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沙海戰中,在南越海軍發動攻擊情況下,我軍為何保持克制?

2021-01-10 世紀歷史名人

1974年1月15日,南越軍艦「李常傑」號出現在我國西沙海域,騷擾在甘泉島附近生產的中國漁民並炮擊了島上的中國國旗,面對南越海軍的公然挑釁,中共中央軍委立即成立了以葉劍英為首的處治西沙問題六人領導小組,準備展開自衛反擊。16日晚上7點30分,南海艦隊奉命派出「271」「274」兩艘獵潛艇,組成編隊前往西沙群島,1月18日早上7時30分,「396」編隊完成會合與補給,趕赴西沙群島海域。但中國海軍的反應,並未使南越海軍有所收斂,並決定與19日攻佔西沙群島。

南越海軍企圖發動戰爭的情報被我軍截獲,在重重命令之下完成自衛部署,但是忙中出錯,唯獨忘記通知正處在永樂群島最前線的「271」編隊。意外還不僅僅如此,當時任廣州軍區司令許世友下令讓正在永興島待命的「281」編隊的兩條獵潛艇,以最高航速前往前線支援時,卻聯繫不上這支艦隊。由於海陸間協同失調,陸軍不了解海軍到港後需要關電臺的規定,浪費了6個小時。

前線雖然有四條艦隊,但是與敵軍相比實力懸殊,而且停靠在永樂島附近的「271」編隊對即將戰鬥的命令毫不知情。面對氣勢洶洶的南越海軍,中國海軍全力抵抗,但是誰也沒有率先開火。 9點30分,南越海軍的登島行動宣告失敗。某種程度上來說,它已經打響了第一槍,但在對方已經打響第一槍的情況下,為何我們能竭力保持克制,始終沒有開火還擊?

實際上,我軍在出來之前,受到了嚴重的限制,「271」部隊在榆林基地啟航之前,上面給的命令,就是要堅持「三不原則」,不主動惹事,不開第一槍,還不能吃虧。另外的原因就是在1月18號晚上截獲的情報,沒有通知到海上編隊的指揮員,所以種種原因造成了,儘管1月19日上午已經發生這樣嚴重的衝突,但是我們仍然堅持沒有打響第一槍。

相關焦點

  • 西沙海戰:南越自認強大炮擊西沙甘泉島,鄧小平提議乘勝收復三島
    受國力影響在上個世紀70.80年代我國著重發展的是小艦艇戰術,因為當時的主力殲擊機殲-6制空時間只有10分鐘,作戰半徑短,所以如何快準狠的打擊消滅敵人,一直是海軍將領們訓練的目標,這也是為何南越軍艦排水量,火力皆是我們四倍以上,卻依然無法取勝的原因。
  • 西沙海戰老兵回憶:破譯南越電文掌握主動,中央決定後發制人
    張司令員聽著我們的匯報後,立即下達命令:調榆林基地271、274兩艘獵潛艇火速去西沙海域執行任務!  西沙情報立刻引起上級領導的重視。總參、海軍司令部和廣州軍區同時傳來指示:「一定要維護我國領土主權和尊嚴,對於西貢當局的挑釁活動必須進行堅決鬥爭。」中央軍委強調:「在鬥爭中,堅持說理鬥爭原則。我艦艇部隊在任何情況下均不先打第一炮,如入侵者向我攻擊,我應堅決還擊。」
  • 西沙海戰英雄艦長、一等功臣肖徳萬將軍逝世
    公開資料顯示,肖德萬出生於1942年,曾任海軍某基地副參謀長、海軍某水警區司令員、海軍舟山基地司令員,少將軍銜。肖徳萬曾在1974年著名的「西沙之戰」中,榮立一等功,他帶領的389艦也榮立集體一等功。那年,他年僅31歲,當艦長才1年。2014年1月19日,文匯報刊發整版文章《肖德萬:將軍西沙情》,紀念西沙海戰40周年。
  • 1974年,西沙海戰為什麼會爆發?南越當局為何如此膽大妄為?
    西沙海戰,是1974年解放軍對入侵西沙群島的南越軍隊的一場自衛反擊。從1956年起,南越西貢當局非法侵佔我西沙珊瑚島、甘泉島和金銀島等10多個島嶼,打死打傷中國漁民。西沙海戰南越為什麼如此膽大妄為,入侵我國的西沙群島?1、美國撤離越南,留給南越大量的武器裝備,軍力迅速膨脹1973年1月27日,巴黎和平協定籤訂。
  • 西沙海戰走出幾位將軍?他們的名字你可能不知,功績卻值得銘記
    面對中國方面的嚴厲譴責和堅決反對,南越方面不僅不改弦更張,反而變本加厲,南越海軍自恃擁有多艘美國援助的先進艦艇,居然派艦艇北上西沙海域,不斷騷擾在此正常作業的我國西沙群島漁民的漁業生產,撞壞漁船、抓捕漁民,進一步擴大事端。打死、打傷中國漁民和民兵多人,同時攻擊中國正常巡邏的艦隻。
  • 西沙海戰,蔣氏放我過海峽?真實情況:劍拔弩張氣氛緊張
    19日的中越(南越)西沙海戰,是新中國海軍第一次對外作戰,也是近代以來中國海軍第一次取得勝利的對外作戰,標誌著新中國海權意識的覺醒。此戰規模不大,持續時間不長,其重大意義和深遠影響,不僅僅是奪取了整個西沙群島,更為後來奪取南沙群島的控制權創造了條件。謹以此文,紀念此次海戰中為了保衛中國海疆而犧牲的人民海軍英烈。 收復島嶼:西沙海戰險勝的消息傳來,北京頗感意外,沒想到擁有美國軍艦的南越海軍這麼不經打。
  • 西沙戰事緊?吳瑞林中將:不!是老蔣皮緊了!
    1974年1月19日,中國人民解放軍4艘小型海軍艦艇與陸軍、民兵協同,在永樂環礁附近對入侵西沙群島的南越4艘美式大型艦船進行了猛烈的反擊。面對對方艦艇噸位和火力遠高於我方的情況下,我方官兵謹遵周總理「後發制人,政治上爭取主動,既要寸土必爭,又不使戰爭擴大」的原則,發揚「海上拼刺刀」的精神,以1780噸的總噸位以弱勝強,擊沉南越護衛艦一艘,擊傷南越驅逐艦3艘。
  • 西沙海戰老兵:戰鬥中發現自己全身是血,後來才知全是耳朵裡流出
    西沙海戰(當時叫永樂群島作戰)時我立了二等功。部隊休整以後,我被調到666艇當槍炮長。奔赴西沙1974年1月16日上午,馮松柏政委對我們進行了緊急戰鬥動員,他的話我至今還記得很清楚:「南越軍艦在西沙對中國漁民進行驅趕,並對我手無寸鐵的漁民開槍開炮……」聽了政委的動員,我們都義憤填膺,紛紛寫請戰書,決心保衛祖國的海疆,同時精心做好戰鬥準備。
  • 潛艇上一個罐頭只能換一根煙:老兵回憶西沙海戰後巡航生活
    作者:薩沙本文為薩沙原創,謝絕任何媒體轉載【薩沙講史堂第四百二十八期】(歷史系列第163講)1974年1月19日西沙海戰後,為了防止南越海軍反撲,我軍潛艇部隊奉命趕赴西沙。這次講述的,就是這些潛艇英雄們的故事。這些老兵今天都已經60多歲,留下很多回憶。薩沙摘錄幾段,聽薩沙說一說吧。
  • 西沙海戰:中方誤判形勢,坐擁美式艦艇的越軍率先開火卻被瘋狂打臉
    作為世界霸主的美國為了自身的利益接替了法國在越南的統治地位,越南在中蘇的幫助下經過20年苦戰終於打消了美國收越南為「小弟」的願望。 胡志明逝世後,親蘇派的黎筍取得北越領導權,並在1975年擊垮南越政權統一越南。此時中蘇關係惡化,而中美關係卻在復甦。親蘇派的越南政府在蘇聯的支持和慫恿下開始入侵鄰國。
  • 日本為什麼要發動中途島海戰
    中途島海戰發生於1942年6月4日,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一場重要戰役。實力處於劣勢的美國海軍在中途島附近伏擊了強大的日本機動艦隊,以沉沒一艘航空母艦約克城號為代價,一舉擊沉了日本主力航空母艦四艘、巡洋艦一艘,取得了決定性勝利,從此美軍掌握了中太平洋地區的戰役主動權,扭轉了自珍珠港事件之後以美國為首的盟軍在太平洋戰場上節節敗退的局面,為下一步的反攻奠定了基礎。日軍在中途島海戰中遭受重大損失,也為最後的失敗埋下了導火索。那麼,日本為什麼要發起中途島海戰呢?
  • 馬來海戰中,英國海軍為何被日本海軍按在地上摩擦
    文/寂寞的紅酒1941年12月,在馬來亞附近海域發生了一場激烈的海戰,這就是著名的馬來海戰。馬來海戰中,英國海軍敗給了日本海軍,而且輸得一塌糊塗。大英帝國因為這場海戰飽受詬病,英國海軍也被貼上了無能的標籤。實際上,這場海戰本身就是一場實力不對稱的戰役,英國海軍被擊敗並不奇怪。
  • 35年前的西沙,最奢侈的一道菜是辣炒南瓜!
    1974年,我軍在收復西沙永樂群島時,南海艦隊艦艇在航率並不高。艦隊司令員對裝備處長發火:「南海要是丟了島嶼,海軍如何向國家交代?」西沙海戰,打得艱難。海南軍區副司令員率653編隊,運送陸軍步兵連趕赴戰區。30餘小時航渡中,氣象突變,風浪大作,陸軍官兵在登陸艦艙內暈得昏天黑地。1976年,團一級的西沙巡防區提升為師一級的西沙水警區。1980年5月,海軍組建陸戰隊第一旅。
  • 揭秘:1938年法日為爭中國西沙險些開戰
    到了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法國和日本在南海的非法活動越加猖獗,典型的例子就是兩國因爭奪西沙群島而險些爆發戰爭。西沙群島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固有領土,這是毫無爭議的。1909年,清朝廣東水師提督李準率軍艦巡視西沙群島,這是中國首次確認西沙群島主權的標誌性事件。此後中國雖然戰亂頻發,但仍然加強了對西沙群島的管理。儘管如此,法屬印度當局卻一直垂涎著西沙群島。
  • 為何中途島海戰一錘定音的是俯衝轟炸機?
    作者:瀚海狼山二戰中航母發揮主導作用,其實是從英國海軍的光輝號突襲義大利海軍的塔蘭託港開始的。這個時間比聯合艦隊偷襲珍珠港還早。光輝號出其不意,以代號「判決」的行動,起飛攜帶魚雷的轟炸機群,對停泊在塔蘭託港中的義大利海軍主力艦進行了近距離的魚雷攻擊,一個波次就消滅了義大利海軍三分之二以上的主力艦。這個行動,日方的聯合艦隊非常重視,深入研究並且實際模擬操練後,認為可以直接照搬對付珍珠港內的美國海軍主力艦。
  • 二戰日本海軍聯合艦隊實力強大,為何還是在中途島戰役中慘敗?
    1942年5月20日,在美國海軍截獲的一份日本電文中,得知日本海軍要襲擊中途島的計劃,尼米茲迅速開始一系列的調兵。1942年6月4日,日本聯合艦隊到達指定位置,並出動100多架次飛機發起進攻,由於日機出動眾多,美方戰機沒有取得優勢。在攻擊日主力航母時,被防空炮火一一擊落。
  • 我軍立馬有動作:印越達到一個目的
    越南人向來都認為西沙群島以及南沙群島是屬於他們的,印度則在邊境與我國有衝突,從這個角度來看,雙方有「抱團取暖」的意思。再者,印度除了在1962年丟失了面子以外,去年6月份與我國在邊境的流血衝突中也導致該國死亡20名印度士兵,印度自然咽不下這口氣。
  • 當年的中日甲午海戰,北洋海軍艦隊輸在什麼地方呢?
    甲午海戰是鐵甲艦時代,爆發的規模最大的一場海戰,這場海戰中,被認為實力更強的北洋海軍卻慘敗在日本艦隊手下。 在利薩海戰中,奧地利海軍的「費迪南德」號裝甲艦,以撞擊的方式擊沉了義大利海軍的旗艦「義大利」號風帆鐵甲艦,成為了這場海戰的轉折點,海戰中發生的兩次重要撞擊,直接影響了海戰的結果,使得此後很長時間內,人們復活了撞擊這一古老的戰術,給鐵甲艦、巡洋艦都裝上了撞角,甚至還研發了專門的撞擊巡洋艦,也就是擁有利刃一樣艦首、結構裝甲較厚、火炮力量較弱的一種向艦首近距離作戰的軍艦
  • 他在中途島海戰中一天幹掉日軍兩艘航母,輝煌時為何選擇退役?
    日本為了能佔據優勢,搶先對美國發動了進攻,可沒想到,真正開戰之後,美日之間的差距才開始凸顯出來。不得不說,日本海軍在當時的亞洲還是有兩把刷子的,可一旦遇到了美國,他們的那點優勢就根本不存在了。不過美國能在太平洋海戰中不斷取得勝利,這就不僅僅是國力的問題了,人員的優勢也是相當重要的。
  • 探秘西沙群島:官兵們時刻準備打仗 隨處可見迷彩色碉堡暗道
    4月23日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成立日。今年海軍成立67周年的宣傳主題是「傳承人民海軍精神」。人民海軍在經略海洋、維護海權、建設海軍的不同歷史時期,還創造了「西沙精神」「南沙精神」「海上先鋒精神」等10多種精神。 西沙群島位於南海西北部,距海南島東南方180多海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