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稀動物 | 地球上最後7隻野生朱䴉發現始末

2021-01-10 騰訊網

朱䴉,是地球上最古老的鳥類之一,被稱為「活化石」。歷史上西伯利亞、日本、朝鮮半島、我國臺灣和東部北部的很多省份都有朱䴉分布的記錄。1960年,第十二屆世界鳥類學會議將其列為「國際重點保護鳥」。

人類發展進入二十世紀以後,隨著人口膨脹、森林破壞、戰爭和人類狩獵,朱䴉的棲息地越來越小,種群也越來越少……

1963年,朱䴉首先在俄羅斯蹤跡全無。

1975年,朝鮮半島最後一隻朱䴉消失。

1981年,日本為了使朱䴉擺脫瀕臨滅絕的境地,決定把最後6隻野生朱䴉全部捕獲,進行人工飼養。同時,也向世界宣告日本野生朱䴉從此絕跡。

朱䴉相繼在其主要分布國家消失,引起世界的震驚。

當時,廣袤的中國是唯一沒有「過濾」過的國家,於是整個世界就將目光聚焦到了中國,尤其是日本。朱䴉在日本被視為聖鳥和國鳥,1952年日本將朱䴉定為「特別天然紀念物」。1972年,出於無奈,日本環境廳向中國正式提出在中國尋找野生朱䴉的請求。

中國還有朱䴉嗎?當時中國林業部、中科院給國務院的答覆是:1930年以前,我國14個省份可以普遍見到朱䴉;1950年前後,在陝西、甘肅一些地方的稻田和河壩還可以見到覓食的朱䴉;到了1960年,我國的鳥類學家只在秦嶺採集過標本;1964年之後,再也沒有任何朱䴉的消息。

「無消息並不是絕跡,找!」時任國務院副總理谷牧指示到。1978年9月,受國務院委託,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受命組成專家考察組,正式拉開了在中國境內尋覓野生朱䴉的序幕。

1978年朱䴉專家考察組沿著曾經有朱䴉分布的燕山、中條山、呂梁山、大別山一路搜尋,均未發現朱䴉蹤跡。

後來又擴大範圍,在北起興凱湖,南至海南島,西自甘肅東部,東臨海岸線的整個史上曾出現過朱䴉的12個省內的山水間,實施「拉網式過濾」……

在大江南北尋覓的3年裡,考察組大都是在無望和失望中奔波著……唯一讓他們欣慰的是,1980年在甘肅天水市發現的3根朱䴉羽毛。

1981年5月初,朱䴉專家考察組第三次進駐陝西省漢中市洋縣,這是複查計劃中需要詳細全面實地勘察的重點縣。就在大家無望地收拾行李,準備向甘肅徽縣轉移的時候,紙坊鄉一個叫何丑旦、一個叫何天順的兩位農民,來到了考察組營地報告:他們在金家河山上砍柴時,見到過這種鳥。

1981年5月18日,由何丑旦、何天順帶路,考察組向洋縣北部的秦嶺深處進發。傍晚時分,在馬道梁不遠處突然傳來了兩聲「啊……啊……」的鳴叫聲。「快看!」大家順著何丑旦手指的方向,看到一隻大鳥正從頭上掠過。

「天哪——朱䴉!是它,真的是它!」興奮的考察隊員忘記了疲勞和飢餓,朝著朱䴉飛去的方位狂奔,翻越一座座小山,終於在八裡關鄉大店村姚家溝近距離地看到了它們。

苦苦尋覓3年的朱䴉就在眼前,半山腰上長著15株百年青岡樹,在由低向高延伸的第7株樹上,他們像做夢一樣發現了一對朱䴉和3隻嗷嗷待哺的幼雛,在相鄰的另一株樹上又發現了一對成鳥。這——就是已有「6000萬年歷史」朱䴉的最後家園,是當時世界上僅存的7隻野生朱䴉。

中國發現7隻野生朱䴉的消息正式對外公布後,立即在整個世界引起了轟動……

今天,朱䴉在中國的保護與繁衍已獲得空前成功,總數量已達2000多隻,活動範圍已達1.3萬平方公裡……(來源:讀者報 攝影:紅豬)

《讀者報》

知過去 長知識 有談資 擺故事

走過萬水千山

我依然眷念您

歡迎訂閱2019年《讀者報》

郵發代號:61—98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保護珍稀瀕危動物 共建美好地球
    珍稀瀕危野生動物,由於物種自身的原因,不受或受到人類活動或自然災害或其它因素的影響。中國是珍稀瀕危野生動物分布大國。,研究員盧向東生動形象的向大家介紹了丹頂鶴、揚子鱷、朱䴉、白鰭豚等珍稀動物,呼籲大家行動起來,保護珍稀瀕危動物。
  • 安陸村民打柴撿只怪鳥 原是瀕危珍稀鳥類朱䴉
    前日下午3時許,安陸市趙棚鎮林業站站長鄧少武在趙棚鎮聯星村一帶巡檢時,遇到一位村民攔車求助。他也認不出這隻鳥為何品種,但從其雙腳上各有一隻金屬腳環和一隻彩色腳環推斷,此鳥並非尋常鳥類,遂將其送到安陸市林業局野保站進行救治。  野保站工作人員初步的鑑定結果令所有人倍感驚喜:「怪鳥」是一種瀕臨滅絕的珍稀鳥類——朱䴉。  接到安陸市林業局的報告後,孝感市林業局野生動物保護站馬上與北京的全國鳥類環志中心取得了聯繫。
  • 野生動物保護典範:從7到3000,朱䴉保護之路
    我們保護野生動物的最終目的是什麼?是推進生態文明的同步改善,讓人類、動物、自然和諧相處,互相助益。9月初的一個傍晚,陝西洋縣文同村的村民李大寶(化名)抱著1歲多的女兒出來遛彎兒。行至一棵枝葉繁茂的樹下,樹枝上立著一隻大鳥,長嘴、細腿、紅頭,一雙白色的大翅膀。李大寶認得,這是朱䴉。
  • 浙江12種重點珍稀瀕危野生動物 你見過幾種?
    現在就一起來認識這12種(類)重點珍稀瀕危動物~ 1朱䴉世界性瀕危珍稀鳥類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朱䴉與熊貓、羚牛、金絲猴一起並稱為四大國寶。浙江是朱䴉的歷史分布區,上世紀50年代分別在寧波和瑞安等地所採集的朱䴉標本,現今仍陳列於上海師範大學等單位的博物館。
  • 上海首隻朱䴉寶寶在野生動物園破殼而出[組圖]
    6月1日早晨,飼養員看到蛋殼上開了一個天窗,露出了粉紅色的小嘴。闊別上海近半個世紀的第一隻朱䴉寶寶即將誕生。    相關新聞:朱䴉寶寶"六一"破殼 小鳥"胎位不正"人工捅殼"助產"  東方網記者曹磊6月1日報導:有著鳥中「東方寶石」之稱的朱䴉,2012年3月22從陝西來到上海野生動物園落戶。2012年的4月29日,飼養員驚喜的在朱䴉島草坪上發現了一枚完好無損的朱䴉蛋,為防止其他陸地動物破壞,飼養員把這顆珍貴的蛋送到了新改造的小動物樂園,進行人工孵化。
  • 野外曾僅存7隻,瀕危朱䴉已超5000隻,消失近百年的巨龜也出現了
    ,這一種動物一度面臨滅絕的風險,在上世紀80年代,野生的朱䴉僅剩7隻。從規模來看,僅剩7隻意味著它們隨時都可能會從地球上消失。科學家再次發現這一種巨龜,確實是一個好消息,說明曾經被認為「滅絕」的物種,實際上還沒消失。這也意味著,可能還有很多被宣布滅絕的物種,可能還存在地球上,只是我們還沒發現。
  • 朱䴉種群持續擴大為野生動物保護提供「中國方案」
    進入20世紀,由於人類活動加劇,朱䴉數量銳減,一段時間內曾被認為已經滅絕。1981年,地處秦嶺深處的陝西省洋縣發現了7隻朱䴉,秦嶺因此成為朱䴉的「諾亞方舟」。朱䴉與大熊貓、羚牛、金絲猴、林麝、金錢豹並稱為「秦嶺六寶」。此次放飛的20隻朱䴉,處於不同年齡段,陝西林業工作者將為其中5隻佩戴衛星追蹤器,開展跟蹤監測,及時掌握放歸朱䴉的生存狀況,研究朱䴉野外覓食、繁殖、遷飛等規律,為恢復朱䴉長距離遷徙進行科學探索。
  • 飛翔吧,朱䴉
    這4隻朱䴉來自德清縣珍稀野生動物繁育研究中心。在飼養員許建強的精心照料下,今年,這裡還有30多隻人工孵化的朱䴉先後破殼而出。每年4月至7月的朱䴉繁殖季,是德清縣珍稀野生動物繁育研究中心最為忙碌的時節。早上6點多到崗,打掃籠舍、投餵飼料、編號稱重等一系列工作,是許建強和同事們每天的必修課。今年,德清縣珍稀野生動物繁育研究中心正在新建一處更大的籠舍,配備到崗的4名新工作人員,正在跟著老師傅們學習照顧這群被譽為「東方寶石」的世界珍稀瀕危鳥類。
  • 朱䴉是如何從全球只剩7隻繁衍到如今的4000多隻的
    不過朱䴉在日本同樣處於瀕危狀態:1981年日本全境只剩下最後5隻朱䴉。日本為搶救這一瀕危物種只得把這最後僅存的五隻野生朱䴉全部捕獲後送到保護中心進行人工飼養。這實際上宣告了野生朱䴉在日本的絕跡。然而就在這一年從中國傳來了好消息:從1978年起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組織了朱䴉專題考察隊,在經過三年的苦苦尋找後終於有了收穫。
  • 從僅剩7隻增至千餘只,朱䴉的「重生」之路
    平日裡朱䴉棲息於溪流、沼澤、稻田以魚、蟹、蛙、螺等水生動物以及昆蟲為食。它們是一夫一妻制,繁殖期朱䴉築巢於高達的喬木上,巢用樹枝搭建。老一輩的科學家們,風餐露宿、歷經千險,終於在1981年6月23日和30日,在秦嶺洋縣境內金家河及姚家溝的海拔1200-1400米處,發現了兩對朱䴉成體,3隻幼體。如此稀少的種群數量,它們能否繼續存活,如何進行保護,成為擺在中國鳥類學家面前的一道難題!為了保護這世界上僅存的野生朱䴉,中國各級政府和研究管理部門先後採取了一系列保護拯救措施。
  • 中國比朱䴉更珍稀的鳥類,數量不足百隻,或「難逃厄運」
    說起珍稀鳥類,大家估計會想到小學課本上就有的朱䴉。朱䴉曾經瀕臨滅絕,後來在陝西秦嶺洋縣發現,在經歷了幾十年的嚴格保護後,現如今朱䴉的數量已經超過了2000隻,實在是值得驕傲。然而在人類活動的影響下,陷入瀕危的物種遠不止朱䴉一個。
  • 德清新聞網丨 野外放飛朱䴉成功孵化出三隻幼鳥 今年朱䴉繁育趨勢喜人
    近日,縣珍稀野生動物繁育研究中心傳來好消息,野外朱䴉成功孵化出三隻小朱䴉,它們的父母正是2014年野外放飛朱䴉的子代,這也意味著朱䴉野化取得了進一步的成功。朱䴉孵化數量今年創歷史新高昨天,記者來到研究中心,通過鳥巢前安裝的鏡頭監控看到三隻小朱䴉像小絨球一樣偎依在成年朱䴉身旁。雛鳥抬著頭用長長的喙點了點,成鳥就立即張開嘴巴,讓雛鳥把喙伸進自己食道夾袋裡吃食。
  • 從僅剩7隻增至千餘只,朱䴉的「重生」之路
    平日裡朱䴉棲息於溪流、沼澤、稻田以魚、蟹、蛙、螺等水生動物以及昆蟲為食。它們是一夫一妻制,繁殖期朱䴉築巢於高達的喬木上,巢用樹枝搭建。日漸消失的美麗身影隨著人類活動對生態環境的迅速改變,朱䴉的數量自19世紀後逐漸減少,20世紀中期以來,由於環境破壞,加之食物資源缺乏、捕獵、缺乏營巢樹木以及溼地面積縮小等原因,朱䴉的數量急劇下降。1963年以後,俄羅斯一直沒有朱䴉的記錄;朝鮮半島的最後一次記錄是1979 年在「三八線」非軍事區見到1 只。當時僅知日本有六隻朱䴉存在。
  • 浙江首次放飛33隻國寶朱䴉 戴腳環可監測其行蹤
    6年前,5對與大熊貓一樣珍貴的朱䴉,千裡迢迢從陝西來到浙江,在德清下渚湖國家溼地公園安了家。6年來,通過浙江大學(國家瀕危野生動植物種質基因保護中心)專家的精心繁育,朱䴉家族成員已達146隻。  今年是野生朱䴉被發現33周年的日子。昨天,33隻經過野化訓練的朱䴉被放歸大自然,這也是朱䴉在我國南方地方首次放飛。
  • 在日本滅絕又在中國重生,為何要保護野生動物朱䴉?
    11月24日,作家陳歆耕、動物保護專家何鑫做客建投書局·上海浦江店,與讀者分享中國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朱䴉日本滅絕又在中國重生的故事,探討動物與環境保護的現狀與未來。  《朱䴉的遺言》講述了日本本土朱䴉滅絕的故事,也是愛鳥人士努力拯救朱䴉的故事。 Nipponia nippon,朱䴉的拉丁學名象徵著日本。這種美麗的鳥,曾經遍布日本全境。
  • 盤點幾種地球上人類沒有發現就滅絕的幾個生物!
    1、南秧雞南秧雞不是中國的,而是在紐西蘭,在紐西蘭有著好幾百年的歷史,也就是在1898年,世界上最後的幾隻南秧雞被人類殺害了,南秧雞宣布滅絕,過了五十年後,沒想到在樹林裡又發現了它,現在南秧雞屬於保護動物。
  • 從僅剩7隻增至千餘只,鳥類大熊貓朱䴉的「重生」之路
    平日裡朱䴉棲息於溪流、沼澤、稻田以魚、蟹、蛙、螺等水生動物以及昆蟲為食。它們是一夫一妻制,繁殖期朱䴉築巢於高達的喬木上,巢用樹枝搭建。1963年以後,俄羅斯一直沒有朱䴉的記錄;朝鮮半島的最後一次記錄是1979 年在「三八線」非軍事區見到1 只。當時僅知日本有六隻朱䴉存在。
  • 野外放飛朱䴉成功孵化三隻幼鳥 今年朱䴉孵化數將創歷史新高
    4月8日上午,記者來到德清縣珍稀野生動物繁育研究中心
  • 珍稀野生動物:有的活成了表情包,有些相當蠢萌可愛
    珍稀動物,即稀有動物那麼,中國的珍稀動物,其中很多種類都「蠢萌」、可愛。然而根據第三次全國大熊貓野外種群調查,全世界野生大熊貓的數量已不足1600隻。朱䴉,是東亞的特有物種,以小魚、蟹、蛙、螺等水生動物為食。
  • 秦嶺野生動物保護現狀如何
    秦嶺是我國地理南北分界山脈,這裡峰巒起伏、森林茂密,是許多珍稀野生動物的家園。《瞭望》新聞周刊記者近期在秦嶺走訪時發現,以大熊貓、朱䴉、羚牛、金絲猴為代表的傳統「秦嶺四寶」,種群規模和數量呈擴大趨勢,林麝、金錢豹等過去難覓蹤跡的野生動物也再次「現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