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南西沙群島發現新物種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近日,中山大學科學家宣布在海南西沙群島發現新物種,並命名為石嶼海澤甲。該發現工作由中山大學教授賈鳳龍課題組與教授謝強課題組共同完成。據介紹,石嶼海澤甲產自西沙群島永樂環礁東部的石嶼礁,石嶼海澤甲體長只有1.10122毫米,體寬0.62~0.69毫米,生活在珊瑚石的細小孔洞中,運動非常迅速。
-
西沙群島羚羊礁發現海蝽科昆蟲世界新物種
10月3日,一篇名為《海蝽科在中國的首次記錄及新種羚羊礁海蝽的描述》的論文在國際動物分類學權威期刊《ZOOTAXA》上發表。該論文是中山大學科考隊的研究成果。文章指出,該科考隊在我國西沙群島羚羊礁發現一種海蝽科昆蟲世界新物種,並根據其分布地點將其命名為羚羊礁海蝽。這是海蝽科昆蟲在我國首次被發現,為中國昆蟲新記錄科。
-
西沙群島的春天
西沙群島沒有我們熟悉的節奏分明的四季,誇張一點說,它只有一個季節,那就是夏季。但是仔細推敲,還是能找到季節的神秘律動的。 出發前,詳細查過西沙群島十餘年來的氣候資料,發現它可以分成兩個季節:雨季和旱季,雨季大致是5月至11月,餘下的為旱季,畢竟處在海洋中央,這個旱季只是雨水少些,所以也被稱為多雨季和少雨季。
-
西沙群島海洋漁業資源調查研究
在冬季風時期,西沙群島主要受東北季風影響,盛行偏北氣流,風速加大,大風頻繁,氣溫下降。夏季風時期(宣德群島5~9月,永樂群島3~8月),西沙群島受夏季風影響,盛行偏南氣流,高溫高溼,對流旺盛,雷暴和降水頻繁,熱帶季風活動活躍,熱帶氣旋影響頻繁。西沙群島冬季風—夏季風,夏季風—冬季風的過渡時期不長。
-
美麗的西沙群島,美麗的西沙守島人
作者不畏艱險,兩度乘風破浪,跨海越洋,親臨西沙群島現場探險,用自己的眼睛和心靈觀察、了解、體驗、探究,真實而生動地記錄下自己所見所聞的自然萬物、人和事。「在場主義」的寫作姿態、精神,讓讀者如同身臨其境,深切感受到西沙群島的新鮮、神奇、美麗、富饒,分享作者「發現的樂趣」。作品的字裡行間流淌著一股扣人心弦的愛國主義熱流。
-
富饒的西沙群島
西沙群島位於南海的西北部,是我國海南省三沙市的一部分。那裡風景優美,物產豐富,是個可愛的地方。西沙群島一帶海水五光十色,瑰麗無比:有深藍的,淡青的,淺綠的,杏黃的。一塊塊,一條條,相互交錯著。因為海底高低不平,有山崖,有峽谷,海水有深有淺,從海面看,色彩就不同了。
-
西沙群島攻略
第1頁第2頁 氣候: 西沙屬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炎熱溼潤,但無酷暑。年均氣溫26~27℃,每年的11月到次年的4月底是去西沙的最佳季節。 交通: 策略一:乘船 每隔20天,從海南文昌清瀾港的補給船「瓊沙2號」開往西沙,航程一宿約15小時左右。客艙有空調,票價為200元。要擠上「瓊沙2號」,要提前10天跟西沙工委申請辦上島證。
-
今年在海南發現的新物種有不少!這些罕見的「小精靈」你見過嗎?
水玉杯屬植物全球約有40多種,主要分布在泛熱帶地區,此前中國有5種:臺灣水玉杯、三絲水玉杯、貢山水玉杯、香港水玉杯和黃金水玉杯,其中臺灣水玉杯僅見於臺灣高雄地區,為僅見於臺灣的特有植物。此次在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內發現的尖峰水玉杯,為中國已知有分布的第6個該屬植物種,也是僅見於海南的特有植物種類。
-
西沙群島發現新物種羚羊礁海蝽,冷門的肉食小動物
文 | 海南日報 周曉夢 計思佳10月3日,國際動物分類學期刊Zootaxa發表了一篇名為《海蝽科在中國的首次記錄及新種羚羊礁海蝽的描述》的論文。該論文將一種新的海生昆蟲——羚羊礁海蝽,帶到世人面前。這是海蝽科昆蟲在我國首次被發現,為中國昆蟲新記錄科。新物種的模式產地羚羊礁位於西沙群島永樂環礁的西部。
-
西沙群島的鰹鳥
美麗的西沙群島,像一把珍珠撒在祖國南海的水面上。距離西沙群島中最大島嶼永興島約60公裡的東島,是一個得天獨厚的鳥島。島上熱帶林木繁茂,四季鬱鬱蔥蔥,還有很多可愛的鳥兒。鳥島上的鰹鳥有兩種,一種是紅腳鰹鳥,另一種是褐鰹鳥,前一種佔絕對優勢。 紅腳鰹鳥體羽雪白,僅局部淺棕白色。幼鳥羽絨豐滿,身姿秀麗。紅腳鰹鳥因足部好似著一雙紅舞鞋而得名,又因羽毛潔白而被譽為「白衣天使」。 鰹鳥眼力敏銳,視覺發達,能在高空發現海裡的小魚。一旦發現獵物,垂直俯衝扎入水中,立卻吞食,並貯存於它鼓鼓的嗦囊之中。
-
自然|紅腳鰹鳥:西沙群島的「掌上明珠」
西沙群島位於海南島東南方向。為保護和發展這裡的島嶼,我國於2012年6月批准設立海南省三沙市。在西沙群島過往的鳥有成百上千,唯有紅腳鰹鳥,是這裡的掌上明珠。它長得英俊嬌巧,背腹均白色,錐型有力的嘴成為捕魚的刀叉,而豔紅色的腳靴更是漂亮無敵。
-
個人如何去西沙群島旅遊?
西沙群島像是一個夢一樣的地方,小學課本裡的唯美描述讓國人對西沙都不陌生。而三沙市的設立更是讓西沙群島旅遊更受矚目。西沙群島有什麼好玩的?如何去西沙群島旅遊?本期Dr.YOU一一解答。
-
西沙群島發現新物種羚羊礁海蝽 冷門的肉食小動物
文\海南日報記者 周曉夢 計思佳 10月3日,國際動物分類學期刊Zootaxa發表了一篇名為《海蝽科在中國的首次記錄及新種羚羊礁海蝽的描述》的論文。該論文將一種新的海生昆蟲——羚羊礁海蝽,帶到世人面前。 這是海蝽科昆蟲在我國首次被發現,為中國昆蟲新記錄科。 新物種的模式產地羚羊礁位於西沙群島永樂環礁的西部。
-
西沙群島探秘旅行最全攻略
純淨的沙灘,碧藍的海水,美麗富饒的西沙群島,小時候課本裡的「西沙情結」,讓我們揮之不去,發了兩篇西沙群島的風光圖文,許多博友徵詢西沙旅遊的攻略,現在,就讓我帶大家一起,圓一個童年的夢想吧。待天完全亮後,我們發現已經到了西沙群島的腹地,色彩斑斕的珊瑚群圍繞在我們周圍。抬頭發現南海的天空,是如此的透明。早餐後開始登第一個島:銀嶼島。銀嶼島由珊瑚砂和礁石構成,是永樂群島中最漂亮的島之一,面積0.01平方公裡,海拔2米多。這是「椰香公主號」攜帶的登島快艇,最多可以坐17人,從郵輪出發到周邊島礁大約10多分鐘。
-
【rlyl物種說】今日--甲尻魚(Regal angelfish)
Pygoplites種:甲尻魚 P. diacanthus甲尻魚,俗名皇帝神仙、帝王魚,為蝴蝶魚科甲尻魚屬的魚類。分布於紅海、非洲東岸、東南到土阿莫土群島、北到琉球群島、臺灣島以及西沙群島、南沙群島等。雜食性,以藻類、海綿和珊瑚為主食。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列為:無危(LC)
-
怎麼去西沙群島旅遊?行程攻略大全
西沙群島是中國南海的海上明珠。西沙群島旅遊開通後,旅遊線路逐漸火熱起來。西沙群島旅遊攻略如下:1.西沙群島旅遊行程安排。通過乘坐「長樂公主號」或者「南海之夢號」郵輪前往西沙群島。無論是散客還是報團,目前官方僅有這兩條航線開通了西沙群島旅遊業務。
-
中國最美海島 個人如何去西沙群島旅遊
3、考察的名義:飛機或乘坐補給船瓊海2號 此外,還有就是以考察的名義申請前往西沙群島中的永興島(設施相對齊全,也是三沙市首府),然後再從永興島開始西沙群島之旅。具體聯繫海南省西南中沙群島開發建設總公司。 上島證辦理 去西沙考察要經過西南中沙群島開發建設總公司或西沙工委的審批,辦好上島證後才能前往。 辦理程序: 1.提前一周向西南中沙群島開發建設總公司遞交身份證複印件,並預付30%的考察費。
-
西沙群島郵輪復航!你對這個隔世秘境了解多少?
疫情下,西沙群島郵輪已經復航,給困境中的郵輪行業帶來了一縷曙光。 自2013年西沙群島正式對且只對中國公民開放旅遊以來,只有幾萬名遊客踏上過西沙群島的陸地。 這裡的大部分島嶼是由珊瑚堆積形成的,大大小小的珊瑚島嶼如顆顆明珠散落在碧波萬頃中國南海上。
-
分享西沙群島潛水拍到十個品種的海兔
在中國拍攝到並發表的海兔品種很少,這次去西沙群島考察,居然拍攝到10個之多品種的海兔,這裡分享給大家。2020年7月7-11日攝於西沙群島自用名:紫環米羽海兔中文名:暫查無資料英文名:暫查無資料學 名:Flabellina exoptata日文名:暫查無資料大 小:通常2-4釐米左右特徵:蓑衣蟲形,身體半透明粉白至粉紫色,蓑羽圓長中部有紫環,羽頂白如米粒……習性:不詳分布:中國西沙群島和熱帶太平洋海域自用名:妲己海兔中文名:暫無資料英文名:暫無資料學 名:Chromodoris
-
分享西沙群島潛水拍到十個品種的海兔
在中國拍攝記錄到並發表的海兔品種很少,這次去西沙群島考察,居然拍攝到10個只多品種的海兔,這裡分享給大家。2020年7月7-11日攝於西沙群島自用名:紫環米羽海兔大 小:通常2-4釐米左右特徵:蓑衣蟲形,身體半透明粉白至粉紫色,蓑羽圓長中部有紫環,羽頂白如米粒……習性:不詳分布:中國西沙群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