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嵐皋首現朱䴉,省內棲息地面積已達1.5萬平方公裡

2020-09-11 陝西日報

9月10日,陝西嵐皋縣官元鎮境內發現兩隻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朱䴉,這也是嵐皋境內首次正式發現朱䴉並留下影像資料。

9月10日上午,官元鎮村民發現有兩隻「大鳥」在村子周圍盤旋,待「大鳥」著陸後,看清其頭和嘴為紅色,脖子後面還有一縷白毛,腳部戴有環志。經確認,兩隻「大鳥」正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朱䴉。

當地林業局迅速採取相關保護措施,落實監控和保護責任。並向當地群眾宣傳保護朱䴉的相關知識,提高群眾保護意識,為朱䴉能在當地繁衍生息提供條件。

近年來朱䴉野化放飛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朱䴉棲息和分布區域明顯擴大。據陝西省林業局統計,目前陝西境內的朱䴉種群數量達4100隻,朱䴉棲息地面積達到1.5萬平方公裡,遍布漢中、寶雞、銅川等18個市縣區。

相關焦點

  • 野生動植物保護|陝西:20隻朱䴉在秦嶺北麓秦嶺國家植物園放飛
    本號訊(9月28日)為繼續擴大陝西秦嶺北麓野外朱䴉種群數量及分布範圍,實現種群持續健康發展。陝西秦嶺北麓朱䴉放飛活動近日在秦嶺國家植物園舉行。朱䴉是一個古老的物種,素有「東方寶石」「吉祥鳥」之稱。1981年,全世界只有秦嶺深處的陝西洋縣棲息著七隻朱䴉,秦嶺成為朱䴉的「諾亞方舟」。
  • 陝西秦嶺北麓 朱䴉再次起飛 繼續擴大秦嶺北麓野外朱䴉種群數量及分布範圍
    上午10時26分,在秦嶺國家植物園楓葉湖畔,15個箱子一字排開,來自漢中朱䴉國家自然保護區和陝西珍稀野生動物救護基地的20隻朱䴉被陸續放飛。隨著箱子上的小門被打開,它們紛紛從箱子中飛躍而出,伸展雙翅,飛向棲息地。
  • 陝西重磅發布朱䴉發展報告,請查收
    據不完全統計,全球朱䴉種群數量已由1981年發現時的7隻,擴展到現在的5000餘只,其中中國境內4400隻,陝西境內4100隻,朱䴉受危等級由極危降為瀕危。二、朱䴉棲息地向歷史分布地不斷擴展。目前,朱䴉棲息地集中在中國陝西、河南、浙江,日本、韓國通過再引入工程也建立了野外種群。
  • 長江流域的朱䴉將在黃河流域過冬 秦嶺北麓首次放飛朱䴉
    為繼續擴大陝西秦嶺北麓野外朱䴉種群數量及分布範圍,實現種群持續健康發展。9月26日,陝西秦嶺北麓朱䴉放飛活動在秦嶺國家植物園舉行。此次放飛的20隻朱䴉,屬於不同年齡段的朱䴉個體,陝西林業部門將為其中5隻佩戴衛星追蹤器,開展跟蹤監測,及時掌握放歸朱䴉的生存狀況
  • 朱䴉首次現身嵐皋
    important}朱䴉9月10日,嵐皋縣官元鎮境內發現兩隻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朱䴉,這也是嵐皋境內首次正式發現朱䴉並留下影像資料。經確認,兩隻「大鳥」正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朱䴉。當地林業局迅速採取相關保護措施,落實監控和保護責任。並向當地群眾宣傳保護朱䴉的相關知識,提高群眾保護意識,為朱䴉能在當地繁衍生息提供條件。
  • 陝西開展第39屆「愛鳥周」宣傳活動 全省共有鳥類560餘種
    央廣網西安4月12日消息(記者劉濤)4月12日,主題為「朱䴉陝西·鳥兒樂園」的陝西省第39屆「愛鳥周」宣傳活動啟動儀式在秦嶺國家植物園舉行活動現場通過標本展示、科普展板、發放保護鳥類知識宣傳冊和海報等方式,增強廣大群眾對野生動物的了解與認知,普及野生動物保護法等相關法律法規,提高保護野生動物、
  • 朱䴉種群持續擴大為野生動物保護提供「中國方案」
    朱䴉與大熊貓、羚牛、金絲猴、林麝、金錢豹並稱為「秦嶺六寶」。此次放飛的20隻朱䴉,處於不同年齡段,陝西林業工作者將為其中5隻佩戴衛星追蹤器,開展跟蹤監測,及時掌握放歸朱䴉的生存狀況,研究朱䴉野外覓食、繁殖、遷飛等規律,為恢復朱䴉長距離遷徙進行科學探索。
  • 陝西緣何豹影頻現
    近年來,陝西延安子午嶺林區的林業部門在生態保護修復及野生動物保護等方面,採取了非常嚴格的措施,大力推進野生植物保護工作。位於該林區的延安市橋山國有林管理局積極開展國土增綠,5年來完成國土綠化41.2萬畝,生態建設成效顯著。為加強野生動植物保護管理,該局還設立了專職機構,並將野生動植物保護工作納入年度考核。同時開展野生動植物調查摸底和調查監測工作。
  • 珍稀動物 | 地球上最後7隻野生朱䴉發現始末
    人類發展進入二十世紀以後,隨著人口膨脹、森林破壞、戰爭和人類狩獵,朱䴉的棲息地越來越小,種群也越來越少……1963年,朱䴉首先在俄羅斯蹤跡全無。1975年,朝鮮半島最後一隻朱䴉消失。1981年,日本為了使朱䴉擺脫瀕臨滅絕的境地,決定把最後6隻野生朱䴉全部捕獲,進行人工飼養。同時,也向世界宣告日本野生朱䴉從此絕跡。
  • 浙江首次放飛33隻國寶朱䴉 戴腳環可監測其行蹤
    6年前,5對與大熊貓一樣珍貴的朱䴉,千裡迢迢從陝西來到浙江,在德清下渚湖國家溼地公園安了家。6年來,通過浙江大學(國家瀕危野生動植物種質基因保護中心)專家的精心繁育,朱䴉家族成員已達146隻。  今年是野生朱䴉被發現33周年的日子。昨天,33隻經過野化訓練的朱䴉被放歸大自然,這也是朱䴉在我國南方地方首次放飛。
  • 朱䴉 從秦嶺起飛
    2007年5月,中國首個朱䴉再引入項目在陝西寧陝縣寨溝村開始實施,放飛了26隻人工繁育朱䴉。監測發現,這批異地野化放飛的朱䴉,經歷四季野外生存,成功地適應了環境,安全度過冬季食物短缺期後,2008年春開始繁育後代,這標誌著朱䴉野化放飛取得突破。
  • 陝西秦嶺北麓朱䴉放飛活動舉行
    為繼續擴大陝西秦嶺北麓野外朱䴉種群數量及分布範圍,實現種群持續健康發展,9月26日10時,陝西秦嶺北麓朱䴉放飛活動在秦嶺國家植物園舉行。在秦嶺國家植物園楓葉湖畔,20隻朱䴉被陸續放飛。林業部門為其中5隻佩戴衛星追蹤器,開展跟蹤監測,及時掌握放飛朱䴉的生存狀況,研究朱䴉覓食、繁殖、遷飛等規律。此次朱䴉放飛地秦嶺國家植物園,是目前世界上面積最大、植被分帶最清晰、最具自然風貌的植物園,也是秦嶺北麓自然生態保護和生物多樣性最好最豐富的區域。
  • 秦嶺大熊貓研究中心開放在即,請叫陝西「熊貓之鄉」
    然而,不被大眾所熟知的是,關於大熊貓,陝西的地位足以和四川平起平坐:種群密度最大的熊貓棲息地在陝西,最珍稀的野生大熊貓在陝西,「國寶中的美人」在陝西,全球現存唯一的棕色大熊貓也在陝西。生存棲息環境方面,秦嶺大熊貓主要集中於秦嶺中段南坡,北坡和西段也有少量分布,涵蓋陝西5市、11縣、27個鄉鎮;棲息地面積由上世紀80年代的1037平方公裡擴大到3600平方公裡,增幅達247%,潛在棲息地2446平方公裡;自然保護區達到16處,成為全球野生大熊貓分布的最北界。
  • 朱䴉 再度起飛在秦嶺
    前來覓食的朱䴉,掠過人的頭頂,長喙、鳳冠、紅首、白羽。行走陝西洋縣鄉野,這樣的場景不時可見。時針撥回到1978年,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鳥類專家劉蔭增受命尋找朱䴉,3年跋涉5萬餘公裡,1981年5月,在洋縣發現世上僅存的7隻野生朱䴉。由此,一場拯救朱䴉的行動迅即開啟。
  • 陝西嵐皋杜氏:正德樹人 防患未萌
    陝西嵐皋杜氏,與唐朝大詩人杜甫同出京兆堂杜氏一脈,原居山西平陽府,後輾轉遷徙多地。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杜有識帶領族人遷至陝西省興安府嵐河畔,見此地山水秀美、物產豐富,於是在此安家落戶,是為嵐皋杜氏始祖。
  • 人民日報:朱䴉再度起飛在秦嶺
    前來覓食的朱䴉,掠過人的頭頂,長喙、鳳冠、紅首、白羽。行走陝西洋縣鄉野,這樣的場景不時可見。  時針撥回到1978年,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鳥類專家劉蔭增受命尋找朱䴉,3年跋涉5萬餘公裡,1981年5月,在洋縣發現世上僅存的7隻野生朱䴉。  由此,一場拯救朱䴉的行動迅即開啟。
  • 陝西佛坪縣城區首次拍攝到朱䴉影像
    中新網西安12月20日電 (記者 阿琳娜 通訊員 曹慶)記者20日從大熊貓國家公園佛坪管理分局獲悉,近日在佛坪縣城以北校場壩附近的椒溪河道,有市民拍攝到三隻朱䴉活動的影像,這是佛坪縣城區首次拍攝到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朱䴉停留的影像,這也是佛坪境內連續三年發現朱䴉,實證了近年野化放歸的朱䴉已逐步擴大棲息範圍
  • 圍觀|朱䴉,再度起飛在秦嶺!
    前來覓食的朱䴉,掠過人的頭頂,長喙、鳳冠、紅首、白羽。行走陝西洋縣鄉野,這樣的場景不時可見。時針撥回到1978年,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鳥類專家劉蔭增受命尋找朱䴉,3年跋涉5萬餘公裡,1981年5月,在洋縣發現世上僅存的7隻野生朱䴉。由此,一場拯救朱䴉的行動迅即開啟。
  • 漢中:今年首隻朱䴉寶寶取名「七寶」
    本報訊 記者韓瑩 通訊員張躍明報導 經過公開徵名,今年在陝西漢中朱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出生的首隻朱䴉寶寶日前取名為「七寶」。        3月1日-6月5日,陝西漢中朱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與洋縣縣委宣傳部聯合,為今年出生的首隻朱䴉寶寶公開徵名。活動共收到219個各具特色的名字,最終定名為「七寶」。
  • 朱䴉 再度起飛在秦嶺(人民眼·人與自然)
    朱䴉競翔。 張躍明攝1981年,「秦嶺一號朱䴉群體臨時保護站」在陝西洋縣姚家溝設立。資料圖片引子遠山、綠樹、水田。前來覓食的朱䴉,掠過人的頭頂,長喙、鳳冠、紅首、白羽。行走陝西洋縣鄉野,這樣的場景不時可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