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類大熊貓朱䴉從瀕臨滅絕到如今千餘只,成為國際合作典範

2020-08-12 大話萌寵

大家都知道熊貓是中國的國寶,數量已經不是很多了,而在鳥類裡同樣也有類似大熊貓的存在,這類鳥在古代詩人中經常出現,唐代詩人張籍更是專門寫了一首《朱鷺詩》,「翩翩兮朱鷺,來泛春塘栖綠樹」,而這裡的朱鷺便是鳥類大熊貓朱䴉。

朱䴉說起來比大熊貓還要珍貴,原居住地在日本,在中國也有少部分,外形十分漂亮,全身都是白色的羽毛,頭頂和翅膀則為橘紅色,遠遠望去就好像是縮小版的丹頂鶴。可謂是物以稀為貴啊,朱䴉一直以稀少的數量以及美麗而聞名於世,在整個亞洲地區都是珍貴的動物,在很早的時候,朱䴉也是有興盛的時候,但是因為環境的變化,加上人類的狩獵就面臨滅絕的危險了。



翻開歷史,朱䴉在古埃及時代,就出現在金字塔的壁畫中了,在古埃及神話中更是爭議的化身,日本對於它更是情有獨鍾,一直把它當成國鳥,備受皇室的尊崇,朱䴉在拉丁學名中為「Nipponia Nippon」,翻譯過來就是」日本的日本「,這足以見日本對它是有多喜愛了。



但是這樣美麗的鳥在19世紀的時候就開始變得逐漸變少了,到了20世紀中期的時候,數量更是急劇下降了,1963年在俄羅斯更是沒有了朱䴉的記錄了,在朝鮮半島最後一次看到的是1979年,當時知道的是日本有6隻朱䴉的存在。



面對防止朱䴉的數量變得更加稀少,人類開始啟動保護朱䴉的計劃,1981年終於在秦嶺洋縣境內金家河及姚家溝的海拔1200-1400米處,發現了兩對朱䴉成體,3隻幼體,為了保護這世界上僅存的野生朱䴉,中國各級政府和研究管理部門首先進行就地保護,因為對於野生動物,對於當下的棲息地尤為重要,而且這樣的辦法更是起到了很大的效果,在2005年的時候,中國把陝西漢中作為朱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在此同時,我們也開始了人工養殖朱䴉的準備,從1981年的時候,一隻朱䴉雛鳥送到了北京動物園進行了人工飼養,到了1989年的時候,終於獲得成功,根據數據顯示,2005年的時候,中國人工飼養的朱䴉就已經有424隻了,為了更好的保持朱䴉的繁殖數量,中國把朱䴉的繁殖技術跟經驗引入到了日本,更是專門派出專業技術人員,傳授朱䴉繁殖技術,在日本佐渡朱䴉中心建立起新的人工種群,後來這樣的合作,在世界瀕危物種保護和國際合作中成為了一個成功典範。



終於在人類的努力下,迎來了好消息,朱䴉的人工種群日益增加,曾經瀕臨滅絕的種群獲得了很好的繁殖,在2004年的時候,陝西這邊開展了人工飼養房費的實驗,放飛了12隻人工飼養的朱䴉到野外,對其中5隻進行了無線電遙測跟蹤,短短8個月的時間裡,只有3隻失蹤了,其他的9隻都很快的適應野外環境,還找到了野生朱䴉種群,做到了合群生活了。



多年的努力都沒有白費,在現在的陝西漢中洋縣,隨處可見朱䴉成群結隊的飛行,這也成為「朱䴉之鄉」陝西漢中的一道亮麗風景線,朱䴉在鳥種類中有「東方寶石」的稱號,在20世紀已經快要瀕臨滅絕了,人類從記載中在1981年時僅存的7隻數量,到現在的千餘只,現在想要見不到都困難了,這樣的結果讓人真的很欣慰。



我們人類文明的發展,離不開每個物種的努力,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我們都應該去善待他們,保護自然文物應該是我們人類的一份責任。

相關焦點

  • 鳥類大熊貓朱䴉已滅絕?如今已人工培養千餘只,成為國際合作典範
    大家都知道熊貓是中國的國寶,數量已經不是很多了,而在鳥類裡同樣也有類似大熊貓的存在,這類鳥在古代詩人中經常出現,唐代詩人張籍更是專門寫了一首《朱鷺詩》,「翩翩兮朱鷺,來泛春塘栖綠樹」,而這裡的朱鷺便是鳥類大熊貓朱䴉。
  • 從僅剩7隻增至千餘只,鳥類大熊貓朱䴉的「重生」之路
    曾幾何時,朱䴉家族也興盛一時,但因為環境變化、資源缺乏以及人類的狩獵,朱䴉也曾一度面臨滅絕的危險。有著「鳥類大熊貓」之稱的朱䴉到底經歷了什麼,又是如何存活下來的呢?羽毛如翦色如染朱䴉古稱朱鷺,是一種中等體型的涉禽,渾身白色,背和兩翅及尾綴有粉紅色,後枕有一條柳葉形羽冠,額到面頰部是鮮紅色。
  • 從僅剩7隻增至千餘只,朱䴉的「重生」之路
    有著「鳥類大熊貓」之稱的朱䴉到底經歷了什麼,又是如何存活下來的呢?羽毛如翦色如染朱䴉古稱朱鷺,是一種中等體型的涉禽,渾身白色,背和兩翅及尾綴有粉紅色,後枕有一條柳葉形羽冠,額到面頰部是鮮紅色。平日裡朱䴉棲息於溪流、沼澤、稻田以魚、蟹、蛙、螺等水生動物以及昆蟲為食。它們是一夫一妻制,繁殖期朱䴉築巢於高達的喬木上,巢用樹枝搭建。
  • 從僅剩7隻增至千餘只,朱䴉的「重生」之路
    曾幾何時,朱䴉家族也興盛一時,但因為環境變化、資源缺乏以及人類的狩獵,朱䴉也曾一度面臨滅絕的危險。有著「鳥類大熊貓」之稱的朱䴉到底經歷了什麼,又是如何存活下來的呢?羽毛如翦色如染朱䴉古稱朱鷺,是一種中等體型的涉禽,渾身白色,背和兩翅及尾綴有粉紅色,後枕有一條柳葉形羽冠,額到面頰部是鮮紅色。
  • 朱䴉是如何從全球只剩7隻繁衍到如今的4000多隻的
    有大熊貓分布和棲息地分布的保護區數量增加到67處。不過有一個物種其實比大熊貓更為稀少更為瀕危——這個物種就是朱䴉。早在距今6000多萬年前的始新世時期朱䴉這個物種就已出現,這比我們人類的歷史要悠久得多。朱䴉是東亞地區特有的鳥類,自古以來就被視為吉祥的象徵。20世紀50年代之前朱䴉曾廣泛分布於中國、日本、朝鮮半島以及俄羅斯遠東地區。日本更是將朱䴉奉為國鳥,事實上朱䴉的英文學名Nipponia nippon直譯過來就是「象徵日本的鳥」。
  • 「鳥類大熊貓」朱䴉回川:曾消失半世紀,明年有望與公眾見面
    2016年底,50隻粉羽朱䴉悄悄搬來定居,成為峨眉山的「新居民」。朱䴉,屬鸛形目䴉科,和大熊貓一樣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目前中國僅存2000多隻,屬瀕危物種。峨眉山腳下有了四川朱䴉人工遷地保護種群基地,意味著朱䴉在四川繁殖史的新開端。
  • 全球朱䴉種群數量超4000隻
    新華社西安4月12日電(記者劉彤)在12日舉行的陝西省第39屆「愛鳥周」宣傳活動啟動儀式上,陝西省林業局局長黨雙忍表示,經過多年持續保護,目前全球朱䴉種群數量超過4000隻。曾經瀕臨滅絕的「東方寶石」朱䴉,從秦嶺腹心飛向了黃土高原,從陝西洋縣飛向了世界各地,成為全球鳥類保護的成功典範。
  • 陝西現神秘鳥類,長喙紅臉,曾被定為滅絕動物,如今成河岸常客
    在陝西就有著一種非常神秘的鳥類,長喙紅臉,曾被定為滅絕動物,如今卻成為了河岸的常客,讓人驚嘆不已。究竟是怎樣一種鳥類,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導致其數量大幅度下降,甚至在1964年到1981年間,根本沒有人見過朱䴉的活動軌跡。
  • 中國十大國寶動物排名,大熊貓是國寶,華南虎瀕臨滅絕
    :古稱朱鷺、紅朱鷺,朱䴉系東亞特有種。中等體型,體羽白色,後枕部有長的柳葉形羽冠,額至面頰部皮膚裸露,呈鮮紅色;繁殖期時用喙不斷啄取從頸部肌肉中分泌的灰色素,塗抹到頭部、頸部、上背和兩翅羽毛上,使其變成灰黑色。
  • 中國比朱䴉更珍稀的鳥類,數量不足百隻,或「難逃厄運」
    說起珍稀鳥類,大家估計會想到小學課本上就有的朱䴉。朱䴉曾經瀕臨滅絕,後來在陝西秦嶺洋縣發現,在經歷了幾十年的嚴格保護後,現如今朱䴉的數量已經超過了2000隻,實在是值得驕傲。然而在人類活動的影響下,陷入瀕危的物種遠不止朱䴉一個。
  • 我國朱䴉數量30年來由7隻增加到1617隻(圖)
    國際合作保護取得進展 高度近親繁殖令人擔憂  朱䴉:能否擺脫滅絕威脅(關注)  本報記者 潘少軍  朱䴉是當今世上最瀕危的涉禽,也是世界瀕危鳥類保護的旗艦物種。朱䴉曾多次作為珍貴禮物,由我國領導人贈送給日本、韓國,成為與大熊貓媲美的「友好使者」。  最近,國家林業局與日本國際協力機構(JICA)共同啟動「人與朱䴉和諧共存的地區環境建設」項目,記者隨20多位中日專家一起,到陝西省漢中市洋縣進行了調研。  ①經過近30年努力,我國朱䴉種群數量由7隻增加到1617隻  「朱䴉歸巢了!」
  • 這些瀕臨滅絕的珍稀動物,你知道幾個?
    5月22日是「生物多樣性國際日」,旨在喚起全人類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意識。然而,隨著生態環境的破壞日益嚴重,世界上的很多生物正在面臨危機,目前約有3.4萬種植物和5200多種動物瀕臨滅絕。   小編為您盤點幾種瀕臨滅絕的珍稀動物,一起來看看吧!
  • 翩翩朱䴉舞秦嶺 大山深處飛出「生態精靈」
    多種珍禽異獸在此棲息,千餘種珍稀植物在此綿延。每當日落時分,行走在陝西洋縣鄉間小徑,往往不經意間就會有一抹淡紅自天空掠過。這掩映在青山綠水中一抹靈動的紅,便是享譽世界的中華「吉祥之鳥」——朱䴉。「翩翩兮朱鷺,來泛春塘栖綠樹。羽毛如翦色如染,遠飛欲下雙翅斂。」在唐代詩人張籍筆下,它是翩翩起舞的精靈仙子。
  • 初心印記丨翩翩朱䴉舞秦嶺 大山深處飛出「生態精靈」
    多種珍禽異獸在此棲息,千餘種珍稀植物在此綿延。每當日落時分,行走在陝西洋縣鄉間小徑,往往不經意間就會有一抹淡紅自天空掠過。這掩映在青山綠水中一抹靈動的紅,便是享譽世界的中華「吉祥之鳥」——朱䴉。「翩翩兮朱鷺,來泛春塘栖綠樹。羽毛如翦色如染,遠飛欲下雙翅斂。」在唐代詩人張籍筆下,它是翩翩起舞的精靈仙子。
  • 初心印記|翩翩朱䴉舞秦嶺 大山深處飛出「生態精靈」
    多種珍禽異獸在此棲息,千餘種珍稀植物在此綿延。每當日落時分,行走在陝西洋縣鄉間小徑,往往不經意間就會有一抹淡紅自天空掠過。這掩映在青山綠水中一抹靈動的紅,便是享譽世界的中華「吉祥之鳥」——朱䴉。「翩翩兮朱鷺,來泛春塘栖綠樹。羽毛如翦色如染,遠飛欲下雙翅斂。」在唐代詩人張籍筆下,它是翩翩起舞的精靈仙子。
  • 安陸村民打柴撿只怪鳥 原是瀕危珍稀鳥類朱䴉
    前日下午3時許,安陸市趙棚鎮林業站站長鄧少武在趙棚鎮聯星村一帶巡檢時,遇到一位村民攔車求助。他也認不出這隻鳥為何品種,但從其雙腳上各有一隻金屬腳環和一隻彩色腳環推斷,此鳥並非尋常鳥類,遂將其送到安陸市林業局野保站進行救治。  野保站工作人員初步的鑑定結果令所有人倍感驚喜:「怪鳥」是一種瀕臨滅絕的珍稀鳥類——朱䴉。  接到安陸市林業局的報告後,孝感市林業局野生動物保護站馬上與北京的全國鳥類環志中心取得了聯繫。
  • 8月到洋縣看朱䴉
    光明生物圈【8月到洋縣看朱䴉】曾經瀕臨滅絕的朱䴉,經過多年的保護和繁育,如今全球種群數量已達5000多隻。其中中國陝西境內分布有近4100隻。8月1日傍晚,記者在陝西漢中洋縣西部謝村鎮雷槽溝水庫邊上,目睹了近百隻朱䴉覓食一天後倦鳥歸巢的壯觀畫面。朱䴉是地球上最古老的鳥類之一,20世紀中葉以來,數量銳減,俄羅斯、韓國、日本相繼宣布野生朱䴉絕跡。
  • 野生動物保護典範:從7到3000,朱䴉保護之路
    幾十年前,受環境汙染和人類獵殺等因素影響,野生朱䴉的數量急劇減少,一度降低到個位數。經過近40年的保護,到2018年,中國朱䴉野外種群規模已經達到2000餘只,人工種群規模也超過1000隻。中國的朱䴉保護被國際公認為瀕危動物保護的典範之一。在中國專家的幫助下,朱䴉還走出國門,在日本和韓國相繼重新建立起人工種群。「朱䴉保護已經取得了巨大成果。」
  • 我國八九十年代朱䴉發現與保護老照片
    這次共發現七隻朱䴉,其中一隻雛鳥因食物不足,從樹上掉下來,經人工飼養,生長正常。現在,這隻朱䴉幼鳥已運到北京,由有關單位飼養和觀察研究。,成為自1981年重新發現朱䴉以來繁殖最多的一年。目前,這一地區的朱䴉已由1981年5月剛發現時的7隻,自然繁殖到30多隻。
  • 即使是一級保護動物,也瀕臨滅絕,我國瀕危動物有哪些?
    眾所周知,世界上目前已知的動物種類,有很多已經瀕臨滅絕,很多國家都會把瀕臨滅絕的動物劃歸國家級保護動物,受到國家的保護。可是由於人類之前對環境的破壞,很多動物即使作為國家級保護動物,數量還是一直在減少。那麼我國的瀕危動物有哪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