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高考美術傳播
編輯:藝推YITUI
SIINCE2020
馬保中 | 素描作品精選
Art Push Culture
馬保中現居北京,職業畫家,曾參加首屆中國油畫雙年展(1993,北京),第八屆全國美展(1994,北京)、「世紀之門」1979-1999中國藝術邀請展(1999,成都),成都雙年展(2001,成都),金色收穫-中國當代藝術展(2002,克羅埃西亞),今日中國美術大展(2003,北京)等國內外展覽。馬保中是當下青年畫家中少見的對戰爭主題感興趣的畫家,他的作品在直面現實醜惡的同時卻在時空渲染中淡化事件的具體性;鋪陳形象隱喻,卻在圖像迭壓過程中消解意義深度。作者建造了具有鮮明當代特點的圖像盛宴:殺戮、性、政治交易、科技手段……也如大眾文化一樣,馬保中好象從來不準備表達自己的立場,只是追求著視覺的震撼。
▼
作品精選
摘自 馬保中《素描 / 實話實話》
素描的構成因素很豐富,但所謂的「全因素」素描的說法卻是不能成立,誰能告訴我哪張畫是「全因素」素描?沒有,不存在!任何一種一類畫法都不能包容全部因素而只能是部分因素的某種組合。作為個人也是同樣,我在畫素描過程中,使用的概念、方法也是一個具體好惡的個性編組。
形/態——我要求出現在畫面上的一切(無論大小)可視、可感的形必須達到:第一,有個性,不能模稜兩可,要透出明確的幾何傾向;第二,一定要具備濃重的感情載量;第三,必須以「形態的觀念」去觀察和表現——形
實/體——體積的表現是我素描的支點之一。體的表現不光是要能畫出凸起來、轉過去的技術問題,它更重要的是能否改變視覺觀察習慣的觀念性問題。只有突破平展的觀察方式才會真正有進入「素描境界」的可能。
穿/透——表現出體的途徑是潛隱穿透的概念和方法,只有通過這種透視般的手段才會正確體會到體的存在和結構的連結。
質/量——沒有量、量度,一切體的東西都會喪失表現上的秩序。量,不僅決定體的秩序,同事內含著體的豐富內容(質),諸如:花崗巖般堅實的體,暴怒的體,柔軟的體等。
構/造——畫面、物象是否堅實的關鍵。任何的畫面、形體如果離開結構的支撐都無法牢固地生長。
實體/隨動——要做到形體關係互動。一個形體調整後其他形體一定要與之互動配合。這在實際操作中很重要。
心裡透析——面對一個模特,能夠通過其表象而直入內心是我的重要原則。一般性地畫像一個物象不是目的,溝通其內心世界才是至關重要的。
外部特徵——敏銳地抓捕對象特徵是成敗的決定性環節。
活性體驗——要順應對象使用自我原則。我從來都不絕對按我主觀意向與對象相悖地去對應,只有主客體自然交流才能交映生輝。一味地從個人內心想像出發,客體的意義就不存在了。活性體驗是使素描保持豐富內涵與活力的感情入口。
鎖定/選擇 · 方向——鎖定是為了明確表現的主要意圖、具體形象的特徵以及使用手段。鎖定的意義在於保障作用藝術品質的純化與銳利。
內核/實體 · 精神——一切複雜物象都可以還原成一個基本的立體形態。正確地把握表現對象的主題精神狀態(精神內核),是能否為形象注入生命的關鍵。
關於兩個問題的認識:
第一個問題便是在當下藝術語境中如何看待素描的意義和價值。這是學生能否進入學習狀態的關鍵。如果不能讓學生認識到他們做的一切是有意義的,其結果只能導致學習態度上的搖擺、行動上的敷衍,進而造成教學對象的缺席。
第二個問題便是在學習的各個階段引導、推動學生樹立對素描藝術高尚的審美追求,要學生明確自己作業中的行為所指是什麼?目的是什麼?做到思維活躍、所指明確、行動積極。使學生對學習具有自律性。我認為當下素描教學的開始,教師首先要協助學生解決的就是認識問題。
Y I T U I C U L T U R E
藝推TITUI