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曾僅存7隻,瀕危朱䴉已超5000隻,消失近百年的巨龜也出現了

2020-08-13 猩猩科學頻道

我們地球孕育生命的歷史已經有數十億年,出現了無數種生物,有一些生物已經從我們地球上徹底消失;有一些生物雖然還沒消失,但是數量驟減,瀕臨滅絕;有一些生物可能已經消失很久,但是後來又被發現它們還沒完全離開我們。以上這些情況,其實都存在。

瀕危物種朱䴉「重生」

朱䴉,是東亞特有種,全身羽毛呈現白色,額至面頰部皮膚呈鮮紅色。這一種動物主要棲息在海拔1200-1400米疏林地帶附近的溪流、沼澤及稻田內涉水,主要以小魚、蟹、蛙、螺等水生動物及昆蟲為食,在樹木上歇息,最長壽命可以達到37年。

這一種動物曾經廣泛分布在東亞的很多地區,數量規模比較大,但是在諸多因素的影響下,這一種動物一度面臨滅絕的風險,在上世紀80年代,野生的朱䴉僅剩7隻。從規模來看,僅剩7隻意味著它們隨時都可能會從地球上消失。

不過,在我們科學家的幫助下,幾乎滅絕的朱䴉數量越來越多了,現在全世界的種群數量已經超過5000隻,其中在我們國家就有4400隻。為了保護這些瀕危物種,我們建立了13個朱䴉保護地、保護區,並在人工培育等技術幫助下,這一個種群規模越來越大,恢復了昔日生機勃勃的景象。

消失近百年的巨龜也回歸了

看到這些數量驟減的物種再次恢復生機,是我們希望看到的結果,因為它們和我們一樣,都是地球生態系統的一份子,是我們地球家園的鄰居,我們不希望看到它們永遠地離開我們。有時候,我們以為已經永遠消失的物種,也可能會出現,如費爾南迪納巨龜等。

科學家在費爾南迪納島探險時,發現了一隻雌性費爾南迪納巨龜,看起來這可能只是一個很尋常的邂逅,但是我們要知道,這一種費爾南迪納巨龜已經消失了100多年。科學家再次發現這一種巨龜,確實是一個好消息,說明曾經被認為「滅絕」的物種,實際上還沒消失。這也意味著,可能還有很多被宣布滅絕的物種,可能還存在地球上,只是我們還沒發現。

在野外發現一隻雌性費爾南迪納巨龜,雖然是一個好消息,但是對於這個種群來說,情況可能沒想像中那麼美好。因為這一個種群想恢復生機,必須恢復種群的數量,如果我們僅僅發現了一隻雌性費爾南迪納巨龜,意味著我們可能沒法讓它繁殖,最後當這一隻巨龜老逝以後,還是難逃「滅絕」的結局。所以,研究人員希望能夠發現更多的費爾南迪納巨龜,然後通過人工培育等技術,讓這一個種群規模擴大。

為什麼有一些已經消失的物種能夠再次出現,可能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個或許就是這一個物種本身就還沒完全滅絕,只是數量已經非常稀少,當我們在對這一個物種進行勘察時,我們沒有發現它們的跡象,誤以為它們已經消失了。在我們宣布它們「滅絕」以後,我們才發現它們還在地球上。

為什麼要保護野生動物

從地球孕育生命的歷程來看,物種滅絕是難免的,因為地球的環境一直在變化,會淘汰一些沒法適應新環境的生物。當某些物種消失以後,地球會出現新的物種來替代消失的物種。為什麼我們要保護這些瀕危物種呢?前文提到,這些野生動物是我們人類在地球家園的「鄰居」,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保護我們的朋友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這些年來,我們人類破壞了一些生物的棲息地,環境、氣候的變化也讓一些生物難以適應,所以物種的滅絕速度似乎有所加快。我們或許可以認為,我們人類在推動某些物種加快滅絕。最關鍵的是,包括我們人類在內,地球所有的生物都是生態系統、食物鏈的一份子,如果某些物種數量驟減或者滅絕,對於生物多樣性、食物鏈來說,影響可能是比較大的。所以,為了避免生態系統、食物鏈出現崩潰,我們應該保護這些野生動物。

相關焦點

  • 人民日報記者調查:從7隻到5000餘只 朱䴉再度起飛在秦嶺
    呵護備至,7隻朱䴉開枝散葉,如今已繁衍至5000餘只。它們飛出洋縣,飛越秦嶺,飛向全國,飛到海外,種群瀕臨滅絕的命運得以逆轉。命運被改變的,不只朱䴉。自從看到朱䴉的第一眼,劉蔭增似乎與之有了約定。3年前,在北京生活80年後,他決定搬家。「搬哪兒去?」孩子們一愣。劉蔭增微微一笑,指向地圖上秦嶺南麓的洋縣——他要到「朱䴉故鄉」守望。
  • 我國朱䴉數量30年來由7隻增加到1617隻(圖)
    朱䴉曾多次作為珍貴禮物,由我國領導人贈送給日本、韓國,成為與大熊貓媲美的「友好使者」。  最近,國家林業局與日本國際協力機構(JICA)共同啟動「人與朱䴉和諧共存的地區環境建設」項目,記者隨20多位中日專家一起,到陝西省漢中市洋縣進行了調研。  ①經過近30年努力,我國朱䴉種群數量由7隻增加到1617隻  「朱䴉歸巢了!」
  • 朱䴉是如何從全球只剩7隻繁衍到如今的4000多隻的
    不過有一個物種其實比大熊貓更為稀少更為瀕危——這個物種就是朱䴉。早在距今6000多萬年前的始新世時期朱䴉這個物種就已出現,這比我們人類的歷史要悠久得多。朱䴉是東亞地區特有的鳥類,自古以來就被視為吉祥的象徵。20世紀50年代之前朱䴉曾廣泛分布於中國、日本、朝鮮半島以及俄羅斯遠東地區。日本更是將朱䴉奉為國鳥,事實上朱䴉的英文學名Nipponia nippon直譯過來就是「象徵日本的鳥」。
  • 從僅剩7隻增至千餘只,朱䴉的「重生」之路
    大陸境內,朱䴉廣泛分布於東北、華北、華東、華南和中西部地區,共有l5個省市曾有過朱䴉分布的記錄。早在古埃及時代,朱䴉就出現在金字塔的壁畫中。在埃及神話中,朱䴉是正義的化身。歷史上日本對朱䴉情有獨鍾,一度將其當成國鳥,備受皇室的尊崇。朱䴉拉丁學名為朱「Nipponia Nippon」譯為「日本的日本」足見日本對此鳥的喜愛和重視。
  • 從僅剩7隻增至千餘只,朱䴉的「重生」之路
    大陸境內,朱䴉廣泛分布於東北、華北、華東、華南和中西部地區,共有l5個省市曾有過朱䴉分布的記錄。早在古埃及時代,朱䴉就出現在金字塔的壁畫中。在埃及神話中,朱䴉是正義的化身。歷史上日本對朱䴉情有獨鍾,一度將其當成國鳥,備受皇室的尊崇。朱䴉拉丁學名為朱「Nipponia Nippon」譯為「日本的日本」足見日本對此鳥的喜愛和重視。
  • 德清新聞網丨 野外放飛朱䴉成功孵化出三隻幼鳥 今年朱䴉繁育趨勢喜人
    「今年整個孵化季開端良好,目前正在進行人工孵化的共有95枚蛋,預計第一隻人工孵化朱䴉將在一周內出殼。」邱國強表示,今年野外朱䴉和人工圈養朱䴉孵化數量將突破去年的83隻,創造歷史新高。野化朱䴉繁衍取得新進展朱䴉是世界珍稀瀕危鳥類,在國內曾廣泛分布於陝西、河南、浙江等19個省區。後因棲息地破壞和人為獵殺瀕臨滅絕。
  • 中國珍稀瀕危物種恢復性增長 藏羚羊野外種群恢復超30萬隻
    中新社北京1月4日電 (記者 陳溯)記者4日從中國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獲悉,近5年來,中國珍稀瀕危物種實現恢復性增長,其中藏羚羊野外種群已恢復到30萬隻以上。近年來,中國通過系統實施瀕危物種拯救工程,建立了佔國土面積18%的各類自然保護地,有效保護了90%的植被類型和陸地生態系統、65%的高等植物群落,85%的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種群,大熊貓、朱䴉、亞洲象、藏羚羊、蘇鐵、西藏巨柏等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種群實現恢復性增長。
  • 從僅剩7隻增至千餘只,鳥類大熊貓朱䴉的「重生」之路
    大陸境內,朱䴉廣泛分布於東北、華北、華東、華南和中西部地區,共有l5個省市曾有過朱䴉分布的記錄。早在古埃及時代,朱䴉就出現在金字塔的壁畫中。在埃及神話中,朱䴉是正義的化身。歷史上日本對朱䴉情有獨鍾,一度將其當成國鳥,備受皇室的尊崇。朱䴉拉丁學名為朱「Nipponia Nippon」譯為「日本的日本」足見日本對此鳥的喜愛和重視。
  • 今年他們共救助了155隻野生朱䴉!
    每年5至7月是野生朱䴉繁殖幼鳥初飛的關鍵時期,每當這個時期也是這些朱䴉寶寶最容易受傷的時候,截止今年陝西漢中朱䴉國家級自然保護局朱䴉人工繁育中心已經救助野生朱䴉155隻,其中90%都是今年剛剛出生的幼鳥。
  • 陝西秦嶺北麓 朱䴉再次起飛 繼續擴大秦嶺北麓野外朱䴉種群數量及分布範圍
    在放飛活動現場,記者從陝西省林業科學院珍稀野生動物救護基地高級工程師張軍風處了解到,此次放飛的20隻朱䴉,屬於不同年齡段的朱䴉個體,陝西林業部門為其中5隻佩戴了衛星追蹤器,將開展跟蹤監測,以便及時掌握放歸朱䴉的生存狀況,研究朱䴉野外
  • 國家林業局:朱䴉在中國已基本擺脫瀕危狀況
    新華網北京6月10日電(記者丘昭易凌)國家林業局10日公布的中國野生動植物普查結果顯示,中國瀕危鳥類朱䴉的數量正在穩步上升,已達到了560只以上,已基本擺脫瀕危狀況。  林業局野生動植物保護司司長卓榕生說,上世紀初,朱䴉還廣泛分布在俄羅斯、朝鮮、日本和中國大部分地區,然而到上世紀50年代,由於捕獵、使用農藥、工業汙染等人為活動的影響,朱䴉數量急劇下降。到八十年代初,中國僅存7只朱䴉。  通過艱苦的努力,現在中國的朱䴉野外種群已經從7只發展到270只,人工飼養的種群已經達到了290只。
  • 沐川15對朱䴉喜結良緣 已人工孵化7隻幼鳥
    朱䴉被譽為「東方寶石」,也被人們稱為愛情鳥、吉祥鳥、和平鳥,系世界珍稀瀕危鳥類和國家一級保護動物。6月18日,紅星新聞記者從四川省樂山市沐川縣朱䴉繁育中心獲悉,今年該中心已人工孵化7隻「䴉二代」,且長勢十分良好。↑小朱䴉生長良好。
  • 千陽朱䴉家庭再添新成員 已有7隻小朱䴉破殼而出
    西部網訊 自4月28日一對朱䴉寶寶出殼後,千湖流域迎來了又一個朱䴉繁殖期。4月28日至5月14日,千陽朱䴉家族相繼喜添7名小成員。新生命的順利孵出,為朱䴉保護工作者帶來了收穫的喜悅,增加了信心。
  • 「百年」巨龜只是騙錢幌子
    2013年11月08日 10:48  稿源:中安在線     安慶新聞網訊 最近幾天,在市蓮湖公園西大門附近,總有幾個外地人在此兜售「百年」巨龜,這幾個外地人聲稱烏龜是家鄉修水庫打撈上來的,都是純正野生龜。
  • 珍稀動物 | 地球上最後7隻野生朱䴉發現始末
    人類發展進入二十世紀以後,隨著人口膨脹、森林破壞、戰爭和人類狩獵,朱䴉的棲息地越來越小,種群也越來越少……1963年,朱䴉首先在俄羅斯蹤跡全無。1975年,朝鮮半島最後一隻朱䴉消失。1981年,日本為了使朱䴉擺脫瀕臨滅絕的境地,決定把最後6隻野生朱䴉全部捕獲,進行人工飼養。同時,也向世界宣告日本野生朱䴉從此絕跡。
  • 8月到洋縣看朱䴉
    光明生物圈【8月到洋縣看朱䴉】曾經瀕臨滅絕的朱䴉,經過多年的保護和繁育,如今全球種群數量已達5000多隻。其中中國陝西境內分布有近4100隻。8月1日傍晚,記者在陝西漢中洋縣西部謝村鎮雷槽溝水庫邊上,目睹了近百隻朱䴉覓食一天後倦鳥歸巢的壯觀畫面。朱䴉是地球上最古老的鳥類之一,20世紀中葉以來,數量銳減,俄羅斯、韓國、日本相繼宣布野生朱䴉絕跡。
  • 昨天1隻小朱䴉野外破殼 這在我國南方還是第一次
    野性浙江 去年放飛33隻朱䴉 有3對相親成功 通訊員 宣宏 宣言 記者 陳文龍 老許是德清縣下渚湖朱䴉繁育基地的護養員,自去年11月33隻朱䴉首次在浙江野化放飛後,每天都要巡視一下野放朱䴉的生長築巢孵化情況。
  • 越南發現全球第四隻極度瀕危動物斑鱉
    新華社河內4月14日電 據越南媒體報導,動物保護組織日前在越南首都河內市郊的湖中發現一隻極度瀕危物種斑鱉,這一發現將目前已知的斑鱉總數提升至4只。越通社報導說,動物保護組織亞洲龜類保護計劃(ATP)去年5月曾在河內市郊的春卿湖拍到一隻「巨龜」,但未能確定其種類。
  • 20隻「東方寶石」放飛秦嶺北麓
    5隻選自漢中市洋縣朱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另外15隻是從陝西省林業科學院珍稀野生動物救護基地挑選的。林業部門將為其中5隻佩戴衛星追蹤器,開展跟蹤監測,及時掌握放歸朱䴉的生存狀況,研究朱䴉野外、覓食、繁殖、遷飛等規律,為朱䴉長距離遷徙進行科學探索。
  • 浙江首次放飛33隻國寶朱䴉 戴腳環可監測其行蹤
    6年前,5對與大熊貓一樣珍貴的朱䴉,千裡迢迢從陝西來到浙江,在德清下渚湖國家溼地公園安了家。6年來,通過浙江大學(國家瀕危野生動植物種質基因保護中心)專家的精心繁育,朱䴉家族成員已達146隻。  今年是野生朱䴉被發現33周年的日子。昨天,33隻經過野化訓練的朱䴉被放歸大自然,這也是朱䴉在我國南方地方首次放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