種方式定義。當然,這就意味著,決定性別的根本,還是在於文化。

  不過,仍有一些謎團有待解決。首先,動物就沒有文化嗎?其次,就算沒有文化,動物就不能有性別嗎?文化有賴於知識和信息的代代傳承,從而使得有用行為的穩定模式在出現後能夠持續存在,也使得我們能夠積累這些代代相傳的文化知識。有些動物可以以有限的方式,參與這類學習。比如,虎鯨可以互相學習如何捕獵,不同的虎鯨群也會有不同的捕獵方式。在另一個著名的案例中,一群日本獼猴在其中一隻母猴開始洗紅薯後,其他猴子也學會了洗紅薯。

  但是,動物有文化的真實例子相對稀少,也並不涉及像人類那樣的跟性別有關的行為模式和學習方式。比如說,我們沒有看到有哪個虎鯨群裡,有雌性只向雌性學習,並且只向其他雌性傳授技巧的現象。即便可以觀察到,這種帶性別傾向的行為也缺乏人類性別系統中的諸多關鍵特徵。最重要的是,人類性別系統還涉及健康的規範行為——不僅女性的行為舉止受她們接受的文化教育所影響,我們作為一個社會也認同她們應該這樣做。但是在動物文化中不存在這樣的元素。

  另外還一個問題是,如果說性別是一種文化建構,那為什麼它又是如此普遍呢?為什麼每個被研究過的社會在男性和女性的行為舉止這件事上,都有一些行為模式和規範呢?會不會有一些文化沒有性別之分呢?如果是的話,那性別是不是比我們認為地更先天、跟生物上的關係更貼近?

  對於這些問題,答案是:性別發展地如此廣泛,是因為它對於人類的勞動力分工有極大的用處。在文化發展過程中,人類逐漸掌握重要的生存技能,但學習這些技能往往比較困難,也十分耗費時間。在傳統文化中,這些技能可能包括製作繩索、採集和加工食物、建造房屋以及燒制陶器等等。性別提供了一組規則,可以挑選不同類別的人,然後讓不同的人群去做不同的事情。當然,我們也可以用其他的方式來分工,只不過生理性別差異讓性別成為一個尤其便捷的勞動力分工方式。我們不需要用性別來解決分工問題,但這種辦法是如此地便捷好用,以至於基本上每一種文化都發展出某種形式的性別分工。一旦性別分工形成,儀式、意義、期望、規範等各種文化就會逐漸積累起來。

  所有這些又帶來一個更棘手的問題。如果性別是基於文化的,那它可以解釋男女行為之間的所有差異嗎?人類也是否像動物那樣具有性別上的差異行為?這個問題很難回答,因為它不可避免地會牽扯到更多的性別歧視、偏見和不平等等問題。如果男女之間確實存在先天的行為差異,那麼我們就有理由說,我們不必平等對待男性和女性。一個典型的例子是說,女性天生不如男性那樣具有競爭力,因此擔任執行長的女性人數相對較少不是問題。

  人類男性和女性之間或許確實存在先天的行為差異,但這些差異的程度其實非常難衡量。文化影響塑造了地球上每一個人的性別行為,意味著我們不能在不考慮文化因素的情況下,去草率地衡量先天性別差異。

  這就回到了最初的問題:為什麼認識到動物沒有性別這一點很重要?對於人類男性與女性之間的不同行為,我們無法像研究動物那樣,簡單地認為這些行為差異源自先天的生理差異。當小男孩拒絕玩偶時,我們無法從中推斷出他們是否具有照顧嬰兒的先天能力。相反,我們需要從完全不同的角度來看待人類的這類行為。我們需要首先意識到,我們的文化體系在決定男人和女人、男孩和女孩的行為舉止方面,有著重要的影響。(勻琳)

相關焦點

  • 萌王的性別可以確認了,大賢者夏爾可能是真正的主角,沒想到吧
    相信大家在平時一定都非常喜歡看動漫吧,那麼不知道大家是否聽說過史萊姆追部動漫呢?這一部動漫是一部十月新番,並且它剛剛上映的時候就已經收穫了很多的粉絲,而它的收藏量和觀看量也是一直處於一個只增不減的狀態。
  • 生物性別是如何起源的?
    因為在生物進化的初期,生物是不分性別的,無論是動物還是植物,都無雌性和雄性之分,就是現在,比較低等的植物比如藻類植物、苔蘚植物、蕨類植物,依然沒性別之分,產生的生殖細胞孢子,也是沒雌性生殖細胞和雄性生殖細胞的分化,動物也是這樣,有些低等的無脊椎動物,就沒雌性、雄性的區別,比如原生動物,多孔動物等,即使有雌雄分化的動物個別的還有雌雄同體的狀況。
  • 環境選擇壓力或影響性別比例
    記者近日從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獲悉,該所研究員王瑞武和雲南大學教授李耀堂、博士研究生王亞強等合作,發現環境選擇壓力增加可能導致物種性別失調。
  • 胎夢暗示寶寶「性別」?尤其是動物?聽聽產科醫生怎麼說
    小錢懷孕之後,晚上睡覺的時候就經常做夢,比如經常會夢見各種動物,蛇、烏龜、小貓小狗……各種動物數都數不清了。婆婆每天早上都會問小錢晚上夢到什麼了,因為婆婆認為夢到的動物跟肚子裡寶寶的性別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但是小錢夢到這麼多的動物,自己都迷糊了,婆婆也更蒙圈了,不知道應該怎麼分析了。
  • 動物性別的秘密——小丑魚
    但是,在小丑魚的世界裡,他們會很高興,因為對他們來說,這就是權力的象徵,他們可以根據需要,來決定自己的性別,也可以自己繁殖後代。如果有一條外來的小丑魚加入進來,同時它還具有性別,那麼勢必就會發生一場戰爭,最後誰勝出了,誰就有機會留下來。 小丑魚看起來非常和諧,相親相愛,但是實際上它的競爭很早已經開始了。個頭較大的一隻,會在這性別戰爭中壓制性地率先發育成雄性,然後快速轉化成雌性,成為女王。
  • 神奇的動物性別決定機制,不僅僅是「X」、「Y」
    而動物世界的性別決定充滿了別樣的神奇。我們先簡單梳理下動物性別決定的幾種大致機制,再來聊聊最近下新發現。凡是進行有性生殖的動物都有性別,有性生殖通過等位基因的分離、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組合以及連鎖基因的交換重組等過程為動物帶來了巨大的遺傳多樣性,有利於後代的生存,那麼,性別是怎樣決定的呢?
  • 為何雄性動物排尿和生殖都是同一個器官,而雌性動物卻能分開呢?
    為何雄性動物排尿和生殖都是同一個器官,而雌性動物卻能分開呢?說到物種的進化,可能大多數人首先想到的就是達爾文的《進化論》吧。的確,自從這位偉大的科學家提出了《進化論》之後,人類的許多未解之謎都有了答案。比如,第一個人類是怎麼出現的?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等等。
  • 【中國科學報】環境選擇壓力或影響性別比例
    記者近日從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獲悉,該所研究員王瑞武和雲南大學教授李耀堂 、博士研究生王亞強等合作,發現環境選擇壓力增加可能導致物種性別失調。該成果發表在《公共科學圖書館·綜合》上。據王瑞武介紹,自然界大多數物種的性別比例是1:1,少數物種在進化過程出現偏雌或偏雄的性別比例。
  • 這些動物會轉換性別
    來源:【科技日報】一般情況下,一種動物是什麼性別,那麼它終生都是什麼性別。而轉化性別的能力貌似只有在動漫或者是科幻片中才能看到,但實際上在自然界中有些動物是可以轉化性別的,科學家稱這種現象為序列性雌雄同體。
  • 原來「狐狸精」的說法是這樣來的,你沒想到吧?
    不知從何時起,人們都習慣把媚惑男人的女子稱為「狐狸精」,帶有濃濃的罵人色彩。其實很多人都是人云亦云,根不知道「狐狸精」的說法源自於何處。其實在古典文學中,狐狸之所以被稱為「狐狸精」(狐仙),那是因為狐狸生性好奇,喜歡收藏一些小玩意,特別是女性的飾品。
  • 每日一笑:柯基:沒想到吧?我才是親生的
    這是家裡的一個老式電視,現在正播著動物世界。表弟:表哥,動物世界的貓咪為什麼躺著不動的?我:你懂什麼?貓咪有自己的想法,它……話剛落下,喵喵從電視機裡走了出來……表弟:表哥!這……TOP2.警犬不按套路出牌的次數越來越多了,現在想找個當「壞蛋」的傢伙也不好找了,唉……TOP3.
  • 「性逆轉」「自由變性」:動物背後的性別秘密
    「性逆轉」「自由變性」:動物背後的性別秘密 2020-04-14 17: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絕大部分實驗鼠是雄性的,為何做實驗也搞「性別歧視」
    進一步的實驗表明,激素周期與這種特殊的反應無關,這是性別導致的行為差異,而不是由激素引起的。 他說,研究不應該把雄性動物當做「基準」,把雌性動物視作「偏差」。她說,這些不同的行為僅僅意味著兩性都有信息要告訴我們。 如果只對雄性齧齒動物進行集中研究,科學家們可能會錯過發現雌性動物的重要行為和生理特徵,而這可能會影響科學家們將研究成果轉化為影響人類健康的舉措。尚斯基指出,在與焦慮和抑鬱等精神疾病相關的研究中尤其如此。
  • 動物性別的秘密——由蜂王控制性別的蜜蜂
    所有的個體都是蜂王的後代,她有一個特別厲害的本領,那就是能夠控制自己後代的性別。有一些動物可以不依賴雄性,雌性自己就能產生後代,蜜蜂就有這種本領。當她們決定不依賴雄性的精子,自己產下未受精卵時,這枚卵就會發育成雄性;當他們決定讓卵子受精,這枚卵就會發育成雌性。
  • 酒吧老闆收養一隻流浪貓,沒想到它竟偷錢,被抓包後不知悔改
    酒吧老闆收養一隻流浪貓,沒想到它竟偷錢,被抓包後不知悔改國外一主人某天發現家裡突然出現陌生內衣褲,後來連衣服襪子都有,嚇得她以為是變態在監視自己,後來真相大白:原來自家貓咪是內衣小偷!有些貓咪是有特殊愛好,不過特別拜金的小貓你見過沒。
  • 這些動物 會轉換性別
    在自然界中有些動物是可以轉化性別的,科學家稱這種現象為序列性雌雄同體 小丑魚是按族群生活的,幼年沒有性別之分。但為了繁衍後代,會有一條小丑魚主動變成雌性,其餘小丑魚則變成雄性,繁衍後代。如果這條雌性小丑魚死了,那麼族群裡剩下的雄性小丑魚會有一條自動變成雌性,以此循環。 初生的黃鱔達到第一次性成熟,全部都是雌性的。當完成第一次繁殖後,進入第二次性成熟時,黃鱔的性別就由雌性轉變為雄性。
  • 以為鵝是很兇悍的動物,沒想到今天見識到的鵝,卻被泰迪給欺負了
    網友口述:以前就聽說鵝的高明之處了,據說就算是大型犬,也是搞不定這傢伙的,這也足以看清楚鵝的兇悍了,以為鵝是很兇悍的動物,只是沒想到的是,今天見識到的鵝,貌似並沒有傳說中那麼牛啊,飯店裡面的一隻泰迪,就直接把這傢伙給震懾住了!
  • 不知姑娘為何對著我笑,笑得還這麼的甜,愛了,愛了!
    1、我喙死你,天天來偷我的雞蛋,有本事你別跑2、姑娘,長點記性吧!以後不要這樣玩了!3、新郎官真是個好公民,坐汽車還戴頭盔呢。4、哥們別人的東西不是那麼好撿的,這下長記性了吧5、攝影師:我不要面子的?6、自己以為撩到了小妹妹,誰知道是一名男生,真的是讓我無言以對,看到這個樣子氣急敗壞呀。7、打不過慫了吧!
  • 烏龜的性別由卵化溫度決定?卵生的動物都是嗎?其實沒那麼簡單
    眾所周知,我們人類的性別在精子和卵子結合的一瞬間就已經確定了,在往後的發育由於性染色體上性別決定基因的活動,胚胎的發育會出現雌雄的性別差異,這種性別決定方式我們稱為遺傳依賴型性別決定(GSD,Genetic Sex Determination)。但是在神奇的大自然中,生物為了適應環境和種群的可持續發展,會選擇對自身更加有利的方式決定性別,我們的龜寶就是一種這麼機智的動物。
  • 動物除了雌性和雄性外,還有其他的性別嗎?
    在自然界中生存的動物,大都有明顯的性別分化,雌雄兩種性別構成了大部分動物的兩態。動物除了雌性和雄性外,還有其他的性別嗎?答案是肯定的。首先,我們來看一下動物的定義。生物下包括動物界、植物界、原生生物界、原核生物界、真菌界,而動物是動物界所有生物的總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