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艇上一個罐頭只能換一根煙:老兵回憶西沙海戰後巡航生活

2021-01-10 薩沙

作者:薩沙

本文為薩沙原創,謝絕任何媒體轉載

【薩沙講史堂第四百二十八期】(歷史系列第163講)

1974年1月19日西沙海戰後,為了防止南越海軍反撲,我軍潛艇部隊奉命趕赴西沙。這次講述的,就是這些潛艇英雄們的故事。這些老兵今天都已經60多歲,留下很多回憶。薩沙摘錄幾段,聽薩沙說一說吧。『

薩沙先說幾句,他們的潛艇是著名的033級潛艇。這是蘇聯在50年代研製的柴電潛艇,西方代號R級。客觀來說,這種潛艇並不先進,源於二戰德軍的U型潛艇。

50年代恰逢中蘇蜜月期,我軍購買了多艘潛艇同時還引進了全套技術。

從1967年開始,我軍開始量產033級潛艇,第1艘於1969年服役。到1987年停產,033級一共生產了高達106艘,其中16艘出口到國外。

033級裝備8具533毫米魚雷發射管,其中艇首6具,艇尾2具,總排水量1800噸,編制57名官兵(其中軍官10人)。

在70年代,033級已經落後於時代,仍具有相當的作戰能力。除了幾個軍事強國以外,其他國家並沒有強有力的反潛艦隊。以南越海軍為例,反潛力量薄弱單一,對付不了033級。

西沙海戰以後,我軍立即派出潛艇部隊趕赴西沙。

大家都知道,潛艇是海軍最為危險最艱苦的海軍軍種,待遇最高,要求也非常高。

今天說道的158號潛艇官兵均是精兵強將。不過,最初訓練中,他們也鬧出過很多笑話。

陶寶祥參謀回憶:1966年我被分配到艦隊司令部機要處工作,做了4年的參謀。1970年潛艇部隊規模擴大,急需要專業譯電員,我才被調入158號潛艇工作。我是半路出家,之前沒有進過潛艇學校。上了潛艇,一切都很新鮮,所有東西都要從頭學習。潛艇不同於其他地方,就連上廁所都要先檢查有沒有壓力。以前有個新兵鬧肚子,急著去上廁所,忘了檢查就打開馬桶蓋,結果被噴了一頭一臉的大糞水。

我也犯過一些錯,記憶比較深的是一次潛水。作為潛艇水兵,輕淺水是必須掌握的技能,是用於逃生的。我第一次下水很緊張,一下子被暗流衝倒。驚慌之下,我將下水前備好的口訣全忘了。慌不擇路,我也沒拉信號繩請示,一個猛子就從10米深的水下竄上來。上來以後,老兵們嚇了一大跳。他們說,幸虧我潛的只有10米。如果再深點,我一定會得減壓病,命都可能保不住。

1974年1月19日,158號潛艇接到命令,立即準備出發。

全官兵士氣高昂,紛紛寫下了決心書、保證書,一些沒有安排上艇的新兵,也寫了要求參戰的請願書。

這2天大家積極備戰,給潛艇裝上魚雷、油料、水和各種遠航食品等物資。

魚雷班長吳煥生回憶:最累的就是我們魚雷部門。當年我們不能自產魚雷,所有魚雷都是蘇聯進口的,保存在基地裡。接到命令後,我們將14枚魚雷運出來,發現上面塗滿了厚厚的防鏽油。原來,這些魚雷都是五十年代末進口的,到今天已經十多年。後勤部門怕魚雷生鏽,特別加強了保護。這下就苦了我們。我們忙了2個晝夜,將14枚魚雷擦的乾乾淨淨。檢查完畢,我們再把魚雷裝上潛艇。沒想到剛剛裝完,上級又下命令必須卸下2枚魚雷。後來我才知道,整個基地只有這14枚53-39式魚雷,全部給了我們。後來上級考慮讓152號潛艇,也一起參戰。它連1枚魚雷也沒有,只能讓我們分給它2枚。

到了西沙海域,158號很快發現了南越海軍的驅逐艦李常傑號(2800噸),正下錨不動。李常傑號是一艘很有名的南越軍艦,曾經擊沉過14艘北越艦船。但它沒有反潛設備,根本不知道被158號潛艇盯上。

這邊,158號迅速完成作戰準備,將魚雷發射管注水,隨時準備開火。

請示上級以後,158號卻不被允許攻擊。

原來西沙海戰以後,南越海軍根本不敢再戰。以李常傑號為例,它也被重創,憨厚清點大小彈孔共802個。

南越政府向聯合國請求,派出位置最近的李常傑號,去打撈沉沒軍艦上的士兵屍體。中國方面出於人道主義,表示同意。於是,李常傑號就懸掛紅十字旗,在這裡打撈。

於是,158號在這裡監視了10多天,李常傑號始終茫然無知。

如果158號想要攻擊,李常傑號早就被擊沉幾十次了。

陶寶祥參謀回憶:我們和敵人周旋了10多天,南越方面沒有其他活動。我們潛艇白天下潛晚上浮出。白天在水下用電機航行,天黑後就浮起啟動內燃機航行,同時給電池組充電。因為是戰時,充電時潛艇仍然在水下,只是空氣筒升出水面,啟動柴油機。充電的時候,對於水下憋得太久、吸了一天渾濁空氣的官兵來說,是黃金季節。我們終於可以吸上一口新鮮空氣了。憋了一天的菸民們,這時候經過請示也可以去5艙尾(機電艙)吸上1支煙,過過菸癮。

水下的生活是艱苦的,陶寶祥參謀又回憶:我們於1月21日出發離港,2月4日才奉命返航,前後轉戰了15個晝夜。這次戰鬥出航,我們是準備打仗的,共裝載了2個月定量的遠航食品。當時潛艇裡面所有可以放物品的地方,都堆滿了各種主食和副食(肉、菜、水果、米飯、罐頭)。條件所限,潛艇遠航期間是沒有新鮮食物的,只能吃罐頭。罐頭雖好,天天吃就難以下咽了。為了完成任務,保存良好體能,又不能不吃。時間一長,吃飯都成了政治任務。

潛艇生活是很苦的,幾個艙裡除了魚雷艙和指揮艙,其他都熱的要命。溫度最高的柴油動力艙,經常高達51度!!!我們整天就穿一套亞麻褲衩背心(吸汗好又容易幹)。潛艇有空調,但不敢開,因為電太寶貴了。每天晚上潛艇上浮,柴油機才能發電,同時還要發報。

有意思的是,潛艇生活對於我們這些菸民來說,是很難熬的。當時海軍官兵幾乎人人都吸菸,但潛艇不允許吸菸,菸癮一犯就很難受。白天不能抽,只能晚上經過請示,到5艙尾(機電艙)排隊抽。只有那裡和水上相通,煙能排出去。出海時間長,大家帶的一兩包煙很快都抽光了。我們潛艇上有個唐山的兵,菸癮比較大。他很機靈,自己多帶了2條煙。大家煙都抽完了,發現他還有煙,就找他換。開始是幾個罐頭換一包,後來一個罐頭或者一大塊巧克力換幾根,最後一個罐頭只能換一根了。他帶的煙是豐收牌,一包才2角7,一根煙還不到2分錢。當年罐頭可是稀罕物,一個罐頭都要好幾塊(當時唐山工人一個月才30元錢)。就是這樣,也有人搶著換。回到碼頭,這個唐山兵攢了一大包好東西,求人幫忙才抬回去。

薩沙也鑽過033級潛艇,忍不住說一句:這些老兵真心不容易,都是好樣的。

【薩沙講史堂第四百二十八期】(歷史系列第163講)

相關焦點

  • 西沙海戰老兵回憶:破譯南越電文掌握主動,中央決定後發制人
    大廳西側是作戰處值班室和情報處值班室,一廳兩室相互通聯,形成一個統一整體。當年我就工作在這裡,每天翻譯來自各方面的各式電報,上呈下達,給領導當「耳目」。  情報處為司令部直屬師級工作部門,下設偵察(一科)、情報(二科)兩個科,海戰後又增設技偵科(三科)。我們譯電員歸二科。當時處長範樹華,二科科長趙洪美。
  • 西沙海戰英雄艦長、一等功臣肖徳萬將軍逝世
    當南越海軍入侵我西沙群島時,他率領389艦,和兄弟艦艇396艦、271編隊、281編隊協同作戰,一舉擊沉南越海軍一艘護航艦、重創三艘驅逐艦,配合我陸軍、民兵收復了甘泉、金銀等島嶼,取得了西沙海戰的勝利。22年前,他成為一名將軍。他多次率領大型混合艦艇編隊馳騁在西太平洋上,捍衛我國的海洋權益。
  • 西沙海戰走出幾位將軍?他們的名字你可能不知,功績卻值得銘記
    1974年1月17日,南越海軍竟冒天下之大不韙,悍然炮轟我西沙群島的甘泉島,侵佔了我西沙群島的金銀島、甘泉島,還企圖繼續侵佔琛航、廣金兩島。面對南越方面的作死挑釁,中國海軍針鋒相對,寸步不讓、寸土必爭,派出巡航艦艇編隊到西沙護漁護航。1月19日10點22分,敵艦首先開炮,對越自衛反擊戰打響。
  • 西沙海戰老兵:戰鬥中發現自己全身是血,後來才知全是耳朵裡流出
    當時海軍是技術兵種,從政審到身體各方面要求都是很嚴的,我能被選上,心裡很自豪。我憋足了一股勁,到部隊一定好好幹,不能給天津衛的父老鄉親丟臉。到了南海艦隊,我被分到南海艦隊榆林基地獵潛艇73大隊的274號獵潛艇主炮班當戰士,後來被提升為班長。西沙海戰(當時叫永樂群島作戰)時我立了二等功。部隊休整以後,我被調到666艇當槍炮長。
  • 西沙海戰,蔣氏放我過海峽?真實情況:劍拔弩張氣氛緊張
    所以說,西沙海戰是險中取勝。 3、欲施報復:最終是應「避免下一步同中國作戰」 各方反應:西沙海戰結束後,除了交戰雙方外,美國、北越和臺方這三個相關方的反應和態度耐人尋味。
  • 西沙海戰:南越自認強大炮擊西沙甘泉島,鄧小平提議乘勝收復三島
    南海南海的南沙群島、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和東沙群島,歷來是中國固有領土有句古話:「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勤勞又富有智慧的華夏百姓為了生活,早已經將足跡遍布南海各地。早在漢朝時期史料就有華夏百姓在西沙海域生活和捕魚的記錄。
  • 30年前,一名水兵拍下了讓你意想不到的西沙群島
    1982年初,組織上因為知道我入伍前接觸過相機,便安排我在守衛西沙群島前線的某水面艦艇部隊做戰地報導員。▲ 1985年,西沙群島上唯一的一個百貨商店內。▲ 1985年,當時西沙群島上最好的一座樓。▲ 1983年夏,一名西沙老漁民。當時拍攝部隊的作品,「英勇、光榮、神聖、高尚」是不變的主題。
  • 35年前的西沙,最奢侈的一道菜是辣炒南瓜!
    半個月後,在琛航島,一個雨過天晴的午後,我瞻仰了另一座剛剛落成的碑——「西沙之戰革命烈士紀念碑」。1974年1月19日,南越西貢當局不顧中國政府再三警告,悍然出動軍艦、飛機,侵犯西沙群島。我軍英勇作戰,擊沉敵護衛艦一艘,擊傷驅逐艦三艘,收復甘泉、珊瑚和金銀三島,全殲守敵,取得重大勝利,捍衛了國家的領土主權。海戰中,馮松柏等18位同志血染海疆、壯烈犧牲。
  • 探秘潛艇兵水下生活:洗澡、吃蔬菜很奢侈
    柴油機艙溫度超過40℃  潛艇出海處於密閉狀態,所以空氣屬於內部循環,裡面夾雜著上百種的有毒有害氣體。普通人在艇內待上半個小時就會被燻得頭暈腦脹。而對於潛艇兵來說,遠航時他們最長要在這樣的環境裡生活超過一個月。  除了汙濁的空氣,潛艇兵們還要忍受著艇內的高溫環境。
  • 潛艇兵是如何堅持在潛艇裡生活幾個月的?看完真的覺得軍人太偉大
    中外潛艇部隊的經驗表明,潛艇兵長時間的水下生活,會造成艇員體質明顯下降,出現失眠、頭暈、食欲不振、記憶力減退、血壓降低、腰腿疼痛、皮膚潰瘍等症狀。外軍核潛艇極限長航歸來時,許多艇員是被擔架抬下艇的。所以,讓潛艇裡的官兵在海下如何待上幾個月都能保持戰鬥力,這是世界各國海軍都在認真研究的問題。士兵在海底下生存幾個月如何保持正常戰鬥能力,要從生理和心理兩方面來說。
  • 1974年,西沙海戰為什麼會爆發?南越當局為何如此膽大妄為?
    西沙海戰,是1974年解放軍對入侵西沙群島的南越軍隊的一場自衛反擊。從1956年起,南越西貢當局非法侵佔我西沙珊瑚島、甘泉島和金銀島等10多個島嶼,打死打傷中國漁民。西沙海戰南越為什麼如此膽大妄為,入侵我國的西沙群島?1、美國撤離越南,留給南越大量的武器裝備,軍力迅速膨脹1973年1月27日,巴黎和平協定籤訂。
  • 探秘潛艇兵水下生活:曾60天沒見過陽光(圖)
    原標題:29年潛艇老兵揭秘百米深海下的「吃喝住行睡」不要問我在哪裡問我也不能告訴你我們是中國海軍潛艇兵航行在深深的海洋裡央廣網7月26日消息(記者楊宸琇)作為藍色海軍方陣裡最神秘的隊伍之一,特殊的戰鬥崗位使潛艇兵的生活也蒙上了一層面紗
  • 「軍報新媒體西沙紀行」聞思錄
    守島官兵告訴記者,「永興島上現在主要生活著海軍駐島部隊、三沙市政府工作人員、常住漁民、建築工人,只偶爾有些零星訪客。」島上一位漁民說,過去除了定期輪換駐守西沙的軍人,普通民眾幾乎沒有機會來到西沙,即便到了西沙,也只能登上永興島。直到2013年,西沙旅遊線路開始對公眾開放,遊客才有機會乘船登陸鴨公、全富、銀峪這幾個島嶼。統計顯示,西沙島礁遊客最多的年份也不超過兩萬人。
  • 二戰前後 日軍潛艇兵夥食到底如何 魚罐頭螃蟹罐頭吃到營養不均衡
    日本潛艇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紀伊始,在1905年的時候,日本海軍第一批潛艇~五艘美國造潛艇的部件,被運送到橫須賀後,在美方技術人員的指導下重新組裝完成。到了1906年,神戶川崎造船所製造出了兩艘日本國產潛艇,其中的第6號潛艇在1910年4月,於山口縣新湊海域訓練時沉沒,包括佐久間艇長在內的14名乘員的葬身於大海。有了潛艇以及製造這種兵器的能力,潛艇乘員制定給食制度自然也提上了軍事會議的議程。1921年日本成立了兵食調查委員會,對士兵的夥食供給以及營養搭配等問題進行研究完善。
  • 西沙戰事緊?吳瑞林中將:不!是老蔣皮緊了!
    隨後,在鄧副主席的提議下,我軍不顧不遠處美國第七艦隊虎視眈眈的不利局面,乘勝擴大戰果,奪回自1956年就被南越侵佔的珊瑚、甘泉、金銀三島,完全控制了西沙群島,這就是著名的西沙海戰。西沙海戰之所以著名,不在於其規模和戰果,而在於此戰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第一次在「白天、遠海、深水與外國海軍」進行的海上作戰,意義重大。
  • 西沙海戰中,在南越海軍發動攻擊情況下,我軍為何保持克制?
    1974年1月15日,南越軍艦「李常傑」號出現在我國西沙海域,騷擾在甘泉島附近生產的中國漁民並炮擊了島上的中國國旗,面對南越海軍的公然挑釁,中共中央軍委立即成立了以葉劍英為首的處治西沙問題六人領導小組,準備展開自衛反擊。
  • 《GTA5》線上全新海戰玩法,戰局30人潛艇大戰,這麼會玩?
    GTA5線上模式這兩天可不安生,全新的DLC上線之後,洛聖都在線玩家激增,已經達到恐怖的三十萬人,照這樣的勢頭下去,很有可能GTA6會繼續延遲發售時間,畢竟GTAOL的熱度確實可以維持R星的需求,此次更新內容非常豐富,除了全新的地圖和槍械之外,還有幾款非常棒的載具出現,我們進入戰局可以看到地圖周邊全部都是潛艇圍繞著
  • 西沙哨兵的南海生活:堅決守好祖國南大門
    儘管坐擁旖旎風光,但西沙的駐島生活並不容易。鄭存勝清晰記得16年前,在西沙吃的第一頓飯:空心菜、酸菜粉絲和罐頭。「島上蔬菜很難種,空心菜是老兵捨不得吃,專門留給新兵的。」  沒有淡水、白天不供電、排長隊打電話、孤獨寂寞……幾十年如一日的駐島生活,戰友們與家人聚少離多,克服種種困難,也見證著西沙的變化。
  • 西沙「十佳天涯哨兵」向首都青年講述西沙故事
    9月28日上午,海軍西沙某水警區「十佳天涯哨兵」與首都各界青年在北京印刷學院相聚,面對面交流。9名官兵代表向首都青年講訴了西沙島礁的艱苦生活和建功西沙的成長故事,其獻身精神深深感染了在座每一位青年。 黝黑的皮膚、剛毅的表情、端正的舉止……上午9時許,9位天涯哨兵一出現就吸引了青年們的目光。
  • 全新技術,德國潛艇遠洋戰略思想集中體現,二戰德國「IX級」潛艇
    德國在二次世界大戰戰前開發的「II級」和「VII級」潛艇都是小型近岸潛艇,鄧尼茨認為這種小型潛艇組成的艦隊對海戰不會有重大影響,德國海軍潛艇部隊志在大洋,因此著手開發用於遠洋作戰的新一代大型遠洋潛艇,這就是「IX」級(9級)潛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