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陝西朱䴉保護區今年累計救助朱䴉158隻
新華社西安7月28日電(記者劉彤)隨著陝西漢中朱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日前放歸17隻人工救助康復的朱䴉幼鳥,今年以來,這個保護區共組織了11次救助放歸活動,共放歸救助朱䴉51隻。陝西漢中朱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高級工程師張躍明說,截至目前,保護區今年累計救助朱䴉158隻,與往年相比,今年救助任務明顯增加,救助範圍涉及漢中、安康兩市。
-
漢中:今年首隻朱䴉寶寶取名「七寶」
本報訊 記者韓瑩 通訊員張躍明報導 經過公開徵名,今年在陝西漢中朱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出生的首隻朱䴉寶寶日前取名為「七寶」。 3月1日-6月5日,陝西漢中朱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與洋縣縣委宣傳部聯合,為今年出生的首隻朱䴉寶寶公開徵名。活動共收到219個各具特色的名字,最終定名為「七寶」。
-
陝西洋縣:守候聖鳥朱䴉
陝西洋縣:守候聖鳥朱䴉攝影:馬英武有色攝影|記錄發現你所見按下快門就是你對這個時代的貢獻從西安驅車六小時到達陝西洋縣秦嶺南麓的朱䴉自然保護區又在風雨中苦苦守候五個小時終於得見聖鳥朱䴉驚鴻一瞥,得償所願途徑華陽古鎮小憩漢中秦嶺仙境秦嶺上,仙霧繚繞洋縣朱䴉自然保護區華夏龍脈,秦嶺之美在這棵參天大樹下,苦苦守候5個小時朱䴉終於飛來了朱䴉從枝葉中探出頭來,小心翼翼地看著我們朱䴉它們的臉是顯著的朱紅,羽毛是漂亮的粉紅,看起來喜氣洋洋,於是人家叫它「紅鶴」,諧聲「紅火
-
漢中洋縣:「䴉田一分」給朱䴉劃出「自留地」 四季吃喝不用愁
西部網訊(陝西廣播電視臺《陝西新聞聯播》記者 戚曉鍾 陳雯婷 洋縣臺 何龍) 每種一畝水稻田,要留出一分地專門給朱䴉覓食,這是洋縣從6月起實施的一個新的朱䴉保護生態項目,通過人為增加朱䴉覓食地,進一步緩解朱䴉瀕危局面,推動野生朱䴉種群數量增長。
-
漢中:朱䴉高壓線鐵塔築巢 保護者嘗試「人工移巢」
西部網訊(陝西廣播電視臺《第一新聞》記者 高陽 曹菲)在漢中洋縣,一個朱䴉家庭竟將自己的家安在了高壓線鐵塔上,這可急壞了眾人。昨天(5月7日),漢中朱䴉保護工作者嘗試採用「人工移巢」的辦法,為這個「四口之家」搬家。
-
陝西城固縣:朱䴉幼鳥落單 眾人及時救助
近日,在陝西省漢中市城固縣原公鎮,一隻朱䴉幼鳥從樹上跌落下來,當地群眾發現後及時進行了救助。在位於城固縣原公鎮的漢中奇峰果業公司的會議室裡,記者見到了這隻出生剛剛兩個月的朱䴉幼鳥,它不喝水也不願進食,但勉強能站立。
-
陝西朱䴉保護區今年累計救助朱䴉158隻 放歸51隻
中新網西安7月27日電 (記者 阿琳娜 通訊員 趙俠 段文斌)記者27日從陝西漢中朱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獲悉,保護區管理局7月22日放歸17隻人工救助康復的朱䴉幼鳥,這是今年以來該保護區第11次救助放歸活動,目前共放歸救助朱䴉51隻。保護區高級工程師張躍明介紹,截至7月20日,保護區今年累計救助朱䴉158隻。與往年相比,救助任務明顯增加,救助範圍涉及漢中、安康兩市。
-
陝西洋縣:17歲高齡朱䴉成功孵化朱䴉寶寶 創造朱䴉野外繁殖新紀錄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陝西洋縣野生朱䴉夫妻「紅紅」和「火火」是一對明星夫妻。其中雌性朱䴉「紅紅」已經17歲高齡,相當於人類年齡50多歲。 夫妻倆今年在洋縣文同村的一棵老榆樹上共築愛巢,孕育新生命。紅紅今年連續兩次共產下五枚朱䴉卵。
-
陝西重磅發布朱䴉發展報告,請查收
據不完全統計,全球朱䴉種群數量已由1981年發現時的7隻,擴展到現在的5000餘只,其中中國境內4400隻,陝西境內4100隻,朱䴉受危等級由極危降為瀕危。二、朱䴉棲息地向歷史分布地不斷擴展。目前,朱䴉棲息地集中在中國陝西、河南、浙江,日本、韓國通過再引入工程也建立了野外種群。
-
漢中發現會「變臉」的鳥,會排隊飛回巢休息,比朱䴉還稀少罕見
漢中濂水河畔是一片淺灘,有優良的溼地環境,和茂密的樹林,為野生鳥類提供了棲息地。今年春天時,一位鳥類攝影愛好者在漢中濂水河發現了3隻長嘴怪鳥,正在悠閒覓食,於是拍下照片。經鳥類專家、陝西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於曉平確認,3隻長嘴巴、深慄色羽毛的怪鳥,是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鳥類彩䴉。這是陝西首次發現彩䴉。
-
雪中朱䴉
雪中朱䴉 2020-12-01 16:53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陝西嵐皋首現朱䴉,省內棲息地面積已達1.5萬平方公裡
9月10日,陝西嵐皋縣官元鎮境內發現兩隻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朱䴉,這也是嵐皋境內首次正式發現朱䴉並留下影像資料。9月10日上午,官元鎮村民發現有兩隻「大鳥」在村子周圍盤旋,待「大鳥」著陸後,看清其頭和嘴為紅色,脖子後面還有一縷白毛,腳部戴有環志。
-
陝西秦嶺北麓 朱䴉再次起飛 繼續擴大秦嶺北麓野外朱䴉種群數量及分布範圍
三秦都市報—三秦網訊(通訊員 杜扶陽 韓瑩 記者 李佳)為繼續擴大陝西秦嶺北麓野外朱䴉種群數量及分布範圍,實現種群持續健康發展,9月26日,陝西秦嶺北麓朱䴉放飛活動在秦嶺國家植物園舉行。上午10時26分,在秦嶺國家植物園楓葉湖畔,15個箱子一字排開,來自漢中朱䴉國家自然保護區和陝西珍稀野生動物救護基地的20隻朱䴉被陸續放飛。隨著箱子上的小門被打開,它們紛紛從箱子中飛躍而出,伸展雙翅,飛向棲息地。
-
漢中方言習俗和四川神似,但為何是陝西城市?原來是為了限制四川
這裡是漢中,漢中是陝西最尷尬的城市之一,很多朋友誤以為漢中屬於四川省,在《三國演義》中,劉備的蜀國佔據了漢中和四川兩個地方,但是,實際上漢中屬於陝西省,漢中位於陝西省的南部,是我國二漢三國文化的發展地之一,其實,歷史上很長一段時間屬於四川管轄,之後,為了鉗制四川,避免了「天下無敵蜀先亂,世已治蜀」,才把漢中歸陝西管轄。
-
朱䴉幼鳥突遭意外事故
俗話說 天有不測風雲 人有旦夕禍福 這不 一隻可愛的小朱䴉 就不幸遭遇了一場禍事! 據救助這隻朱䴉的於毅講 朱䴉在他們公司獼猴桃果園邊的 一顆白楊樹上 築巢已經有4年多了
-
朱䴉 從秦嶺起飛
2006年3月,3對釋放的朱䴉在華陽開始繁殖,放飛試驗表明,人工飼養的朱䴉個體經過適宜的野化訓練後,可以在野外生存並成功繁殖。雖然中國在朱䴉野生種群和人工飼養種群的保護工作中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朱䴉並沒有擺脫瀕危滅絕的境地。為增加種群數量,擴大其分布區,國家在陝西、河南、浙江相繼實施朱䴉的再引入項目。
-
今年他們共救助了155隻野生朱䴉!
每年5至7月是野生朱䴉繁殖幼鳥初飛的關鍵時期,每當這個時期也是這些朱䴉寶寶最容易受傷的時候,截止今年陝西漢中朱䴉國家級自然保護局朱䴉人工繁育中心已經救助野生朱䴉155隻,其中90%都是今年剛剛出生的幼鳥。
-
洋縣46隻朱䴉同框!驚豔如夢~
2020年9月17日18:50在陝西畫面非常壯觀在陝西洋縣金沙湖朱䴉夜宿地漢中盆地東緣的洋縣地處秦嶺南部這裡是全球野生朱䴉的最後棲息地也是現有野生朱䴉種群孕育的搖籃(來源:央視一套官方微博 陝西漢中朱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洋縣46隻朱䴉同框!驚豔如夢
2020年9月17日18:50在陝西洋縣金沙湖朱䴉夜宿地的上空46隻野生朱䴉浩浩蕩蕩地飛過畫面非常壯觀在陝西洋縣金沙湖朱䴉夜宿地朱䴉每天早晨從這裡出發到周邊覓食傍晚則會集體歸巢休息2020年9月17號18:50左右在這片夜宿地的上空
-
手繪版「嚮往的生活——漢中版」上線啦!
朱䴉生態園 朱䴉生態園位于洋縣城北3公裡處的,建於1990年,佔地1.5公頃,是我國唯一的一個集科研、教學、保護為一體的野生朱䴉救護飼養繁育基地,也是集自然保護、科研、觀賞為一體的綜合性生態旅遊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