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西沙群島:官兵們時刻準備打仗 隨處可見迷彩色碉堡暗道

2021-01-10 觀察者網

4月23日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成立日。今年海軍成立67周年的宣傳主題是「傳承人民海軍精神」。人民海軍在經略海洋、維護海權、建設海軍的不同歷史時期,還創造了「西沙精神」「南沙精神」「海上先鋒精神」等10多種精神。

西沙群島位於南海西北部,距海南島東南方180多海裡。海軍駐西沙某水警區被譽為「天涯哨兵」,他們在永興、石島、東島、琛航、珊瑚、金銀、中建7個島嶼駐防。

守天、守地、守海島的「天涯哨兵」到底是什麼樣子?在海軍成立67周年紀念日前夕,《人民日報》記者來到海軍駐西沙某水警區,近距離感受新一代天涯哨兵「胸懷祖國、愛島如家、樂於奉獻、團結奮進」的西沙精神,感受當代海軍官兵精武強能、忠誠報國的血性和擔當。

——編 者

4月12日,西沙某水警區官兵正在石島老龍頭附近執行任務。

日本軍隊佔領琛航島時遺留的碉堡。

西沙的顏色

「在那雲飛浪卷的南海上,有一串明珠閃耀著光芒……」清晨,迎著海上初升的太陽,神往已久的西沙就在眼前了。《西沙,我可愛的家鄉》這首熟悉的旋律又悠揚地在心中迴響起來。

雖然經過海上近14個小時的顛簸,我們依然早早走出海軍運輸補給艦艙門,來到甲板上翹首以望。

「看,那就是永興島!」一陣歡呼聲,大家立馬被眼前的景色吸引了:湛藍的天空下,永興島像一顆白綠相間的翡翠鑲嵌在大海中,岸邊清澈的海水下,珊瑚礁若隱若現,海水由近及遠依次呈現出碧綠、淺藍、深藍的顏色……

大家紛紛感慨:「這裡的海水比所有照片中的更透徹更漂亮。西沙太美了,祖國太美了!」西沙某水警區副政委李玉林向記者解釋,由於海底高低不平,西沙海面呈現出深淺不一的藍色,但都十分清澈,能見度可以達到三四十米。

岸上高大的椰子樹成為綠色屏障,一些樓房建築顯露其中。還未下艦,碼頭上矗立的標語牆首先映入眼帘:「愛國愛島,樂守天涯」8個大字金光閃閃。同行的南海艦隊政治工作部副主任譚江山說,這就是西沙精神的高度凝鍊。

「現在守西沙條件可比以前好多了。」琛航島守備部隊部隊長田豔博對這些年海島的變化如數家珍:告別罐頭乾菜、吃上六菜一湯,鹹澀的苦水被換成淨化水,民航包機、「三沙一號」讓交通補給越來越便利,4G網絡讓孤島與世界同頻共振……

永興島上通信連女兵們在石島主權碑前演奏樂器。

標配的膚色

迎著清晨噴薄而出的紅日,一隊隊手握鋼槍的官兵憑海臨風,沿著礁石正在巡邏。

碧藍的大海,廣闊的天空,守島士兵黝黑的皮膚和他們微笑時露出的潔白牙齒……提到駐西沙部隊,腦海中總會浮現出這樣一幅景象。

直到踏上西沙,記者才確信:在這裡,黝黑的皮膚是所有守島官兵的「標配」。

海島上,常年「高溫、高溼、高鹽、高日照、缺水、缺土」,烈日似火、狂風如刀,沙子能焐熟雞蛋,空氣一捏一把水、捏幹一把鹽。戰高溫、鬥風浪、抓訓練,官兵臉龐黝黑髮亮,皮膚被曬脫了皮;迷彩服溼了幹、幹了溼,結了厚厚的鹽漬。

這種艱苦,沒上過島的人難以體會。登島不到兩小時,皮膚已經曬得生疼。然而,這裡還有一群年輕的女兵,在海島環境中錘打自身、昂揚成長,她們的臉上寫著動人的「西沙黑」。

掩映在椰林中的「女兵樓」裡,記者見到了她們。從女兵班戰士成長為通信連副連長的楊韶華告訴記者,還有半個多月,女兵參與西沙守島就整整15年了。2001年5月14日,西沙迎來了首批海軍女兵,女兵班也同時組建。西沙女兵擔負的主要是通信保障值班任務。她們將崗位當哨位,在悶熱、狹窄、噪音大的機房裡,以一絲不苟的工作態度堅守著戰位。

在西沙,無論是男兵還是女兵,都首先是守衛西沙的戰士。2015年分配到西沙女兵班的路冰潔原來在海軍陸戰隊服役,她擔任女兵班領頭人後,給西沙女兵注入了一股硬朗的作風。為了提升打贏本領,在訓練場上,西沙女兵們不怕苦累,泥裡來水裡去,和男兵一樣摸爬滾打;炎炎烈日下,她們不畏高溫暴曬,嚴格按照標準完成一個又一個的隊列動作;武裝越野、對抗演練,她們敢於衝鋒在前,以巾幗不讓鬚眉的姿態,刷新一個又一個紀錄。

島上軍人攜帶彈藥箱進行穿越障礙訓練。

特殊的陣地

踏上西沙石島老龍頭,四個紅色大字——「祖國萬歲」闖入眼帘。這幾個字非同一般,雕刻在臨海懸崖峭壁之上,蒼遒有力。這是一位守島官兵的傑作,用了半年時間,一刀刀刻出來的。一代代守島官兵自覺地給這些字刷漆描紅。

「每次描紅,軍人的使命感都會油然而生。這裡,是我的陣地。」24歲的士官張堯和戰友們,正手持鋼槍守衛在石島的主權碑前。張堯17歲入伍便在島上。他告訴記者,你們剛從永興島過來的路幾年前是條小土路,現在已是長近1公裡、寬約5米的海堤公路。

一般而言,海軍部隊往往討厭壞天氣,它會增加出行和訓練的難度。在這裡採訪,記者卻見識了一支特殊的建制班,越下暴雨他們越興奮。這就是全軍唯一的雨水班。

西沙雨水班成立於1999年,是中國軍隊中人數最少的特種兵之一。為解決吃水難題,1999年,上級為西沙建成了雨水收集淨化庫,經過過濾淨化的雨水可以直接飲用。3名官兵擔負起為西沙官兵及居民收水、淨水、供水的重任,而西沙雨水班也就此進入了戰鬥序列,成為全軍唯一的特殊編制。

與海軍不同,雨水班的陣地並不在海洋,而是在西沙永興島的機場。班長張耀輝告訴記者,為了更好地收集雨水,永興島機場的跑道和停機坪,都設計成了千分之五的斜度,在跑道和停機坪的另一側,鋪設了一米多深的渠道。雨水流入後,進入積水坑,再通過水泵壓到兩個大水罐中,然後經過清水池的沉澱,最後在水處理中心進行淨化。收集來的雨水經過電容、沉澱、反應、過濾、消毒等一系列處理,不添加任何藥品就已經達到了國家飲用水標準,甚至超過了一些大城市的水質。目前西沙雨水班每年提供淡水8.6萬噸,結束了西沙喝苦水的歷史。

與雨水班一樣,綠化班、雷鋒班、尖刀班、女兵班……西沙部隊諸多的「特色班」堅守在各自戰位上,任勞任怨建設小島,樂於助人服務軍民,撐起守島戍邊的重任。

石島老龍頭巖壁上刻著「祖國萬歲」四個大字。

戰鬥的氛圍

踏上琛航島,讓記者始料未及的是,我們還沒顧上欣賞美景,就被島上的戰備氛圍所感染。只見岸邊官兵個個身著迷彩服,隨身攜帶著輕武器。

「近幾天有情況嗎?」面對記者的疑問,西沙某水警區司令員劉堂說,這裡沒有平時戰時之分,上島就是上前線,守島就是守陣地。我們時刻都在準備打仗,確保一有情況拉得出、守得住、打得贏。

在島上,隨處可見迷彩色的碉堡暗道。在永興島街道邊的展示欄,記者看到,「紀念西沙自衛反擊戰勝利」主題照片,重現的是綠軍裝、紅領章,鬥志昂揚的臉龐,還有浪花四濺的反潛演練。

「上島就是上前線、守島就是守陣地」「人在島在國旗在、誓與島礁共存亡」「丟掉幻想、準備打仗」……防波堤、白沙灘、礁石上,一個個鮮紅大字構成一道獨特的美。漫步島上各個營區,仿佛步入一個個臨戰動員的大舞臺,處處都能感受到戰鬥氛圍。

「美麗的天海間總有刀光劍影,心靈的螢屏上時刻閃爍著敵情……」這句歌詞,摘自水警區官兵創作的歌曲《站在最前沿》。站在守衛海疆、維護國家海洋權益的最前沿,正是官兵戍守西沙的真實寫照。

西沙某水警區石島官兵在「老龍頭」上巡邏。

永遠的儀式

大海嗚吟,椰林肅穆。祖國最南端的烈士陵園——西沙琛航島烈士陵園,祭奠著42年前在西沙海戰中犧牲的18位英烈。記者到來時,陵園正在擴建中。向這些海戰英雄們三鞠躬,並默哀致敬,簡樸的紀念儀式讓記者血性迸發。

西沙海戰烈士陵園,是西沙所有官兵心中的聖地。42年來,水警區始終把烈士陵園作為傳承西沙海戰精神的重要教育基地。無論是新兵上島,還是清明、國慶等重大節日,都要隆重舉行祭奠和瞻仰烈士陵園活動。

當年,抗戰勝利西沙被收復後,中國軍人曾立碑永興島,刻字「南海屏藩」。「愛國愛島,樂守天涯……」憑海臨風,手握鋼槍,面朝主權碑,錚錚誓言響徹海天。

這些在外人看來最普通的宣誓儀式,置身西沙,卻彰顯出至高無上的莊嚴、神聖。主權碑前的誓言,已然定格為一道獨特風景。

水警區政委柯和海說:「祭掃海戰場、祭拜烈士、為主權宣誓,這種戰鬥儀式特有的情感滲透力,能錘鍊官兵不怕苦的意志,提升不怕虧的境界,弘揚不怕死的氣概,在官兵心靈中積澱成代代相傳的戰鬥基因。」

在西沙,有一片鬱鬱蔥蔥的樹林——抗風桐,高大挺拔、生命頑強,植根貧瘠島礁,能擋烈日狂風,蔭蔽海島生靈,它們與守島官兵一樣,都是西沙的「衛士」。每名守島官兵都有自己的抗風桐。培土、扶苗,再澆上滿滿一桶「定根水」……在這裡,記者也種下了一棵抗風桐。讓它陪護著官兵,一起守衛西沙!

4月13日,採訪團成員在琛航島的烈士陵園祭奠先烈。

戍邊的血性

在西沙,出航即是出徵,訓練即是打仗,上島即是上前線。這裡風大浪高:外國敵特滲透、外籍船隻越界、我漁民捕魚受幹擾、我海上鑽井平臺作業受阻撓……

「任憑風浪起,我自巋然立。戰風鬥浪靠什麼?一靠血性、二靠本領。」水警區司令員劉堂表示,在西沙,「愛國愛島」從來不是耍嘴皮子喊口號,而是守邊戍防的實際行動。

42年前,為捍衛西沙領土主權,18名年輕的水兵獻出了生命。近年來,面對複雜的海上維權態勢,官兵在執行護漁護航等任務時,依然保持著當年的戰鬥精神。

訓練場上虎虎生威,守島戰士血性十足。綜合訓練場上,400米障礙比武你追我趕、鐵絲網下沙石飛濺、班排戰術密切協同……

瀘州艦是水警區列裝的某新型艦艇。當年的海戰中,瀘州艇「以小打大」,重創敵火力最強的驅逐艦,榮立集體一等功。如今,從小艇走上信息化戰艦,官兵們自培訓、接裝、試驗、全訓到赴西沙巡邏,以最短時間形成戰鬥力,並圓滿完成某安保任務。

劉堂告訴記者,西沙官兵既沒有在「功勞簿」上躺著,也沒有一味在艱苦的環境裡熬著,而是著眼使命任務始終奮進著。

當前,守備隊訓練已向特戰模式轉變,「一兵多用」催生出複合型戰鬥員;堅持飛彈真打、炮彈實打、子彈常打,提升實戰化訓練水平;艦艇常態化對重點海區重點巡邏,年處理海空目標上千批次……

音紅型LL塗裝艦解讀:
不知道為什麼見到在島上培育的蔬菜就笑了,果然無論在哪裡種菜都是不可或缺的生活的一部分。守島官兵辛苦了!

翻頁請看更多探訪西沙群島照片:


4月13日,琛航島守備隊官兵在主權碑前。

4月12日,解說員向記者們講解西沙歷史。

4月12日,永興島上官兵向記者介紹在島上培植的蔬菜。

西沙某水警區水警區石島官兵在巡邏途中。

琛航島上,一代代官兵種下抗風桐等綠色植物,島上生存環境不斷改善。

琛航島美麗的海灘。

陽光樂觀的西沙女兵。


永興島北京路是三沙市最繁華的地方

永興島上雷鋒班士兵為駐島工人義務維修空調。

石島官兵在執勤巡邏。

永興島上遺留的日本炮樓。

永興島北京路步行街商鋪

4月12日,西沙某水警區官兵正在石島老龍頭附近執行任務。

琛航島上軍犬「黑虎」和守島哨兵。

相關焦點

  • 西沙群島探秘旅行最全攻略
    純淨的沙灘,碧藍的海水,美麗富饒的西沙群島,小時候課本裡的「西沙情結」,讓我們揮之不去,發了兩篇西沙群島的風光圖文,許多博友徵詢西沙旅遊的攻略,現在,就讓我帶大家一起,圓一個童年的夢想吧。島上是沒有被破壞的原始生態,各種蟹、貝殼、魚、寄居蟹等生物隨處可見。可以觀賞,不可以帶走哦!一些多年前擱淺的漁船,可以拍攝各種文藝小清新的照片。島上有簡易的篷房,偶爾有漁民留守。中午都回到船上用餐,休息後,傍晚醉美的海上日落是必須守候的。
  • 杭州驢友已搶鮮海南三沙遊-西沙群島|三沙市|戶外遊|-浙江在線...
    [出發]  去西沙群島驢行比想像中容易  在很多人印象中,因為交通和辦證,去趟西沙群島肯定很難。「菜菜」說,早在三年前,一些戶外論壇上就有人在組織西沙群島探秘,不少網友還曬了遊玩群島的旅行照片。那時候他們就在「驢行」,至少說明,去西沙還是能實現的。
  • 個人如何去西沙群島旅遊?
    西沙群島像是一個夢一樣的地方,小學課本裡的唯美描述讓國人對西沙都不陌生。而三沙市的設立更是讓西沙群島旅遊更受矚目。西沙群島有什麼好玩的?如何去西沙群島旅遊?本期Dr.YOU一一解答。
  • 富饒的西沙群島
    西沙群島位於南海的西北部,是我國海南省三沙市的一部分。那裡風景優美,物產豐富,是個可愛的地方。西沙群島一帶海水五光十色,瑰麗無比:有深藍的,淡青的,淺綠的,杏黃的。一塊塊,一條條,相互交錯著。因為海底高低不平,有山崖,有峽谷,海水有深有淺,從海面看,色彩就不同了。
  • 美麗的西沙群島,美麗的西沙守島人
    等到小海龜們都爬到大海裡,大家正準備回去時,戰友們突然看到大海龜浮出了海面,眼睛中充滿了感激之情——原來海龜媽媽一直守候在這裡,迎接它的孩子!神不神?動物也是有感情的,海龜是最講情義的。信不信?反正我信。是的,我想起了30多年前在皖南考察梅花鹿的經歷。由於梅花鹿的茸珍貴,藥用價值高,它們總是成為獵人追殺的對象。
  • 中國最美海島 個人如何去西沙群島旅遊
    3、考察的名義:飛機或乘坐補給船瓊海2號    此外,還有就是以考察的名義申請前往西沙群島中的永興島(設施相對齊全,也是三沙市首府),然後再從永興島開始西沙群島之旅。具體聯繫海南省西南中沙群島開發建設總公司。    上島證辦理    去西沙考察要經過西南中沙群島開發建設總公司或西沙工委的審批,辦好上島證後才能前往。    辦理程序:    1.提前一周向西南中沙群島開發建設總公司遞交身份證複印件,並預付30%的考察費。
  • 西沙群島攻略
    第1頁第2頁   氣候:  西沙屬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炎熱溼潤,但無酷暑。年均氣溫26~27℃,每年的11月到次年的4月底是去西沙的最佳季節。  交通:  策略一:乘船  每隔20天,從海南文昌清瀾港的補給船「瓊沙2號」開往西沙,航程一宿約15小時左右。客艙有空調,票價為200元。要擠上「瓊沙2號」,要提前10天跟西沙工委申請辦上島證。
  • 西沙群島郵輪復航!你對這個隔世秘境了解多少?
    疫情下,西沙群島郵輪已經復航,給困境中的郵輪行業帶來了一縷曙光。 自2013年西沙群島正式對且只對中國公民開放旅遊以來,只有幾萬名遊客踏上過西沙群島的陸地。 這裡的大部分島嶼是由珊瑚堆積形成的,大大小小的珊瑚島嶼如顆顆明珠散落在碧波萬頃中國南海上。
  • 西沙群島的春天
    西沙群島沒有我們熟悉的節奏分明的四季,誇張一點說,它只有一個季節,那就是夏季。但是仔細推敲,還是能找到季節的神秘律動的。  出發前,詳細查過西沙群島十餘年來的氣候資料,發現它可以分成兩個季節:雨季和旱季,雨季大致是5月至11月,餘下的為旱季,畢竟處在海洋中央,這個旱季只是雨水少些,所以也被稱為多雨季和少雨季。
  • 西沙十佳「天涯哨兵」陪父母逛北京
    由市委宣傳部、共青團北京市委員會等單位主辦的第五屆西沙十佳天涯哨兵「英雄父母首都行」活動啟動,從即日起到8月5日,10位長年遠離故土和父母的西沙哨兵將攜父母遊覽國家體育場等北京標誌性景點。10位哨兵全部來自西沙群島,守島的艱苦並非常人可以想像。
  • 西沙群島海洋漁業資源調查研究
    西沙群島海洋漁業資源調查研究2016-03-21 16:55: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海洋與漁業》雜誌        瀏覽量: 6746 次 我要評論 ■中國南海研究院&nbsp康霖/文一、西沙群島海洋資源評估(一)西沙群島自然地理條件西沙群島位於南海中部,是我國海南省三沙市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
  • 海南西沙群島發現新物種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近日,中山大學科學家宣布在海南西沙群島發現新物種,並命名為石嶼海澤甲。該發現工作由中山大學教授賈鳳龍課題組與教授謝強課題組共同完成。據介紹,石嶼海澤甲產自西沙群島永樂環礁東部的石嶼礁,石嶼海澤甲體長只有1.10122毫米,體寬0.62~0.69毫米,生活在珊瑚石的細小孔洞中,運動非常迅速。
  • 怎麼去西沙群島旅遊?行程攻略大全
    西沙群島是中國南海的海上明珠。西沙群島旅遊開通後,旅遊線路逐漸火熱起來。西沙群島旅遊攻略如下:1.西沙群島旅遊行程安排。通過乘坐「長樂公主號」或者「南海之夢號」郵輪前往西沙群島。無論是散客還是報團,目前官方僅有這兩條航線開通了西沙群島旅遊業務。
  • 巡航西沙:用心守護最美家園
    面積不足0.4平方公裡的小島,曾出土過元、明、清時期的金銀錢幣和陶瓷器皿,這也更加證明了西沙自古以來就是我國的固有領土。    島上的金樹和銀樹,因為年代久遠,盤繞交錯長成一體,成為金銀島的標誌性景點和官兵們在比武訓練中「爭金奪銀」的精神坐標。
  • 西沙群島旅遊,看世間那無與倫比的美麗!
    我愛你,西沙群島傍晚時分,在小島上支起露營的帳篷欣賞西沙落日餘暉最美的時刻
  • 西沙群島的鰹鳥
    美麗的西沙群島,像一把珍珠撒在祖國南海的水面上。距離西沙群島中最大島嶼永興島約60公裡的東島,是一個得天獨厚的鳥島。島上熱帶林木繁茂,四季鬱鬱蔥蔥,還有很多可愛的鳥兒。近年來,東島紅腳鰹鳥數量呈穩定趨勢,從原來的3萬多隻增加到10萬隻左右,這與西沙駐軍倡導愛鳥護鳥是分不開的。目前駐守在東島的海軍部隊,除完成本職工作外,也擔負著保護鰹鳥的職責。很多戰士通過和專家聯絡以及自學,掌握了統計鰹鳥數量,為鰹鳥上環志,給鳥敷藥、餵食等工作,成為海島的「鳥博士」和「守護神」。
  • 西沙群島發現澤甲科海澤甲亞科新種
    近日,中山大學科學家宣布在海南西沙群島發現了一種新的海生昆蟲,並命名為「石嶼海澤甲」。發現工作由中山大學教授賈鳳龍課題組與謝強課題組合作完成。石嶼海澤甲本次發現來自謝強在2018-2019年隨隊赴西沙群島考察期間採集的多種海生昆蟲樣本。
  • 中國的那一抹藍——西沙群島戶外
    想去西沙,只為看那一抹藍。西沙是祖國目前能去最藍的海,遊客能去到的祖國的最南端。郵輪四天三晚的行程,觀光行程並不太滿意。通過不停的尋找,馬蜂窩、攜程、知乎,在知乎上提問,網友推薦了四季休閒俱樂部的夢幻西沙深度戶外行程,在馬蜂窩、攜程上也多次看到四季休閒的西沙戶外行程。
  • 三年級語文上冊《富饒的西沙群島》預習筆記
    《富饒的西沙群島》是一篇語言優美、內容詳實的課文。這篇課文從海水、海底、海灘、海島四個方面介紹了風景優美的西沙群島和海底各種各樣的生物和數量極多的鳥,寫出了西沙群島風景優美、物產豐富的特點,表達了作者對祖國海疆的熱愛與讚美之情。
  • 30年前,一名水兵拍下了讓你意想不到的西沙群島
    西沙海戰是新中國海軍進行的第一次反侵略戰爭,是近代以來中國海軍史上首次擊沉外國軍艦的戰例,也有人認為是我國海軍邁向「藍海」的第一步,西沙群島的風光是寧靜的,這寧靜背後需要守護。人們普遍沒想到中國還有這麼美麗的島嶼,所有人來到西沙群島的第一個感受都是「震驚」。西沙群島(以永興島東島等為代表)曾被《中國國家地理》評為「中國最美十大海島」的第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