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坪縣城區首次拍攝到朱䴉影像

2021-01-08 瀟湘晨報

近日,在佛坪縣城以北校場壩附近的椒溪河道,有市民拍攝到三隻朱䴉活動的影像,這是佛坪縣城區首次拍攝到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朱䴉停留的影像,這也是佛坪境內連續三年發現朱䴉,實證了近年野化放歸的朱䴉已逐步擴大棲息範圍。

「當時有三隻朱䴉在河床及兩岸覓食遊玩,其中一隻佩帶腳環。從我發現起,它們就在河道活動,我觀察了兩個多小時,直到離開,它們都還在。」拍攝者張軒瑜回憶。

陝西省林業科學院珍稀野生動物救護基地高級工程師張軍風認為,「因已過繁育季,朱䴉寶寶應在7月左右就離開父母獨立生活了,這三隻朱䴉不是『一家子』應當只是結伴出行,可看作一個小群。根據其生活習性判斷,其中有兩隻應該是『夫妻』。那隻帶腳環的朱䴉是野化放歸的個體。」

據今年6月發布的朱䴉發展報告顯示,全球朱䴉數量已達5000餘只,其中約4100隻在陝西境內,主要分布在陝南。位於秦嶺腹地的佛坪縣並不是朱䴉的傳統分布區,雖與「最後的七隻朱䴉」發現地洋縣相鄰,但中間有秦嶺支梁土地嶺,讓朱䴉難以飛躍。佛坪以東的寧陝縣,雖是2007年首次釋放朱䴉地,野外種群形成逾十年,卻隔著群山。另一個相鄰的周至縣,則與佛坪之間隔著龐大的秦嶺梁。佛坪成了朱䴉難以到達的區域,此前在僅有四次發現朱䴉的記錄,分別是2005年、2009年、2018年、2019年,加之今年,連續三年發現朱䴉蹤跡。

「這三隻朱䴉極有可能是從寧陝縣遷飛到此。寧陝縣現有300餘只的朱䴉再引入種群,寧陝縣四畝地距離佛坪縣城直線距離20公裡,如果朱䴉沿河道或公路飛行約60公裡即可到達。隨著朱䴉數量的持續增加,一些朱䴉棲息地達到飽和,促使它們從高海拔地區向人口較為密集的平川地帶遷移擴散。佛坪縣與寧陝縣和「朱䴉之鄉」洋縣毗連,在佛坪縣出現這個停留的朱䴉小群,為朱䴉自然擴散提供了可喜的證據。」張軍風介紹。

大熊貓國家公園佛坪管理分局局長、高級工程師丁海華說,「目前,相關部門已對城區及周邊群眾進行宣傳,堅決避免幹擾朱䴉的自由活動,並注意觀察它們的停留情況。我們希望在佛坪形成穩定的朱䴉自然種群,下一步將對境內的河流溼地進行觀測,調查朱䴉環境容納量。加強對民眾的宣傳和引導農戶,人為營造一些適宜朱䴉生存的小環境,如稻田、蓮藕、淺灘,營造自然的淺土壩、小土渠,做好溼地恢復和保護工作,吸引遷飛來的朱䴉在佛坪安家落戶、生存繁衍。」

(通訊員 曹慶 攝影 張軒瑜)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陝西頻道】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陝西佛坪縣城區首次拍攝到朱䴉影像
    中新網西安12月20日電 (記者 阿琳娜 通訊員 曹慶)記者20日從大熊貓國家公園佛坪管理分局獲悉,近日在佛坪縣城以北校場壩附近的椒溪河道,有市民拍攝到三隻朱䴉活動的影像,這是佛坪縣城區首次拍攝到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朱䴉停留的影像,這也是佛坪境內連續三年發現朱䴉,實證了近年野化放歸的朱䴉已逐步擴大棲息範圍
  • 佛坪縣城區首次拍攝到朱䴉影像引各方關注
    近日,在佛坪縣城以北的椒溪河道,有市民拍攝到3隻朱䴉活動的影像,這是佛坪縣城區首次拍攝到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朱䴉停留的影像,這也是佛坪境內連續3年發現朱䴉,實證了近年野化放歸的朱䴉已逐步擴大棲息範圍。
  • 朱䴉首次現身嵐皋
    important}朱䴉9月10日,嵐皋縣官元鎮境內發現兩隻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朱䴉,這也是嵐皋境內首次正式發現朱䴉並留下影像資料。經確認,兩隻「大鳥」正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朱䴉。當地林業局迅速採取相關保護措施,落實監控和保護責任。並向當地群眾宣傳保護朱䴉的相關知識,提高群眾保護意識,為朱䴉能在當地繁衍生息提供條件。
  • 吉林大興溝林區首次拍攝到野生東北虎實體影像
    視頻來源:新華社(00:05)新華社12月3日消息,記者從吉林長白山森工集團了解到,這是大興溝林區首次拍攝到的野生東北虎實體影像,也是該林區第二次發現東北虎蹤跡。據該視頻顯示,拍攝時間為2020年11月30日3時19分,拍攝地點為託盤林場17林班11小班與16林班18小班交界處,距離場部約1200米。
  • 陝西鷹嘴石省級自然保護區首次拍攝到金錢豹影像
    陝西鷹嘴石省級自然保護區拍攝到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金錢豹影像。陝西鷹嘴石省級自然保護區供圖中新網西安10月24日電 (記者 田進)記者24日從陝西鷹嘴石省級自然保護區獲悉,保護區工作人員近日回收紅外相機時發現,今年8月拍攝到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金錢豹影像,這是該保護區建立十六年來首次,也是鎮安轄區內近四十年首次拍攝到金錢豹影像。經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教授卜書海鑑定,今年8月4日和8月7日兩次拍攝到金錢豹的身影。
  • 生態人士在瀾滄江源區首次直接拍攝到猞猁影像
    生態人士在瀾滄江源區首次直接拍攝到猞猁影像 2017-07-27   新華社西寧7月27日電(記者李亞光)近日,在瀾滄江源頭地區開展的一項生態本底調查活動中,來自雲南的一位自然科學愛好者首次直接目擊並拍攝到當地的猞猁影像
  • 40年來首次!陝西一自然保護區拍攝到金錢豹影像
    陝西省鷹嘴石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近日在回收紅外相機時發現,視頻影像中拍攝到了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金錢豹,這是陝西省鎮安縣轄區內近40年首次拍攝到金錢豹影像。陝西鷹嘴石省級自然保護區拍攝到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金錢豹影像。
  • 大熊貓國家公園:首次在生態廊道內拍攝到野生大熊貓影像
    來源:中國新聞網紅外監測相機拍攝到的大熊貓影像。大熊貓國家公園管理局供圖中新網成都8月10日電 (記者 安源)記者10日從大熊貓國家公園管理局獲悉,大熊貓國家公園茂縣土地嶺大熊貓走廊帶紅外監測相機連續兩次「捕捉」到野生大熊貓蹤跡,並通過微波鏈路、電信4G鏈路實時傳回茂縣土地嶺監測中心數據平臺,拍攝時間分別為8月6日和8日。這是2002年啟動全國大熊貓生態廊道建設以來首次拍攝到野生大熊貓實體。
  • 新疆阿爾泰山首次拍攝到猞猁一家三口活動影像
    近日,新疆阿爾泰山拍攝到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猞猁。畫面中兩隻小猞猁一前一後在山間行走,很快猞猁媽媽出現在鏡頭中,它不時抬頭張望,最後朝山林深處走去。阿爾泰山國有林管理局福海分局森林保護科幹部 楊文超:猞猁是一種白天休息,晚上出去覓食的動物,所以兩次都是夜間拍攝到的。猞猁還是一種離群獨居的動物,所以我們這次能拍到三隻猞猁在一起是比較罕見的。
  • 陝西一自然保護區首次拍攝到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金錢豹影像
    劉彤)▲陝西鷹嘴石省級自然保護區拍攝到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金錢豹影像陝西鷹嘴石省級自然保護區供圖  中新網西安10月24日電陝西省鷹嘴石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近日在回收紅外相機時發現,視頻影像中拍攝到了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金錢豹,這是陝西省鎮安縣轄區內近40年首次拍攝到金錢豹影像。
  • 商洛鎮安鷹嘴石省級自然保護區首次拍攝到金錢豹影像
    近日,陝西省商洛市鎮安縣鷹嘴石省級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回收紅外相機時發現,今年8月拍攝到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金錢豹影像,這是該保護區建立16年來首次,也是鎮安轄區內近40年首次拍攝到金錢豹影像。經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教授卜書海鑑定,今年8月4日和8月7日兩次拍攝到金錢豹的身影。從照片上顯示,這是一隻成年健康的金錢豹,拍攝地點在保護區核心區鷹嘴石,海拔2500米左右。金錢豹主要生活在有森林的山地和丘陵地帶。它形狀似虎,但是體形比虎略小,全身布滿圓形或橢圓形的黑色斑點。金錢豹作為頂級掠食者,是生態質量的指示性物種,它們的遷移、定居可以直觀地反映出地區生態系統的整體情況。
  • 陝西鷹嘴石省級自然保護區首次拍攝到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金錢豹影像
    近日,鷹嘴石省級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回收紅外相機時發現,今年8月拍攝到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金錢豹影像,這是該保護區建立十六年來首次,也是陝西商洛鎮安轄區內近四十年首次拍攝到金錢豹影像。經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教授卜書海鑑定,今年8月4日和8月7日兩次拍攝到金錢豹的身影。從照片上顯示,這是一隻成年健康的金錢豹,拍攝地點在保護區核心區鷹嘴石,海拔2500米左右。金錢豹主要生活在有森林的山地和丘陵地帶。它形狀似虎,但是體型比虎略小,全身布滿圓形或橢圓形的黑色斑點。金錢豹作為頂級掠食者,是生態質量的指示性物種,它們的遷移、定居可以直觀地反映出地區生態系統的整體情況。
  • 文成縣首次拍攝到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黃腹角雉影像
    近日,溫州鳥友曦恆在文成縣猴王谷景區內,首次成功拍攝到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黃腹角雉雌鳥的清晰影像。黃腹角雉是我國特有的瀕危雉類,被列入世界鳥類紅皮書,被稱為「鳥中大熊貓」、「中國吉祥鳥」。
  • 《朱䴉鳥類》雙鞭將-協助拍攝
    朱䴉鳥類【第1幅圖】此作品由保定攝影愛好者柴先生在著名的貴州地區拍攝朱䴉鳥類【第3幅圖】此作品由銀川攝影愛好者臧先生在著名的廊坊地區拍攝>朱䴉鳥類【第4幅圖】此作品由鎮江攝影愛好者隆先生在著名的湖南地區拍攝朱䴉鳥類【第5幅圖】此作品由鹽城攝影愛好者阮先生在著名的上海地區拍攝
  • 中國首次拍攝到一級保護動物鼷鹿高清影像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新華社昆明12月15日電(記者 趙珮然)雲南西雙版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13日對外公布,科研人員首次人工拍攝到的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鼷鹿高清影像。這也是在中國第一次以高清視頻的方式完全記錄到鼷鹿在原生生活區域的最真實的狀況。據了解,為了完善對鼷鹿分布的了解,2016年西雙版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啟動了鼷鹿全境調查項目,目前已對鼷鹿生存環境進行評估分級並製作出《西雙版納鼷鹿潛在分布區域圖》,但尚未能對其種群數量做出科學準確的統計。
  • 官山保護區首次拍攝到豬獾幼崽白晝棲息影像
    官山保護區首次拍攝到豬獾幼崽白晝棲息影像 2020-05-22 17: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吉林天橋嶺林區首次拍攝到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原麝實體影像
    11月18日,中國吉林網從吉林天橋嶺林區獲得消息:天橋嶺林區首次拍攝到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原麝實體影像。11月15日,天橋嶺林業局新華林場副場長唐乃雲和工作人員李洪剛在天橋嶺林業局新華林場採集紅外相機信息時,發現架設在新華北溝的一臺紅外相機拍攝到一段原麝的視頻,視頻時長5秒,拍攝時間為7月10日9點48分,據悉,這是在天橋嶺林區首次拍攝到活體原麝,模樣呆萌,經東北虎豹國家公園管理局天橋嶺局工作人員鑑定這是一隻成年雄性原麝,這也是天橋嶺林區首次拍攝到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原麝。
  • 廣東首次白天拍攝到中華穿山甲
    穿山甲提升為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後,廣東首次實施穿山甲放歸自然活動文/圖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張愛麗 通訊員 林蔭早上8時許,它萌萌地探出頭,試探著從洞穴裡爬出,鼻子上還落著一些泥土……這是近日惠州市野外監測紅外自動相機拍攝到的一隻中華穿山甲活動影像(見上圖),也是廣東首次白天在野外拍攝到中華穿山甲的活動情況。
  • 朱䴉 從秦嶺起飛
    這一時期野生朱䴉種群的數量超過200隻,在城固縣上元觀鎮太平村、西鄉縣私渡鎮和沙河鎮、南鄭縣鳳凰山水庫等地已有較大規模的朱䴉群體穩定活動。由於秦嶺山脈的阻擋,朱䴉向東北方向的擴散相對滯後。大約2000年前後,朱䴉漸次擴散到洋縣東北方的佛坪縣和東南方的石泉縣。
  • 組圖:四川白玉縣首次拍攝到亞洲金貓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徐登林)8月15日,記者從甘孜州白玉縣察青松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獲悉,近日,保護區工作人員在對區內安放的紅外相機進行回收和拍攝數據統計中,首次發現了亞洲金貓的照片。這也是保護區繼金錢豹、白唇鹿、黑頸鶴、黑熊等後採集到的又一物種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