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佛坪縣城以北校場壩附近的椒溪河道,有市民拍攝到三隻朱䴉活動的影像,這是佛坪縣城區首次拍攝到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朱䴉停留的影像,這也是佛坪境內連續三年發現朱䴉,實證了近年野化放歸的朱䴉已逐步擴大棲息範圍。
「當時有三隻朱䴉在河床及兩岸覓食遊玩,其中一隻佩帶腳環。從我發現起,它們就在河道活動,我觀察了兩個多小時,直到離開,它們都還在。」拍攝者張軒瑜回憶。
陝西省林業科學院珍稀野生動物救護基地高級工程師張軍風認為,「因已過繁育季,朱䴉寶寶應在7月左右就離開父母獨立生活了,這三隻朱䴉不是『一家子』應當只是結伴出行,可看作一個小群。根據其生活習性判斷,其中有兩隻應該是『夫妻』。那隻帶腳環的朱䴉是野化放歸的個體。」
據今年6月發布的朱䴉發展報告顯示,全球朱䴉數量已達5000餘只,其中約4100隻在陝西境內,主要分布在陝南。位於秦嶺腹地的佛坪縣並不是朱䴉的傳統分布區,雖與「最後的七隻朱䴉」發現地洋縣相鄰,但中間有秦嶺支梁土地嶺,讓朱䴉難以飛躍。佛坪以東的寧陝縣,雖是2007年首次釋放朱䴉地,野外種群形成逾十年,卻隔著群山。另一個相鄰的周至縣,則與佛坪之間隔著龐大的秦嶺梁。佛坪成了朱䴉難以到達的區域,此前在僅有四次發現朱䴉的記錄,分別是2005年、2009年、2018年、2019年,加之今年,連續三年發現朱䴉蹤跡。
「這三隻朱䴉極有可能是從寧陝縣遷飛到此。寧陝縣現有300餘只的朱䴉再引入種群,寧陝縣四畝地距離佛坪縣城直線距離20公裡,如果朱䴉沿河道或公路飛行約60公裡即可到達。隨著朱䴉數量的持續增加,一些朱䴉棲息地達到飽和,促使它們從高海拔地區向人口較為密集的平川地帶遷移擴散。佛坪縣與寧陝縣和「朱䴉之鄉」洋縣毗連,在佛坪縣出現這個停留的朱䴉小群,為朱䴉自然擴散提供了可喜的證據。」張軍風介紹。
大熊貓國家公園佛坪管理分局局長、高級工程師丁海華說,「目前,相關部門已對城區及周邊群眾進行宣傳,堅決避免幹擾朱䴉的自由活動,並注意觀察它們的停留情況。我們希望在佛坪形成穩定的朱䴉自然種群,下一步將對境內的河流溼地進行觀測,調查朱䴉環境容納量。加強對民眾的宣傳和引導農戶,人為營造一些適宜朱䴉生存的小環境,如稻田、蓮藕、淺灘,營造自然的淺土壩、小土渠,做好溼地恢復和保護工作,吸引遷飛來的朱䴉在佛坪安家落戶、生存繁衍。」
(通訊員 曹慶 攝影 張軒瑜)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陝西頻道】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