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喜!朱䴉首次現身嵐皋

2020-09-14 安康新聞網

朱䴉

素有「東方寶石」的美稱

是一種極為珍貴

對環境要求極高的鳥類

近年來

朱䴉頻繁來到安康棲息活動


從側面反映出安康的

生態環境越來越和諧


9月10日,嵐皋縣官元鎮境內發現兩隻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朱䴉,這也是嵐皋境內首次正式發現朱䴉並留下影像資料。



9月10日上午,官元鎮村民發現有兩隻「大鳥」在村子周圍盤旋,待「大鳥」著陸後,看清其頭和嘴為紅色,脖子後面還有一縷白毛,腳部戴有環志。經確認,兩隻「大鳥」正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朱䴉。當地林業局迅速採取相關保護措施,落實監控和保護責任。並向當地群眾宣傳保護朱䴉的相關知識,提高群眾保護意識,為朱䴉能在當地繁衍生息提供條件。



近年來

朱䴉野化放飛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

朱䴉棲息和分布區域明顯擴大

本次朱䴉在嵐皋縣境內發現

為嵐皋良好的生態環境做出了有力證明

安康新聞網綜合:央視新聞客戶端,網絡

相關焦點

  • 陝西嵐皋首現朱䴉,省內棲息地面積已達1.5萬平方公裡
    9月10日,陝西嵐皋縣官元鎮境內發現兩隻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朱䴉,這也是嵐皋境內首次正式發現朱䴉並留下影像資料。9月10日上午,官元鎮村民發現有兩隻「大鳥」在村子周圍盤旋,待「大鳥」著陸後,看清其頭和嘴為紅色,脖子後面還有一縷白毛,腳部戴有環志。
  • 佛坪縣城區首次拍攝到朱䴉影像
    近日,在佛坪縣城以北校場壩附近的椒溪河道,有市民拍攝到三隻朱䴉活動的影像,這是佛坪縣城區首次拍攝到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朱䴉停留的影像,這也是佛坪境內連續三年發現朱䴉,實證了近年野化放歸的朱䴉已逐步擴大棲息範圍。「當時有三隻朱䴉在河床及兩岸覓食遊玩,其中一隻佩帶腳環。
  • 陝西佛坪縣城區首次拍攝到朱䴉影像
    中新網西安12月20日電 (記者 阿琳娜 通訊員 曹慶)記者20日從大熊貓國家公園佛坪管理分局獲悉,近日在佛坪縣城以北校場壩附近的椒溪河道,有市民拍攝到三隻朱䴉活動的影像,這是佛坪縣城區首次拍攝到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朱䴉停留的影像,這也是佛坪境內連續三年發現朱䴉,實證了近年野化放歸的朱䴉已逐步擴大棲息範圍
  • 朱䴉將首次在秦嶺以北野化放飛
    新華網西安6月24日電(記者 陳晨)23日,32只經過野化訓練的朱䴉
  • 佛坪縣城區首次拍攝到朱䴉影像引各方關注
    近日,在佛坪縣城以北的椒溪河道,有市民拍攝到3隻朱䴉活動的影像,這是佛坪縣城區首次拍攝到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朱䴉停留的影像,這也是佛坪境內連續3年發現朱䴉,實證了近年野化放歸的朱䴉已逐步擴大棲息範圍。
  • 朱䴉現身宜君五裡鎮 專家:正處遊蕩期,已有一年
    12月13日,攝影師張大龍在家鄉宜君五裡鎮河道拍到了銅川朱䴉的身影。據張大龍介紹,拍到朱䴉的河道距離福地湖並不遠。鏡頭裡,朱䴉和白鷺以及河道內家養的鴨子和睦相處,難道耀州柳林的朱䴉也喜歡上山城宜君了?是要落戶嗎?
  • 陝西嵐皋杜氏:正德樹人 防患未萌
    陝西嵐皋杜氏,與唐朝大詩人杜甫同出京兆堂杜氏一脈,原居山西平陽府,後輾轉遷徙多地。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杜有識帶領族人遷至陝西省興安府嵐河畔,見此地山水秀美、物產豐富,於是在此安家落戶,是為嵐皋杜氏始祖。
  • 罕見:日本40年來首次有純野生朱䴉雛鳥誕生
    中新網4月22日電據日媒報導,近日,一對均為野外誕生的朱䴉在日本新潟縣佐渡市產下了雛鳥。朱䴉是日本政府指定的「特別天然紀念物」。據悉,日本上一次確認純野生朱䴉雛鳥誕生是在朱䴉尚未滅絕的40年前的1976年。
  • 朱䴉現身宜君五裡鎮,專家:正處遊蕩期,已有一年
    據張大龍介紹,拍到朱䴉的河道距離福地湖並不遠。鏡頭裡,朱䴉和白鷺以及河道內家養的鴨子和睦相處,難道耀州柳林的朱䴉也喜歡上山城宜君了?是要落戶嗎?華商報記者 田怡心 攝影 張大龍 知道一下:這種曾經瀕臨滅絕的國家一級保護野生鳥類,從2013年首次在銅川野化放飛以來,經過
  • 長江流域的朱䴉將在黃河流域過冬 秦嶺北麓首次放飛朱䴉
    此次放飛的20隻朱䴉,屬於不同年齡段的朱䴉個體,陝西林業部門將為其中5隻佩戴衛星追蹤器,開展跟蹤監測,及時掌握放歸朱䴉的生存狀況,研究朱䴉野外覓食、繁殖、遷飛等規律,為恢復朱䴉長距離遷徙進行科學探索。沙河、黑河、㠇峪河、田峪河等15條河流匯入渭河,均是朱䴉、黑鸛、鸕鷀以及鷺科、鴨科等水鳥的重要覓食地,給放飛朱䴉生存棲息提供了良好的廣闊生態環境。
  • 陝西洋縣:17歲高齡朱䴉成功孵化朱䴉寶寶 創造朱䴉野外繁殖新紀錄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陝西洋縣野生朱䴉夫妻「紅紅」和「火火」是一對明星夫妻。其中雌性朱䴉「紅紅」已經17歲高齡,相當於人類年齡50多歲。 夫妻倆今年在洋縣文同村的一棵老榆樹上共築愛巢,孕育新生命。紅紅今年連續兩次共產下五枚朱䴉卵。
  • 浙江首次放飛33隻國寶朱䴉 戴腳環可監測其行蹤
    6年前,5對與大熊貓一樣珍貴的朱䴉,千裡迢迢從陝西來到浙江,在德清下渚湖國家溼地公園安了家。6年來,通過浙江大學(國家瀕危野生動植物種質基因保護中心)專家的精心繁育,朱䴉家族成員已達146隻。  今年是野生朱䴉被發現33周年的日子。昨天,33隻經過野化訓練的朱䴉被放歸大自然,這也是朱䴉在我國南方地方首次放飛。
  • 我國西南地區首隻全人工孵化的朱䴉寶寶誕生(圖)
    朱䴉寶寶朱䴉寶寶  四川新聞網成都4月18日訊(記者 劉佩佩)2016年,四川省自然資源科學研究院峨眉山生物資源實驗站先後從河南、浙江和陝西三地引進有「東方寶石」美譽的朱䴉50隻。今年2月初,朱䴉開始自由戀愛,進入配對期,在朱䴉飼養人員的悉心呵護、精心照料下,17對配對成功的朱䴉進入產卵期,截止今年4月17日共入孵58枚卵。今日,四川新聞網記者從四川省自然資源科學研究院峨眉山生物資源實驗站獲悉,我國西南地區首隻全人工孵化的朱䴉寶寶於今日上午在峨眉山出生。
  • 追朱䴉的人
    一群亮白的朱䴉抖落暑熱的煩悶,翔集在陝南漢陰縣解放村月河灘上。有攝影達人抓拍到了這十餘只野生朱䴉。河灣碧水清清,青毯般的草灘上,朱䴉愜意地上下翻飛,捕食捉蟲,好一幅和諧歡暢的美好生態圖景。朱䴉出現在漢陰縣城邊,這個消息像長了翅膀一樣,讓遠在成都的薛勤學興奮不已。
  • 飛翔吧,朱䴉
    這4隻朱䴉來自德清縣珍稀野生動物繁育研究中心。在飼養員許建強的精心照料下,今年,這裡還有30多隻人工孵化的朱䴉先後破殼而出。朱䴉的孵化和幼鳥飼養,是一門需要現代科技和飼養經驗支撐的細活。在浙大專家的幫助下,2008年德清縣從陝西省引進了10隻朱䴉,到去年繁殖季結束,朱䴉總量已達406隻,10多年來,德清朱䴉種群數量已進入全國前三。
  • 朱䴉乘風破浪 科研保駕護航
    他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找到腿最長的那一隻雌朱䴉,並娶她為妻,一生一世只和她在一起。朱䴉多年的兄弟白鷺表示:娶妻生子看得過去就行了,不要太挑剔。朱䴉低頭不語——白鷺不知道,挑選腿長的雌朱䴉,不僅僅是出於美感,更是為了種族的延續,是朱䴉優生優育的自然選擇,更是朱䴉家族由「極危」到「瀕危」的基因選擇。
  • 朱䴉 從秦嶺起飛
    就在白闖成不遠處的水田裡,幾隻朱䴉邊走邊覓食,有時離人也就十來米。白闖成說:「朱䴉不怕人,我們翻地時就跟在後面找泥鰍吃。」50多歲的白闖成小時候華陽一帶並沒有朱䴉,他記得姚家溝發現朱䴉的第二年華陽這邊就有了,華陽鎮的第一窩朱䴉就在華陽街村。目前華陽鎮周圍有18個朱䴉巢,華陽街村這一片100畝的稻田,最多時有28隻朱䴉覓食。
  • 嵐皋魔芋王重23.8公斤 有臉盆大小
    11月12日,在第二屆安康嵐皋魔芋豐收節活動及全市魔芋產業發展推進會上,嵐皋縣民主鎮廟壩村村民潘坤玉種植的一顆重量23.8公斤、臉盆大小的魔芋,當選「特級魔芋王」。
  • 朱䴉——來自秦嶺的世界珍寶 尋䴉記——朱䴉再發現紀實
    尤其是日本,找尋朱䴉的願望尤為迫切。在日本,朱䴉被視為「聖鳥」。1952年日本將朱䴉定為「特別天然紀念物」。1972年,日本環境廳向中國正式提出在中國尋找野生朱䴉的請求。  中國還有朱䴉嗎?而關於朱䴉的故事,才剛剛開始……  朱䴉保護大事記  1963年 前蘇聯朱䴉在哈桑湖滅絕。  1979年 朝鮮朱䴉在板門店銷聲匿跡。  1980年12月 日本對境內最後55隻野生朱䴉進行籠養繁殖失敗,其本土朱䴉絕跡。  20世紀中葉 由於人類活動的加劇,中國境內難見朱䴉身影。
  • 陝西首次發現瀕危鳥類鉗嘴鸛 與朱䴉同框悠然覓食
    近日 ,攝影愛好者在陝西洋縣的黨河邊拍到了鉗嘴鸛和朱䴉同框覓食的珍貴畫面,這也是這種生活在熱帶的瀕危鳥類第一次在陝西被發現。這隻鉗嘴鸛時而在河邊的溼地與朱䴉白鷺一起覓食,時而飛上樹杈休息,悠然自得。只有兩隻喜鵲「欺生」,不停地繞飛,試圖驅趕這隻生面孔的大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