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男人日常的衣食住行中,煙和酒一般來說也算是必需品了。特別是煙,號稱男人的「第二精神食糧」,所以男人對於自己曾經吸過的煙,還是很有感情的。每樣東西都有著自己的時代記憶,香菸也不例外。特別是在上個世紀的60-70年代,雖然那時候的物質還比較匱乏,但是煙還是必須要吸的。當時有一個很有意思的事情,各地煙廠都有任務,那就是生產「經濟」牌的各種香菸,並且統一定價為8分錢。上世紀60-70年代,最寒酸的煙,各地都有的「經濟」牌,1包8分錢!
據老輩人回憶,當年的經濟煙比現在的中華煙都好吸,真的假的就不得而知了。那時候吸得起經濟煙的,都是有工資收入的,農民吸的是旱菸,當時的2毛錢能買一包菸絲,捲起來吸能頂吸一條經濟煙。當時的知青就抽「經濟」,也只抽得起「經濟」。但是當時並不僅僅是有經濟煙,其他的煙價格要貴不少,經濟8分錢,大紅鷹1毛3,雄獅1毛8,新安江2毛4。下圖為成都捲菸廠生產的經濟香菸。
當時陝西寶雞那邊最常見的就是羊群牌香菸,是最便宜的了,和經濟差不多,8分錢一包,寶成牌1毛9一包,紅舞牌藍合的是2毛9一包,當然那會的黃金葉、飛馬都有,價格不等,其中2毛6的黃金葉據說非常好吸。經濟在當時還不是最便宜的,經濟屬於那種便宜但是好吸的煙,百荷、綠葉只賣4分錢一包,但確實不好抽,據說很容易斷火,還辣嗓子。下圖為寶雞捲菸廠生產的經濟牌香菸。
比較上檔次的,算是3毛6的大前門了,據說比如今的軟中華要好抽得多。當時在河北能經常見到的煙,紅花8分,崗南1毛6,慶豐2毛,荷花2毛5,菊花3毛1。在70年代,一個雞蛋可以換一包山羊煙或經濟煙。當時在杭州,最常見的就是3毛5的西湖香菸,2毛6的利群,還有新安江,利群後來漲到了3毛8,還有4毛4的蘭西湖。下圖是杭州捲菸廠生產的經濟牌香菸。
在在湖北,經濟香菸以常德和襄樊見得最多,然後是紅花、馬蘭、慶豐和飛馬。在當時的廣州,收入不高的人群中一般選擇的是1毛5的大鍾和1毛7的百雀,要麼就是選擇抽南雄或黑貓生切菸絲,一般都是自己卷或者吸水煙,即使到現在,南雄的菸絲還是很出名,小編偶爾還會讓那邊的朋友捎一點過來嘗嘗鮮。那時廣州的菸民,一般都是抽2毛7的豐收。當年廣州捲菸廠生產的經濟牌香菸,見下圖。
在那個年代,國內頂級的香菸有三種,價格是5毛9一盒,分別是上海產的「大中華」、「紅雙喜」,還有雲南產的「雲煙」,並且還是沒有過濾嘴的那種。另外還有罐裝的,這種灌裝的香菸只能在一些外事接待賓館或者飯店裡能見到,市面上一般很難見到。如果運氣好了,過年過節的時候有可能吸上一盒大前門。當時抽經濟牌香菸,據說還有一個習慣,那就是抽之前必須先吹一下,把菸捲裡的土吹出去,如果直接就吸,弄得一嘴都是土,至於是不是玩笑話,就不得而知了。下圖為山東滕縣捲菸廠生產的經濟牌香菸,滕縣捲菸廠當時還生產普滕香菸和微山湖香菸,很多山東的老菸民都還記得。
這些吸過經濟牌香菸的菸民,真的可以稱得上老菸民了,如果在當時還是一個十七八的毛頭小夥子,現在也是70歲左右的老人了,如果提起這個香菸,估計他們定會唏噓不已。經濟牌香菸,不僅僅是一個品牌,更是承載了他們曾經的、關於青春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