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地球孕育生命的歷史已經有數十億年,出現了無數種生物,有一些生物已經從我們地球上徹底消失;有一些生物雖然還沒消失,但是數量驟減,瀕臨滅絕;有一些生物可能已經消失很久,但是後來又被發現它們還沒完全離開我們。以上這些情況,其實都存在。
朱䴉,是東亞特有種,全身羽毛呈現白色,額至面頰部皮膚呈鮮紅色。這一種動物主要棲息在海拔1200-1400米疏林地帶附近的溪流、沼澤及稻田內涉水,主要以小魚、蟹、蛙、螺等水生動物及昆蟲為食,在樹木上歇息,最長壽命可以達到37年。
這一種動物曾經廣泛分布在東亞的很多地區,數量規模比較大,但是在諸多因素的影響下,這一種動物一度面臨滅絕的風險,在上世紀80年代,野生的朱䴉僅剩7隻。從規模來看,僅剩7隻意味著它們隨時都可能會從地球上消失。
不過,在我們科學家的幫助下,幾乎滅絕的朱䴉數量越來越多了,現在全世界的種群數量已經超過5000隻,其中在我們國家就有4400隻。為了保護這些瀕危物種,我們建立了13個朱䴉保護地、保護區,並在人工培育等技術幫助下,這一個種群規模越來越大,恢復了昔日生機勃勃的景象。
看到這些數量驟減的物種再次恢復生機,是我們希望看到的結果,因為它們和我們一樣,都是地球生態系統的一份子,是我們地球家園的鄰居,我們不希望看到它們永遠地離開我們。有時候,我們以為已經永遠消失的物種,也可能會出現,如費爾南迪納巨龜等。
科學家在費爾南迪納島探險時,發現了一隻雌性費爾南迪納巨龜,看起來這可能只是一個很尋常的邂逅,但是我們要知道,這一種費爾南迪納巨龜已經消失了100多年。科學家再次發現這一種巨龜,確實是一個好消息,說明曾經被認為「滅絕」的物種,實際上還沒消失。這也意味著,可能還有很多被宣布滅絕的物種,可能還存在地球上,只是我們還沒發現。
在野外發現一隻雌性費爾南迪納巨龜,雖然是一個好消息,但是對於這個種群來說,情況可能沒想像中那麼美好。因為這一個種群想恢復生機,必須恢復種群的數量,如果我們僅僅發現了一隻雌性費爾南迪納巨龜,意味著我們可能沒法讓它繁殖,最後當這一隻巨龜老逝以後,還是難逃「滅絕」的結局。所以,研究人員希望能夠發現更多的費爾南迪納巨龜,然後通過人工培育等技術,讓這一個種群規模擴大。
為什麼有一些已經消失的物種能夠再次出現,可能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個或許就是這一個物種本身就還沒完全滅絕,只是數量已經非常稀少,當我們在對這一個物種進行勘察時,我們沒有發現它們的跡象,誤以為它們已經消失了。在我們宣布它們「滅絕」以後,我們才發現它們還在地球上。
從地球孕育生命的歷程來看,物種滅絕是難免的,因為地球的環境一直在變化,會淘汰一些沒法適應新環境的生物。當某些物種消失以後,地球會出現新的物種來替代消失的物種。為什麼我們要保護這些瀕危物種呢?前文提到,這些野生動物是我們人類在地球家園的「鄰居」,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保護我們的朋友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這些年來,我們人類破壞了一些生物的棲息地,環境、氣候的變化也讓一些生物難以適應,所以物種的滅絕速度似乎有所加快。我們或許可以認為,我們人類在推動某些物種加快滅絕。最關鍵的是,包括我們人類在內,地球所有的生物都是生態系統、食物鏈的一份子,如果某些物種數量驟減或者滅絕,對於生物多樣性、食物鏈來說,影響可能是比較大的。所以,為了避免生態系統、食物鏈出現崩潰,我們應該保護這些野生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